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合烈士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92
颗粒名称: 陈金合烈士墓
分类号: K878.2
页数: 3
页码: 278-280
摘要: 从薛城西跨铁路,向西南复行数里,有独立山丘一座,南北长,东西短,高约数十米,名曰金合山(柏山)。山顶北部,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董存瑞式的英雄陈金合烈士之墓,墓呈园形,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墓前立一碑,正面刻有张爱萍书写的陈毅对陈金合烈士的评语,背面刻写陈金合烈士简要生平和英烈事迹。
关键词: 革命纪念地 陈金合烈士墓

内容

从薛城西跨铁路,向西南复行数里,有独立山丘一座,南北长,东西短,高约数十米,名曰金合山(柏山)。山顶北部,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董存瑞式的英雄陈金合烈士之墓,墓呈园形,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墓前立一碑,正面刻有张爱萍书写的陈毅对陈金合烈士的评语,背面刻写陈金合烈士简要生平和英烈事迹。
  金合山,西濒微山湖,东依薛城车站,山下为平原,四邻有村:东为于庄,西为吴庄,北为薛庄,南为小山村。临城(薛城)至夏镇的公路沿山北部贯穿而过,实为咽喉要道。1945年冬,日寇投降后,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从徐州派兵北上,侵犯解放区,国民党十九集团军陈大庆部侵驻临城,派九十七军驻夏镇,以一个营的兵力盘踞在柏山及山下诸村,构筑掩体工事,设置鹿砦,成为外围。山顶古庙东北和西北两部,筑起两座坚固的碉堡,居高临下,控制着周围数十里平原,将临城与夏镇连结一起。
  据陈金合烈士生前所在团团长张明同志回忆:1945年11月间,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我华野三纵八师决定拦腰斩断临城夏镇敌人之间的联系,首先攻打柏山,尔后再歼夏镇之敌,攻坚的任务交给我二十三团一营。营的部署是:一连迂回山侧东南部,从敌背后发起主攻,三连从西北部正面担任佯攻,二连攻击于庄之敌营部,尔后作为预备队待命。11日深夜11时,战斗打响,我军突然发起猛攻。熟睡的敌人尚未清醒,便有一部分当了俘虏,另一部分则凭着坚固的地堡和集密的火力进行顽抗。我军遂同敌人展开了一堡一垒的争夺战。激战四小时之后,守敌大部被歼,仅剩70余人被压缩在东北角一座大碉堡里。
  敌人在高大而又坚固的碉堡内拼命顽抗,机枪疯狂地扫射,控制着我军冲锋地带。一、三连连续几次进攻均未奏效,而且伤亡越来越大。营长命令二连架梯攻击,但堡高梯短仍未成功。此时,正是清晨4点,天亮之前如不结束战斗,就会陷于被动局面。这时,阻击部队又从临城方面传来消息,敌人增援部队出动了。团首长命令:10分钟内必须解决战斗,否则,迅速撤离。
  战士们经过一夜激战,眼下只剩下一个调堡,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来。然而,只有10分钟的时间,步兵上不去,炮兵又没来,炸药已陈金合烈士墓用完,手雷仅剩一颗。怎么办?二连机枪班长、共产党员陈金合同志站了出来,请求执行爆破任务。陈金合同志出生在滕州市善庄村一个贫农家里,从小失去父母,讨过饭,做过长工,当过铁匠,是在旧社会苦水里泡大,在革命队伍中成长的革命战士。连长完全相信陈金合,就把最后一颗手雷交给了他。陈金合同志接过手雷,飞快地拿起绳子冲向碉堡,结好拉火索,霎时间退了下来,向连长报告一切顺利。他挥臂猛拉长绳,不料绳子断了,敌人更加嚣张,疯狂扫射。这时,团参谋来到指挥所,传达团长命令,5分钟解决战斗,否则立即撤退。
  宝贵的5分钟,指挥员们个个焦急不安。陈金合同志再次请求出战,连长交待他:这是一颗快速手雷,拴好绳子再拉,机不可失了。陈金合同志转身消失在烟雾中,迅速匍匐前进,接近碉堡,一手举起手雷,一手拉开了导火索,扑向敌堡,只见火光一闪,天崩地裂一声剧响,英雄陈金合同志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胜利,和敌人同归于尽,光荣壮烈地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保证了柏山战斗胜利完成,全歼了守敌。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同志说:“陈金合同志是实际战争的领导者,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英雄。”华东军区决定追认陈金合同志为战斗英雄。陈金合同志所在班亦命名为“金合班”。当地人民为纪念烈士的丰功伟绩,将驻地命名为金合乡,将柏山改为金合山,修建了烈士墓,以资后人瞻仰垂念。
  (文光)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光
责任者
陈金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