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28
颗粒名称: 三、诗歌
分类号: I286.59
页数: 3
页码: 307-309
摘要: 在举世闻名的台儿庄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如火如血的诗歌。这些诗歌,是鼓励战士杀敌的号角,是推动抗战救亡的旗帜,也是爱国激情的迸发。这些诗歌在战时是炎黄子孙图存求生的呼唤,战后这些诗歌又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播。
关键词: 战后文学 诗歌

内容

马雅可夫斯基在1927年《人民演员先生》一诗中写道:“无论是歌,无论是诗,都是炸弹和旗帆,歌手的声音能够唤起整个阶级。”在举世闻名的台儿庄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如火如血的诗歌。这些诗歌,是鼓¥战士杀敌的号角,是推动抗战救亡的旗帜,也是爱国激情的迸发。这些诗歌在战时是炎黄子孙图存求生的呼唤,战后这些诗歌又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播。
  台儿庄大战诗歌的创作群体较为复杂,既有专业诗人,又有业余爱好者,他们饱含对祖国的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作者群体中有将军、士兵、作家、记者、农民、学生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颂扬这场民族战争,歌颂英勇抗敌的将士们,抒发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据《台儿庄大战诗词选》统计,该书共收录82位作者的376首诗。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颂扬川、滇、黔、桂、西北诸地方军英勇抗敌的事迹;二是对抗日将士个人的凭吊;三是对大战过程的描述。诗歌的抒情性、象征性和形象性,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意义。台儿庄大战产生的诗歌,为中华民族的存亡疾呼,为中国抗日将士助阵呐喊,唤起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激情,表现了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振奋和弘扬了民族精神。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1938年4月15日来到这里,他看到整座城墙上下全都堆满了尸体,前面的护城河也被鲜血染红了。臧克家写诗一首,诗名为《红血洗过的战场》:“台儿庄是红血洗过的战场,一万条健儿在这里做了国殇,他们的尸身是金石般的雕浮。台儿庄是中华民族的领土,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用血铸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击退了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战后文学不仅表现了台儿庄抗日军民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英勇献身。战后文学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台儿庄大战,给后人留下了壮烈辉煌的一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如诗人所述:“中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失守!台儿庄,你伟大光荣的战史,将与日月同辉,与民族永存!”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为它是中华民族抵抗外辱的第一场胜利,更大的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在此役中得到升华和弘扬。台儿庄大战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辦发了全国军民不畏强敌的爱国热情。这种强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枪炮无法摧毁和战胜的。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