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仲艺术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117
颗粒名称: 王学仲艺术馆
分类号: J114
页数: 4
页码: 310-313
摘要: 秀丽的荆河之滨,古老的龙泉塔下,崛起一座新型园林式建筑,这便是众皆仰慕的王学仲艺术馆。.1925年10月23日,王学仲出生于滕州市鲍沟镇东宁村。早岁慕名于县城著名书法家黄以元'创办的学校就读,及至中学业满;1942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校,后旋入国立艺专,再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竞业后,任教于天津大学。1981年,受聘于日本国立筑波大学,为客座教授,是当时日本聘请我国的第一位书画教授。
关键词: 艺术馆 王学仲艺术馆

内容

秀丽的荆河之滨,古老的龙泉塔下,崛起一座新型园林式建筑,这便是众皆仰慕的王学仲艺术馆。.1925年10月23日,王学仲出生于滕州市鲍沟镇东宁村。早岁慕名于县城著名书法家黄以元'创办的学校就读,及至中学业满;1942年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校,后旋入国立艺专,再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竞业后,任教于天津大学。1981年,受聘于日本国立筑波大学,为客座教授,是当时日本聘请我国的第一位书画教授。在战后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他开创了书画授教的先河。他以诗书会友,弘扬国粹,借大和风,还华夏魂。他那博大精深的学养,艺必己出的见地,孤诣崛奇的意匠,启后超前的胆魄,赢得了扶桑国同道的尊崇。在日任教期间的东京个人展,轰动日本艺坛,众家为之倾倒。他以四百多幅佳作,拓展了文人画的雅虐与内涵,'树立了诗书画一体的巨帜。日本著名书家今井凌雪著文《王学仲墨’海生涯记》,荐举了中国现代这位艺术家,后日文版《王学仲书画诗文集》和《美术思潮东移》的美论预言集相继问世,随偈导建立东方美学体系,中日文字简化一体机构等,在日本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友好人士赞誉他为继杨守敬的又一位中国文化使者。因而,浙江美术学院的王冬龄曾撰书“扶桑再度杨惺吾,艺坛又来郑板桥”的楹联,颂扬学仲的建树和艺业。后曾应邀到澳门东亚大学讲学和举办展览。他在书法理论上,提出了中国经学系书派之存在,对馆阁、道藏、禅经标志着儒、道、释的书风三论,都是他个人独创性的论见。还著有《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等书行世。王学仲先生论著甚丰,作品极多,他是一个拓展型的艺术家,美术思想家;他的人品和艺术造诣,受到识者的仰慕;他的影响波及海外,得到世界的承认,可谓饮誉四海,蜚声五洲。他倡行“扬我国风,招我民魂,励我时尚,写我怀抱”。他在 “不立一格以自困,不留一格以误人”来律己诲人,他以 “磨穿屐齿八千里,高卧津城四十年”的坚毅精神和执着追求,在他墨海生涯的旅程中留下了奇绝的足迹。
  王先生现为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现代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学仲先生名高品重,在上述许多名人的称号中,他却选择了凡人的头衔。“平生自号滕乡民,梦绕公邱四十春”的诗句,就是他的心照。正因这样,他留给世人一个美好的形象,受到家乡人民的爱戴。滕州市委、市政府为褒扬乡籍艺术家的功业,以荟萃翰墨,流芳垂远,为嘉惠后世,蒙养来者的长计,提出了营建艺馆的动议,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并得到曰本友人安田養先生等人的悉心捐助。1987年8月15日,奠基仪式上,王学仲先生激情满怀,热泪盈眶,他在赋谢诗中这样写道:“东衙会君议政室,北城忆我读书童;于今高塔扶天处.感建新园认旧踪。”表现了他对家乡人民和地方政府的感激之情。
  这座艺术馆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于]988年3月21日落成了。园内建有展览厅、讲座室、书画厅、文物陈列室、艺术资料室、收藏室、接待室、办公室等,组成中西合壁的四合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占地3亩5分,中庭水陆参半,斜桥回廊.典雅清幽。东园植有红枫腊梅.修竹婷婷•丹翠竞艳;南圃藤萝,交错盘绕,新绿成荫。园门楼上高悬金字朱匾,镌刻着著名画家关山月题写的“王学仲艺术馆”。
  一楼展厅.宏伟高阔,将王学仲60余幅国画代表作品,分为五“象”布陈,即以自然之象、古灵之象、髹漆之象、迷离之象、国风之象界分。韵格迥异,各领风骚,无论他描述的自然景物,异国风情,都具有他“重、拙、奇、旷”的笔墨意象。展示出他攻诗文,善书画,容万有,而臻情趣隽永,意境深邃.气象横生的高雅境界。曰本美术评论家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桑原住雄,高度称颂他的作品为“芳醇般的国画世界”。
  二楼展室是他的书法代表作,楷、行、草、隶、篆,各具风姿,特别是他的漆书和狂草,更令人陶醉。各种书体皆具精妙,其楷书清健洒脱,秀逸遒劲;篆书骨气丰润.雄美苍古;隶书纵横跌宕,意态姿肆;草书笔墨淋漓.雄放奇魂.豪气四溢。兑现了四十年前,徐悲鸿先生慧眼识英才的预言。当时,徐先生看到学仲的书法,便断言他是一位未来非凡的书法家,并热情地亲笔写道:“呼延生方在少年,其书得有如是造诣,秉赋不凡,盖由天授,方之古人,在唐则近于北海,宋则山谷,明则倪文正,王觉斯,而非赵,箠世俗之姿可相提并论也。”二楼文物陈列室,陈列了他捐赠的部分文物,有他家传的古砚、宋瓷、汉瓦、彩陶、青铜等物品,还有唐寅、郑燮、曾熙、马阜、康有为、邹振岳、王梦白、宫卜万等明、清一代大家的稀世珍品。现代诸名家徐悲鸿、吴镜汀、宁斧成、邓散木、郑诵先、李可染等为学仲先生署名的志念之作,更为引人注目,可以管窥到四十年前,他在京华修业时,诚挚求教诸先生又令诸公器重的见证。艺术资料室内,存档陈放着有关王学仲的研究资料和他的艺术论著,为后学提供了阅览的方便。
  这座艺术馆开馆以来,中外嘉宾身临这秀丽的艺苑,观赏着这美妙的作品,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情,开笔挥毫,写下颂美之辞。日本今井凌雪先生以篆隶之笔势赋写了“唯滕有才,为鲁之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朱乃正迅笔书就“诗以载道”。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题词妙借李白诗意,写道:“心中有语道不得,夜泊书画居上头。”这座艺术馆,是一座高洁的艺术殿堂,肩负着“艺馆翰墨香益远,嘉惠后世光寰球”的重任。这座被有识之士誉为江北“兰亭”的艺术馆,随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灿的光辉。
  (刘繁昌)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繁昌
责任者
王学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