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山东省农耕文明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枣庄到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地级市。今天的枣庄市版图,是由原滕县和峄县合并而成。在这个年轻的枣庄市辖区之内,历史上建立过七八个古国。滕县的历史,上溯可到黄帝时期,峄县在汉代为承县,西晋惠帝时期,一度成为兰陵郡治所。在由年轻名字统辖的古老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刷新历史的重要事件,孕育了无数改变乾坤的人物、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尽管生成于枣庄这块土地,史书中记载的则是滕、薛、小邾、倡阳、禾县、兰陵等,而不是枣庄。直到1878年,李鸿章派员来枣庄开设中兴矿局,枣庄的名字才登上历史舞台。在梳理枣庄的历史文化时,必须以多维视野,对历史地理进行历时性扫描。
一、自然环境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跨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处在欧亚大陆桥和我国3条南北“黄金通道”的十字路口。北接济宁,南通徐州,东邻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因为处在南北交接地带,自古以来就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负蒙绎,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兖之屏蔽,而东省之襟喉也”,古驿道穿境而过,大运河流经于此,津浦铁路、潍徐公路交汇穿插,京沪铁路、京台高速、京沪高铁等交通干线,使枣庄的区位优势耀人眼目。
枣庄的地形略呈平行四边形,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7%。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彳顷斜。由南向北,呈步步登高之势。丘陵占总面积的54.6%,平原占26.6%,湿洼地占18.8%。莲青山、翼云山、抱犊崮等海拔500米以上的群山,横亘在市境北部。西部滨湖及东南沿运一带,地势低洼平坦,海拔30~40米,最低处24.5米。山亭区驻地北面的翼云山,海拔628米,有“鲁南小泰山”之称,为枣庄的制高点。山亭与滕州交界处的莲青山,为花岗岩岩体,整个山脉有大小山头99座,因主峰状如莲花而得名。主峰摩天岭,海拔603米,为鲁南地区第二高峰。莲青山北部有2万亩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3%,植物500多种,各种野生动物150多种。其中,各种野生中药材270余种。因植被丰富,负氧离子每立方米高达5.4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七十二圍之首”的抱犊崮,位于枣庄市东部,与临沂接壤,属沂蒙山脉。“崮”,是鲁中南山区特有的地貌景观,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岱崮地貌”。枣庄全境有大小山头上万个,丘陵连绵,是京杭大运河唯一流经的低山丘陵地区。其中山亭区拥有54〇〇多座山头,丘陵面积88.6%,被誉为“林海果园”。在整个枣庄境内,低山、丘陵、河滩、山前平原、沿湖洼地等多种地貌交替,相互滋养。
枣庄四季分明,农历二十四节气带来的气候变化,在枣庄得到精确体现。春季温暖湿润,夏季雨量丰沛,秋天阳光充足,冬天冷而不寒。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有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的特点,全年光照时间2380小时,无霜期2〇7天。年平均降水量750〜950毫米之间,是山东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生物考古证实,枣庄历史上的气候与今洞庭湖一带类似,属于北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气候。现在,枣庄仍然保留着南方气候的特点,一些典型的南方植物,如水杉、香樟、毛竹、桂花、漆树等,能够自然生长。
率庄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大小河流25条。地表水资源保有量10.2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存量7.68亿立方米。被称作“伽运河”的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大型河流,横穿市境南部,一度为国家漕运咽喉。伊家河、峄城大沙河、城郭河为中型河流。流域面积在1〇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条,3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除洳运河上通微山湖、下接江苏境内的胳马湖,为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之外,其他主要河流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分别流人南四湖和运河。
枣庄市土壤类型多样,土质良好,适宜农业生产。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5213874亩,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3.7%,园地占5.1%,林地占6.6%,水域占6.1%,交通用地占3.2%,居民及工矿用地占13%,未利用土地占11%。由于土地肥沃,水量丰沛,因而生物资源多样。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谷子、高粱、大豆等32种,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2010年,全市小麦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594斤和197.2亿斤。全国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在枣庄诞生,达到1579.8斤,是农耕文明历史上单产最高的纪录。全国土豆亩产冠军也是枣庄,达到10700斤,每年的三、四月份即可出产土豆,是全国出园最早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种类繁多,是“中国芸豆之乡”、“中国土豆之乡”、“中国石榴之乡”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林木果树类植物1〇〇余种,药用植物660余种。拥有优质梨、樱桃、桃、李子、葡萄、石榴、板栗、大枣、核桃、苹果等十大林果生产基地。瓜类植物有50余种。鱼类7〇余种,鸟类90余种,水生经济植物50余种,观赏植物260余种,其他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300余种。
枣庄市矿产资源丰富,蕴藏“铜、铅、金、铁,而煤炭尤盛”,“枣庄、田家庄、齐村居民以此为业,往往以煤故,致资数百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8种,已探明煤矿区68处,总资源储量16_5亿吨。铁矿资源储量6674.1万吨,铜矿石资源储量97.6万吨,铝土资源储量164.5万吨,石膏资源储量5.3亿吨。
优越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枣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枣庄地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生态基础,在交流、融合中创造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二、行政区划沿革枣庄地区开发较早,但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多变,呈现出“封国分领,多县分治,缺乏专治,由繁到简”的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枣庄市的地域文化呈融合性和多样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前,枣庄区划沿革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一是先秦的封国食邑时期;二是秦代至元代的郡县统辖时期;三是明清时期的府、州、县统辖时期;四是民国、日占和中共抗日政府统辖时期。在这四个区划沿革变迁时期,枣庄的行政层级有升有降,从隋朝以后,行政管理组织逐渐简化,1961年9月12日,枣庄行政建制定型为地级省辖市。
在秦朝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之前的三代及新石器晚期,枣庄地区呈现多个古国、方国、封国统辖的局面。大汶口文化时期,枣庄薛河流域西康留就出现了古国。龙山文化时期,枣庄薛河流域出现古薛国,东南出现徐国。
禹夏时期,现枣庄地区被4个封国分割统辖:东部地区属于缯国,北部属于薛国,东南部属于徐国,南部属于倡阳国。
殷商时期,今枣庄地区被5个方国分割统辖:北部分别为郫国、薛国统辖,东部属于缯国,南部为偈阳国,东南部属于徐国。
西周时期,今枣庄境内被6个封国或附庸小国分割统辖:东部为鄯国0范围,南部是偈阳国范围,北部为薛国,西北部为滕国,东北部为郫国,东南部为徐国。
春秋时期,隶属关系复杂多变。春秋前期,枣庄地区分别隶属于6个小国或附庸国。具体为,东部属于鄯国,南部属于倡阳国,北部属于薛国,西北部属于滕国,东北部为小邾国,中部为滥国。至春秋中、后期,滥国、小邾国、鄯国、偏阳国相继灭亡。齐、鲁、宋、莒、楚等国势力陆续渗透到这一地区。
战国时期,枣庄地区分别为齐、楚两个大国所分领,滕、薛灭亡。春秋时期的小邾、倡阳、滥等国皆降为大国管辖之邑。齐国贵族田婴在古薛国故地建立薛邑,这一带当时又称作徐州。
秦朝时期,枣庄地区分别为3郡6县分而治之:郯郡的兰陵县、鄯县分治今枣庄市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傅阳县属于泗水郡。西部和北部分别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和滕县管辖。
西汉时期,枣庄地区被2国(鲁国、楚国)2郡(东海郡、沛郡)14县管辖。北部属于分封国鲁国,下辖蕃县、薛县、戚县等3县。东南部属于东海郡,下辖合乡县、昌虑县、新阳县、建阳县、阴平县、都阳县、承县、鄯县、兰陵等9县。其中鄯县、兰陵的县治虽然不在境内,但当时枣庄东部的部分地域分别属于鄯、兰陵2县辖制范围。以上各县,有的一度属于列侯封地,西部的公邱县属于沛郡,最南部的傅阳县则归属楚国。由于时间段不同,各县在设置和归属上略有变动。
东汉时期,枣庄地区分别被2郡(东海郡、沛郡)3国(鲁国、琅琊国、彭城国)11县管辖。西北部为鲁国辖地,下辖蕃县、薛县;西部为沛国的管辖范围,下辖公邱县。东海郡下辖合乡县、戚县、昌虑县、建阳县、示县、阴平县、兰陵县。东北部一带属于鄯县,鄯县当时归属分封国琅琊国。南部傅阳县,属于分封国彭城国。
三国时期,枣庄地区属于魏国控制区域,境内土地分别属于12县,由3国2郡管辖。东部为东海国,下置兰陵县、承县、阴平县、都阳县、合乡县、昌虑县、戚县;南部为彭城国,下置傅阳县;西部为沛郡,下置公邱县;北部为鲁郡,下置蕃县、薛县。东北为琅琊国,下设鄭县。
西晋时期,枣庄地区为3国1郡10县分辖。北部属于鲁国,置蕃县、薛县、公邱县;东部属东海郡,设置兰陵县(县治不在枣庄境)、承县、昌虑县、合乡县、戚县;南部为彭城国,下置傅阳县;东北为琅琊国鄭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郡兰陵、承、戚、合乡、昌虑5县置兰陵郡,郡治设在承城(今峄城区驻地)。这是枣庄历史上首次设郡。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政权割据,东晋与北方政权长期以淮河为界。枣庄处于北方各政权疆域,先后成为后赵、后燕、前秦控制范围。兰陵郡设置沿袭未变。
南北朝时期,此期政权多变,枣庄处于南北双方争锋地带,先后成为北魏、刘宋、萧梁、北齐、东魏的控制范围。萧齐时,枣庄北部地区属鲁郡,下辖蕃县、永兴县、昌虑县三县;南部属于兰陵郡,下辖承县、鄯县、傅阳县三县。萧梁时,枣庄地区的北部属蕃郡,下辖蕃县、永福县、昌虑县三县;南部属兰陵郡,下置承县、鄯县、傅阳县、合乡县、阴平县五县。北魏时期,废置兰陵郡合乡县、昌虑县以及永兴县、永福县、阴平县,保留示县、蕃县,分别属于彭城郡和兰陵郡。
隋朝时期,这个时期郡、县时废时置,名称变化较多,但所设郡县比前朝明显减少。废置兰陵郡,枣庄地区为滕县、鄭州和兰陵县3州县的管辖之地。滕县由蕃县改名而来,滕县一度被升格为郡,后又降为县。鄯州由承县改名而来,后废鄯州,改兰陵县为示县,不久又将承县改为兰陵县。
唐朝时期,在地方行政管理上施行州(郡)、县两级制,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唐太宗时在全国设置了1〇个道,到玄宗时增加为15个道。枣庄地区属于河南道,一北一南分别置滕县和兰陵县,兰陵县(后改称承县)隶属于沂州琅琊郡,滕县隶属于徐州彭城郡。
北宋时期,中央对地方上实施路、州、县管理体制,枣庄地区当时分别属于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监督管理范围。滕县属于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承县属于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代沿用北宋管理体制,枣庄隶属山东西路,大定二十二年(1182),滕县升格为滕阳州,后降为滕县。贞祐四年(1216)置峄州,治所在现在的峄城,下辖承县。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机构采用行省制,枣庄地区属于中书省直辖的山东西路,北部置滕州,下辖滕县;南部置峄州,下辖兰陵县。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管理采角行省(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制。枣庄地区属于山东省济宁府,下辖北部的滕县和南部的峄州。洪武二年 (1369),峄州降为峄县,洪武十八年(1385),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将滕县和峄县改属兖州府。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有省、府(直隶州、厅)、县(散州、散厅)三级。枣庄地区属于山东省兖州府,北为滕县,东南为峄县。
民国时期,枣庄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东南为峄县,西北为滕县。1918年,峄县、滕县同属济宁道,1928年后两县直属山东省。1938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时期,枣庄地区仍设置滕、峄2县,先属鲁西道,后归兖济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在枣庄地区分别建立了峄县和滕县抗日政府。
三、市情概况枣庄是一个因运而兴、因煤而建、因战成名的现代化工矿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枣庄地区仍设峄、滕2县。1950年,峄县和滕县同属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区撤销,两县改属济宁专署(1948〜1953年期间,在台儿庄置兰陵县,辖区包括峄县东南部和今苍山县西部乡镇)。1958年,峄县行政机关迁至枣庄镇,两年后,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升格为山东省直辖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56个人民公社。1976年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市。1983年,齐村区改为山亭区。至1985年,全市辖5区(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1县(滕县),5个街道办事处、53个乡、32个镇。1988年,滕县改为滕州市(县级)。自1961年峄县改建成山东省直辖市以来,枣庄市5◦年的发展,以2008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枣庄市依托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发展了“煤炭经济”。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以“煤炭经济”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陷人困境。2008年以来,枣庄市确立“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的发展思路,吹响了城市转型的号角。
(一)经济概况枣庄市传统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煤炭和建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累计计划性调出原煤约5亿吨、电力2000多亿度、化肥600多万吨、建材物资2000万吨,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在执行价格双轨政策方面,枣庄为国家贡献64亿元,是同期地方财政收人的L53倍,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近年来,资源枯竭的各种特征日益显现,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转型战略,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社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获得中央、省扶持资金8.52亿元。根据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枣庄市确定了“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的转型方案。“一个战略”即完成资源性城市转型。“三大战役”是:发展煤化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寧;发展文化旅游,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加快城市建设,解决民生怎么保的问题。通过“ 一个战略,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新枣庄。
枣庄市的城市转型战略,因思路正确、政策到位、落实得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于全省前列,被媒体誉为“枣庄实践”、“枣庄模式”、“枣庄现象”、“枣庄奇迹”等。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362.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6%,是2005年的2.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18.3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6亿元,增长20%。全年地方财政收人76.71亿元,增长26.2%,是2005年的2.7倍。国税、地税税收收人122.98亿元,增长22%。
工业经济方面,煤化工成为枣庄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建和在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532.8亿元。引进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能源项目,-期建成并投产;联想控股投资180亿元的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启动建设; 国泰二期、鲁化醋酐、盛隆宏达等项目也都建成投产。枣庄现已成为我国产品最多、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煤化工基地之一。中小机床跻身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服务业方面,“枣庄二日游”全面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恢复重建的台儿庄古城,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荣膺新世纪“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2010年山东旅游十佳景区之首。“二日游”激活了枣庄旅游,服务业迈人大发展时期,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1409万人次,旅游总收人83亿元,宾馆旅店住宿量213.9万人,枣庄成为全省接纳百人以上团队、旅游专列最多的城市,由游客输出地变为游客输人地。
农业经济方面,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26.57万亩,粮食总产193万吨,农业增加值86.21亿元,林业增加值1.14亿元,牧业增加值21.35亿元,渔业增加值2.48亿元。
(二)社会概况2010年,全市共有38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72.93万人,109.93万户,家庭户人口355.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23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24.89万人,占6.67%;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52.51万人,占14.08%;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53.66万人,占41.2%;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92.36万人,占24.77%。
民生方面,“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5.3万人。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0元,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11409元。农民人均纯收人7103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209元。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4个,拥有床位1.5万张,2010年年末,收养人数1.4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8.5万户,17.14万人,发放低保金20735万元。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638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022.7万元。社会保障方面,全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5.7亿元。
(三)文教概况本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繁荣。至2〇1〇年末,专业演出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7个,农家书屋1260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9个,综合档案馆8个,向社会开放档案76164卷。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波转播台8座、电视差转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1.9%。国内统一刊号的出版单位5家。柳琴戏、鲁班传说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枣庄被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城市”。
枣庄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枣庄学院、枣庄职业学院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职工人数2205人,专任教师1368人;招生6820人,其中本科2«8人;在校生21410人,其中本科8937人。职业与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572人,毕业15860人,在校生48035人;普通高中招生25162人,毕业27702人,在校生77762人;初中招生46180人,毕业53奶2人,在校生140642人;小学招生44295人,毕业48341人,在校生264515人。普通高考录取23018人,录取率达到80%;普通本科录取11790人,录取率达到41.1%。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卫生机构(不含小型诊所等)195个,床位12176张,卫生技术人员14640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669人。村卫生室120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417人。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在422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奶.8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达到31.4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3.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新农保覆盖率达到71.1%。
四、文化特点与历史贡献枣庄是农耕文明出现最早的区域之一,7300年前的北辛人,已经过着较为稳固的定居生活。可是,轴心时代的枣庄①,并不属于齐鲁之邦,而是受邹鲁文化滋养、齐楚吴文化辐射的区域。不同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创造了既有地域特色又构成民族精神主干的灿烂文化。
自北辛文化至夏商时期,枣庄大地上相继出现了聚落组、聚落群,跨人部落方国时期,成为封国食邑密集地区。境内有薛、鄭、偈阳、滕、倪、小邾、滥、下邳等古国或方国,创造了灿烂的古国文化。“历代以来,史不绝书,其山川之灵秀,人物之杰瑰,虽通都大邑,亦蔑有过焉者也。”®夏代的奚仲、商代的仲虺,一个是造车鼻祖,一个是平衡贵族与平民利益关系的贤相,成为科学和政治学领域的先知般人物。名人辈出的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墨家学派的科学圣人墨子,在操作层面注重技术发明的鲁班,是春秋战国之交科技界的双子星座。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鲁班对“艺德”的要求,已经超出科技领域。儒家治国理念最早的实践者滕文公,养士三千的孟尝君,勇于自荐、脱颖而出的毛遂,至今仍然是有志之士的精神偶像。两汉时期,“承、兰陵文学,以经术为郎、博士者,仍世不绝”,“有声迹者甚众”③,经学大师层出不穷。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传承古代礼仪的叔孙通,凿壁偷光、自学成才的汉丞相匡衡等,在历史星空中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永嘉之乱”后,士族纷纷南迁,附载于学人身上的文化资源流失,文化陷于千年沉寂。明清以来,随着大运河开通,中兴公司成立,枣庄地区成为融汇南北、沟通中西的桥头堡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活力高地。
在七八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枣庄这块丰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类文物古迹1500多处。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全市已确立2项国家级、19项省级、47项市级和11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确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3人。许多民间演艺,立足草根,出于庙堂,成为雅俗共赏的瑰宝。
枣庄地域文化的形成,根基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构成,既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固化,又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挑战和补充,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扩展,形成了具有传统规定性和时代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体系。其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显的早发性。枣庄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从该区域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能够证明史前时期这里是人口密集、文化领先的地区。其中,山东省内极少的细石器文化遗址、遗迹,枣庄境内发现多处。在薛河流域,还发现了早于北辛文化的后李文化踪迹。考古资料表明,枣庄地区农耕文化至少有8〇〇〇多年的历史,北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配套齐全的耕作、播种及收割工具,证明当时已经进人原始锄耕阶段。经过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发展,农作规模和农耕技术持续提高。在枣庄的龙山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炭化的谷物,在庄里西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炭化水稻籽粒。这些实物表明,生活在枣庄地区的先民,不仅从事旱作农业,也从事稻作农业。正是由于农业经济铺垫的基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薛河下游产生了海岱文化区最早的古城,原始氏族相继跨人部落方国时代。
第二,突出的融合性。枣庄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缘优势密不可分。春秋战国时期,本区域处于鲁、齐、楚和吴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峄固鄙小县,然当鲁与齐、楚之交,英雄战争之地也”®,由于地缘因素的特殊,枣庄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形态。战国时代,民风任侠守信。两汉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孝悌观念浓厚、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淳厚民风。“其质直怀义,类鲁;其宽缓阔达,类齐;其轻剽任气,类楚。”民风的核心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虽洙、泗之教犹在人心”,但民风“迁染于诸国者,亦多有之” 。
第三,显著的时代性。枣庄地域文化既自成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枣庄境内的几个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固守自己价值的同时,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冲击,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生存之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拉锯”形势,不同价值观在这里落地生根,融入本地水土。大运河改道经过枣庄之后,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具鲁南特色的运河文化。中兴公司成立之后,以民族利益为主体、接纳外来价值观的中兴文化应运而生。台儿庄大战之后,民族精神在反思中弘扬,生成了自强不息与呼唤和平相统一的大战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枣庄地域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四,丰富的多元性。枣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生存形态,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在4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丘陵、平原、湿地相互穿插,不同“活法”的人群,能够随时交流生存智慧。大运河改道经过枣庄之后,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居民“由农从渔”、“由农从运”、“由农从工”、“由农从商”,“盖峄地被山戴河,南接江淮,以区区一隅,中具五民”②。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信仰体系,社会构成的复杂奠定了多元文化的基础。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共存,窑神、妈祖、金龙四大王、泰山娘娘、观音菩萨等民间信仰遍及城乡。乾嘉时期的台儿庄,有72座庙宇,成为宗教建筑最密集的城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催生了枣庄地区的近代文明。
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枣庄地域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地域文化的历史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孕育了中国早期农耕文明。枣庄的薛河流域,是中国早期原始农业的发祥之地,在距今17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薛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已经定型并基本稳定。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多种温带植物,是海岱文化区最早的农业种植区之一。除了粟类作物,也种植水稻。1964年,在滕县(今滕州)北辛村发现的早于大汶口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北辛文化”。在北辛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谷类加工工具;不远处的庄里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稻谷颗粒。北辛文化遗址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锄耕文化之一,从出土的配套齐全的锄耕、播种及收割工具来看,北辛人已经进入原始农业锄耕阶段。北辛文化揭示了7000年前先民的定居、繁衍状况,不仅为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理清了脉络,而且“为寻找海岱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源头,探索东方农业起源等课题,向前迈进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为深人了解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北辛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于1982年编人国家历史教科书。1992年,北辛文化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开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新纪元。夏商周时期,枣庄地区巧匠云集,出现了多位科技理论家和发明家,无论是科技思想还是操作层面,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源地之一。造车鼻祖奚仲、科圣墨子、巧匠鲁班,都是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薛国由东夷古国演变为夏朝封国。奚仲在奚公山(今薛城区境内)下发明了最早的马车,使陆路交通运输发生革命性改变,推动了城邦文化@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进程。墨子以“兼爱”、“非攻”、“强国”、“尚贤”为核心的经世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三物论”,与古希腊哲学家的“三段论”、古印度先知的“三支论”,共同构成逻辑学的基本体系。其小孔成像、杠杆定理、机械制造、数学概念等,既是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发现,也与现代科技原理相通。鲁班是土木工程专家和工具发明家,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领域,都有发明创造,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科技文化遗产。
第三,丰富和繁荣了城邑文化。夏商周时期,枣庄一带的方国、封国密集,相继出现了徐、薛、缯、倡阳、上邳、郷、滕、小邾、滥等小国。这些以城垣为显著特征的方国、封国,有的是由东夷古国发展而来,有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方国或封国,有的则是附庸小国。大量城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人新的历史阶段。这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国,地下遗物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虽然经历了数千年历史风雨,一些古城址仍然保存在广袤的原野中,向后人展示着昔日的辉煌。商周时期,海岱文化区方国、封国并立,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不同区域文明相互融合。这种碰撞和融合,加快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枣庄地区的方国特点是密度大、面积小、数量多,既有东夷土著古国,又有封建制小国。不但具有土著文化特点,还受到商、周文化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创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城邑文化。
第四,发展了两汉经学,创造了汉画像石艺术。在汉武帝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作为国策之后,儒学成为汉朝的官方哲学,解释儒家经典的经学上升为显学。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枣庄地区相继涌现了眭弘、颜安乐、马宫、疏广、疏受、匡衡、王良等经学大师。他们的思想观点及言行,对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学术、文化教育、民族精神、社会风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画像石是古代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不能绕开汉画像石。枣庄不但是汉画像石艺术的起源地、主要产地和命名地,还是我国最早运用考古学方法对_像石墓葬进行科学发掘的地区之一。枣庄汉画像石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样化的雕刻技法和漫长的延续时间而闻名。枣庄市共收藏近千块珍贵石刻,滕州汉画石馆收藏的精品,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汉画像由当时的能工巧匠创作,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的雕塑、绘画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形成了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为“避黄行运”而开通的台儿庄伽运河,在中国水利史和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河道总督靳辅评价说:“有明一代治河,莫善于伽河之绩。”①洳运河开通之后,“峄县乃为转漕之常道”,台儿庄因此成为南北建筑、商贸、宗教、饮食、民风的交融之地,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郎中、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来这里发展,形成了独具台儿庄特色的商埠与商旅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纤夫文化、尚勇文化和多元信仰文化体系,为中国的运河文化丰富了内涵。
第六,开拓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瓷文化和土陶文化。枣庄境内的中陈郝瓷器和伏里土陶,是当地两大特色产品,分别代表了本地域的瓷文化和陶文化。这些器物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历代工匠和手工艺人的聪明才智。中陈郝瓷窑一度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瓷器之乡,享有“江北第一民窑”的美誉。烧制年代始于北朝,下迄明清,延续了1600多年,是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古老的瓷窑遗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以煤为燃料的瓷窑。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庄民间传统工艺繁多,洛房泥玩具、王楼年画、滕州松枝鸟、张范剪纸、庞庄麦秸手编、张汪竹木玩具、峄城石榴盆景、割绒鞋垫等,彰显着枣庄人的巧手慧心。其中,伏里土陶生成于民间艺术沃土,与当地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凝聚着浓重的乡村气息,散发出鲁南大地的泥土芳香。它承载着枣庄古老的地域文化和先民的精神情感,被誉为“ 土陶品种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
第七,诞生了辉煌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19世纪末叶创办于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民族工业步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枣庄因此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中国活着的民族工业史”。中兴公司是清末最大的股份制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由两任民国总统(徐世昌、黎元洪)任董事会长、两任民国总理(周自齐、朱启钤)任财务总监的企业。张作霖、张学良、张勋、倪嗣冲、赵尔巽、任振采、陶湘等20多位近代社会名流都参与了中兴公司的建设和管理。中兴公司发行了中国第一支筹集民族资本的股票,率先实施了机器采煤,立井提升,拥有自备发电厂和自建铁路运输。是旧中国唯一能与外煤竞争的矿业翘楚,谱写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壮丽篇章。中兴公司还投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参与了多所大学的创办,是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股东。这一完全由中国人开办、纯民族资本的企业集团,为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兴公司作为一个特殊平台,吸引了各路精英前来创业和淘金,各种文化观念在这里碰撞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景观,在矿区形成了一种连通世界的文化气候。开放的矿山文化与封闭的农业文化由碰撞到合流,使枣庄的文化形态更加丰富,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八,弘扬了提振民族精神的大战文化。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抵御外侮的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胜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民族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大战期间,中国军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道精神,震惊了世界,鼓舞了国人。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在“亡国论”声调甚嚣尘上的历史关头,台儿庄大捷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整合,凝聚力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战后遗留下来的53处遗迹,成为警示后人的精神财富。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重建台儿庄古城,使台儿庄成为全世界二战遗存最多的城市,也是亚洲首座二战纪念城市。在古城的核心区,保留了一片大战遗址,以几座留有累累弹痕的老房子为依托,建成大战遗址公园,向游客展示战争的罪恶、战争的破坏力、战争给人类的精神造成的创伤。将既血腥又悲壮的精神遗产导向和平与自强,为大战文化赋予普世价值。
第九,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枣庄人具有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贤在激情燃烧岁月创造的丰功伟绩,更体现了战争年代的枣庄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1926年4月,中共山东地方执委会派纪子瑞到枣庄矿区开展工运工作,建立了枣庄矿区支部。丨935年2月,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派郭子化同志到抱犊崮山区开展农村工作,建立了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枣庄境内建立的根据地。1938年5月,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抱犊崮山区组建了抗日武装,当年12月,罗荣桓、陈光带领八路军——五师东进山东。1奶9年5月,开辟创建了祈蒙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抱犊圍是一十五师挺进山东腹地之后最早的立足点。此后成立的铁道游击队和运河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枣庄的英雄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两支地方部队在津浦铁路枣庄沿线和运河两岸,以游击战的形式与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目前,枣庄已经被列为革命老区,台儿庄大战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际学界在对不同文化体系进行评价时,公开的说法是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抛开外交辞令,应该承认文化形态具有影响大小和生命力强弱之别。率庄地区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积淀起来的文化财富,相当一部分内容进人了文明史的主干。这既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也是文明演进中人为的选择。我们可以看成是枣庄人的骄傲,更是文化史的幸运。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基点上审视这一幸运,我们感谢上苍赐给枣庄大地的丰富资源,这适宜先民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为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足够的衣食保障和长期营造的人文环境,孕育了夏商周时期的先贤,为民族文化底色的形成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永嘉之乱”后的千年沉寂,看似进入文化长夜,但是在点点星火中,孕育着后来的“文艺复兴”。伽运河的开通,为枣庄的文化繁荣注人活力。丰富而优质的煤炭资源,使枣庄成为引进吸收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舞台,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使枣庄再度成为文化高地。在历史的演进中,不仅凝结出灿烂的文化景观,也陶冶出枣庄人吃苦耐劳、务实进取、热情质朴、豪放豁达的文化品格,以及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昂首不屈、和谐共进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品格,是枣庄地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必将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