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滕文公见孟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91
颗粒名称: 一、滕文公见孟子
分类号: B222
页数: 1
页码: 150
摘要: 周显王四十三年(前326),滕文公为世子时出使楚国,路过宋国时,拜会了正在宋国的孟子。孟子开口不离尧舜之道,并向他阐述人性本善的道理,但当时的滕文公并未真正思考、接受孟子的学说。
关键词: 滕文公 孟子 学说

内容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推行“仁政”。为此,孟子游历各诸侯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滕文公一生与孟子有着非常紧密的交往,并从孟子那里学习、了解到儒家的“仁政”治国理念,并用之于治国实践中。
  周显王四十三年(前326),滕文公为世子时出使楚国,路过宋国时,拜会了正在宋国的孟子。孟子开口不离尧舜之道,并向他阐述人性本善的道理,但当时的滕文公并未真正思考、接受孟子的学说。
  不久,滕文公从楚国返国,由于机缘巧合,再一次同孟子相见,双方有了更深人的接触。言谈之中,孟子见其对自己的学说、主张仍心存犹豫,便进一步开导:世子没必要瞻前顾后,疑虑重重,其实真理只有一条,就看你付诸行动的决心如何。齐国有个勇士叫成靦,在角力场上面对强大对手信心十足。他向齐景公表示:对方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也是条壮汉,没有任何理由畏惧他。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夺取胜利。颜渊也说过,舜是贤明君主,而我只是陋巷布衣,虽然成就不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可以效法圣贤,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公明仪虽家境贫寒,但懂得做人的准则,时常以周文王和周公为学习榜样。一个人只要树立了远大目标,就应该孜孜不倦地追求。现在的滕国土地狭小,如果截长补短,方圆也就50里左右。尽管如此,但事在人为,将来只要用心治理,还是可以建成一个富裕而又稳定的国家的。孟子的一番话使还是世子的滕文公茅塞顿开,内心深处开始接受儒家的治国理念了。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滕文公
相关人物
孟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