第十章 名胜古迹与地质奇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504
颗粒名称: 第十章 名胜古迹与地质奇观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5
页码: 498-512
摘要: 枣庄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山川雄奇,河湖映衬,风光秀美,地质奇观久负盛名。山岳景观有抱犊崮、翼云山、莲青山;水文景观有大运河、微山湖红荷湿地、岩马湖;地质景观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檀峡谷;生物和特色农业景观有冠世榴园、万亩梨园、万亩荷塘以及运河边上的古村庄、山谷中的葡萄村等。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地质奇观

内容

枣庄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山川雄奇,河湖映衬,风光秀美,地质奇观久负盛名。山岳景观有抱犊崮、翼云山、莲青山;水文景观有大运河、微山湖红荷湿地、岩马湖;地质景观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檀峡谷;生物和特色农业景观有冠世榴园、万亩梨园、万亩荷塘以及运河边上的古村庄、山谷中的葡萄村等。人文景观的丰厚与深邃,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美,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枣庄绚丽多彩、奇妙壮观的文化景观。
  第一节抱犊崮与道教建筑抱犊崮以优美的环境和险要的地势而成为隋唐至明清时期鲁南地区道教的中心,抱犊崮也因其“崮型”地貌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崮”,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美誉。
  一、抱犊胜景抱犊崮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距市驻地23公里,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为沂蒙山余脉,山体南北走向,与临沂接壤,于199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抱犊崮从古至今,几易其名。汉代称“楼山”,魏晋时期叫“仙台山”,唐宋时称“抱犊山”,明清时期为“君山”。清光绪《峄县志•山川》记载:昔有隐者王老,抱犊耕种其上,后仙去,因得此名。于是,这座山就被取名为“抱犊崮”。清代诗人雷铙专门作诗描绘了这件事:“遥传山上有良田,锄雨耕云日月偏。安得长梯还抱犊,催租无吏到天边。”抱犊圖地质奇特。它的岩层不是齐全完整的层层叠加,而是中间存在空缺,跨度非常大,上面是青色的,属沉积岩,地质年代距今约5.6亿年,下面是红色的,属火成岩,地质年代距今约26亿年,两者之间相差20多亿年,是难得一见的地质景观。主峰海拔584米,居沂蒙七十二圍之首,为鲁南第一高峰,是“崮型”地貌的典型代表,总面积665.5公顷。这里山势奇崛,雄秀险峻,植被丰富,生态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6.8%,是山东省内罕见的种植有亚热带树种的天然杂木林汇集区。现有各种自然生植物165科、627种,野生鸟兽类138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有14种。抱犊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湿度大,含氧量高,是超级“天然氧吧”。且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四季分明,风光各异:春报桃李争艳放,夏暑浓荫不侵肌,秋染红叶醉霏芳,冬雪绽玉松梅奇。
  明清时期因抱犊崮居鲁南群山之首,其山形如峨冠博带、正襟危坐的谦谦君子,故美其名曰“君山”。《峄县志•山川》云:“君山有抱犊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抱犊圍山势陡峭如壁,登山仅一石径。圍顶平田数十亩,有水池两处,深数尺,当地人称之“天池”。“其山自麓至巅,壁立数千仞,独西北岩石中坼,昔人凿为磴,方可容足,游者皆缘之以上。顶方平,广袤数十亩。中构石屋三楹,奉天神像,亦刻石为之。僧徒云,山高风烈,祠数修数败。旁一石池,仅四五尺,大旱不涸,井深丈余,水清碧不可穷。”站在崮顶探出绝壁的“望海石”上,极目远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气,群山逶迤,如狼奔豕突。据说在雨过天晴黎明时分登山,则可望见烟波浩渺的黄海。在深秋初冬时节,常可领略到云海翻腾的壮观景象。“君山望海”奇观被古人列为古“峄县八景”之冠。此外,抱犊晨曦也蔚为壮观,晴日的早晨登临崮顶观云海日出,只见云水一色,曦晖初显,一轮丹阳冉冉跃出云海,堪与泰山日出相媲美,故雷铙赞曰:“峭壁早邀沧海日,方台平宿泰山云。阳侯十二皆东走,坐老乾坤是此君。”抱犊崮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名山,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景观众多,如珠落玉盘,美不胜收。主要景点有清华寺、巢云观、巢云洞、竹林庵、吕祖洞、会仙亭、桃源洞、试剑峡、阴阳界、黄龙洞、泻月浸云、仙人醉卧、十八罗汉洞、天梯等。二、革命摇篮抱犊崮以天险著称,峰高地偏,远离城邑,聚啸山林,易守难攻。在此,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清代鲁南幅军起义,即以抱犊崮为山寨,长期与清军在此周旋。制造震惊中外的“民国第一案”临城劫车案的“山东建国自治军”也在此筑寨聚义。
  最令人称道的是这里的红色文化。1935年,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派郭子化等人到抱犊菌山区开展农村工作,建立了鲁南第一个党支部。1939年,罗荣桓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进驻抱犊崮山区,相继建立了苏鲁支队、运河支队、鲁南支队,开创了抱犊崮山区的革命新局面。同年,八路军在抱犊崮山下南泉村建立了鲁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第一个鲁南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兆庄村党支部。这里因此被称为“鲁南小延安”。1942年7月,刘少奇同志来到枣庄,高度赞扬了抗日武装,称峄县政府是全国的模范政权。刘少奇同志离开枣庄去延安时,铁道游击队沿途护送,停宿抱犊崮山下小北庄村。同年12月下旬,新四军军长陈毅也被护送经抱犊圍山区赴延安,留下了《过微山湖》这首著名的诗篇:“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人画图。”二、道教福地抱犊崮又有“洞天福地”之誉。山中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依山而设,比邻而居,和谐相生,香火兴旺。
  崮东麓有灵峰寺。从寺中残存的碑文看,寺庙始建于汉,历代王朝“敕封榜谕”,几经修葺,现存遗址佛楼门匾上清雍正皇帝亲笔御书“释迦文佛”,被古今渴求功名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灵峰寺鼎盛时期,殿宇轩昂,气势宏丽,300余僧人咸集于此,拜佛诵经,香烟缭绕。后庙宇毁于战乱,现存有佛楼、钟鼓楼遗址、佛造像碑、柱础及石碑等。
  抱犊崮最负盛名的还是道教。道观有二,分别名叫清华观与巢云观,“皆在君山麓,邑八景之一,俗所谓上观下观也”®。巢云观又称“三清观”,坐落在崮西南麓的一条深涧里。抱犊崮远离尘嚣,山深林静,环境非常适合道士们修炼,久而久之,这里就发展成为一座道教名山,成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西汉刘向的 《列仙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金丹》、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清康熙年间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把该山与泰山、华山、峨眉山一起列为“图经宇内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
  巢云观的名字来自观后石壁上的一个天然石洞,洞中经常有云雾喷出,使整个道观笼罩在云雾之中,就像人间仙境一样。巢云观又被称为三清观。三清观始建于隋唐时期,是鲁南、苏北地区的道教圣地。它依山而建,两进院落,有三清殿、碧霞阁、观音殿等殿宇房舍23间,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另有一处西花园。主殿三清殿,从左至右依次供奉着主宰万物生成的太清道德天尊、主宰阴阳未判混沌时期的玉清元始天尊、主宰阴阳始判天地形成时期的上清灵宝天尊,并称“三清”,为道教最高神。东配殿里供奉的是圆通自在天尊(即观音菩萨)与碧霞天尊。佛道两家共奉观音,是这一带佛道两家交融共同发展的产物。
  三清观院子中有一棵银杏树,树高24米,胸围4.6米,树龄有1000多年。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见证了抱模圍的沧海桑田和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二节龙泉古寺与龙泉塔龙泉塔位于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是滕州城地标性建筑。每当斜阳夕照,万道霞光里,荆河波光粼粼,古塔巍巍高耸,塔影与波光相映生辉,蔚为壮观,被古人称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一。
  龙泉塔原是龙泉寺里的一座佛塔,寺中殿宇已不复存在。明万历《滕县志》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但其真实含义更与佛教有缘。
  巢云观据明宣德三年(1428)的重修龙泉塔碑记:“尝闻之,昔阿育王所造塔八万四千,弥布天下,上方明刹,皆所以藏释迦佛祖舍利而建也。然兹塔之建虽莫考其详义,亦不过如是而已。”碑记中所提及的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定佛教为国教,并在各地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
  龙泉塔为砖石结构的密檐式佛塔。塔身造型端正,特别高大,门窗、柱子、斗拱及佛龛、佛像等雕饰都集中在这里,是整个塔的重点。塔身安置于石砌的须弥座上。前有塔室,后有塔门,内置螺旋式砖阶可以攀登至顶。龙泉塔造型浑厚,结构巧妙,技艺高超,古朴庄重,是中国北方密檐式佛塔的佳作。
  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据清道光《滕县志•艺文》载,滕县八景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快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拏云势,就曰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袭袭,顿教俗耳洗琶筝。”诗中提及的韦肇,据文献记载是唐大历年间(766~779)人,曾任中书舍人、秘书少监等官职,掌诏令、宣旨、接纳文表图籍等事。据考证,韦肇还是“雁塔题名”之风的创始者。滕县建塔,请求韦肇“题名”也就合情合理。况且是“久随”,主办人与韦肇友情很深。他题写的“龙泉塔”在塔奠基时已“卓立”于龙泉寺内。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分不开。明宣德三年(1428)塔亦渐圮”,千户蔡祜、首事僧无文等募助重修。清道光年间,龙泉塔顶倒塌,当地人又捐资修复。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千疮百孔,伤痕累累。20世纪80年代对其全面维修,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第三节青檀寺与青檀精神青檀寺因青檀树而闻名,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青檀秋色”为古峄县八景之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地方。青檀树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别具一格的风骨气质而为人们所称颂,称其为“青檀精神”。
  一、青擅古寺鲁南古刹青檀寺位于枣庄峄城西约3.5公里楚汉两山的狭谷中,坐落在青檀山前。据《峄县志.山川》卷记载:“又西七里曰青檀山,亦名云峰山。旧有云峰寺,唐时立,今圮。与汉王山对峙,高峻相亚。青檀寺在北岩下,邑八景‘青檀秋色’。檀皆生石上,枝干盘曲如虬龙,数百年物也。”青檀寺在唐朝以前名“云峰寺”,后来山谷遍植青檀树,遮天蔽日,故改名为“青檀寺”。从唐代到宋元时期,寺庙香火日盛,谷中置寺庙多处,故有“僧屋如巢”之说。到明、清时期,此地为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游玩赏景吟咏的胜地。清末民初,寺毁于兵火。
  现青檀寺为1985年重建。门坊三门四柱双垂飞檐斗拱,为木质结构与钢筋水泥混合结构的仿古建筑。门上方一黑色大理石镶嵌横匾,题“青檀秋色”四字,为原浙江省副省长刘亦夫书。门坊内是长约1.5公里的狭谷,谷内树龄在千年以上的青檀树有36棵,百年树龄的不计其数。狭谷尽头即为青檀寺。庙门匾额“青檀寺”3个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手笔。寺院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5间,飞檐斗拱,殿内供奉三世佛。殿前院内有一株银杏树,树龄逾千年,至今干壮叶茂。殿前有一龙窑泉,水从大殿基地流出,常年不涸。西有3间配房,东有长亭。亭旁的东山岩壁上有文峰山人题写的摩崖石刻“忘归”、“龙”二处。因为青檀寺环境清幽,文人墨客常到寺里吟诗作赋。明代文学家贾三近还成立了青檀诗社,定期邀请好友来此一展诗才。贾三近有多首咏青檀寺的诗,其中一首写道: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栖。
  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
  幽人到处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
  尽曰烟霞看不足,买田结舍此山西。
  金秋送爽之时,青檀山层林尽染,丹霞万朵,山谷中红枧、银杏、青檀红黄绿三色交相辉映,倒映在波光潋滟的青檀湖水之中,别有一番情境。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构成了古峄县八景之一——“青檀秋色”。在青檀寺,每年有春秋两次庙会。春季庙会在清明节,秋季庙会在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每逢庙会,山谷中人山人海,香客结伴而来,焚香礼佛,登高聚会;文人高士吟咏泉林,把盏临风。当晚霞退尽,皓月升起,游人依卧山石,赏明月,听泉鸣,温馨惬意,韵味无穷,恍若置身桃源仙境!二、青擅与岳飞养眼青檀,又名“翼朴”,榆科青檀属,是我国特有树种,零星或成片分布于19个省、区。青檀是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性属阳,常生于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旁及峭壁石隙等处,成小片纯林或与其他树种混生。青檀的适应性较强,喜生于石灰岩山地,也能在花岗岩、砂岩地区生长。较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常在岩石隙缝间盘旋伸展。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种子天然繁殖力较弱。花期在4〜5月,果实于8〜9月成熟。青檀木材坚实质密,韧性强,耐磨损,可为家具、农具、绘图板及细木工用材。茎、皮、枝皮纤维为制造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用青檀皮做的宣纸因吸附力强、寿命长而享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美誉。至今,山东等地庙宇中仍留有千年古檀树,其中以枣庄峄城区青檀寺中的青檀最负盛名。
  青檀山崖壁陡峭,怪石嶙峋,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青檀悬于山崖,树干执著地顺着崖壁的缝隙攀援而上,在坚硬而冰冷的岩石中生生撑出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轨迹,如虫L龙腾空,似孔雀开屏。枝枝杈杈从峭壁中奔涌而出,盘旋而上,肆意张扬着坚韧的风骨和旺盛的活力。
  青檀树的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往往使人浮想联翩,或以树喻人,或以树悟事。青檀树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坚韧性不知被多少人所感悟。名将岳飞在此“养眼”的故事,更使“青檀精神”有了深厚的底蕴。据传,南宋初年,岳飞北上抗金,驻兵峄县一带。由于他的战略计划遭到掣肘,精忠报国的心愿难以实现,心急如火,染上眼疾。青檀寺的一位方丈知道后,把岳飞请到青檀寺,用山泉水煎煮青檀叶,为他洗涤消火。清幽静谧的青檀山谷,平息了他胸中的烦躁;清爽的檀叶水,祛除了他的眼疾;檀树的不惧严寒酷暑、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使他“壮怀激烈”,越发坚定了他的抗金斗志。第四节永乐北征与权妃墓权妃墓,当地人又称为“娘娘坟”,位于枣庄市峄城区西15公里处的娘娘坟村。墓封土堆高约8米,底周60余米,上面长满松柏。此处三面环山,东有狮山,西有象山,背靠白茅山,左右各有一条山溪,潺潺泉水在墓前汇成一泓碧波缓缓南去。山水环绕之中,权妃墓如山丘一般凸起在平地中间。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此处形成了“群山环抱,泉水奔流,二龙戏珠”之风水宝地。正因如此,权妃死后,方家踏遍方圆百里,才将此地选为葬骨埋香之所。正是“左狮右象充守卫,三山一水葬皇娘”。
  一、权妃入明宫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权妃来到了中国宫廷。
  永乐六年(1408),明成祖派内使黄俨等人出使朝鲜,赏赐朝鲜国王花银1万两、丝50匹、素线罗50匹、熟绢100匹,作为对朝鲜国王向大明朝廷献马的回报。朝鲜政府通告各地方官府:“更于大小守令品官、乡吏、日守两班、乡校、生徒、百姓各户,如有姿色,一皆采择。如有隐匿或有针灸、断发、贴药多方规避者,论如律。”®通过这一强制手段,朝鲜选出了5名秀女,权妃即工曹典书权执中之女,时年18岁。
  5位淑女人宫后,权氏被册立为贤妃,权妃的哥哥也因此被授予光禄卿之职。五人之中,永乐皇帝最宠爱权妃。权氏“姿质秣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朱棣见到她,问她有何所长。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窈渺多远音,朱棣大为高兴,把她选拔在众妃之上。因当时掌管后宫的徐皇后已经去世,成祖便让权妃接管后宫之事。宁王朱权曾写宫词描绘道:“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独自行。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魷鱼窗冷夜迢迢,海峤云飞月色遥。宫漏已沉参倒影,美人犹自学吹箫。” ®权妃聪慧美丽、知书达理、优雅迷人、兰心蕙质、风姿绰约,因此她不仅宠冠后宫,而且很少离开成祖身边。就连金戈铁马的战争生活,权妃也陪侍左右,足见成祖对权妃的宠爱。
  二、青山葬“皇娘”永乐八年(1410)十月,明成祖率50万大军北征蒙古,权妃随侍成祖深入漠北。这次北征以明军的大获全胜告终。成祖率军班师回朝,走到山东临城时,权妃突然罹患重病,不治身亡,这时权妃才22岁。
  关于权妃猝死的原因,在《李朝太宗实录》中有两条记载。其一,据《李朝太宗实录》“十四年(永乐十二年)九月”条记,权妃为什么突然死去,起初无人猜疑。但一次吕美人和权贵妃两家的奴婢在吵骂中透露了不寻常的消息。权贵妃入宫时,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让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宫之事。吕美人对此十分不满,曾面责权妃说:“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 ”于是,吕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从一个银匠家里借来砒霜,研成粉末,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吃了,权妃因而毙命。朱棣得知此情后,大怒,将内官、银匠一并处死。吕美人在宫的从人也一起被杀,牵连被诛杀者达数百人。另一处见《李朝世宗实录》“六年(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条,“贾人子吕氏人皇帝宫中,与本国吕氏以同姓结好,吕氏不从。贾吕蓄憾,及权妃卒,诬告吕氏点毒于茶进之。帝怒,诛吕氏及宫人数百余人”。后一种结论是权妃、吕美人等被选入宫后,又有商人之女吕氏被选人宫。吕氏因与吕美人同姓,欲相结好。但吕美人不乐意,吕氏因而怀恨在心。后来权妃猝死,吕氏便乘机诬告吕美人毒死了权妃,而朝鲜吕氏实际上是清白的。
  权妃病故后,明成祖朱棣遂命随臣及地方官吏寻山觅林,查看风水宝地,建立陵寝,于是选中了峄县境内白茅山前埋葬权妃,并下诏当地官府出役看守坟茔。
  当地有这样的民间传说,在权妃死后,数万将士感于她的贤德,星夜兼程,从几十里外的微山,用战袍兜来沃土,一点点堆成这巨大的坟茔。明成祖亲自守陵不忍离去。权妃夜间托梦劝夫南归,于是成祖只好选黄、王二姓4位士卒护林守墓,洒泪回朝。600年的风雨沧桑,当年守墓的黄、王二姓人家,至今仅存王姓一脉。经过一代代繁衍生息,当年守墓之所,已发展成为几百户人家的村落。娘娘坟就是这个村庄的源头,娘娘坟顺理成章也成了这村庄的名字。
  权妃死后,明成祖极为伤心,曾打算将来把权妃迁葬在徐皇后陵中。因为思念权妃,明成祖对她的哥哥更加厚待。在授予其诰命时,明成祖含泪伤叹,悲痛得说不出话来:“永均(权妃之兄)曾拜光禄职,未授诘命,至是赐之。其待遇之厚,倍于前日。帝赐言之时,含泪伤叹,至不能言。”明成祖因权妃而喜欢上朝鲜民族饮食及文化习俗,直到晚年还想念权妃,说:“朕老矣,食饮无味。”“权妃生时,凡进膳之物,惟意所适;死后,凡进膳、造酒,若浣衣等事,皆不适意。”青山有幸埋“皇娘”。权妃死于宫外葬于民间是她的大幸。600年的尘世沧桑,当地的村民依然守护着她的坟茔,依然在代代传颂着她的贤德。
  第五节莲青山与鲁王墓莲青山地处滕州市最东端东郭镇与山亭区店子镇境内。其峰景、谷景、水景、林景、石景、洞景等自然景观,集雄、秀、险、奇于一身,博得了“山地景观大全”之美誉。莲青山古墓的发现更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莲青山脉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莲青山峰多、谷多、洞多,号称“九十九顶莲青山”。《滕县志•山川志》记载:“九十九顶莲青山,岿然如屯云,主峰摩天岭。”主要山峰有莲花峰、大寺峰、玉女峰、摩天岭;主要峡谷有通天大峡谷、情人谷、槐花谷、莲花池峡谷、南北耩沟、葫芦套、陡沟谷、行水谷、椅子圈谷等;著名的山洞有桃花山洞、万人洞、仙人洞、水帘洞、华佗洞等。
  莲青山是一个植物王国,其森林覆盖率为93%,各类树种和植物有113科520种,其中林木主要有油松、赤松、侧柏、火炬树、杜仲、美国湿地松、红叶枫等;果树众多,其中上百年树龄的树木就有3万株;天然药材有300多种。其中,四季常青的松柏微风吹过,飒飒作响,形成“松涛”之景观;又因奇石遍布、山峰林立,远望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故有“旱海”之美称。
  莲青山有玉女城及古墓一座。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古迹志》记载:“纪王女城在东莲青山,即玉女城。”玉女城又称“皇城”,位于莲青山山脉上,择地势险峻而建,背依主峰,面积33万平方米。城前建有御桥,桥前有一小山作为屏风,构成“三山加一头”之地势。当地有“皇城地势三山加一头,御桥二龙交须游,不出王公就出侯”之说。
  古墓依山而建,凿山为陵,“玄宫”后建有月牙形“宝城”,为典型的明代王陵建筑格局。墓圹为14x14米的方形墓穴,深12米。前有东西两个墓道,西墓道居中,宽2.3米,深9.2米,向下通到砖券窑洞式墓室中。墓前有呈中轴对称的大面积陵园享殿建筑群,排列明楼、御桥、东西神厨、神库等祭祀建筑,近10万平方米的陵园遗址被内外两道墙垣围起,地面散落大量的建筑青砖、石础和瓦片。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被盗古墓时,发掘出多个明代陪葬仪仗陶俑及雕有龙纹图案的瓦当、石刻、涂金红漆木制品等。综合地面陵园建筑特点分析,属于明代藩王级陵墓。
  在清理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已多次被盗,共有新旧盗洞7处,墓室内没有棺椁和尸骨,仅存1个陶罐和3片红漆涂金木条,墓门上方盗洞处发现几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的陪葬陶俑。
  在发掘中也发现了诸多疑点和谜团,如该墓先后曾有过两次砌筑痕迹;前墓有圹无葬,后墓使用了前墓的墓圹和建筑材料;在两墓及陵园遗址中没有找到任何圹志和碑文,在当地各种文献、方志中也查不到对莲青山古墓的任何记载。但从陵墓的建筑规格、占地面积、使用材料、丧葬用品推断,墓主至少是明代藩王一级的皇室成员。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建成,却又被破坏成一片废墟,考古专家推测,显然是出于政治原因的人为破坏。
  莲青山大墓由于先后经历过两次建筑,因此不排除同一圹墓坑中曾先后葬过两人,也可能是一个墓主曾被二次埋葬。考古人员在墓室外的墓门上方发现了几尊约20厘米高的陪葬陶俑,从陶俑服装打扮,特别是其中一尊陶俑所戴的明代特有官帽上判定出该墓的朝代。
  明代鲁藩王世系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第十子朱檀被封为第一代“鲁荒王”起,到南明永历七年(1653)最后一位“鲁安王”朱以海自去监国号,前后共283年,传10世13王,贯穿整个明代,这在明代藩王世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崇祯十三年(1640),肃王子朱以派袭封为第十二代鲁王。此时,中原大地上已经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武装,其势不可阻挡,关外的满洲人正人边犯境,大明政权已摇摇欲坠。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清兵攻打兖州城。刚上任不久的兖州知府邓藩锡积极筹备防守,当时城内粮饷紧张,邓藩锡几次劝鲁王从府中大量财富中拿出部分以激励军民共同抗敌,而鲁王朱以派竟一毛不拔。邓藩锡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和募集的有限财物激励将士,组织敢死队,趁黑夜从城墙上袭击清营,杀清兵千余人,但后来清兵收买城中内奸,终于将城池攻破。邓藩锡及参议王维新、滋阳县知县郝芳声等人殉国。鲁王朱以派也自缢身亡。不久清兵退出兖州。山东巡抚向朝廷奏报了兖州战情,朝廷谥朱以派为安王。
  考古人员发掘时发现,墓室门用多块方木排列封堵。该墓虽被盗过,但也没发现遗留的尸骨和残木棺碎片,墓室空空,出土的6个陶俑也是在墓室上方的土层里。综合分析,该墓并没使用过。
  2004年,滕州市文化局邀集考古专家、相关领导及滕州市的历史研究者、爱好者等,举行了“莲青山大墓发掘研讨座谈会”。经综合考证,该墓是明代末期未完工的王陵,正因为未建成、没埋葬使用,所以明清《滕县志》《兖州府志》就没有记载。这座未完工的王陵应该是鲁王朱以派的陵墓。由于清军攻占兖州,朱以派遭突发事件死亡,所以这位鲁王最终没能人葬为他营建的王陵。
  第六节熊耳山裂谷与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遗址熊耳山大裂谷是全国少有的一条由地震形成的天然大裂谷,为我国东部地区唯一一个保留完好的地震山体崩裂遗迹,也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早的可以与地震史料、世代口传相互印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因此,它具有很高的自然遗产价值及自然科学价值,也是罕见的自然地貌景观及人文景观。
  一、熊耳山大裂谷奇观熊耳山位于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北庄镇,主峰海拔高度为483米,东西绵延6公里,南北宽2公里,呈东西走向,因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朵,故被称为“熊耳山”。《峄县志山川》记载:“熊耳山,城北六十五里,巨梁山之右,界牌岭之南,高耸巍峨,周围岩石削立数百丈,惟前鸟道可上。”熊耳山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圍型山体。2002年,熊耳山大裂谷及距其东南方向约8公里的抱犊崮被国土资源部正式确定为“熊耳山一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
  大裂谷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特定地质条件、构造活动背景及动力学成因。大裂谷发育在5亿年前,当时这里发生了大面积的海侵,海水带来大量的泥沙、砾石,并逐渐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沉积,松散的沉积层逐渐变成了坚硬的岩石。此后,地壳上升,海水退去,这里又形成了古陆地。到了大约1亿年前,发生了非常强烈的“燕山运动”,鲁中南山区深受影响,地形由此变得高低起伏,由古陆地变成了丘陵。这种丘陵地貌,上面为石灰岩,其质地脆硬,抗风化力较强;其下为泥质页岩,其质地软散,易于风化剥蚀。经过亿万年地壳运动及侵蚀,形成了特有崮形山顶。漫长地质时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熊耳山形成一些大型的节理、裂隙及溶洞,使之具备了山体崩塌的条件。在1668年郯城8.5级特大地震袭击时熊耳山受严重冲击,最终形成了如今“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熊耳山大裂谷地震遗址,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
  熊耳山大裂谷在熊耳山崮形山顶南麓,时断时续,裂谷可分两条:一条为东西走向,为主干裂谷,长约六七百米,其东段为溶洞,熊耳山裂谷并穿山而出;另一条支裂谷是主干裂谷的分叉,为南偏东方向,长约100米,两谷斜插相连,错落有致,俯瞰又似两条吞云吐雾、播云洒雨的蛟龙,故被称为“双龙大裂谷”。熊耳山大裂谷实际为裂谷与溶洞相伴相连组合而成,自西而东大体可分四段。西面人口一段,南北石壁峭立,高三四十余米,谷底宽两三米至七八米,两边石壁上绿树青藤掩映,谷内清凉幽静。第二段裂谷断开,为山崩奇观,北侧为造型多样而湿润的土黄色钟乳石壁,恰如冻结的黄冰正在融化;南侧一半山体则已全部崩塌,从山头到山脚,满山遍野奇形怪状的巨石呈扇形叠错散布,大者重达千吨,山腰处有一块巨石被称作 “万人抬”,意即需要一万人才能抬动,小者几十吨,石石相叠,形态各异,杂乱无序,巨石中还夹杂着零落的石碾和石碓,这一片大面积崩塌被称为“龙抓崖”,这便是典型的塌崩地质灾害遗迹。第三段裂谷复杂多变,时收时展,窄处不足1米,下有分支,上有悬石,或双面岩壁叠错,或钟乳与石壁对立,或两边皆钟乳,忽明忽暗,阴阳相间。第四段实为与裂谷相连的狭长而险峻的山内溶洞,顺湿滑阶梯而下,窄处仅容一人通过。
  二、“山川易景”的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郯城大地震,发生于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的410多个县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破坏区域纵长千余公里,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郯城地震高达8.5级,这是我国东部唯一一次8.5级地震。震后,我国华东、华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都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滕县志》记载,滕县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周五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门楼四,角楼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广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砖石尽倾”。邳州寨山摩崖石刻文曰:“戊申季夏,山东同时地震,房屋倒塌,压死人民不可胜数。较之嘉靖年压死汪槐野、韩苑洛、马伯循之变为更甚焉。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震,丙午举人雷亨坤书,本山主持道士栗教成勒。”……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郯城大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2000年春发现的熊耳山大裂谷,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也是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极好见证,1668年郯城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现象的神秘面纱也随即被揭开。
  三、大裂谷成因当地流传这样一个凄楚的故事:熊耳山脚下原有一个6户人家的小村庄,叫毛家村。一天夜里,忽然地动山摇,随着一声巨响,山崩地裂,整个村子被埋在大石堆下,除了一个外出串乡的货郎和一只猫幸免外,村内其他所有生灵全部遇难。货郎悲痛地远走他乡,而那只猫死也不肯离去,过了许久,猫的悲惨叫声还常常传到邻村。这个故事世代流传,无疑具有真实性。在“龙爪崖”的巨石堆中有一个半露的石碾槽(这种石碾槽是这一带百姓祖祖辈辈碾米的必用工具,一般置于村口),它的槽沟光滑,磨用痕迹清晰明显,证实这里的确曾有一个小山村,石碾槽也曾使用过很长时间。它静静地躺卧在巨石堆下,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无言地诉说着那场毁灭性灾难。现在,在熊耳山巨石堆南面300米左右的一个村子叫毛宅村。村里人都说,祖先是地震后迁来的,因震后新建的村内已无毛姓人家,故改“毛家村”为“毛宅村”,意思是此地附近曾有毛姓的老宅子。这个故事传说在时间与1668年郯城大地震年代相符,也与康熙《峄县志》记载相吻合。实物证据、口传历史、文献记载印证了这一看法的合理性。
  大裂谷各处两壁岩石棱角较新鲜清晰,特别是大裂谷上部有的局部岩石仍断而未离,“藕断丝连”,两边岩性完全一致,是裂谷形成年代不远的证据。此外,易于风化破坏的钟乳石石壁现在仍然基本完整无损,裂谷两侧岩石顶部覆盖的黄土厚度也相当,这都说明大裂谷形成年代不长,且是一次形成的。
  大裂谷两壁错动方式复杂,以张性开列为主,也有垂直下滑,还有水平左旋错动,说明裂谷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十分复杂。这些都被认为裂谷和山崩为1668年郯城大地震所造成的证据。显然,雷击不可能形成数百米长的裂谷。洪水可以造成岩体张性开裂以及重力作用下的垂直滑动,但不可能造成岩体水平左旋错动,何况山顶很难汇集大量洪水,从而也很难形成数百米长的裂谷。只有大地震发出的强烈纵波(能引起地面上下运动)及横波(能引起地面水平运动),结合该处特有的山体地质构造特点,才能产生熊耳山大裂谷如此复杂错动结果,形成熊耳山大裂谷这一奇观。
  熊耳山大裂谷奇观是十分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这一珍贵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的力度,在此建立了地震与地质科普教育基地,把地质、地震、地理、历史、人文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理性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式的直观科学教育,使他们获取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起来的地震及地质等综合性科学知识。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