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浪淘沙,名人代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2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大浪淘沙,名人代出
分类号: K81
页数: 8
页码: 191-198
摘要: 宋元两朝在传统文化方面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高峰。枣庄这片热土同山东各地一样,不但产生过叱咤风云的武将和杰出人士,也涌现了不少勤政治国人才和文坛新星,在齐鲁文化星空交相互映。其中王晏、李洄、李稷等就是地域名人中佼佼者。
关键词: 枣庄名人 传记

内容

在经历了兵戈纷攘的五代十国后,历史车轮又驶人相对平稳时期。宋元两朝在传统文化方面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高峰。枣庄这片热土同山东各地一样,不但产生过叱咤风云的武将和杰出人士,也涌现了不少勤政治国人才和文坛新星,在齐鲁文化星空交相互映。其中王晏、李洄、李稷等就是地域名人中佼佼者。
  一、宋代开国功臣王晏战争推动了历史,也造就了风云人物。生活于五代和宋初的王晏,就属于此类人物。他戎马一生,横戈中原,先后追随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割据政权帝王,后来又归附北宋开国皇帝,在统一战争中立下了不朽战功。
  王晏(890〜966),史书又作“王宴”,徐州滕县(今枣庄滕州市)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沙场洗礼后,从一个无名军校升迁到开国大将军,直至官拜太子太师,封韩国公,用刀枪书写了豪迈人生。王晏在《宋史》 《东都事略》中有传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都有记载,此外还见于《隆平集》 《洛阳缙绅旧闻记》等北宋史料。
  王晏出身于农家,少年时便以壮勇强焊闻名乡里。他十分看重哥们义气,经常带领一帮穷兄难弟劫富济贫,打抱不平,为乡人排解纠纷。后梁末年,苏北、鲁南一带发生动乱,兵燹匪患接踵而至,许多乡村民居遭受抢劫。由于王晏组织起有效防御,唯独他的家乡安然无事。后唐同光年间(923〜926),王晏应募加入禁军,在都城洛阳戍守,干了多年后才提升为低级武职奉国小校。公元936年,短命的后唐被后晋灭亡,王晏又投身后晋军队效命。开运三年(946),王晏跟随本军都校赵晖在陕州(今河南陕县)戍守。当年十二月,契丹大军人侵中原,攻陷后晋都城开封后,派遣保义节度副使刘愿人据陕州。王晏率壮士深夜攀墙人城,摸入府署刺杀了刘愿和契丹监军,将首级悬于府门。刘知远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王晏劝赵晖等人前往投奔,被任命为绛州防御使、建雄军节度使。不久辽兵北撤,后汉收复中原等州,移都开封,王晏因军功加同平章事。
  后汉政权维持不到5年,朝中发生内讧,权臣郭威攻入开封,建号称帝,史称“后周”。广顺元年(951),后周太祖任命王晏加兼侍中,提兵镇守晋州(今山西临汾)。刘知远胞弟刘崇扬言复仇,勾结契丹兵马攻打晋州。王晏审时度势,紧闭城门,设伏于城上。刘崇以为王晏胆怯,驱兵蚁附登城,“晏麾伏兵击之,颠死者甚重”。王晏令部将出城追击,大获全胜。
  当年八月,王晏奉命返回京城,后周太祖让他出任彭城(今江苏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趁便荣归故里省亲。王晏赴任后,将家乡铁杆弟兄全部请来,设宴款待,赠送金银丝帛。酒席上立法三章:“吾乡素多盗,我与诸君昔尝为之。后来者固当出诸君之下,为我告谕,令不复为,若不能改,吾必尽灭其族。”®从此这一带社会治安良好,地方安宁。故老乡亲纷纷赴京,恳请朝廷为王晏树立衣锦碑。广顺三年(953),后周太祖出征平叛,王晏赴兖州朝见。太祖念王晏治理地方有功,赐他成套礼服和金带,封滕国公,加幵府阶。周世宗即位后,赐王晏加兼中书令,在滕县为他树立德政碑,又将其乡里命名为“使相乡勋德里”,允许私门立戟(勋臣显贵象征)。显德三年(956),调任王晏任凤翔节度使。显德六年(959),王晏随同周世宗北上征辽,担任益津关(今河北霸州市境内)一路马车都部署(行营总管),一举收复具有战略地位的三关。
  一年之后,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部将拥戴下黄袍加身。拥有重兵的王晏没有提兵征讨,他顺应历史潮流,成为赵匡胤的拥戴者。这一举动,在客观上避免了中原大动干戈,有益于北方的安定局面。北宋开国后,进封王晏为赵国公。建隆元年(960),随宋太祖北征叛将李筠,后改任安远军节度使。安远地近割据小国南平(今湖北荆州一带),王晏采取高压态势,未动兵戈,迫使南平归附宋朝。乾德元年(963),因功被封为韩国公。此时距发生“杯酒释兵权”一事仅年余,王晏握有兵权,担心引起宋太祖顾忌,于是上章请老。赵匡胤顺水推舟,拜王晏为太子太师,允许致仕。王晏回到洛阳别墅后,与一班赋闲将相优游于泉林,三年后病逝于家中。宋太祖闻讯,废朝三曰,举行哀悼,追赠王晏为中书令。
  二、折狱高手魏涛中国古代有部著名案例汇编,名曰《折狱龟鉴》。自南宋初年面世后,素来为司法界人士所推重。该书卷三“辩诬下”收录一桩发生于北宋后期的案例,标题为“魏涛求实”,全文只有简短数百字:魏涛朝奉知沂州承县,两仇斗而伤,决遣而伤者死。涛求其故而未得。
  死者子诉于监司,监司怒,有恶语。涛叹曰:“官可夺而囚不可杀。”不为具狱。后得其实:是夕罢归,骑及门,坠而死。邻证既明,其诬乃辨。①魏涛办理的这桩命案,大致经过是这样:当地两户人家素有积怨,因矛盾激化而发生斗殴。按照当时刑律规定,凡是在斗殴中致人重伤,都要设置保辜。所谓“保辜”,就是根据受害人伤势和治疗保养情况给肇事者定罪。如果被殴者伤势严重,官府就设立一定期限,强制加害者支付医药和营养费用。辜限期内治好,可以减轻处罚,一旦医治无效或致残、致死,就要依据刑律定罪。魏涛在检验双方伤势之后,并未发现严重伤情,所以没有设定保辜,便以轻微伤害案把双方都释放了。不料当天晚上,其中一方突然有人死亡。魏涛尸检之后,认为死因并非白天斗殴,肯定另有其他缘故,所以仍然维持原判。
  死者是当地大户,其子不服,堵住县衙大门撒泼谩骂,还到各级衙门,诬告魏涛审案草率,执法不公。上级官员为此大动肝火,下达批文,令魏涛立刻重审案子,从严处置加害人。魏涛不为所动,他说:“我官可以不做,但这个被关押的囚徒决不能杀掉。”魏涛顶住来自各方施加的压力,拒绝草率改判,经过多次走访和细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铁证。原来那天晚上,死者被释放后骑马回家,因坐骑受惊意外摔死。因为有目击证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魏涛将这个案子办得公正合理。
  《折狱龟鉴》作者在案例后面特别加了按语:这个案子由于两家经常发生争斗,所以死者儿子借机诬陷仇家。发生争斗后官府立即做了调解,显然伤情不严重,依照刑法,此案不属于保辜范围。死者儿子到处告状,目的是想将仇家置于死地。即使保辜,倘若发生其他意外,只能维持原判。坠马者属于意外死亡,不应该依照保辜条例处置。魏涛办案实事求是,可谓尽职尽责。
  《折狱龟鉴》收录的这个案例,其原始资料采自宋代诗人陈师道撰写的《朝奉郎魏君墓铭》①。据墓志记述,魏涛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卒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彭城(今江苏徐州)白鹤乡立德里人。魏涛考中进士后任职濮州参军,改河东从事,又转为承县知县。据清光绪《峄县志•职官列传》记载,魏涛在就任承县知县期间,“其治明毅,所至不冤,而承人思之至今”。
  魏涛去世之后,其子魏衍因事来到承县,当时县城男女老少十分热情,对魏衍说:“你是魏大人的儿子,而魏大人又是我们的父母官,他为人亢直不欺,断案如神,我们都怀念他啊!”三、元代文学家李洄天历三年春,臣集、臣洞、臣九思,得侍清闲之燕,论山川形胜。
  臣九思曰:济南山水似江南,殆或过之。臣洞之居,在大明湖上。雍水土而为亭,可以周览其胜,名之曰“天心水面”,可想见其处矣。②以上文字,出自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所撰《天心水面亭记》。这座玲珑小亭处于超然楼近旁的大明湖水面,他的主人就是虞集好友元代文学家李洄。时光虽然已流逝近700年,但李洞其人其事依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李洞(1274~1332),字溉之,滕州人。据《元史.李洞传》记载,李洞幼时便气质不凡,十分聪明,刚人学读书时,就以颖悟强记而闻名远近。大德年间(1297~1307),文坛盟主姚燧偶然读了李洄文章,深为叹异,将他召到门下,悉心传授古文。当时驰骋文坛的张养浩、贯云石、孛术鲁榊、谢端、李之绍等人均在姚燧门下受业。姚燧身为集贤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奉命主修国史。在他的力荐之下,李涧被朝廷授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先后参与《成宗实录》《武宗实录》编撰,后来因家中老人需要奉养,辞职还乡。数年后,李洄又被朝廷召用,任职中书掾、集贤院都事,转太常博士。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蒙古大臣拜住任丞相,推行新政,起用儒士,闻李洄名声,遂提拔他为监修国史长史。数年之间,历任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经历。泰定元年(1324),任命为翰林待制,因亲老去世,辞职归乡。
  天历元年(1328),李涧以翰林待制复出,当时元文宗崇尚文治,在皇宫大内建奎章阁,延请天下名士充任学士。文宗数次召见李涧,奏对称旨,被越级提升为翰林直学士,特授奎章阁承制学士。李洄撰《辅治篇》进献,再次得到元文宗赏识,此后朝廷每有大议,都请他参与。不久,朝廷组织学者编修《经世大典》,由奎章阁学士院负责编纂。这是历史上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全书880卷,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以及礼仪制度等方方面面。当时李洄患病已卧床多日,听到消息后积极要求参加编撰。他说:“这是大制作,我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拖着病体参与了编纂全过程,书成之后,以病告归乡里。一年后,元文宗再次请他出山,李洄已卧床不起,不久病逝,享年59岁。
  李洄才气过人,相貌气质非凡,据《元史•李洄传》记载:洞骨骼清峻,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莹如电,颜面如冰玉,而唇如渥丹然,峨冠褒衣,望之者疑为神仙中人也。其为文章,奋笔挥洒,迅飞疾动,汩汩滔滔,思态叠出,纵横奇变,若纷错而有条理,意之所至,臻极神妙。
  李洞著文集40卷,传世作品有《溉之集》。清顾嗣立编《元诗选》,收录其诗作10首。其中《过东林寺》诗云:“风破西村雨气昏,泠泠涧水竹间闻。山头知有灵仙过,千丈通明五色云。”他还热衷散曲创作,明代戏曲理论家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收人“词林英杰”150人之列,流传下来的仅有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①。这套散曲格调慷慨硬朗,读罢令人荡气回肠:驿路西风冷绣鞍,离情秋色相关。鸿雁啼寒,枫林染泪,撺断旅情无限。
  【风入松】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苏台景物非虚诞,年前倚棹曾看。野水鸥边萧寺,乱云马首吴山。
  【新水令】君行那与利名干?纵疏狂柳羁花绊。何曾畏,道途难?往曰今番,江海上浪游惯。
  【乔牌儿】剑横腰秋水寒,袍夺目晓霞灿。虹霓胆气冲霄汉,笑谈间人见罕。
  【离亭宴煞】束装预喜苍头办,分襟无奈骊驹趱。容易去何时重返?见月客窗思。问程村店宿,阻雨山家饭。传情字莫违,买醉金宜散。千古事毋劳吊挽。阖闾墓野花埋,馆娃宫淡烟晚。
  李洞具有多方面才能,他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之一,墨迹为世人所珍藏。《元史•李洄传》说 “洄尤善书,自篆、隶、草、真皆精诣,为世所珍爱”。尤其狂草,书法遒劲,笔走龙蛇,酷似唐代怀素风格。他的《过采江诗》碑刻,保存在马鞍山采石风景区蛾眉亭内。
  李涧生平喜游名山大川,曾游历匡庐、王屋、少室诸山,但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泉城济南。他在大明湖畔构筑庐舍,建超然楼和天心水面亭。李洞生得器宇不凡,善饮酒。《元史•李洄传》记载:“洞每以李太白自似,当世亦以是许之。”李洞侨居济南期间,同文坛许多名流交往酬和,至今传为佳话。
  四、名卿李稷一代风骚归大雅,千秋臣节仰名卿。古代官员多如牛毛,能够被史书誉之为名卿者并不多。《元史•李稷传》对李稷其人作了如下评价:稷为人孝友恭俭,廉慎忠勤,处家严而有则,与人交,一以诚恪,尤笃于乡党朋友之谊。中丞任择善、陈思谦既殁,皆抚其遗孤,人以是多之。出入台省者二十年,始卒无疵,为时名卿云。李稷(1304~1364),字孟豳,滕州人。据元代文学家许有壬为李稷祖父撰写的墓志中记载,李稷出生于六世官宦之家,其祖父李克忠,累官至同知吉州路总管府事,进阶中顺大夫。他还是我国古代外交家,曾奉元世祖之命三次出使安南(今越南),“视万里如跬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使命。父亲李希颜,任袁州路知事,官终太常太乐署令。®李稷幼颖敏,8岁能记诵经史,被人们誉为神童。跟随父亲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市)为官期间,先后拜当地知名学者夏镇、方回孙学习《春秋》。泰定四年 (1327),24岁的李稷考中进士,授淇州(今河南淇县)判官。在任期间发生了罕见灾害,他及时禀请朝廷赈灾救济。县内有一伙不法分子聚众赌博,惹是生非,李稷立刻派缉捕人员将罪犯擒拿归案,绳之以法。此后调任海陵(今江苏泰州) 县丞,政绩突出。任满后入京,在翰林国史院任编修官,不久提升为御史台照磨 (监察机构中负责审计)。
  元顺帝至正中期,李稷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多次上章言事,做了几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第一件事,弹劾宦官高龙卜诸多不法行径。高龙卜身为徽政院使,仗恃皇帝恩宠擅作威福,干扰朝政,勾结权臣,狼狈为奸。李稷认为其所作所为动摇了国家根基,应予以严惩。结果高龙卜受到查办,被流放到高丽。第二件事,针对言路如何畅通提出建议。他认为,凡是御史上报的揭发材料,应该通过便捷渠道直接呈递,由皇帝亲自拆阅,这样既可防止某些当权官员从中作梗,又可避免言事者遭受打击报复。为了广开谏路,朝廷对于那些工作突出的言事官员应破格提拔。监察、审计、弹劾之类岗位,应任用品行端正人员。凡是经过皇帝处理过的文件,要及时送到史馆保存,为编纂国史备用。第三件事,京城大承天护圣寺失火,元顺帝下旨重建。该寺为皇家寺院,规模恢弘,神御殿供奉有元文宗和太皇太后御容。李稷认为,当前水旱频仍,国困民穷,不应该再大兴土木。李稷上书之后,此事遂搁置。第四件事主要针对吏治,李稷建议限制吏部权力,由中书省铨选地方官员,杜绝人非所用的弊端。元朝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意为镇守者或掌印者),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凌驾于地方官府之上。李稷认为达鲁花赤蠹政害民,干扰行政,应一律降为地方长官的副职。由于在御史台恪尽职守,朝廷提升李稷为中书省左司都事,此后又经过4次提拔,升任户部尚书。至正十一年(1351),朝中一班大臣打算在中原按田亩面积征收赋税。当时民族矛盾已日益激化,颍上(在安徽阜阳境)率先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李稷洞察到其中危机,立即面见中书省主官,申明利害关系。他说: “如今中原不稳定,如果再增加赋税,肯定引起天下更大动荡,促使更多民众反抗官府。”丞相脱脱认为言之有理。
  至正十二年(1352),江淮一带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处于淮北重地的徐州被红巾军占领。丞相脱脱提兵前去镇压,李稷随同前往。平乱之后,他请假回到家乡滕州尽孝,购置茔地,将曾祖父以下17位亲人迁葬一处,依照昭穆顺序安葬。事毕入京,就任詹事丞,除侍御史,又迁参知政事。在京7年,兢兢业业,官阶由资善大夫(正二品)特加为荣禄大夫(从一品)。至正十九年(1359),因母亲去世,辞官回乡守孝。
  李稷乡居期间,朝廷曾两次召他就任陕西行省左丞和枢密院副使新职。当时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元王朝大厦将倾,李稷以守制尚未期满婉转推辞。刚刚脱孝,朝廷便任命他出任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至正二十四年(1364),李稷又出任山东廉访使。廉访使握有纠劾地方各级官员大权,被视为具有“霜摧电掣,蠹朽皆折”的威力。当时元朝统治已气势奄奄,纵使用尽浑身解数,也挽救不了覆亡命运。由于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李稷上章请求退休,刚返回京城寓所便与世长辞。朝廷赠授他为推忠赞理正宪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文穆。不久,元王朝便在农民起义洪流中土崩瓦解。
  李稷先后在元朝中央各部门任职数十年,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最终博得“名卿”美誉,从封建伦理角度衡量,他的一生画上了圆满句号。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枣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