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富国强兵,不战而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78
颗粒名称: 二、富国强兵,不战而胜
分类号: B224
页数: 2
页码: 133-134
摘要: 作为中下层小生产者的思想代表,墨子学说从本质上而言仍是政治学说。墨子从小生产者的需求出发,主张建立一个富强、和平、安定的社会,因此富国强兵必然是其政治主张的中心内容。要做到富国强兵,就要追求天下之利。墨子不仅强调“兼相爱”,而且重视“交相利”,认为义、利是统一的,追求天下之利而反对私利。
关键词: 墨子思想 富国强兵

内容

作为中下层小生产者的思想代表,墨子学说从本质上而言仍是政治学说。墨子从小生产者的需求出发,主张建立一个富强、和平、安定的社会,因此富国强兵必然是其政治主张的中心内容。
  要做到富国强兵,就要追求天下之利。墨子不仅强调“兼相爱”,而且重视“交相利”,认为义、利是统一的,追求天下之利而反对私利。天下之利也就是国富民安。为求天下之利,墨子认为,不仅社会各阶层要各从其事,各司其职,达到国家之治;同时要加强社会物质生产的正常进行,能够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能够使国家“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
  从这一主张出发,墨子不仅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俭朴思想,还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墨子认为,动物靠身体条件和自然条件求生存,无需依靠生产;人则不同,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生产,才能生存。因此,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而墨子非儒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反对儒者轻视物质生产劳动的态度,反对儒者对物质财富的浪费。
  墨子将农业视为国家经济的根本。农业要抓紧季节时令,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他认为劳作人口多,纯粹消费的人口少,则不会有凶年;反之,则不会有丰年,因此社会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他并举例说明:一个人有10个儿子,但只有1个儿子耕作,其他9个游手好闲,将会产生粮食问题,耕作之子则会焦虑。墨子非攻,是因为战争影响农时,伤害劳动力;非乐,也是因为占用劳动力。由此而言,生产观念是墨子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
  墨子强调“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贱人不强从事,则财用不足”。劝导人积极生产。他说,人们强力从事,才能富裕,才能吃饱穿暖;反之,则会贫穷,就会挨饿受冻。墨子及其后学,不仅是强力从事、积极生产的宣传者,也是身体力行者。他们对于生产民用和军用器械、修筑民用和军用工事等劳动,都肯于埋头苦干。
  墨子出于增加劳动力的考虑,注意到人口即劳动力的生产。当时各国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地广人稀,荒地无人开垦,加上连年战乱,人口消减,劳动力颇为不足。墨子将“人民之众”与“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相并列,作为国家富强的标志。因为劳动人口多,就能开辟土地,增加生产,创造财富,国家强盛。因此墨子反对统治者阻遏人口增加的措施,如加重农民负担使人民冻饿而死,发动战争使男女长久不得相聚,厚葬久丧隔离男女,君主王公大量“蓄私”使男女比例失调等。他主张推行早婚,男子20岁娶妻,女子15岁出嫁,以增加人口增殖机会。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