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妘姓古国倡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51
颗粒名称: 二、妘姓古国倡阳
分类号: K85
页数: 4
页码: 98-101
摘要: 倡阳故城位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城址南北长,东西短,呈长方形,周长3400余米。偈阳为坛姓建立的小国,属于东夷古国之一。两个古国建立的时间应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这一时期正是海岱文化区社会急剧变动、古国林立阶段。傜阳虽国小势弱,处于强国夹隙之中,但历经夏商和西周,直到春秋时期才灭亡,必然有适应环境以图生存的方略。
关键词: 妘姓古国 倡阳

内容

倡阳故城位于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城址南北长,东西短,呈长方形,周长3400余米。
  偈阳为坛姓建立的小国,属于东夷古国之一。《世本•氏姓篇》记载:“倡阳,妃姓,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祝融是古史传说中著名人物,也是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领袖之一,本名重黎。在上古造神运动中升格为神话人物,被赋予绝地通天的本领。帝喾高辛氏时任职火正,以火施教,为民造福,被后世尊为火神,号曰“赤帝”。其后裔共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坛、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祝融支系的呍姓古国在海岱文化区有3个,即倡阳、鄱国和夷国。倡阳国的始封君求言,是祝融氏曾孙。求言之父陆终共生有八子(一说为六子),其中第三子名篯,封于大彭(今江苏省徐州市),建立了大彭国,被后世尊为彭祖。陆终第四子求言封于偈阳,为偈阳国始祖。大彭和倡阳接壤,开国国君又是昆仲兄弟。两个古国建立的时间应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这一时期正是海岱文化区社会急剧变动、古国林立阶段。傜阳虽国小势弱,处于强国夹隙之中,但历经夏商和西周,直到春秋时期才灭亡,必然有适应环境以图生存的方略。
  偈阳为子爵小国,春秋以前历史古籍中罕见,既没有徐国那种咄咄逼人气势,又无薛国奚仲、仲虺一类出类拔萃人物。现存城址为春秋时期所筑,建筑技术比较先进,在当时便博得“城小而固”美誉®。《峄县志•古迹考》记载:“倡阳城,县南五十里,城周九里,基址宏阔。”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二也有记述:“偈阳城,(峄)县南五十里。春秋时小国。城西有祖水。襄十年,晋侯会诸侯及吴子寿梦于祖,遂伐偈阳是也。汉置傅阳县,属楚国。”最早记载偈阳国史事的是《春秋》和《左传》,尤其《左传》,用较大篇幅作了介绍。这个弹丸小国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场众寡悬殊而又持续多日的战争。
  据《左传》记载:襄公十年(前563)夏初,雄心勃勃的晋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等国诸侯在祖地 (今台儿庄区东南)与吴王寿梦会盟,商讨攻伐大事。晋国大将荀偃、士匄以偈阳国倾向楚国为由,主张攻打偏阳。当时宋国与晋国关系密切,晋国决定攻破倡阳后,将此地当封邑赠给宋大夫向戌,借以打通攻楚道路。晋大夫荀罃认为:偈阳城池虽小,但相当坚固,易守难攻。攻下来不算勇敢,攻不下来反被人耻笑。主将荀偃等则坚决请战,并且保证,如不攻克愿受军令处置。于是十三国诸侯之师战车辚辚,甲戈蔽野,将偈阳城团团包围。
  由于低估了对手,诸侯联军连续多日轮番攻城未能奏效。不久,鲁国孟氏家臣秦堇父押送辎重来到前线。倡阳守军打开城楼悬门,企图夺取辎重,诸侯联军将士乘机攻人城内。城上守军急忙放下悬门,准备堵截敌军分而歼之。危急时刻,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孔子之父)带兵赶到,正当悬门下降之际,急忙挺身上前用双手牢牢托住城门,及时救出了困在城门内的士卒。鲁将狄M弥将车轮卸下,蒙上皮革充当盾牌,率队强攻。偈阳守军为了试探敌军勇气,从城头垂下布匹诱敌攀登。孟氏家臣秦堇父拽住悬布登城,刚刚接近城垛,守军便将悬布割断,秦堇父跌落地上,昏迷过去。守军再次将长布垂下,秦堇父苏醒之后,又重新攀登。如此反复三次,守军表示钦佩他的勇气,不再垂落悬布。
  诸侯之师围困倡阳日久,始终难以攻克,逐渐产生懈怠情绪。其实早在攻城之前,守军便施了迷魂计。倡阳城内有座低矮小山,守军在山头铺了一层粮米,从城外看去就像一座巨大粮堆。诸侯联军以为城内粮米充足,斗志越发低落,连积极主战的荀偃、士匄也要求退兵。但晋大夫荀罃坚决主张攻打,他在仔细观察了米山状况后,令弓弩手向粮堆射箭,结果箭矢射中米堆后纷纷掉落。此后又经过5天轮番强攻,倡阳失守,此时倡阳人已经顽强坚守了近一月之久。城破国亡后,其地归于宋国。楚灭宋后,改倡阳为傅阳。至今,城内那座小山仍被称为“米山”,这场实力悬殊的大战也收人古代战争范例中。
  倡阳只是区区弹丸小国,在十三国联军强攻下居然坚守这么久,除了守军众志成城外,还与城防建筑有关。这座城池与当时北方其他城池不同,四周分布6座城门,城垣外有环濠。城墙西北和东北设有水门,河道从城中穿过,因此不缺水源。另外,城门不是推拉启闭式,而是升降式悬门。城内米山是全城制高点,可以随时观察四围战况,及时调整防御力量。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守战,既显示了守城将士的顽强斗志,又成就了攻城一方的许多英雄。尤其孔子父亲叔梁纥力举悬门表现,博得“有力如虎”的美名。
  倡阳故城文物丰富,《峄县志•古迹考》记载,古时这里经常发现彝器。近年来还出土铁器、蚁鼻钱、铜剑、铜镞、铜印章等。1980年,河南省固始县出土一把青铜剑,有铭文七字:“郁王僕自作承剑。”经专家考证为春秋时期倡阳国遗物。1992年,台儿庄区文物管理部门在城内米山东侧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4座,出土文物51件(套)。1994年,枣庄市和台儿庄区文物部门联合对倡阳故城进行了勘探,探明故城内居民区、墓葬区和作坊、冶铁遗址分布情况。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枣庄市博物馆组成倡阳故城考古课题组,于夏秋两季对城址进行了考古钻探,探明城垣东门与南门的具体位置和门道宽度。在城北居中位置还探出一处近方形宫殿基址,建筑物内分布石灰渣层,地面经过夯打,有铺垫成层的料礓碎渣面。
  由于倡阳故城历史悠久,地下遗物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