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出土的农业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36
颗粒名称: 北辛出土的农业工具
分类号: K875.1
页数: 4
页码: 95-98
摘要: 北辛文化的确立,对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鹿角制的働等。
关键词: 北辛 出土文物 农业工具

内容

北辛遗址,是1964年对滕州市进行全境调查时发现的。在地面上采集的陶片,与大汶口文化有明显的区别,从陶片遗留的制作技术上分析,比大汶口文化要早,但缺乏地层上的证据。对它的文化面貌和特点,空间的分布,尚欠明确。直到1978年和1979年两次发掘这座遗址,发现大量的文化遗存,对它的文化面貌和特点,得到基本明确。与北辛遗址文化性质相类同的,已有滕州市的孟家庄、兖州王因遗址下层、泰安大汶口遗址下层、邳县大墩子遗址下层、连云港市二涧村等遗址,至少可以说,这一文化分布于鲁中南和淮北一带。据此,在1984年提出北辛文化的命名。北辛文化的确立,对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铲、刀,鹿角制的働等。在大汶口北辛文化遗址内,发现石器115件,其中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具最多,约占47%左右,其它的为渔猎工具,纺织工具较少见。斧,多为打制,在北辛遗址发现的数量多,有100多件。多为平面器形,主要呈梯形或长方形。可用作砍伐树木,开阔耕地。铲,以全体磨光的为多,在北辛遗址发现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有15件,而残石块却有1000多件,多是利用石铲加工其它器物时的剩余件。虽然如此,仍不失为数量较多的一种工具。它的器形,呈长方形、梯形、舌形、方形和横长方形等。这种石铲安柄后成为一种翻地工具。有的刃部长有约7厘米左右的纵直磨痕,说明这时期的翻土深度仅有7厘米左右,即通常所说的四指深,是相当的浅,但对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增加肥力,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王因北辛文化遗址发现石铲16件,略呈长条舌形,形体较大,在铲的上端居中部位的两面,均磨出长条形的凹槽,长度一般为7—10厘米左右,是安柄之处。其方法是将一根长柄置于一面的凹槽内,再用一根短直的置于另一面的凹槽内,使长短两柄夹住石铲,并用皮条或绳索紧紧捆住。估计在铲的上端柄间,安装横木条,便于蹬踩用力。这种安柄的使用方法,与现今鲁南一带挖种山药的“打铲” 近似。刀,是一种收割工具,呈长方形、半圆形等。
  鹿角锄,主要利用鹿角的分叉处,把短枝的一端磨成斜面刃,长枝部分作为柄。还有的截取鹿角一段,一端修整可安柄,另一端磨出刃部,可用作开沟播种或挖坑点种,也有可能作为中耕松土之用。
  当时种植的作物,目前还未发现实物证据,但发现陶体底部,有粟糠的遗迹。以此推测,当时种植的作物,当以粟为主。
  加工粮食的工具,有磨盘、磨棒和磨饼,北辛遗址发现完整的较多,磨盘平面呈三角形的为多,还有呈长方形的,也有略呈鞋底形的,下部有矮足者,仅发现1件。
  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是猪的词养,在大汶口北辛文化遗址内,发现家猪骨大多是未成年的幼猪。居781区各层遗骸统计,七八两层仅有少量猪和鹿两类遗骸。自5B层开始,不仅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在5A层中动物个体的数量较5B层增加三倍以上,其中猪骨特别多,反映了家猪饲养业在兴旺起来。猪的饲养,与牛羊的饲养不同,牛羊只要有草料即可,而猪需要粮食加工后,产生的糠皮作为饲料。要养较多的猪,就要有较多的粟糠供应,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汶口北辛文化遗址晚期的人们,养猪多,反映了农业生产在不断地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发达,如制陶手工业,北辛文化的陶器制作,都是手制,以泥条盘筑法为主。但是有的陶器开始有使用陶轮的可能,如大汶口北辛文化遗址出土圜底器的圜底,取其横断面,基本呈正圆形,多可找到圆心点。从圜底拼接上去的器腹,其横断面也呈正圆形,并与圜底的圆心点相应一致。由此可推测,这时的陶工采用能转动的制陶工具,才能制作出上下圆心相一致的圆形。以此,我们认为至少在北辛文化的后期,“简单的轮制技术已经出现”。
  北辛遗址早期的夹砂陶,器壁较厚,一般为0.8厘米左右,大型器有的达1.5厘米左右,烧成温度较低,陶质较软。泥质陶的器壁较薄,烧成温度较高,陶质较硬。北辛文化的晚期,粗陶中除常见的掺和粗砂、细砂外,还有掺畔壳末的夹鮮陶。这种夹蚌陶,呈递变现象,在第7层中的夹蚌陶,仅占同层出土陶器的2.38%,第6层为同层陶器的7.35%,5B 层上升到17.89%,5A层为19.30%。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陶泥经淘洗,除去陶土中的有机性杂物,使土质较纯净,提高了可塑性。烧成后,陶质紧密而坚硬。陶器的陶色,以红陶为主,约占全部陶器的93%,灰陶和黑陶数量少,分别为4.8%和2%,在六七两层是个别现象。到5B层和5A层时,数量上有了增多,并且还有少量的灰白陶。陶器中的灰陶和黑陶的增多,说明烧陶技术有了提高。
  在陶器器表的处理上,多经打磨,平整光滑,有的有一层红色或深红色陶衣。还有少量红色或黑色的单色彩陶。装饰纹数量的比例与年代早晚有关。年代早的装饰纹的数量较多,并且较复杂;年代晚的数量较少,而且纹饰较简化。常见的有划纹、锥刺纹、压印纹、指甲纹、附加堆纹等。有的器表施两种或两种以上纹饰组合成复合纹饰。
  北辛文化人们日常使用的陶制器皿,有鼎、签、钵、碗、罐、盆、壶等。
  北辛文化晚期陶器中,灰陶和黑陶的数量增多,说明当时不仅能烧制氧化作用的红陶,还可烧制还原作用的灰陶、黑陶。北辛文化陶器的特点是,早期器表有纹饰的相当普遍而较繁复;晚期则注重陶器造型的美观,纹饰趋于简化而庄重,益显陶器的美感。这一特点,在其后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海岱地区史前陶器的一个主要特点。
  石器制作手工业,在史前时期的手工业中,与陶器一样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北辛遗址发现的石器,以打制为主,300多件中,磨制石器则不足100件。打制石器多利用打击下来的石块或石片加工而成。石器的加工部位,主要在刃部、安柄处或手握处,其它部分大多保持原有的石皮面。加工的方法,都是采用直接打击法,器形相当规整,每一种器类的形制相当一致,基本上达到了定型化的程度。石器有斧、敲砸器、盘状器、铲、刀等。磨制石器以铲的数量多,采用的石材,以矽质灰岩为主,少量为泥质灰岩。这种灰岩,在打制时成层分裂。先制成器物的雏形,再加磨光。由于石质软,磨制较方便。有铲、刀、镰、磨盘、磨棒、磨饼等。而斧、锛仅发现1件,斧只有刃部磨光。
  大泣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对不同性质的工具,采用不同的石材。砍伐工具,需要硬度较高的石材,选用辉长岩或辉绿岩等,硬度5〜6度。取土、挖土工具,选用硬度在2~3度的泥质灰岩或钙质粉砂岩等。加工食物的工具,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和磨擦力的石材,常采用砂岩和长石石英岩等。在制作工艺上,根据需要,选好石材,先打制成雏型,再经琢磨。在这些石器中,往往仅经第一道工序。打制石器数量多,主要器形有斧、镑、刀、镞、锤、球、纺轮、磨盘、磨棒等。
  王因北辛文化遗址发现的石器,有铲、斧、镑、镰、刀、砍砸器、锤、杵、磨盘、磨棒等。绝大多数经过磨制,少数打制,有的兼用琢制技术。其中以砍砸器发现最多,有114件,大多采用打磨兼用的制法。王因北辛文化石器的制作,以磨制为主,北辛、大汶口文化的石器,以打制为主,在制作上前者似较进步,可能在石器制作技术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知识出处

棗莊文物博覽

《棗莊文物博覽》

出版者:齊魯書社

《枣庄文物博览》一书,在省、市文博部门的协助下,由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编辑,现已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汝祚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枣庄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