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山文化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37
颗粒名称: 三、龙山文化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2
页码: 319-320
摘要: 薛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存,主要包括后台、西薛河、尤楼、小石楼、庄里西、东小宫、三清阁等遗址。
关键词: 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考古

内容

薛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存,主要包括后台、西薛河、尤楼、小石楼、庄里西、东小宫、三清阁等遗址。
  (一)后台遗址
  位于滕州羊庄镇后台村西薛河东岸高地上,俗称“望林台”。遗址中心为一台地,高出河床约10米,成梯田状,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河岸断崖及土台阶地断面暴露大量灰坑、灰层、红烧土块以及陶片、兽骨等。采集的标本有白陶鬵把、白陶鬵袋状足、乳丁形鼎足、侧三角形鼎足、鸟喙形鼎足、罐形鼎口沿、覷口沿、残黑陶杯、残黑陶盆和残石器等。陶片以夹砂和泥质黑陶为主,有的饰绳纹。还采集到鹿角器,尖部有明显使用痕迹。1976年夏再次复查时,在东岸断崖高台地偏南处采集到完整陶器3件,有罐形鼎、小陶罐及黑陶杯。根据暴露的文化层和采集的标本分析,这处遗址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另外还有商周时期和汉代文化堆积。
  (二)尤楼城址
  位于滕州市薛国故城内东南部。199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时发现。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现有台基遗址,边缘用黄土包起并经细致夯打,内部是平坦细沙地。尤楼龙山城址东距西康留大汶口文化遗址仅3公里, 距前掌大商周薛国贵族墓地更近。从地缘文化角度考察,这一带遗址密集,应是原始时代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庄里西遗址
  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西200米处,是一处高出地面约4~6米的台地,当地俗称“城顶”,亦称“龟城子”,相传为汉代公邱故城。经钻探得知,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延续时间较长,从龙山文化时期、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1995年10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钻探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200余平方米,清理出龙山文化灰坑、窑穴140余个,房址5座。特别是灰坑内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人工栽培的碳化稻米,为研究黄河下游史前时期的农业以友亚洲稻向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一考古发现,1997年1月5日的《中国文物报》曾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龙山文化时期的薛河流域,农产品除了维持人们的最低消费外,已出现了剩余,家畜、生产工具、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逐渐变成家庭的私有财产。聚落首领等少数特权人物开始占有财产、积累财富,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