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车的发明对城邑文明的推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55
颗粒名称: 二、车的发明对城邑文明的推动
分类号: K875.3
页数: 3
页码: 104-106
摘要: 城邑是文明的载体,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从马车发明之后,就与城邑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马车不仅给世人带来了极大方便,也促进了城邑文明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 交通工具 文明推动

内容

城邑是文明的载体,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自从马车发明之后,就与城邑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马车不仅给世人带来了极大方便,也促进了城邑文明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车部”共收录101个部首为车的汉字,其中大部分与车部件有关,还有不少字表示各种形制车辆。该书“马部”共收录109字,其中许多字与套马驾车相关。奚仲发明了马车,促使古代造车行业日益产业化、标准化。不少行业的工匠与马车发生了联系,如木工、铸铜、髹漆、皮革等,另外还有养马、驯马等人员。《周礼•考工记》详细记载了造车部门和匠人具体分工,其中轮人制作车轮和车盖,舆人制作车厢,辚人专门制作车辕,还设置车人一职,负责器具监管兼大车制造事务。造车选用榆树、檀木和植树,用来制作车毂、辐和牙。当时对马车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格,按用途分为战车、田猎车和乘车。据当地民间传说,奚仲居薛期间,因观察纺线的陶轮和田野中被风吹动的转蓬而受到启发,于是便发明了车轮。马车的出现,在城邑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马车发明后,首先应用到古代战争中。商周时期铜器制造业中,车马器和兵器的数量远远高于青铜生产工具。古时常用“百乘之国”、“千乘之国”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所谓“百乘”、“千乘”,就是指战车的数量。战车种类又有轻车、冲车和戎车等。
  商周时期,礼仪场合都离不开马车,尤其祀天礼地祭祖大礼,无论王室贵族还是官员,出行都乘坐马车,所用祭品也要马车运送。举行巡狩之礼,更是一派车辚辚、马萧萧的场面。四方诸侯前来朝拜周王,主要交通工具也是马车。举行朝礼时,人和马车的位置、方向都有具体规定。每年田猎之礼,天子乘坐主车,另有副车伴随,还有驱逆之车、使车等专门驱赶猎物。在王族丧葬场合,以车马前导,送殡人员乘坐宾车。地位显赫的奴隶主死后,往往用车马陪葬。伴随马车的出现,礼仪制度日益繁缛,古代帝王对大臣的最高赏赐为“九锡”,而9种物品中车马排在首位。历代正史中都有《舆服志》,“舆服”就是车舆、冠服,不同等级的人,所乘马车都有明确规定。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这一制度草创也与奚仲有关:“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施,尊卑上下各有等级。”随着马车发明,交通运输日益兴盛,道路设施逐渐完备,西周已设置管理道路的官职。《周礼•地官•遗人》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在商品流通领域,马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马车的发明,使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许多与马车相关的诗句。如描写战争的《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小雅•采芑》:“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描写贵族出行欢聚,如《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贵族间赠送物品以马车为贵,如《秦风.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大雅•卷阿》描写周王所拥有车马之多:“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前掌大商代车马坑近年考古发掘表明,有关奚仲造车记载并非只是传说。在滕州前掌大发现的车马坑,整车整马殉葬,颇具规模。®这里是奚仲封地,车马坑就分布在薛国商周贵族墓地。自1981年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先后进行了8次发掘,清理商周墓葬百余座,其中有5座车马坑和祭祀坑。出土文物近万件,包括青铜礼乐器175件、玉器345件,还有大量车马器、兵器等。前掌大薛国墓地出土的文物,都是商周之际奚仲后裔制造。随葬的车马和青铜车马器,为研究当时马车结构和配件组装提供了实物资料。马车整体结构由双轮独辕、一衡双轭、栏式车舆等主要部件构成。长轴贯穿车舆底部,分别与两侧的车轮相连,軎套在轴两端辖制车轮。车辕位于车子中部,衡的下边与轴连接,上面承托车舆,辕木为商周时期最为流行的单杠,从车厢下伸出并且上翘。
  马车制作是项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集铸铜、木工、皮革等技术于一体。正如《周礼•考工记》所说:“一器而百工聚焉者,车为多。”此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原理和专门知识。前掌大墓地出土的马车配套完整,规格齐全,铸造精良,卯榫复杂,木工技术十分熟练,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马车制造从研发到成熟有一个摸索、改进和经验积累过程,自从奚仲在薛地发明了第一辆马车,其后裔不断创新,积累经验,有效提高了造车技术和工艺水平。古薛大地不但驶出了华夏第一辆马车,而且还是当时车辆制造业中心。
  奚仲开创的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国文明和城邑文化。马车的发明,是人类对马力利用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由于马车的出现,促进了道路建设,缩短了城邑间距离,加快了信息传递,方便了交通运输。马车在增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文明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对于其后兴起的大一统王朝更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