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铜镜选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58
颗粒名称: 历代铜镜选述
分类号: K876.41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在玻璃镜子出现以前,我国古代人们普遍使用青铜镜来妆饰整容,铜镜既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件很好的工艺品,由于它的背面有精美的花纹,丰富的铭文,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物门类。
关键词: 铜器 铜镜

内容

中国铜境,起源于何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黄帝铸镜的传说。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镜起源问题“尚属一谜”。谜底是什么呢?虽有不少学者作过研究,但结论还难为大家所接受。有的认为是由一种盛水器皿“鉴”演变而来,即用铜盆盛水映像,受到了借水面映照的启示,因而以铜片磨光映照,铜片背面加铭文花纹成为镜等。有的学者认为源于阳燧,有的学者认为铜镜是受到了刀、斧、指环、铜泡等多种早期金属器光洁表面映像启发后才产生的。这是个学术问题,有待来者研究。
  在玻璃镜子出现以前,我国古代人们普遍使用青铜镜来妆饰整容,铜镜既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件很好的工艺品,由于它的背面有精美的花纹,丰富的铭文,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物门类。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主要用于制造礼乐器和兵器,铜镜的制造和使用还很不普遍。西周镜目前发现的数目也还不多,而且与商代镜不同的是西周镜中素面镜占多数。
  春秋战国是重要变革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逐渐推广、农业得到飞跃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新的手工业部门。工艺的变革带来了产品清新别致的风格。作为日常生洁用品的铜镜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成为青铜铸造业中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
  汉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这一时期里,封建农业经济呈现了空前的繁荣,铁器的应用日益广泛。青铜器逐渐失去了其重心地位。但由于铜镜仍是日常生活用品,因此铜镜铸造业成了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而得到极大的发展。汉代铜镜出土数量多,出土地点亦很广泛,说明汉代镜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隋、唐铜镜无论在造型、题材还是在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创新。造型上突破以往圆形、方形的模式,适应主题纹饰的变化,出现了菱花镜、葵花镜、亚字形镜等,内容与形式更完美的结合起来。
  北宋时期铸镜工艺有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图纹颇精致细腻。到了南宋,铸镜风格发生了重要变化,只重实用,不再注重花纹,其最大的特点是造型多样化。
  辽、金铜镜主题纹饰内容丰富,虽有不少是仿制前代作品,但也有很多是这个时代的创新,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代铜镜目前发现不多,纹饰渐趋粗略,镜体厚重,较大。
  明代铜镜铸造业比较发达,镜子种类也较多。
  清朝,由于玻璃镜子的逐渐推广,铸镜业远不如明代,质料和纹饰也粗略。
  滕州市博物馆馆藏青铜镜种类多、纹饰复杂,表现技法也多样化,现将馆藏青铜镜精品简要介绍。
  汉•盘龙镜圆形、圆钮、圆钮座。一龙压在钮下,独角、张口、四肢张开、尾卷曲。表现手法与一般盘龙纹作高浮雕不同,此龙纹作浅浮雕线条式。短斜线圈带外两圈锯齿纹缘。直径11.1厘米。
  汉•神仙羽人画像镜圆形、圆钮,叶瓣纹钮座。座外六枚乳钉分为六区,分别是:一人端座,一女侍侧身跪地,向着西王母,手持一物。一人端坐,另一侍侧身跪地,向着东王父,手持一物。一抬手羽人,两脚一弓一跪,两女侍对立,共握一杵,筑杵。其外两锯凿纹间饰双线波纹。直径14.3厘米。
  汉•日光昭明重圈铭文镜圆形、圆钮。钮座外两周凸弦纹圈及细弦纹圈将镜背分内外两区,两区内都配置篆体铭文。内区铭文是“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每字间都夹一@形符号。外区铭文是 “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乎兮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素平缘。直径15.2厘米。
  汉•多圈带禽兽博局镜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一弦纹圈将内区分为二区,使博局纹间饰配置层次丰富。内区方格外T形两侧及其外各有三个禽兽,但另一个T形配置的却是三个云气火焰状的纹饰。还有一个T形,一侧的鸾鸟,长长的尾羽拖在T形外。弦纹圈内侧有四组双线三角纹。外区LV纹之间各一禽兽。内外各区禽兽为线刻式,有龙、虎、朱雀等。博局纹外的较窄圈带内,是交叉菱形纹。直径15.8厘米。
  唐•五瑞兽葡萄镜圆形、伏兽钮。双线高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二区。内区五瑞兽同向攀援葡萄枝蔓,瑞兽形态多作葡伏状,露出背脊,有的尾细长,有的为帚形短尾。与瑞兽镜中似虎似豹的瑞兽相似。外区较宽,肥厚润泽的叶瓣及硕果累累的葡萄串错纵交缠,其间展翅的三只禽鸟与栖立的三只禽鸟,既不对称,方向也不尽相同。叠云纹缘。可以看出当时形式和种类繁多,表现手法丰富。直径16.7厘米。
  唐•真子飞霜镜圆形、圆钮,钮上仙岳一座。左侧修竹与竹笋前一人坐于草地上,膝上置琴。右侧一鸾振翅翅尾。钮下一荷池,水波涟漪,鸳鸯双嬉。池中荷叶、花苞、荷花及莲蓬。此镜是唐人物故事镜中较多见的类型之一,纹饰以抚琴人物、翩翩起舞的鸾凤、竹林、水池、荷花、云山日出等构成了静逸的山野风景画。直径16.8厘米。
  唐•月宫镜菱花形,内切圆形,中心一株桂树,树干上部盘曲成镜钮,上端各分枝大叶茂盛。树一侧仙女腾空飞舞,双手上举,一手捧物,披帛飘起。另一侧白兔杵臼捣药,其下有一跳跃的蟾蜍。八瓣中各饰一朵流云。直径12.5厘米。
  宋•楼阁人物镜八瓣菱花形,圆钮。钮右上方,山岩半露楼阁,半扇门闭,半扇微开,楼阁逼真,鸱吻、屋瓦、斗拱、版门都一一刻画出。钮左侧山岩有大树一株,枝叶茂密。树下河岸长桥。桥上有三人,中间一人端坐,两侧各一侍者手执宝扇,桥上一人站立,手执幡物。桥另一端一人,头戴冠,弯腰拱手作揖。素缘。直径14.7厘米。
  金•双鱼镜圆形、圆钮。双鱼体大宽肥,几乎塞满了镜背内区。鲤鱼刻画极清晰逼真。钮周围波涛起伏,近缘处水波回旋形成一圈带波纹。宽素缘。直径20.5厘米。
  明•五子登科镜圆形,半球钮。钮外有对称的四个凸起的方框,框内有楷书“五子登科”四字,其外饰弦纹一周,窄缘,直径20.9厘米。典出于后周窦禹钧教子有方,他的五个儿子仪、俨、侣、偁、僖先后考中进士的故事。“五子登科”作为典故,只有到明代才始出现。明代是科举空前繁盛的一代,“五子登科”一典的宣扬盛传,无疑是由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心理所决定的。“五子登科”作为吉语,既可使人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又可作为仕宦道路上的鞭策,在作为馈赠品时,表达了送礼者的祝愿。

知识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棗莊文物博覽》

出版者:齊魯書社

《枣庄文物博览》一书,在省、市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由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现已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耘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滕州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滕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