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陶制模型冥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73
颗粒名称: 汉代陶制模型冥器
分类号: K876.3
页数: 4
页码: 169-172
摘要: 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西汉中期以后,除随葬各种实用的器物以外,还使用大量的专为随葬而作的模型类陶质冥器,也称“明器”。
关键词: 汉代 陶制模型冥器

内容

两汉时期的枣庄,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农业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在滕州市、市中区、台儿庄和峄城区均发现汉代的铁犁铧及铁制农具。汉画像石中还有纺织和冶铁的图像。这些都反映了枣庄地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状况。考古调查发现,全市各地保存有10余处汉代城址,尤其是汉代的墓葬遍地皆是。汉代封建官僚地主崇尚厚葬,“谓死如生”,不仅在墓葬形制结构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且在随葬品方面,凡生人所用之物,无不可纳入墓中。随着丧葬习俗的改变,西汉中期以后,除随葬各种实用的器物以外,还使用大量的专为随葬而作的模型类陶质冥器,也称“明器”。枣庄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文物中,墓葬中出土的模型明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枣庄汉墓中出土的陶质模型明器,主要有仓、灶、磨、井、猪圈、楼阁等。
  陶仓汉代用以贮藏粮食的建筑很多,有掘地而成的窖,有在地上搭木编竹而成的篱(chiian,类似囤),以土壁代替竹木建筑的圆囷(qtin,一种圆形的谷仓),大囷亦名京,方者则名廪或仓。枣庄地区的汉墓中经常出土随葬的陶仓。按它的形制和结构可以分为好几种。一种是圆筒状,有的有盖,有的无盖。盖顶多为覆钵状或伞形。第二种为方形,腹部有厦檐,厦檐上覆盖瓦,无盖。第三种为长方形房屋建筑,正面中部置有一长方形门,房檐下开有许多通气孔,以便于通风。第四种是高台建筑,仓身由一圆形支柱支撑。仓的正面有一方形门。第五种为楼形建筑,它是仿照当时楼房建筑而设计的。有厦檐,楼上楼下均开有通气孔。这几种形制的粮仓,都有利于通风、防潮、防雨和防腐。
  陶灶《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史前居住遗址中发现的灶址,均在居室内地面固定的位置上,燃烧火焰都是敞开式的,与之相应的炊器多为带支架的容器如鼎、鬲、罐等。汉代已出现了封闭燃烧室和固定烟道的灶。汉代人们对灶极为重视,《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陶灶主要有灶身、灶门、灶眼和烟囱几部分组成。枣庄汉代墓葬中的陶灶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灶面为方形,灶门呈半圆形,灶门上端有长方形灶额。灶面上的火眼与釜连体,釜上置一甑,后端有眼®。二、灶面近似三角形,尾部尖圆,有人称为牛角灶,尾部有圆形的排烟孔。灶门为长方形,灶面上有圆形灶眼,上置一釜一甑。灶身饰数道凹弦纹。三、灶身呈长方体,灶面平整。设两个灶眼,前面的上置一釜,后面的上置一釜一甑,后墙上留有烟囱。四、灶身呈三角形,尾部尖圆上翘似船头状,方形灶门,灶面上亦有两个灶眼,各置一釜。五、灶身呈船形,穹形灶门,灶面上有釜形火眼,上置一甑。后端顶部有圆形排烟孔。
  从以上几种陶灶的形制来看,汉代的灶已经定型化。在灶出现之初,仅有一个火眼,在灶膛通过燃柴所形成的热能除部分在火眼被炊具吸收外,大部分热能却通过灶的后部由烟®排到外面。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一个火眼形式的灶的后部热能浪费太多,便开始在中间火眼后部设置一个小火眼,利用后部余热既能温水也可加工食品。这样就出现了多个火眼形式的灶。人们在注意充分利用灶的热能的同时,也很重视烟囱的作用。烟囱的用途不仅仅排烟,它在排烟的同时还具有抽进空气中氧气加速灶膛燃料燃烧的作用。
  陶磨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进步,首先就得吃饭。要吃饭就得对谷物进行加工。因此,谷物加工活动就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旋转磨是古代谷物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枣庄出土的实用性石转磨有两盘,一盘出自汉代阴平故城内,另一盘是在薛城大吕巷汉代遗址中出土的。明器陶转磨在枣庄汉墓中出土较多。这些陶磨是仿造实用性石转磨制作的。一般有承托磨的盘,磨分上下扇,上扇能旋转,顶部留有进料口。陶磨的形制多样。一种是圆形盘,空心底座,磨下扇呈圆锥形,中间有乳钉形磨挤。上扇呈覆碗形,一侧有上翘的尾巴形手柄。磨盘一边留有出面的方形口。第二种为匝(yi)形磨盘,磨身不分上下扇,呈圆柱体,顶部有圆形进料孔。第三种是由宽三足支撑磨盘,磨不分上下扇。第四种为空心高座磨的上扇厚实,有两个圆形进料口。下扇与磨盘连在一起,磨盘一侧有流口。
  有关考古资料告诉我们,早在战国时期转磨即已产生,到了汉代已有多种形制。旋转磨的出现,是粮食加工工具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飞跃。它使人们不必再吃整粒的粮食,可以吃面粉做的食品。这对改善人们的健康,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延长人们的寿命有很大的意义。
  陶井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早期利用天然河流或水池里的水,以解决饮食用水和生产用水问题。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出现了用人工开凿适于人类食用或灌溉的水井。在山亭区西集镇建新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一口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水井,水井的使用,不仅解除了人们对江河湖泊等水源的依赖,也适应了定居生活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
  枣庄汉墓中出土了不少随葬用的陶井模型。井身均为筒形,多数无底,上口稍小,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口沿向外平折,有的井身还饰有竹节纹或凹凸纹。这些陶井应是仿造当时的水井制作的。出土如此多的陶井,说明汉代人们除了凿井供饮用外,还普遍引井水用于蔬菜和农田灌溉。
  陶猪圈枣庄的汉墓中出土了不少陶猪圈及陶家畜,反映出当时家畜家禽的饲养技术具有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对猪的饲养。陶制猪圈模型,不仅多种多样,而且通风、卫生和积肥等各方面也是非常讲究_注意的。从造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单一的圆形猪圈,圈内有专供猪歇息的厂棚,一侧留有给猪添食的小缺口。圈上有庑殿式顶。圈内均有用手捏塑而成的陶猪,猪体态肥胖。
  第二种为长方形,一侧建有门楼。在圈的一角隔出供猪吃食和歇息的厂棚,在给猪添食的地方齒有小缺口,缺口下的有食槽。圈墙、棚、门均覆盖瓦。
  第三种呈圆角方形,圈墙一侧向内倾斜形成厂棚,圈内有一根或两根立柱支撑圈棚,棚顶部留有给猪添食的方形口,圈内有陶猪。
  第四种为楼式建筑,圈为圆形,圈的一侧建有长方形厕所,为歇山式顶,上覆盖瓦。圈内有立柱支撑厕所的内墙,外墙上留有门和通气窗。厕门外有便于人上下的阶梯式斜坡道。厕内地面上开有长方形便坑,坑的两侧有两块蹲时放脚的方形墩,便坑前边还有流淌小便的沟槽。便坑下通猪圈,粪便可由此落入圈底。
  鲁南地区汉墓中出土的陶猪圈模型的多种形式中,最常见的是圈、厕合一的形式。圈厕合一陶楼居住状况是反映文明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封建专制体制的最终确立,建筑技术日臻完善,居住状况随之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枣庄的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陶楼主要有扁方筒形和长方体形两种。渴口汉墓群出土的陶楼,楼体是呈扁方筒形,前墙中部有厦檐。两层,上层有长方形门和方形窗,窗内塑一人,无房顶。渴口汉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楼体为长方形的陶楼。庑殿式顶,厦檐突出,覆盖筒瓦。上、下层各有两扇半敞的门,两门间刻划出窗棂,四角各有一圆柱支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建筑工匠具有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技巧。
  此外,枣庄汉墓中还出土用于随葬的陶鸭、陶鹅和陶狗等动物偶像。
  明器模型代替实物,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明器模型是一种艺术品,它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状况,也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高超技术,是研究汉代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等的珍贵资料。

知识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棗莊文物博覽》

出版者:齊魯書社

《枣庄文物博览》一书,在省、市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由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现已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光雨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枣庄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