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东的区域文化与《通览》的编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三、山东的区域文化与《通览》的编纂
分类号: K901.6
页数: 10
页码: 29-38
摘要: 山东的区域文化,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山东区域文化历经数千年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是一条穿越时空、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对区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发掘它的珍贵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既是当代山东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建设面向未来新文化的必然要求,而《通览》的编纂正是源于这种对自身文化使命的自省与自觉。
关键词: 区域文化 编纂 山东

内容

如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由特色鲜明的各地域文化共同构筑一样,丰富多彩的山东文化也是由域内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熔铸起自身的卓越与辉煌。所谓齐鲁文化圈,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区域的文化共同组成。没有对这些区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研究,不仅对齐鲁文化的研究会流于浮泛,对若干重要历史文化现象也难以做出全面科学的解读和定位。20世纪以来,胡适、顾颉刚、匡亚明及当代一些学者注重从鲁文化的重大影响来探求孔子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这无疑拓深了对鲁文化的认识;但对齐鲁文化的认知仅此是不够的,须知如果没有辉煌的齐文化对孔子的巨大吸引和影响,没有齐国稷下对孟子和荀子的培育,孔子思想的产生和儒学早期的传承发展,就会呈现另一番历史模样。进而言之,没有兼容并包、趋时权变的齐学对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培养和影响,也许很难创造出“独尊儒术”的历史机遇。孔子及儒家的产生与发展,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讲,实在是齐、鲁文化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交流、融合的结晶。可以说,是“齐鲁文化”,而非仅是鲁文化,融汇为孔子与儒学之源。“圣地”之博大,实包括整个齐鲁大地。
  山东的区域文化,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例如:从文化主体构成讲,有齐文化与鲁文化;从历史文化影响看,除齐、鲁外,莱、莒、曹、宋等春秋时期具有相当文化影响的古国,对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的发展都曾作出过重要贡献。而纵览山东文化发展的历史,影响各区域不同文化特色形成并传承发展的,主要有两大相互关联的因素:地理环境与政区设置。
  地理环境与文化区域山东的地形复杂多样,地理环境体现着大海与高山的辉映,半岛与内陆的结合。在总体上可分为山东半岛、鲁中南山地、鲁西北平原三大地理板块。而综合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从文化上又可大致分为四大区域:胶东半岛文化区(包括今青岛、烟台、威海);以潍、淄流域为主的鲁北文化区(包括今潍坊、淄博、济南、滨州、东营等市);以汶泗、沂沭流域为主的鲁中南文化区(包括今泰安、莱芜、济宁、临沂、枣庄、日照等市);以明清运河沿岸为主的鲁西文化区(包括今德州,聊城,菏泽及济宁、枣庄之一部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四大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胶东半岛文化区,有黄、渤海环绕,海岸长而曲,港湾众多,岛内山峦起伏,峰高林深,不仅在生产方式上形成山海结合的特点,渔、林、牧业发达,而且在文化上,海洋特色显明而突出:民俗多表现对大海的敬畏、崇拜,海仙传说盛行;民风尚勤、刻苦耐劳、不避艰险、勇于探索,历史上齐人的诸多典型特点,胶东人大多具备。鲁北潍、淄流域,是当年齐国的腹心之地。
  这里北濒大海,南依泰沂山脉,经济上既有林果矿产之饶,又有鱼盐农牧之利,《战国策》所称“齐带山海,膏壤千里”正是以此地为中心。在文化上,齐人的许多典型特点,如汉代人所描述的:齐地“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其士多好经术,矜功名”等,都是以这一带为典型代表的。这里还是中原内陆与半岛及曰、韩海外交流的必经之地,工商业自春秋战国以来即号称发达。明清以后,尤其近代以来,这一地区商埠云集,经贸发达,商品经济活跃,人民思想开放通达,都与这一文化传统有直接关系。鲁中南文化区的汶泗流域,土地肥沃,河流交错,是一个“颇有桑麻之业”的农耕文化的典型区域。其东面的沂沭河流域,丘陵起伏,山地绵延,河谷纵横,也是典型的内陆河谷型农牧业文化区。这一带,是鲁文化的腹地,在文化特点上,有圣人孝文化,“俗好儒,备于礼……畏罪远邪”®。民风淳朴、厚德、勤俭,是“孔孟之乡”人的典型代表。鲁西文化区,平原广野,河流纵横,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区域之一。鲁西地接中原,自古以来是兵家争夺之地。在文化上具有齐鲁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合而多元的特点。这里的民风,既有齐鲁忠信之文气,又有中原古战之侠风。尤其宋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泛滥、灾荒频发,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对统治者武力抗争的多发地区。
  齐鲁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的诸多成就与特色,都与四大区域在不同时期的特殊贡献密不可分。潍淄和汶两流域,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贡献之大,自不待言。以山东半岛的文化为例,在齐鲁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似乎地位不显,但所谓齐文化的海洋文化特色,经济上的鱼盐之利、工商文化特色,却都与半岛密不可分。而秦汉以后,山东与朝、日两大半岛的文化交流,齐鲁文化中的方士文化以及早期道教的形成和金元时期全真道的兴起与发展,实际上都离不开半岛文化的贡献。又如鲁西一带,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显露贫瘠之象,但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史上,这里实为夏、商时期夷、夏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这里与曲阜一带都是先商文化的中心活动区域,多有商代早期在此建都的记载,历史资源十分丰富。明清大运河开通以后,两岸地区更一度成为商贸发达、经济繁盛之地。沂沭流域的沂蒙一带是《诗经》中所称的“大东”地区,汉代以后,渐成为人才辈出的文化高地,在六朝时期南迁的世族文化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进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琅邪都是全国的名郡之一。
  政区演变与市域文化通观山东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政区设置对当代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文化传承产生过重大影响。历史上,自秦汉至宋元,是山东政区变化最纷繁复杂的时期,改朝换代必有变迁,一朝之中数变政区者亦不在少数。汉至西晋,封国与郡县并存,政区变化,多而复杂。东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政区易迭更属变化无常。唐属河南道,宋称京东路。尽管历史上政区变化纷繁,但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沿革路径基本以秦代郡县设置为基础。而秦代设郡,正如汉代应劭《汉官仪》所说,“凡郡,或以列国……或以旧邑……或以山陵……或以川源”®,即特别注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地理环境的选择。当代考古学家更提出:“秦汉设郡大都是以现专区一级范围的古文化古国为基础的。”②秦代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八郡,山东有其八,这大致奠定了山东后代州府设置的基本格局。明代设省之后,地方设六府十五州。清代虽有几次调整,但基本沿袭明制的基础。到乾隆年间,析地增至九府,即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登州、青州(领临清、济宁两直隶州)®。这对今天市域文化历史面貌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照分析当今全省十七市与清代九府二州的区域范围,大致归属如下:济南市、德州市属济南府;聊城市属东昌府、临清州;泰安市、莱芜市属泰安府;滨州市、东营市属武定府;济宁市属兖州府、济宁州;临沂市、日照市属沂州府;菏泽市属曹州府;烟台市、威海市属登州府;潍坊市属青州府;青岛市为析登州、青州两府之地而立之新兴城市;淄博市为析青州、济南两府而立之新兴城市;枣庄市则为析兖州、沂州两府而立之新兴城市。从总体上看,当今之各市域文化,近承明清州府,远绍秦汉郡县,上溯先秦古国,形成数千年来山东区域文化一脉承传的历史文化传统。当今各市域文化之根、之源、之基,于此可稽。编纂《通览》,以当今一市一域文化,观五千年历史文化面貌,不亦宜乎?《通览》的学术价值《通览》的编纂,是由山东省政协直接领导,省、市政协通力合作,促进山东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项重大学术工程,是编纂体例统一要求,编纂过程统一领导,全书质量由省政协统一严格把关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全书共18卷,总览一卷,17市各一卷。每卷50万~60万字,时间跨度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内容设计上,分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通览文化概貌、感受历史纵深、赏析亮点特色,收到一书在手,万千文化气象尽收眼底的效果。本书把握通俗性、可读性的原则,正文一律用浅显的白话文写作,行文表述力求简明、通俗、流畅、易懂,随文插入必要的历史图片及其解说,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文意,力求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文化知识新读本,让学者获取学术新成果。
  《通览》定位为学术集成之作,力求成为具有传世价值的学术精品之作。在编纂过程中,我们提出并基本实现了以下学术目标:其一,填补学术空白。《通览》的学术指向,首先建立在我们对齐鲁文化研究现状的深入探讨和学术把握之上。齐鲁文化研究作为民族文化与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绩斐然!但是受既往学术研究思维定势的影响,以时代发展为轴,线条式的“纵向”研究和以重要人物、事件、典籍等为主的“点”状研究成果丰硕,而针对省内区域的“块状”文化研究学术成果甚少。各市在当地文化研究和资料整理上,虽然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总体看,研究力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问题较多,部分市域文化研究还十分薄弱。以前所未有的新体例编纂《通览》,既对各市域文化资料做大规模的全面梳理,也对文化面貌做全景式的展现,在填补了齐鲁文化研究空白的同时,又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一次大推动。
  其二,突出学术品位。我们在编纂中,一是强调科学性。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文化现象,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坚持实事求是,不虚美、不隐恶,追求真实,还原历史;坚持以当代立场,对未来负责,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二是强调论述性。《通览》与通常的知识介绍、地方史志、文史资料相区别,力求史论结合、才情并具,突出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论述、探讨和理论阐发。
  三是强调创新性。要求观点有创新,论述有实证,结论有权威,给人以新观点、新启发、新收获。《通览》注重从齐鲁文化和中华文化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论述区域文化,进而从区域文化之一隅探求齐鲁文化及中华文化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注重问题意识,深析文化之由,探求、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底蕴;注重对一些地方流行的偏颇见解进行订正、甄别,返虚浮于真实。
  其三,重视资料基础。资料丰富是该套丛书的基本要求和优势特点之一。《通览》强调确保资料的丰富性、可靠性,力求充分收集、挖掘、整理、运用所有相关资料,尤其突出新材料的挖掘、发现和使用,这是确保本书学术质量和价值的根本所在。为此,省、市共同努力,并采取切实措施,提供条件,支持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历代方志、族谱、碑刻、文物、遗址及民间口传等方面收集地方文化资料,经考辨、整理后,正确运用到书稿中来,以新材料填补空白,支持理论创新。确保言有所依,论有所据。
  其四,严格学术规范。《通览》编纂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落实学术规范的要求。并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言之有据。注重观点、结论的实证性,摒除无根之谈,严禁东拼西凑、无限拔高。二是严把政治关。注重民族、宗教、外交等问题上的政策界限,以正确的文化立场把握学术观点。三是严格学术道德底线。严密学术规范并将措施逐一落实到每一位作者,将问题解决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通览》的编纂过程《通览》编纂自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历时两年。为保证《通览》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启动之初,除了制定具体可行的编纂方案外,我们重点做了两件基础性工作:一是建立有效运作机制。整个项目实行由省政协负责对编纂工作统一领导,各市政协具体组织各市分卷撰写的两级分工负责制。省政协组成统一的《通览》编纂委员会和编纂部。编委会负责组织领导工作,由省政协领导和各市政协主席组成;编纂部既负责具体编纂工作的组织领导,也负责各市卷有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把关和指导,协调解决学术争议问题。二是组建高水平学者队伍。我们重点组建了三支专家队伍:第一支是由省政协选聘9名省内知名专家为特邀编审,作为编纂部组成人员,并分工负责担任17市分卷的学术指导。第二支是省、市政协联合提名,由省政协编纂部审查、批准聘任的各分卷学术主编,主要从驻地高校、科研机构中选聘对本市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担任,并实行学术主编对分卷质量负责的工作制度。第三支队伍是由各市政协和学术主编选聘的作者队伍。形成了总主编、副主编领导特邀编审,特邀编审指导分卷学术主编,分卷学术主编负责作者撰写的有效运行机制。
  整个编纂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阶段,2010年4月至8月,完成了各分卷提纲的拟定。其间采取了落实方案、先行试点、树立样本、充分研讨的方法,实行作者初步拟定,学术主编把关,特邀编审复审的程序。在各分卷基本完成提纲拟定后,召开主要由特邀编审组成的专家会议,分西片(在济南)、东片(在临沂)两次对提纲进行逐一审查,给各分卷提供权威性修改意见并召开编审、主编大会进行全省提纲大交流。最后由各分卷具体修改,省特邀编审复审,再由省编纂部最后批准、确定。其间,重点就人物、事件发生地相互交叉等问题提出原则性处理意见,重点研讨、解决了提纲中地方文化特色不突出、无内涵、多交叉等问题。
  第二阶段,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为在各分卷学术主编具体负责下,作者集中撰稿时期。从省编纂部讲,主要抓了稿件撰写的过程管理,我们提出“质量在过程中实现,在管理中提升”的要求,省、市两级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学术指导。省特邀编审分赴各市,会同学术主编,与作者座谈,具体研讨落实方案要求。二是抓好样稿指导和审查。各分卷选择学术水平高、对《方案》把握好的作者,写出样稿,经主编、省特邀编审修改后,省编纂部组织专家逐一讨论、审查,形成《样稿审读意见》,在作者中交流、推广、落实。三是由省编纂部组织特邀编审举办为期12天的学术审查研讨会,集中审读研讨各分卷分别上报的四章样稿,对每卷提出了具体审稿意见并指导作者进行修改,这对确保高质量完成全书撰写任务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是集中统审稿阶段。在全书初稿基本完成之后,编纂部就全书质量要求,提出审改阶段的二十字标准:资料要丰,论述要精,层次要清,规范要严,行文要通。并就统审阶段的具体工作提出了“三上三下”的审改措施:“一上”指作者将稿件上交分卷学术主编、分管特邀编审审查后,发回修改;“二上”指稿件重新上交后,由省编纂部集体统审后,发回修改;“三上”则重点聘请省内高校、科研单位28位本专业学者,按照稿件内容类别,分8个学术组进行了横向内容统审,并写出了详细、具体的审查意见和稿本眉批。这次审查,对全省数百名作者的稿件修改影响甚大。此外,山东人民出版社提前介入,特聘请社内外资深编辑和专家分卷进行了专项把关审稿,对全书质量的提升起了巨大作用。
  数点体会《通览》的编纂,是一项浩繁的文化学术工程,之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高的学术质量顺利圆满地完成了编纂任务,从政协工作及学术研究的角度来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其一,省、市政协通力合作,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通览》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省政协领导编纂的最大的文化学术(含文史资料)工程,规模超千万字,内容涉17市,参与者数百人。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省、市政协的通力合作是重要基础。该项目的启动和编纂得到中共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分别签批意见给予大力支持;省政协连续两年将《通览》编纂工作列入重大工作事项,予以全力推动。省政协主席刘伟同志在整个编纂过程中,始终给予特殊的关注,在为解决所遇问题的请示和阶段性工作报告上,共11次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诸多具体的支持和鼓励。各市政协都将《通览》各分卷编纂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亲自主持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省、市政协分管领导和文史委的同志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中,省、市政协保持着最和谐、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相互理解,上下一心,一呼百应,同心同德,许多困难迎刃而解。事实证明,省、市政协的通力合作,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在重大文化工程上,有力有为,能做好大文章。
  其二,依靠学者骨干力量,引领正确的学术方向。实践证明,由省政协直接聘任的特邀编审和各市分卷学术主编,是两支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好、合作精神强的优秀学者队伍。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精神,带动了整个编纂队伍,保证了编纂工作始终沿着科学规范的学术方向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精于治学的学者风采。
  省政协编纂部以特邀编审为主体的11名专家组成员,由省内对齐鲁文化素有研究的历史、哲学、文学、考古、民俗、史志等领域的知名学者组成。在两年多的编纂过程中,先后召开了33次学术研讨座谈会,以充分的学术研讨方式来化解学术疑难,有效解决了诸多文化纷争问题。例如:针对长期困扰学界的历史人物籍贯、事件发生地的归属问题,即经过多次会议研讨,提出了写入《通览》的处理原则:文献记载不详者,由学术界公认的属地相关遗址遗物存留较多的地方来写;文献记载明确、属地政区变迁者,由今属地分卷撰写;里籍与成名地不在一地者,各述其事,重点写与本地有联系的内容。依此处理方式,各卷妥善解决了若干纷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分卷学术主编都是本地学术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在编纂过程中,他们及时与特邀编审、作者沟通研讨,在资料运用、观点提炼、体例格式、行文谋篇等方面,具体指导书稿写作,从而确保了各卷书稿的顺利圆满完成。
  其三,组织了庞大的专业作者队伍,保证了稿件的学术质量。各分卷按照省政协编纂部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组建起一支由300多位学有专长的学者组成的编纂队伍。全体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克服种种困难,广泛搜集资料,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身于书稿撰写工作,并按照编纂方案和体例要求,反复修改文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才智,使整部书稿,既有区域特色,又合统一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山东人民出版社对该套丛书的出版,给予特殊的重视,组织社内外资深编审和专家对全部书稿进行了认真审查。可以说,《通览》这一文化工程正是依靠各方面齐心协力,才为历史和未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学术成果。
  山东区域文化历经数千年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是一条穿越时空、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对区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发掘它的珍贵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既是当代山东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建设面向未来新文化的必然要求,而《通览》的编纂正是源于这种对自身文化使命的自省与自觉。如今,这部卷帙浩繁的学术工程即将竣工了,作为全书的总主编,我与所有参与此项工程的同仁们,既感如释重负,又觉责任在肩。就当前而言,经过两年多艰辛的努力,终于为山东文化的繁荣发展完成了一项有益的学术工程,我们为此而欣慰。放眼未来看,《通览》的出版,对山东区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而言,毕竟只是一次文化资源的大致普查和试掘,更多的宝藏等待山东学术界及有识之士去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山东区域文化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未来。秉承优秀文化传统,肩负历史文化重任的齐鲁儿女,必将以自己的勤劳和才智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明天。由于该项目工程浩大而时间短促,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寄望于省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2012年5月1日五易而定稿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