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齐开国功臣李安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24
颗粒名称: 三、南齐开国功臣李安民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谋反称帝,李安民奉命率领水军溯江而上,先后参加了赭圻、湖白、荻浦、獭窟大战,连战连捷,被提拔为积射将军。在这次大战中他的表现十分抢眼,除了积极参加水战,还主动援助友军。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功臣 李安民

内容

南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安东将军、散骑常侍李安民卒于吴兴太守任上。噩耗传至京城建康,齐武帝为之伤悼,颁布诏书,追思其功绩:“安民历位内外,庸绩显著。忠亮之诚,每简朕心”,“奄至殒丧,痛伤于怀”。
  李安民(429~486),北兰陵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其事迹见于《南齐书》《南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南史》为唐代李延寿撰,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故将“李安民”改作“李安人”。李安民少时胸怀大志,目睹南北分裂局面,经常发出慨叹:“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宋文帝元嘉年间,其父出任薛县令(今枣庄市滕州东南),安民随父在县。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兴师大举南下,薛县失陷,李安民率部曲进行抵抗,失利后长途跋涉南归。其后因招集义师有功,被任命为建威将军。宋孝武帝即位,升任左卫殿中将军。大明七年(463),北魏攻打徐、兖二州,身为无盐(今山东东平东部)令的李安民防守有功,升殿中将军。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谋反称帝,李安民奉命率领水军溯江而上,先后参加了赭圻、湖白、荻浦、獭窟大战,连战连捷,被提拔为积射将军。在这次大战中他的表现十分抢眼,除了积极参加水战,还主动援助友军。当时龙骧将军张兴世据守要地钱溪,战事关键阶段竟断了军粮。安民闻讯,亲自带领粮船数百艘,接连突破叛军五道防线,将粮米送到张兴世军中。叛军将领沈仲玉扼守贵口,封锁长江。李安民奋勇进军,和友军联手击破敌人防线,又乘胜攻克战略要地鹊尾、江城,为夺取平叛胜利立下大功。战事结束后,宋明帝在京城近郊的新亭犒赏众将,同李安民对局博戏。因平叛之功,封他为子爵,食邑400户。
  淮北被北魏占领后,李安民奉命戍守淮河要地泗口,统领舟师沿淮游防。荆亭一战,大破魏军,迁冠军司马、广陵(郡治设淮阴)太守。当时刘宋持节都督萧道成坐镇淮阴,此人即后来的南齐开国皇帝,祖籍北兰陵,与李安民是同乡。因为这层关系,二人开始密切接触。后废帝刘昱即位后,任命李安民督司州军事,领义阳太守。次年(474),桂阳王刘休范据江州谋反,发兵进逼京师台城,萧道成率军抵御,李安民及时提兵增援。平叛之后,建平王刘景素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发难,企图暗中拉拢李安民。安民与萧道成有深交,不为所动。在萧道成授意下,李安民提兵至京口,在京郊葛桥击破叛军。
  刘景素被诛后,李安民升转征虏将军、东中郎司马,行会稽郡事。行前萧道成亲自为他饯别,二人密谈至破晓。安民认为宋运将终,天命必有所归,萧道成心领神会。元徽五年(477),萧道成杀死后废帝刘昱,迎立安成王刘準为帝,开始独揽朝政,他委任李安民使持节督北讨军事、南兖州刺史。升明二年(478),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讨伐萧道成,李安民镇守京城北郊要地白下,接着奉命统兵西讨,一举击败沈攸之,升迁左卫将军,领卫尉。次年,萧道成威逼刘準退位,成为南齐开国皇帝。李安民因追随萧道成有功,被任命为禁军最高统帅中领军,封康乐侯,食邑千户。
  建元年间,李安民肩负淮河寿春至泗口一线防御,与魏军多次交锋。建元三年(481),北魏军队大举南下,安民设伏于淮河北部丛林,诱敌深入,在孙溪渚战父弯与敌军激战,魏兵大败。萧道成在位时,凡军国密事,“唯与安民论议”。萧道成曾说过这样的话:凡是上报材料,只要有安民署名,我就不再仔细审阅。齐武帝即位后,李安民因屡次献计献策而升迁为尚书左仆射,授金紫光禄大夫。
  李安民治军严明,其亲信城局参军王迥偷盗絹帛二匹,安民不徇私情,按律处以死刑。行刑时他流涕责备:你我虽然生死患难,既然触犯了王法,我救不了你。处斩之后,“厚为殓祭,军府皆震服”®。李安民出任吴兴太守时,自载粮米赴任,当时朝野都叹服其为官清廉。永明四年(486),李安民病逝于吴兴任所,享年58岁。朝廷追赠他为镇东将军,谥曰“肃侯”。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安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