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301
颗粒名称: 二、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159-160
摘要: 赵国与楚国签订盟约,是毛遂个人的勇气、机智和辩才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原君向来自信,曾多次声称自己善于识别人才,毛先生一到楚国,立刻使赵国身价重于九鼎,名声犹如黄钟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从此将毛遂奉为最尊贵的上宾对待。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毛遂

内容

平原君一行抵达楚国后,与楚考烈王谈判“合纵”的盟约,并一再申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但此事事关楚国国家安危,谈判自早晨至中午,未能达成一致。
  毛遂见谈判迟迟未决,即手握剑柄登阶而上,问平原君,“合纵”的利害关系,数言便可说明。而至此还不能决断,究竟是什么原因。楚王得知他仅为平原君的门客,十分恼怒,呵斥其退下。没料到毛遂不但没有后缩,反而握紧剑柄逼到楚王面前,大义凛然地说道:“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纵)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不仅为毛遂的气势所震慑,还被毛遂雄辩的口才、一针见血的分析所折服,当即决定签订盟约。毛遂立刻招呼楚王左右人员,让他们准备鸡血、狗血和马血,要求楚王歃血为盟。当初小看毛遂的19名门客,这时全都躲在堂下相顾失色。毛遂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见证人,依次在堂下歃血,既然随同主公前来,都该干点实事,不能碌碌无为,总是依赖别人。
  赵国与楚国签订盟约,是毛遂个人的勇气、机智和辩才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原君向来自信,曾多次声称自己善于识别人才,但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再也不提此话。回国后他对毛遂刮目相看,并且一再赞叹毛遂的才能:我选拔人才多者千人,少者近百,自以为没有遗漏天下人才,没料到居然在毛先生身上看走眼。毛先生一到楚国,立刻使赵国身价重于九鼎,名声犹如黄钟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从此将毛遂奉为最尊贵的上宾对待。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毛遂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