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受益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60
颗粒名称: 蔡受益墓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204-205
摘要: 蔡受益墓,俗称蔡状元林。据《峄县志•古迹考》载:“蔡尚书墓,在县南半里许。尚书名受益,累官度支监丞,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工部尚书,殁葬于此。”蔡受益归葬在蔡氏祖茔,其地位于今峄城师范东墙外。蔡氏墓地中营建着他的祖父母、父母以及子孙的墓葬。古时候,蔡氏墓地松环柏绕,郁郁葱葱。由于距古峄县南门很近,与闹市相形对照之下,愈加显得幽静森然。
关键词: 陵墓 蔡受益墓

内容

蔡受益墓,俗称蔡状元林。据《峄县志•古迹考》载:“蔡尚书墓,在县南半里许。尚书名受益,累官度支监丞,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工部尚书,殁葬于此。”蔡受益归葬在蔡氏祖茔,其地位于今峄城师范东墙外。蔡氏墓地中营建着他的祖父母、父母以及子孙的墓葬。古时候,蔡氏墓地松环柏绕,郁郁葱葱。由于距古峄县南门很近,与闹市相形对照之下,愈加显得幽静森然。蔡受益和他的父母墓前当初竖有石碑数通,上面镌刻着元代秘书翰林院学士虞集所作的碑记,到了清代碑记已漫漶难以辨读。碑阴勒刻着蔡氏宗派之图,墓正门营建着神道翁仲,工程规模相当可观。现在墓地已夷为平地,除墓室尚保存在地下外,墓碑和林木早已无存。唯一可以作为蔡受益墓曾存在于此的标志是一件造型古朴生动的石巅质碑座。碑座系用整块巨石雕成,状如卧龟。由于采用圆雕技法,立体感很强,活灵活现。所谓焱质,是古代传说中的鳌形动物,为龙所生九子之一,性喜负重,古人常把它的形象制成巨石趺座用来驮碑。按照封建社会的礼制,只有社会地位和身份较高的人才能享用。
  关于蔡受益的生平,史籍记载十分简略。他大概生活于元代中期,祖籍陕州(今河南省陕县)。高祖蔡天祥曾任金朝长水县知县。元代初年,中原一带兵燹之后又发生天荒,饥殍遍野。为谋取生路,蔡受益的祖父蔡璋,祖母贾氏带他的母亲吴氏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992年)“迁峄州,因家焉。迄今为峄州人。”蔡受益有祖叔四人,“俱隐居不仕”。父亲蔡荣,字荣之,自幼“嗜学读书,及冠,从军伐宋,屡有劳绩”,被元朝提升为万户府军法曹。由于他对下属平易近人,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戴。不久又升任“建康路淘金提举,再迁为饶州路提督,皆以能称。”因办事干练,得到上司赏识。一年后厌倦游宦生活,遂解职还乡归侍其母,年八十而卒。因儿子蔡受益贵得封临沂县男,死时吟诗一首,其中两句是:“八十年来如一梦,飘然归去趁清风”。
  蔡受益共兄妹五人,他是蔡荣次子,“为人倜傥,重然诺,辩博有文”。入仕时由检校吏部徽政院积三考,除会福院都事,先选入掾中书,再转太医院都事。泰定年间出守峰州,天历年间累迁兵部主事、度支监丞,河北江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工部尚书。蔡受益在京居官期间与翰林院待制彭寅亮、奎章阁学士虞集相友善。他为官清正,处事干练,朝廷准备委以重柄,但由于与同官议不合,于是辞官归乡闲居,死后葬入蔡氏林。
  (李锦山)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锦山
责任者
蔡受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