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抗压迫的自由诉求与追求正义的人文情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414
颗粒名称: 三、反抗压迫的自由诉求与追求正义的人文情怀
分类号: D062
页数: 3
页码: 291-293
摘要: 贺敬之作品总能通过鲜明有力的艺术形象表现时代精神,既情感充沛、想象丰富,又高亢豪迈,激情奔放,对黑暗的控诉、对光明的歌颂、对真理的渴望永远都是他作品的主旋律。正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才写出了歌剧《白毛女》和那些激情澎湃、感情真挚的浪漫主义诗歌。在《白毛女》剧本中,贺敬之通过女主人公喜儿悲惨的遭遇,无情地揭露了恶霸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以及他们阴险、凶残、毒辣、丑恶的本性,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地主阶级欺压下被侮辱与被蹂躏的悲惨命运,同时通过喜儿的善良和美丽,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旧社会的反抗和斗争。
关键词: 自由诉求 人文情怀 贺敬之

内容

贺敬之是革命诗人,更是人民的诗人,他的作品总能通过鲜明有力的艺术形象表现时代精神,既情感充沛、想象丰富,又高亢豪迈,激情奔放,他的心中总是充满反抗压迫的自由诉求与追求正义的人文情怀。对黑暗的控诉、对光明的歌颂、对真理的渴望永远都是他作品的主旋律。正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才写出了歌剧《白毛女》和那些激情澎湃、感情真挚的浪漫主义诗歌。在《白毛女》剧本中,贺敬之通过女主人公喜儿悲惨的遭遇,无情地揭露了恶霸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以及他们阴险、凶残、毒辣、丑恶的本性,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地主阶级欺压下被侮辱与被蹂躏的悲惨命运,同时通过喜儿的善良和美丽,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旧社会的反抗和斗争。
  正是胸中激荡着反抗压迫的自由诉求与追求正义的人文情怀,贺敬之的作品才时常散发着逼人的审美效应。有人认为,《白毛女》剧本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剧作家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独创性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使剧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悲壮美。剧中以细腻的笔法、生动的情节、朴实传神的语言,动人肺腑地描写了老实、忠厚、善良的杨白劳被活活逼死的凄惨情景,描写了年轻、淳朴、温顺的喜儿被一步步逼成“鬼”的苦难历程,可谓写出了人间悲剧的极致。这种大悲大难并未让人感到悲观、消沉与绝望,始终流贯着一股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奔腾着抗拒邪恶的浩然正气,窜动着穿透黑暗的生命火焰。当喜儿同乡亲们一起满腔激愤、怒火冲天地对黄世仁进行血泪控诉时,又火山喷发般地倾泻出人民大众积压于胸间的对地主阶级和黑暗旧社会的愤怒与仇恨的激情。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和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和感情,使得剧中的整体格调和气氛深沉厚重,浩阔雄浑,高亢激越,昂扬奋发,悲而不伤,洋溢着一种强烈的悲壮美。®贺敬之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那些气势雄壮、大气镑礴的抒情诗创作。他的诗被评论家们称为“时代的颂歌”,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时代的重大政治题材,以满腔的热情讴歌重大的政治主题。他的每首政治抒情诗都内含着巨大艺术感染力。在脍炙人口的《回延安》中,他写道: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整首诗的情感朴素而深沉真挚,酣畅地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炽热的赤子情,充分表现了在延安成长起来的广大革命战士和革命人民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向往的真挚情感,成为中国现代诗坛的重要篇章。
  贺敬之在另外一首长诗《放声歌唱》也采用口语化的形式,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动人场景。在这首诗中他这样写道: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 /啊,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啊,生活的/浪花/在滚滚/沸腾! /啊啊!是何等壮丽的景象——/我们祖国的/万花盛开的/大地,/光华灿烂的/天空!这首诗慷慨豪迈、意气风发,也曾鼓舞了不止一代人。
  多年以后,贺敬之曾这样评价这两首诗,他说:“这两首诗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正如同其他的诗也是一样的。这两首诗特别流露的是我对参加革命的回忆,那种对祖国、对人民是这样的一种真情的一种抒发。后来《放声歌唱》的时候,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解放时期那种翻身感、胜利感和对未来的信心,那是满腔热情写的,这一点是有自信的。” 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挚情感,成为贺敬之文学创作中汩汩而流的不竭源泉。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贺敬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