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文明对枣庄城市文化的催生与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88
颗粒名称: 一、近代文明对枣庄城市文化的催生与建构
分类号: K103;G02
页数: 2
页码: 254-255
摘要: 近代文明对枣庄城市文化的催生与建构。一是兼容并包,多元并存。二是竞争进取,不甘人后。鸦片战争的屈辱,甲午战争的伤痛,刺激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三是摆脱“重农抑商”的精神桎梏,大力弘扬工商文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枣庄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 近代文明 枣庄 文化建构

内容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随着西方文明的大规模登陆,行进在近代化旅程中的枣庄,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精神和高度的自信接纳了来自异域的文化,并通过融合与对话不断实现自我革新,逐渐脱离了单纯的农耕文明,在丰腴的母体文化中建构起生气勃勃、气象万千的城市文化品格,实现了精神世界的一次彻底蜕变。
  大略说来,近代枣庄城市文化的建构主要涵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兼容并包,多元并存。随着1912年津浦线全线通车,再加上原有的运河航运,偏居一隅的枣庄占据了两条贯通南北的水陆交通大动脉,成为华东地区交通最为便利的地区之一。交通能力的腾跃,使枣庄能够更深地参与到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中,甚至能够做到与东部最为发达的京津沪等大商埠同步发展。无论是北京、天津的新思想、新观念,还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新风尚,均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枣庄的大街小巷。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中兴公司为代表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以后,海内外大批官宦、工商业者、士绅、知识分子及工农大众来到枣庄,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使得枣庄在文化上南北交融、东西杂聚,成为多种地域文化的交流荟萃之所。可以说,复合性、开放性成为近代枣庄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
  二是竞争进取,不甘人后。鸦片战争的屈辱,甲午战争的伤痛,刺激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在救国图强的思潮中,面对严酷的生存危机,枣庄人也一改“温良恭俭让”的传统价值观,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引人西方的竞争进取思想,用“竞争生存”的理念来取代不思进取的中庸之道,西方进化论思想因而得到广泛传播。从此,崇尚竞争、重“力”轻“命”、勇于冒险和标新立异成为枣庄文化的主基调。
  三是摆脱“重农抑商”的精神桎梏,大力弘扬工商文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枣庄的落地生根,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被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重义轻利”等陈腐观念逐渐被枣庄人所抛弃,求利、重商、富国之风逐渐深人人心。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成为枣庄人的共同追求。1878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诞生在枣庄绝不是偶然,它是枣庄人解放思想、奋发图强、救亡兴国精神的最好写照。以中兴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在枣庄地区的崛起,奏响了中国近代化交响乐章的最强音。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