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元一体与文化传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16
颗粒名称: 一、二元一体与文化传承
分类号: K901.6
页数: 6
页码: 17-22
摘要: 所谓“齐鲁文化”,则是一个区域界限模糊而文化内涵清晰的概念,即指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所奠定的文化特质、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的内核,经两千余年而传承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二者之间,既有区域范围的重合性,又有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连结。山东文化对齐鲁文化来讲,就其空间而更明晰;齐鲁文化对山东文化而言,指其文化传统而愈突显。历史上,论及文化常言齐鲁而少山东,此即文化重在传统精神而非区域广狭之谓也!
关键词: 二元一体文化 文化传承

内容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东部,黄河下游,北望京津,南拥江淮,西依中原,东观大海,历来为中华形胜之地。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圣贤辈出,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山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齐鲁与山东“山东”之名,古已有之。《战国策•秦策》即有“当秦之隆……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之语,在这里所指为崤山、华山以东地区。汉代也有将太行山以东地区统称“山东”的记载①。以“山东”之名,称当今之域,则始于金代。金沿宋制将京东东路(大体相当于今山东东部)、京东西路(大体相当于今山东西部)改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自此,山东乃为一省之统一政区,清袭明制,相沿至今。
  山东自古又称“齐鲁之邦”,齐鲁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在史前和夏商时期,这里一直是东夷人的居地,历史上有“九夷”之说,而山东始终是东夷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方国至少有150余个®,而方国多以氏族为纽带,成为众多不同氏族方国的聚居区域。公元前11世纪,周封齐、鲁于当今山东之境,此后直至秦统一的800年间,山东经历了重要的文化演变与定型时期。从疆域变迁讲,周封齐、鲁,开启了从小国林立到以齐、鲁两大诸侯国为主体的疆域演变进程;从文化发展讲,则进入了由东夷文化到齐鲁文化的形成、确立、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进程贯串于西周、春秋、战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周初分封时,齐、鲁仅为“方百里”的诸侯国之一。而终西周之世,多国并存,诸侯林立局面并无大的改变。据《左传》等史籍记载,直到西周末,山东地区的古国仍有55国之多。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坐大,齐、鲁疆域迅速扩大,诸侯小国相继被吞灭。齐国经齐桓称霸、灵公灭莱、景公复霸,到春秋后期,疆域已囊括西至聊城、东到半岛、南逾泰莱、北至渤海的广大地区;鲁国在国力强盛的僖公时期,疆域和势力所及曾东到大海、北至泰山、南达淮水、西至徐地(今安徽泗县)一带,《诗经》中“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②,正是对此的重要记载。后世以“齐鲁之邦”指称的山东,在疆域范围上,春秋时已基本成形。战国时期,鲁国公室衰微,“状如小侯”,国土日削,缩至曲阜周边一带,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齐国则经历政权更迭,田氏代齐,争强图霸,南侵鲁境、西夺卫魏、北取燕地,疆域扩至今鲁豫冀边界,几近山东全境。齐鲁主体,迄未大变。
  在春秋时代,当今山东境内的大国除齐、鲁之外,还有莱、莒、曹及宋等。莱国,故地在今潍坊东部及山东半岛一带,春秋末为齐所灭。莒国,故地在今山东莒县附近,疆域一度西达沂水、东至大海、北到安丘、南至苏北一带,春秋末为楚国所灭。曹国,故地在今菏泽一带,疆域最大时,地括当今菏泽、定陶、曹县及周边地区,春秋末期为宋国所灭。宋国,为春秋时中原大国,今山东西南部菏泽、金乡、东平一带曾为其东疆,战国时已为齐、楚分据。诸国的兴灭兼并,为多元文化的融汇发展,乃至齐鲁文化主体地位的形成都作出了贡献。
  自西周至战国的800年间,在从邦国林立的东夷旧地到以齐、鲁为主体疆域的发展过程中,山东文化的主体——齐鲁文化也随之形成、发展和确立。这不仅因为两国占据着当今山东省的绝大区域,从地域上奠定了世称 “齐鲁”的基础,而且一为霸主之国,一为礼乐之邦,伟人先哲多出齐鲁,诸子百家悉荟斯地,放射出灿烂的文化之光,并最终成为山东区域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山东世称“齐鲁”,不仅是地域空间的契合,也是文化精神主导与传承的结晶。
  文化的二元结构与特色山东既称“齐鲁”,从文化的内在结构分析,它实为齐与鲁两支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融合而成。其二元一体结构特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渊源上讲,齐、鲁两地在《禹贡》九州之中分居青、兖二州的腹地。史前至夏商时期,虽同居东夷之地,但大致属两大支系:齐地为岛夷,鲁地为淮夷。
  山东文化的二元一体结构,应正式形成于齐、鲁两国时期。二元特点随两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而突显,一体化的进程则随两国文化的交流融合而深化。分析有周一代齐、鲁两国文化的二元差异,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曰族源不同:齐起炎帝,鲁起黄帝。二曰地理环境不同:齐地滨海,多鱼盐之利;鲁处内陆,宜桑麻五谷。三曰治国理念不同:齐尚霸道,鲁尚王道。四曰经济类型不同:齐重工商贸易,各业并举;鲁重农业,比较单一。五曰哲学思想不同:齐重道学而尚多元,因俗简礼而有黄老之学、阴阳五行家的产生;鲁尊周礼,尊尊亲亲,终成儒家学派的摇篮。六曰学术风气不同:齐学重兼容,百家并存,通权达变,趋时求合;鲁学尚一统,笃信师说,严守古义,尊崇传统。七曰思想观念不同:齐人尚功利,重才智;鲁人重礼义,尚道德。八曰社会风俗不同:齐俗尚奢侈,阔达放任;鲁俗重俭约,淳朴拘谨。九曰宗教信仰不同:齐重自然崇拜,信海神而多方士;鲁重祖先崇拜,疑鬼神而重农事。十曰故都文化不同:齐都不断扩建,尽显霸业,为工商之城;鲁都依礼规划,变更较少,为礼乐之都。二元到一体的演变齐、鲁文化鲜明的二元特点,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经历了一个二元特色既进一步显现,又从二元逐渐走向一体的融合演变过程。从总体上说,春秋时代诸侯割据,大国称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促使齐文化与鲁文化形成发展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时局多变,霸业消长,疆域变迁,互为近邻,交往频繁,又促进了齐、鲁文化间的融合。
  根据有关文献统计,这个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交往之密切远胜于其他诸侯国,会盟、战争、婚姻、侵地等诸多渠道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上二元一体化的进程。而春秋末期,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16年,即因内乱居齐3年,对齐文化做过较全面的考察、研究与吸收,使齐、鲁文化的交流融合产生.了质变与飞跃。他将齐文化中保留传承的东夷土著文化中的“仁”的夷俗吸收、改造、提升®,与鲁国制度化、伦理化的“礼”相结合,融会、提炼、创新,结晶为更高层次的仁、礼结合的思想,而这正是他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求孔子伟大思想的形成,可以说,无齐、鲁文化之融合,难以成就孔子思想之博大精深,而正是因为有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产生,也使齐、鲁文化的二元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战国之世,齐、鲁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两大途径:一是齐强鲁弱之局进一步发展,齐国日强,鲁国日衰,齐称王称帝,对鲁攻城夺邑,疆域大规模向鲁国境内延伸扩展,至战国中后期,鲁之大部国土已为齐有。这种疆域的兼并统一,大大加快了齐、鲁两国在文化上的融合和一体化进程。二是诸子的百家争鸣超越国界、国籍和国力,使文化成为时代空前的软实力。产生于鲁地的儒学作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借助齐国稷下学宫容纳百家的文化平台和齐、鲁的土地兼并与文化交融,在齐地得到迅速传播,以至孟子、荀子等儒家大师也先后长居齐国稷下,其思想的产生、培育、成熟实与之有密切关联。正是齐、鲁两国硬实力与软实力看似二律悖反的互动,使齐、鲁思想文化的面貌进一步由二元并立向二元一体发展。
  这个时期,《荀子》中首次出现以两国共同具有“孝”风气来并称“齐鲁”®,足见齐鲁礼义之邦在文化上的一体面貌已初露端倪。当然,从内涵上看,一体化中的二元特征仍旧鲜明,齐地黄老、方士之学盛行,而鲁地礼乐文化仍盛,“弦歌之音不衰”,齐、鲁两地各自保留着较为鲜明的个性。
  秦代,齐、鲁之地皆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体制,进一步促进了齐、鲁文化的融合。秦亡汉兴,齐、鲁文化逐渐呈现出以经学为主要标志的一体化文化特征。经学大师和五经博士多为齐、鲁之人或其弟子后学,而且大师之中齐人多于鲁人,足见在一统局面下,齐、鲁文化已显现出“儒化”一体的面貌。然而,经学中又分齐学与鲁学两个差异明显的不同学术传承系统。这种由二元到一体,在一体之中又始终保持二元特征的文化发展面貌,对秦汉以后齐鲁之地的文化发展影响极大。
  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从秦汉统一到明清时期,山东历史上经历了纷纭复杂的变迁。魏晋以降,政治中心或西移关中,或南迁江浙,山东域内战乱频仍,朝代迭易,“疆域之守,彼此无常”,文化地位逐渐式微。迨至明清,山东设省,政区相对稳定,文化复盛,人才辈出,山左文坛,享誉海内,呈现出文化复兴的景象。
  就山东的历史变迁与齐鲁文化传统的关系考察,数千年间,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复杂多变,齐鲁文化为其精魂始终传承不变,这是山东文化传统之内核,也是后代传承不息的文化之根。自秦汉以迄明清,山东之地始终有一个聚而不散、传而不衰的称谓——齐鲁,典籍历见,代代传称,千年不衰。究其原因,地域所在为齐鲁旧邦是其表,文化精神传承为其里。这反映出历代国人对这个礼义之邦优良传统的尊崇、向往与怀恋。汉武帝有“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的文化向往;隋代人称“齐鲁富经学”;《北史•儒林列传》记载“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宋代学者苏辙“吾本生西南,为学慕齐鲁”……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复杂多变的历史长河中,齐鲁文化传统在山东之地传承不息的生命力和对历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宋代山东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客居江南写的诗句“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正传达出历代山东人心中经久不衰的历史记忆。
  如果再就山东文化与齐鲁文化两概念的关系做历史考察,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山东文化”,是一个区域清晰的空间文化概念,大致说,是从金元时代以来才有确指的一个区域文化范畴。所谓“齐鲁文化”,则是一个区域界限模糊而文化内涵清晰的概念,即指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所奠定的文化特质、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的内核,经两千余年而传承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二者之间,既有区域范围的重合性,又有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连结。山东文化对齐鲁文化来讲,就其空间而更明晰;齐鲁文化对山东文化而言,指其文化传统而愈突显。历史上,论及文化常言齐鲁而少山东,此即文化重在传统精神而非区域广狭之谓也!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