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设防功能的高台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43
颗粒名称: 一、具有设防功能的高台遗址
分类号: K871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龙山文化时期,发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城址。这一时期的城址可分为环壕城和台城两种。环壕城是在平地上挖掘壕沟,取土穷筑城墙;台城则充分利用自然高地,在台地边沿堆土修筑城墙,整个城址要高出四周许多,犹如巨大堡垒高耸于旷野,这种城一般也有壕沟。枣庄地区发现的几处具有设防功能的龙山文化城址,都属于高台遗址。
关键词: 龙山文化 高台遗址

内容

城市的大量出现是龙山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城市产生的标志是城垣的出现。早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山东地区的阳谷县王家庄、滕州市西康留、五莲县丹土等遗址就发现了夯土和城垣。龙山文化时期,发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城址。这一时期的城址可分为环壕城和台城两种。环壕城是在平地上挖掘壕沟,取土穷筑城墙;台城则充分利用自然高地,在台地边沿堆土修筑城墙,整个城址要高出四周许多,犹如巨大堡垒高耸于旷野,这种城一般也有壕沟。枣庄地区发现的几处具有设防功能的龙山文化城址,都属于高台遗址。
  (一)庄里西遗址位于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西,呈高台状,高出周围地面5~7米,俗称“烟堆”。该遗址是一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形成的台城,原来台址面积较大,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及村民取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现存台地面积仅有20000平方米。考古勘探资料显示,庄里西遗址实际包括台地周围地势较为平缓地带,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3米,遗迹、遗物丰富。历年来,滕州市博物馆在该遗址征集到属于龙山文化的玉臂钏、三牙璧等玉器多件。200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龙山文化夯土城墙遗迹。在遗址发现的礼制用玉、城墙等遗物、遗迹表明,这处遗址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又一处具有防御设施的中心聚落。
  (二)二疏城遗址又名散金台,位于峄城区峨山镇萝藤村和城前村之间,西部紧靠萝藤河,是一处面积较大的台形遗址。现存范围东西约180米,南北约160米,土台高出周围地面3米。由于当地居民长期取土,整个台址比当初缩小了1/2。二疏城是西汉名人疏广、疏受故里,古时台上建有二疏祠,遗址由此得名。1991年秋至1992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枣庄市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800平方米,发现了龙山文化及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和遗物。龙山文化堆积厚约1~1.5米,共清理房址7座,窖穴、灰坑40多个,水井1口,二疏城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墓葬23座。房址为地面建筑,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房子中间设隔墙呈单间式,竖木柱支撑圆锥状或坡状屋顶,屋内建有火塘,供人们炊煮食物及取暖。发掘资料表明,二疏城遗存丰富,遗址延续时间长,出土了许多造型精美的黑陶礼器。这处体现地方特色的古遗址,是一处具有设防功能的聚落所在地,为研究鲁南地区龙山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