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北辛出土的鹿角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48
颗粒名称:
北辛出土的鹿角锄
分类号:
K873
页数:
1
页码:
126-126
摘要:
北辛遗址中出土了十件鹿角锄,它是利用鹿角的分叉处,把短枝的一侧磨成斜面刃,长枝的部分作为柄部,有的还在柄下部刻有一周浅槽。还有的截取鹿角的一段,将上部掏空,呈圆形銎,可安把。这种鹿角锄,可作为种植时开沟播种或挖坑点种用。也可以作为田间管理和中耕松土工具。
关键词:
北辛
出土文物
鹿角锄
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和滕州市博物馆于1978年、1979年对北辛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考古学家们以具有代表性的北辛遗址命名为“北辛文化”,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此类物质文化大致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
北辛文化时期发现了数量不少的生产工具,仅北辛遗址内就出土各类生产工具达800件之多。这些生产工具可区分为农业工具、渔猎工具和手工业加工工具等等。农业生产工具有翻土用的石铲、砍伐用的石斧、收割用的石镰和播种或中耕松土用的鹿角働等,其中鹿角锄十分引人注目。
北辛遗址中出土了十件鹿角锄,它是利用鹿角的分叉处,把短枝的一侧磨成斜面刃,长枝的部分作为柄部,有的还在柄下部刻有一周浅槽。还有的截取鹿角的一段,将上部掏空,呈圆形銎,可安把。这种鹿角锄,可作为种植时开沟播种或挖坑点种用。也可以作为田间管理和中耕松土工具。
石铲和鹿角锄的出现,说明了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已进入到鋤耕的阶段。在锄耕农业之前,还经历了“火耕”农业阶段。所谓“火耕”,即用火烧去杂草,种植杂粮。土地经过“火耕”,松软而有肥力,播种时并不翻地,最初播种和中耕的农具是尖木棒和木手锄(即耒耜)。北辛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厚达1.5米以上,反映了当时的定居生活是相当稳定,这与农业生产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农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类摆脱了采集和渔猎经济中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为人类提供了稳定而丰富的衣食之源。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饲养业的繁荣,使人类生活得到改善。
知识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出版者:齊魯書社
《枣庄文物博览》一书,在省、市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由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现已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
相关机构
王琦;王述根
责任者
枣庄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相关机构
滕州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
滕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