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石器遗存的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28
颗粒名称: 一、细石器遗存的分布
分类号: K85
页数: 2
页码: 73-74
摘要: 山东地区的细石器遗存集中分布于沂、沭流域和汶、泗流域,最早发现于临沂市相公乡凤凰岭。处于鲁南浅山丘陵地带的枣庄市也陆续发现了多处细石器地点,大都分布于山前坡地或地势稍高的丘陵边缘地带。
关键词: 细石器 遗存 分布地

内容

山东地区的细石器遗存集中分布于沂、沭流域和汶、泗流域,最早发现于临沂市相公乡凤凰岭。处于鲁南浅山丘陵地带的枣庄市也陆续发现了多处细石器地点,大都分布于山前坡地或地势稍高的丘陵边缘地带。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和枣庄市博物馆联合对峄城区二疏城遗址进行发掘,在遗址西约1公里的山坡上采集到10余件细石器。此后数年间,在全市范围内对细石器文化分布情况展幵专题调查,相继发现了一批细石器地点。2003年8月,枣庄市博物馆在山亭区东江遗址发掘小邾国城墙时,在墙基底部原生红土层中发现了15件细石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州市博物馆对前掌大遗址北区发掘时,在生土层中也发现了少量细石器。2007年,枣庄市文物部门在新城区基建工地进行考古勘探时,采集到50多件细石器。此外,还在峄城区的阴平发现了打制石器和细小刮削器;在薛城区的夏庄、市中区的永安、山亭区的抱犊崮等地均发现细石器地点。东江遗址和前掌大遗址发现的细石器均出自原生红土层中,时代相当于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多年,最早可至15000年前后,这是枣庄有古人类活动的最早实物证据。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