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疏城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45
颗粒名称:
二疏城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121-123
摘要:
二疏城遗址,经多次调查,确定是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约有5_平方米,二千多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及常年取土,现存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约为28000平方米。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两次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主要收获,发现了龙山文化及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和遗迹,内涵比较丰富。
关键词:
二疏城
遗址考古
内容
据清光绪三十年《峄县志》记载:“二疏城,县东四十里,地名萝滕,汉疏广、疏受归老于此。城周二三里,土人指以为宅。”二疏城是西汉名人疏广、疏受的故里,由此而得名,二疏辞官归故里在此散金银财产予百姓,亦称散金城,或散金台。
叔父疏广,字仲翁。侄子疏受,字公子。疏广自幼好学,主治《春秋》,见解独到,阐义精辟,名声大噪,宽厚,兼恭有礼,汉宣帝闻知,颁诏征聘赴京就职。
疏广到长安,就任博士太中大夫。刘奭被立为太子,皇帝选拔疏广任太子少傅,辅导奭读书。后被提为太子太傅。侄子疏受也以“贤良”的声望被朝廷诏到长安,举荐为太子家令。叔侄俩共同辅助太子读书。汉宣帝见疏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于是又诏拜疏受为太子太傅。叔侄二人多次得到汉宣帝的嘉许,朝廷以“二疏”为荣。疏广任太傅五年,看到朝廷中争权夺利日趋严重,久宦必为所害。于是对其侄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于是叔侄二人称病不出,向宣帝上疏,要求告老还乡,汉宣帝应允,赐二人黄金20斤,太子也奉赠黄金50斤,文武.百官设宴饯行,长安东门外,送行车数百辆,百姓伫立边旁,隆重可观。
叔侄俩回到故乡,乡亲纷纷登门嘘寒问暖,疏广、疏受便天天设宴款待。谁家有了困难,慷慨解囊。日子一长,族中便有亲友私下劝诫:你们应该节俭,为子孙购置产业才是。疏广、疏受笑着回答: 我们散尽金钱正是为了子孙着想,家中田产,只要子孙安份守己,辛勤耕种,可与常人一样生活。如果给他们留下过多的财产,就会助长他们的惰性,消磨上进的志向,游手好闲。何苦留着大量金钱去溺害子孙呢。乡亲们听了这番话,深受感动。叔侄去世,乡亲们感激他们的散金之德,济贫之恩,便在二疏故里修建了一座“散金城”。
二疏城遗址,经多次调查,确定是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约有5_平方米,二千多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及常年取土,现存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约为28000平方米。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两次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主要收获,发现了龙山文化及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和遗迹,内涵比较丰富。
一、龙山文化堆积厚约1~1.5米,清理房址7座,窖穴、灰坑40多个,水井1眼,墓葬约23座,房址已发展到地面建筑形式,一般为方形、长方形,还有中间带有隔墙呈单间式,竖木柱支撑圆锥状或坡状屋顶,房屋墙壁扎上树枝或植物秸杆,外面涂抹草拌泥,屋内地面铺以泥土,经过夯实再进行烘烤然后再铺白灰夯实,屋内建有火塘,以供人炊煮食物及取暖。
窖穴、灰坑为圆形、椭圆形,斜壁,平底,有的呈圜底,坑内堆积呈深灰色,土质松软,窖穴中往往保留着当时人类搁置的生活中常用陶质器皿,有罐、盆、器盖等。灰坑堆积中有抛弃器皿,器形有鼎、盆、罐、杯等。其中有一件盆形鼎比较别致,器形鼎身如深腹盆状,沿缘平折,平底,三足呈鸟喙形袋状。另外有一件陶鬵也比较特殊,斜流裆较高,袋足呈尖锥状,索状把手,双层沿,两沿之间饰一周有圆孔、三角形组成的漏孔图案,制作比较规整,这两件鼎、鬻在其它地区少见,很具有地方特色。生产工具有石铲、石斧、石锛、石镰、双孔石刀等。还出有装饰品、兽骨、禽类、水生动物等。大量的属于亚热带软体动物蚌壳和其他伴存资料,展示了那时候的生态环境和现今的洞庭湖一带大致相似。
在遗址北部龙山文化堆积中,发现一件磨光黑陶罐,罐内装满已炭化的粟类作物、说明人类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从事谷物的栽培,由采集经济进入农业经济。
清理水井1眼,井口近似圆形,直壁,圜底,深达8米多,井内堆积呈灰褐色,底部呈深灰色,土质松软带有水锈斑痕,最底部深入水层、出土遗物较多,其中能够复原的陶器20多件,有鼎、鬻、盆、罐、杯等。
清理墓葬23座,分布在遗址中,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无葬具,头向东,随葬品的位置一般放置头部及脚部,大多数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最多随葬十几件,少的只随葬1~3件,器形主要有鬻、鼎、杯、背壶等,早、中、晚期墓都有。尤其是蛋壳陶杯,特别精致,胎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光亮,镂孔雕花之精细,堪称陶器中之精品。
龙山文化遗迹、遗物丰富,内容广泛,有的则是在苏北、鲁南地区首次发现,是研究这一地区龙山文化内涵,乃至与中原地区同期文化之间关系,都是很珍贵的资料。
二、商周文物是枣庄市过去所缺乏的环节,在此出土的实物,初步弥补了这一缺环,尤其是清理出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其中一座为中型墓葬,墓口东西长4.2米,南北宽3米,一棺一椁,右边为随葬器物箱,棺髹红漆,有彩绘,随葬品有青铜鼎2件,青铜匝1件,玉玦4件,陶器有素面鬲、绳纹鬲、素面簋、绳纹罐、#等。形制与周代中央王朝礼器模式完全相同,而随葬的陶鬲有素面或细绳纹、附加堆纹、鸡冠饰等特征,明显的与关中、中原地区存在着区别,尽管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地处东南一隅的夷方故土,却顽强的保留着东夷文化因素,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的问题。
知识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出版者:齊魯書社
《枣庄文物博览》一书,在省、市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由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现已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苏昭秀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枣庄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