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贾梦龙与市井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35
颗粒名称: 一、贾梦龙与市井文化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贾梦龙(1511~1597),号柱山,祖籍山东博平(今属茌平县),贾梦龙60岁时候,退居峄县,饮酒结社,赋诗作词,有《永怡堂词稿》刻印。保存下来的部分作品中,有诗歌、词曲、小令等。
关键词: 贾梦龙 市井文化

内容

贾梦龙(1511~1597),号柱山,祖籍山东博平(今属茌平县)。其远祖贾德真为避乱迁到峄县西坊上村落户(今台儿庄区泥沟镇境内)。贾梦龙的父亲贾宗鲁,嘉靖初年被选为贡生,到河南南阳县任训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贾梦龙也被选为贡生,到直隶内邱县(今河北省境内)任训导。其子贾三近,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后,贾梦龙被“敕封户科都给事中,诘封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卿”。尽管没有授给实质性的官职,这足以让他荣耀乡里。贾梦龙60岁时候,退居峄县,饮酒结社,赋诗作词,有《永怡堂词稿》刻印。保存下来的部分作品中,有诗歌、词曲、小令等。
  清光绪《峄县志》中收录了贾梦龙多首诗作,《石屋山》一诗云:“云边茅屋水边楼,古道西来杜若洲。栗里莺花三月酒,桐乡风雨一渔钩。彩毫遍写苍岩壁,青草遥嘶白玉驺。山色泉声无限乐,人间此地即丹邱。”《青檀寺》写道:“耽山未办买山钱,每为看山一讨禅。灶侧分泉茶自煮,云中扫石鹿同眠。迩来寺主更新衲,旧处留题已十年。白发不消芳草绿,春风又到佛灯前。”这种尽管消极却不失乡绅风度的诗作,并不能代表贾梦龙作品的主流。由于儿子在朝廷做官,家中有大片良田,衣食无忧的贾梦龙在家中养活了一班从江南请来的戏子,歌拉弹唱,尽情游乐,并把其中的经历感受写出来。其《山坡羊》一曲云:“你休说道这园亭不大,尽够俺渔樵们闲话。俺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月无冬夏,有的花云锦样遮,柳荫稠,竹径斜,有茶有酒有书剑琴棋画,一回家饱饭狂歌来也,有儿童齐和答。听咱有好客来咱更有耍,听咱这一榻风光,只静坐也潇洒。”这位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骚客,经常携妓外出,《夜宿》就毫不避讳地记下了这些经历:“九日跻攀,千百游人圖上看。簪组来迎见,鼓吹开筵宴。嗒,高唱人云烟,烛光闪闪。席上敲棋,睹酒着蛾眉劝,今夜华清宫里眠。”他在《黄莺儿》一曲中写道:“老者你须知,挂冠归来乐有余。楼台起处多田地种桃畦柳溪,看云働雨犁。西郊燕赏东山妓,何须争强使智,伶俐不如痴。” 在妓院中宴饮,“座上拥佳人,巧笑工颦”。《皂罗袍》一曲写得更加露骨:“诗酒当场拨闷,有红楼妓女,青琐封君。眼前多少少年人,镜中白了高年鬓。从他哄我,说亲不亲;从他怪我,官人不仁。皮儿虽老心儿嫩。”在礼教盛行的社会,一个儿子在朝廷中做官的乡绅,能够写出这样放荡曲子,的确需要一定的勇气。
  有研究者认为,贾梦龙才能非凡,政治上不得志,因而思想消极,对社会现实不满,才对生活和创作持如此态度。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贾梦龙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