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附录】 作者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诗选》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209
颗粒名称:
【附录】 作者简介
分类号:
K820
页数:
26
页码:
268-293
摘要:
枣庄诗选作者简介。
关键词:
人物传记
作者简介
内容
张协,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今属河北)人。官河间内史。后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赴。其诗擅长五言,注重词藻,与兄载、弟亢齐名,世称“三张”。亦能辞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张景阳集》。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把持政权的黑暗,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沈约(441?513),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 (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官至尚书令,卒谥隐侯。在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其诗浮靡,着意雕饰,因与谢胱、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所创“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规定了许多不必要的禁忌,但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陈昭,梁陈之际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梁大将陈庆之之子,嗣父永兴侯爵。曾出使北齐。《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二首。
卢思道(535?586),隋诗人。字子行,范阳(郡治在今河北涿县涿州镇)人。少时从邢邵学。曾仕北齐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时授仪同三司,后为武阳太守。隋初官至散骑侍郎。其诗纤艳,多游宴酬赠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卢武阳集》。
杜公瞻,隋代人,官著作郎兼散骑常侍。
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当时吏部考试选拔人才与应举者,常由他和赵冬曦评定等第,时称平允。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怠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十二首即作于贬谪之后,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等。
王昌龄(698?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进士,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 七首、《出塞》二首皆甚有名。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李白(701?762),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嗔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他出生于此,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筠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救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李太白集》。刘长卿(709?785),唐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开元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 《刘随州诗集》。
钱起(722?780),唐诗人。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 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少数诗篇对安史乱事有所反映。其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有《钱考功集》。
刘商,唐诗人,字文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进士,官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所作《胡笳十八拍》,与相传为蔡琰所作的并传于世。
白居易(772?846),唐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郏(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白氏长庆集》。杜牧(803?852),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后人称为“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感于藩镇跋農和吐蕃、回绝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
施肩吾,唐代道士。字希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元和进士,后隐于洪州西山修道,世称华阳真人。著作有《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及诗集《西山集》等多种。
子兰,唐代人,昭宗时官文章供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掖后进。其文明白畅达,其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七集》等。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风格转变,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借鉴,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亦能文。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有《诚斋集》。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准备。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幕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 《朱子语类》等多种。
庞铸,字才卿,号默翁。金朝时辽东人。
元好问(1190?1257),金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论诗反对柔靡雕琢,崇尚“天然”、“真淳”(见《论诗绝句》);但又认为“今世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而成,适足以污简牍”(《陶然集诗序》)。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元代定兴(今属河北) 人。世宗时任蒙古汉军都元帅,曾督兵侵宋。有《淮阳集》。
刘因(1249?1293),元诗人,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至元十九年(1282年)被荐入朝,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但不到一年便借故辞归。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被诏,坚辞不就,隐逸山林,授徒以终。《元史》卷一七一有传。著有《静修先生文集》。
王通,元代人,生平不详。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元代宁晋人。通经史,初为穆王府尚书。历河南府总管,累迁至东道宣慰使。遇盗死,谥忠定。著作有《节斋集》。
陈孚,字刚中,元代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任侠不羁,作诗不事雕琢。至元中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上蔡书院山长。调国史翰林院编修、礼部郎中。曾作副使出使云南,除翰林待制。大德中,历台州路总管府治中。卒,追封临海郡公,谥文惠。著作有《观光》、《交州》、《玉堂》等。
周权,元代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字衡之,号此山。工诗,游京师,以诗示当时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袁桷,为其荐为馆职。著作有《此山集》。胡俨(1361?1443)字若思,号颐庵,明代江西南昌人。通天文地理律历医卜,兼工书画。洪武中以举人授华亭教谕,摧太子宾客兼国子监祭酒。有《颐庵集》。
王用贤,字汝荐,明代人。原籍宿州,洪武初迁至峄县。少年刻苦攻读,壮年时开帐授徒,科考以贡士入太学,任为桃源县丞。晚年归乡。为人清正廉洁,门生私谥贞介先生。
黄肃,越东人,明弘治进士,工部主事,于弘治四年 (1491年)五月书写荆泉碑文。
王九清,明代峄县人,科举后任青县知县。
徐彬,明代峄县人,科举后任隆平县知县。
李华,明代人,官任给事中。
王讴,明代白水(今属陕西)人,官任主事。
潘愚,字颜泉,明代峄县人。由乡举仕至鄺州(今陕西富县)守,书法家。
潘继美,明代峄县人,潘愚之子。由明後为汧阳(今陕西千阳县)令。
孙士奇,明代峄县人,曾任山西云丘县知县。
孙士重,明代峄县人,孙士奇之弟,嘉靖时鸿胪寺序班。
孙沂,明代峄县人,孙士奇之子。科举后任池州府照磨。
吕存信,明代人,生平不详。刘宗孔,明代人,生平不详。
张鹏,明代人,监察御史。
吴堂,明代人,御史。
陈焕,明代峄县人。科举后任灵宝县县丞。
柴奇,明代人,任给事中。
赵衙,明代人,生平不详。
王瑛,明代人,官至御史。
陈尔昂,明代人,生平不详。
张和,明代人,生平不详。
刘芝,明代南岗人,太学生,生平不详。
徐中行(??1578),明文学家,字子舆,号龙湾,天目山人,浙江长兴人。嘉靖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为“后七子”之一。有《天目山堂集》、《青萝馆诗》。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自幼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末隆庆初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专意著述。并在前人作品和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有《射阳先生存稿》等。
贾梦龙(1511?1597),字应乾,号柱山翁,石屋山人。明代蜂县人。曾为河北内邱训导。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文章,著作有《泮东诗集》、《永怡堂词稿》等。李攀龙(1514?1570),明文学家。字于鱗,号沧溟,山东历城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认为文自西汉,诗自盛唐以下,都无足观。倡导摹拟、复古。所作诗文也多摹拟古人。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暴露,较有艺术感染力。有《沧溟集》。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明代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书法家,善写兰草,尤善大小篆和古隶、行、楷,时丰碑大碣,多出其手。
王世贞(1526?1590),明文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邢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并喜与同道相标榜,在当时产生了不良影响。晚年主张稍有改变,不甚菲薄唐宋。对戏曲也有研究,在所撰《艺苑巵言》中,论述南北曲产生原因及其优劣,时有创见。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徐维贤,字师圣,明代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嘉靖甲辰进士,曾主工部分司,驻署夏镇。
赵错,明代人,生平不详。
汤节,明代人,生平不详。
胡汝嘉,明代人,官任参议。生卒年月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中前后在世。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文雅风流,不操常律。著有《兰芽传》、《女侠韦十一娘传》等。
薛瑄(1398或1392?1464),明学者,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永乐进士。曾任大理寺丞,官至 .礼部右侍郎。学宗程朱,修书教人,以复性为主,提出: “天地万物,惟性之一字括尽。”主张向外求知笃实践履。著作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尹梁,明代晋州(今河北晋县)人。
马出汧,明代人,贡生,曾任汤阴县教谕。
徐天博,明代人,生平不详。
龙为党,明代滕县人。
张守蒙,明代滕县人。嘉靖甲辰进士,历任宝应、鄢陵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洪洞知县,随州知州、河南知府等职。为官清正廉明。
侯维藩,明代滕县人。
杜世敏,明代滕县人。
贾三近(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明代峄县人。贾梦龙之子。嘉靖三十七年(1558),二十四岁,举山东乡试省魁,文声大起。隆庆二年(1568),三十四岁,赴京会试后中进士,名次为“东省第一”,以博学宏词选翰林庶吉士。历任吏科给事中、户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光禄寺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去世前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著作除大量的奏疏外,有《先庚生传》、《宁鸠子》、《滑耀编》、《左掖漫录》、《箧笥藏稿》等。其诗作《明诗综》、《明诗纪事》均有收录。据考证,《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即贾三近(见《金瓶梅新证》一书)。王元宾,字国贤,号对峰,王嘉宾之弟,明代滕县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主修《滕县志》。有 《茹芝园集》、《诗经疏钞》等。
于慎行(1545?1607)明文学家。字可远,更字无垢,东阿(今属山东)人。隆庆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能诗文,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集》等。
潘纬,字仲文,号象安。明代安徽歙县人。万历中官武英殿中书舍人。能诗,有《潘象安诗集》。
李流芳(1575?1629),明文学家、画家。字长蘅,号泡庵、慎娱居士,嘉定(今属上海)人。万历举人。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擅绘山水,笔墨峻爽,得力于吴镇为多。亦工书法、篆刻。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
杨起凤,字舜仪,明代峄县人。万历甲午举人,屡上公车不第,常与当时名流结社谈经,为乡贤。
何允济,明代吴县人,万历三十七年任峄县知县。
王政,字绩堂,明代善化(今湖南长沙)人。万历二十年任滕县沙沟守备。
李狄门,字云思,明代峄县人,崇祯丙子举人。九岁丧父,事母尤孝。少年好学,所写策论被史可法看中,但他绝意仕途,于书无所不读,为文精刻高朗,不蹈前人蹊径。因母去世,悲痛过度,染疾而卒,年仅三十二岁。邑人甚惜之。黄淳耀(1605?1645),明苏州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蕴生,号陶庵。崇祯进士,不受官职。弘光元年(1645年)嘉定人民起义抗清,他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陷后与弟渊耀自缢于僧舍。能诗文,间有感讽当时政局之作。古诗多拟陶潜。著有《山左笔谈》、《陶庵集》。
吴伟业(1609?1672),清初诗人。字駿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明崇祯进士,官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祭酒。其诗多寓身世之感,也有些篇章暴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榨取。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多激荡苍凉之音。尤善七律和七言歌行。《圆圆曲》、《楚两生行》等篇较有名。也工词曲书画。有《梅村家藏稿》等。
施润章(1618?1683),清初诗人。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进士,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官至侍读。诗与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少数作品对清初的社会政治状况有所反映。有《学馀堂文集、诗集》。
蒋鸣玉,清初人,顺治四年(1647年)任兖州东道兵备副使时,曾提议建设台儿庄城。后因病离去。
孙在丰,字紀瞻,德清(今属浙江)人,康熙庚戌(1670年)榜眼,授编修,总裁《明史》,累摧工部右侍郎,曾出治河工,后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殷重礼,清滕县微山岛人,邑庠生。他少质异,工诗文,屡困科场后,乃弃仕途,以湖山为乐。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途後微山岛时,他曾以殷微子后裔迎驾,献《微子墓碑记》并诗,被康熙称为“山中宰相”。
殷贻山,清代人,生平不详。
高元贞,清初西蜀人,生平不详。
王士稹(1634?1711),清诗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稹)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论诗创神韵说。所作多写日常琐事及个人情怀,模山范水,吟咏风月,符合当时统治阶级以诗歌粉饰太平的需要。在生前负有盛名。亦能词。有《带经堂集》等。又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
李克敬(1659?1727),字子凝,号小东。清初峄县人。1715年赴京殿试,中二甲第九名,任翰林院编修。参加过《大清一统志》的编写和《峄县志》的重修工作。
仲宏道,字开一,清代浙江桐乡县人。康熙二年以选贡任峄县知县。著有《增定史韵》、《读史小论》、《理峄拙言》。
田显吉,字树百,清代泰州人。康熙八年进士,康熙十二年任峄县知县。
雷亨坤,字伊蒿,清代峄县人,康熙丙午科举人,历任章丘、临清教谕。
赵执信(1662?1744),清诗人。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康熙进士,官右赞善。诗主峻刻,部分诗篇如《氓入城行》、《吴民多》等,对当时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有《饴山堂集》、《声调谱》等。
郑燮(1693?1765),清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以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擅写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揩,自称“六分半书”。能诗文,所写《家书》、《道情》,自然坦率,为世所称。与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鲜、李方膺、罗聘合称“扬州八怪”。有《板桥全集》。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即清高宗。年号乾隆。在位期间用兵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势力,加强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开博学鸿词科,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等书籍的编纂。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十年后编成《四库全书》。统治期间,到处巡游,曾六下江南。好吟诗题字,一生作诗四万余首,但大都艺术性不高。
傅尔德,清代巨野人,科举后于乾隆十年任峄县教谕。《峄县志》中说他“赋性刚直,才学堪式,士子沐其教化者,多所成就”。骆大俊,字甸方,清代宣城人。进士,乾隆十四年由武城县调任峄县知县。乾隆十六年重修《峄县志》。
褚懋浚,清代峄县人。举人,乾隆十六年曾参加重修 《峄县志》。
邵兆兴,清代峄县人。乾隆丙子优贡。
王初桐,字子阳,清代嘉定(今上海嘉定)人。乾隆年间历任齐河县丞,新城、淄川等知县。有《鲁齐韩诗谱》等多种著述。
张大有,清代洽阳(今陕西合阳县)人,曾任督漕使者。
张用星,字廉斋,一字兰坡,清代峄县人,乾隆庚辰科 (1760年)副贡生。“幼有异禀,读书数行俱下。比长,博古通今,为文下笔数千言,奇恣古奥,不拘有司尺度,阅者或至不能句读,一时才名籍甚”。大半生以塾师为生,晚年以著述自娱。“所为《春秋聚》,兼综《三传》,实得笔削微旨”。
张素含,字霜三,清代峄县人,生于书香门第,博学而未入仕,道光四年,族弟张聘三从四川隆昌县接他入蜀,为子侄执教,一路历尽险阻,行程五千里,历时三个月,吟诗纪事三万余字,一百三十余首,诗集《蜀程纪略》。
王特选,字策轩,又字壮可,号凫南,清代滕县人。科举后历任莱芜教谕、东昌府教授等职。有《衔山阁诗集》。
李公门,清代峄县人,科举岁贡。雷银,清代陕西人。
牛元复,清代新台人。
蒋庆第,清代直隶玉田县人,进士。咸丰七年八月由博平县调任峄县知县。
汪桂林,字栗园,清代江苏太兴人。
黄希周,字宗鲁,清代滕县人。
宋弼,清代人。
王尔鉴,字熊峰,清代河南登封县人。滕县知县。纪淦,清代河间人。
宋思仁,字蔼若,号汝和,清代长洲人。官山东粮道,好鉴古,精篆刻、工画兰竹,善弈嗜吟。曾写《泰山记》,有 《橐余存稿》、《广舆吟》等。
黄芝森,字逸少,清代滕县人,工书法。黄兰森、黄蕙森长兄。
黄兰森,字畹九,号静致,清代滕县人。进士。
黄蕙森,字树百,清代滕县人。副贡。
孙之庾,字介福,清代滕县人,孝廉。著有《春秋题旨》、《自怡诗集》、《麟趾集文稿》等。
陈学洙,清代长洲人。
周址,清代金乡人。
叶湘兰,字香圃,清代沛县人。
谢钦宝,清代人。
孔贞瑄,清代人。刘扶曝,清代滕县人。
满秋石,清代滕县人。
邵士,清代人,生平不详。
崔广沅(1855?1927),字文湘,自号似园翁。山东峄县齐村人。1890年考中进士,因与戌戌变法六君子有来往,被安置到广东遂溪做县令,不到一年便回到齐村为父亲守丧,建有似园,吟诗作画。著有《宦游诗草》、《似园诗草》等。
王思衍(1865?1938),清末兰陵人。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等职。精书法、篆刻,被称为“铁笔”。诗歌清新自然。
张澜(1872?1955),爱国民主人士。字表方,四川南充人。清末秀才。辛亥革命前参加立宪派,为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人之一。曾任四川省长、成都大学校长。抗战期间,被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推为主席。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继续担任主席。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拒绝参加伪国民大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2月9曰在北京逝世。
何香凝(1878?1972),国民党革命派的代表。广东南海人。賡仲恺夫人。1904年参加同盟会,随同孙中山从事辛亥革命。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和改组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她辞去国民党政府一切职务。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等职。1972年9月1曰在北.京逝世。
冯玉祥(1882?1948),号煥章,安徽巢县人。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三(后改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赞许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曰救国十大纲领》,支持抗日救亡团体,辗转各地呼吁抗日。1948年8月22日,在出国考察途中因轮船失火被烟熏窒息而死。其墓在泰山西南麓。
董必武(1885?1975),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人。青年时代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在陕北,任中央党校校长,代理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全国解放前,任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法委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等职。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临桂人。原为国民党桂系首领,早年加入同盟会。台儿庄大战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任国民党副总统,1949年任代总统,同年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回归祖国,1969年在北京逝世。
孙连仲(1894?1990),字仿鲁,河北雄县人。冯玉祥西北军爱国将领。1938年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在台儿庄担任正面防御,顽强拼搏击溃日军。1990年8月14日在台北逝世。
张轸(1894?1981),别名翼三。河南罗山县河口寨人。1919年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2年回国,1925年10月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台儿庄大战时任20军团110师师长,守台儿庄西的韩庄运河防线。1949年5月15日率部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任军长。1950年10月任湖北军区副司令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7月26日因病在郑州逝世。
胡厥文(1895?1989),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早年立志实业救国,办过机械厂、五金厂等支援抗战。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为民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等职。
郭子化(1896?1975),江苏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来奉庄开展党的工作。曾任奉庄矿区工委书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山东分局统战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政府副主席和代理主席,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等职。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著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达夫散文集》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对封建道德作大胆挑战;但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主要是游记,文笔优美。与鲁迅合编过《奔流》。抗日战争时,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队杀害。
孙倚亭(1900?1967),原名孙景兴,奉庄市峄城区西裳阴村人。祖父孙承汉系清末举人,父亲孙茂宣为清末贡生,孙倚亭受家庭熏陶,长于诗词书法。1938年春,在地方开展抗日活动,1939年冬组织了蛟山大队,他任区队长。1940年冬率部进驻抱犊崮山区,1944年春被选为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会参议长。1948年在鲁南行政公署工作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任山东省益都县麻疯病院院长。1962年因病离休,定居韩庄,整理诗集两册《奉庄市抗日史咏》和《业余杂咏》。1967年病逝。
陈毅(1901?1972),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四川乐至人。191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4月协助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历任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领导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时历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代理军长、军长。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山东诸诚县臧家庄人。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6年秋到武汉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随革命军讨伐反动军阀。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到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0年至1934年,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早期诗集有 《烙印》和《罪恶的黑手》,后出版有十几种诗集,探讨诗艺的著作有《学诗断想》,并和周振甫合写了《毛主席诗词讲解》。曾任人民出版社编审、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2004年2月在北京去世。黄樵松(1907?1948),原名黄德全,字道言,河南尉县人。1938年台儿庄大战时任27师师长,担任右翼防线。
覃异之,1907年生,广西宾阳县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生,台儿庄大战时,任20军团25师参谋长,驻台儿庄北山区,后任师长、军长、兵团司令等职。曾任民革中央常委、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民革监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水电部参事室主任等职。
邵剑秋(1910?1991),原名邵世澄,枣庄市薛城区弯槐树村人。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运河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鲁南行署民政科科长,颖上县副县人,淮河剿匪前委书记,阜阳行署顾问等职。
熊顺义,四川威远人,生于1910年。1938年滕县保卫战时任22集团军122师团2营营长。后任26兵团师长。民革成员。曾任济南市劳动局副处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政协常委、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贾亦斌,生于1912年,湖北阳新人,与蒋经国同过事,曾任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央对台工作委员会主任,民革第五、六、七届中央副主席,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谢和赓,生于1912年,广西桂林人。1930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先后派其任冯玉祥、吉鸿昌、白崇禧、李宗仁等人的秘书。1942年周恩来指派其与王莹女士赴美国留学,兼做国.际统战工作。在美国狱中关押多年,经周恩来营救,1955年回国在外交部工作,任世界知识出版社高级编辑、美澳组长。著有 《永久的恋情》等书。
萧尔诚,1914年生,四川富顺人,重庆大学地质系肄业,黄埔军校14期学生。台儿庄大战时任76军上校秘书。
别志南,生于1915年,山东安邱人。台儿庄大战时任27师兵站上尉站员,负责战时运送弹药,战后打扫战场。曾多次来台儿庄参加纪念活动。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第343旅政治委员。1938年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街。文武兼备,才华出众,著有《怎样进行战时政治工作》、《长征组歌》、《铁流之歌》等。
刘亦夫,奉庄市峄城镇人,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峄县县委宣传部长、运北工委书记、新华社鲁南分社副社长、浙江省副省长、省顾委副主任等职。金冶,浙江温州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皖南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1947年1月鲁南战役时为华野作战科长,跟随陈毅、粟裕到达峄枣前线。离休前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余国雄,1921年生,四川泸州人。台儿庄大战时在140师任上尉国术教官,带领大刀队同日军厮杀多次,缴获枪支颇多。后调835团李祖明部任国术教官。
刘开,1922年生,山东奉庄人,抗战爆发后参加运河支队,中共党员,在领导岗位几十年,工作之余写了大量歌颂党和怀念战友的诗篇。
贺敬之,著名诗人、剧作家。1924年11月生。山东峄县(今属奉庄市)人。十二岁考入滋阳县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流亡到湖北,入湖北国立中学学习,1939年随校赴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1940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诗集《乡村之夜》。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脍炙人口的诗篇有《回延安》、《三门峡歌》、《祖国颂》、《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等。诗集有 《放歌集》等。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
王学仲,著名书画家、诗人。号夜泊,1925年生,山东滕州人。1942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1949年应徐悲鸿之邀入国立北平艺专,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等职。出版有《中国山水画谱》、《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王学仲书画诗集》等。
王鼎钧,1925年生,兰陵人。日本侵华期间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1949年去台湾。为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台湾重要的杂文作家,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台湾散文的扛鼎人物,1978年赴美,出版有十四种散文集。
池皓,1930年生,河北景县人,池峰城之子。军医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宁夏政协委员、银川民革副主委、中国解剖学会宁夏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知识出处
《枣庄诗选》
本书选诗以古诗为主,选录了158位作者的240余首诗,按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故国神韵”、“先贤遗风”、“碧血赞歌”、“山水清音”和“闲赋杂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