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米城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48
颗粒名称: 晒米城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晒米城遗址位于枣庄市区南部约5〇里的台儿庄区泥沟镇马庄。遗址东部是一条已经淤塞的古河道,西部紧靠枣台公路,周围一片平野。从公路观望遗址,平地鼉起一高大土台,犹如古时堡垒。晒米城的来历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南北朝时的梁朝,其开基皇帝梁武帝萧衍,他的故里在兰陵中都乡中都里(峄县在东晋以后为兰陵郡治所在,萧衍故里应在今枣庄市东南)。
关键词: 文化遗址 晒米城遗址

内容

晒米城遗址位于枣庄市区南部约5〇里的台儿庄区泥沟镇马庄。遗址东部是一条已经淤塞的古河道,西部紧靠枣台公路,周围一片平野。从公路观望遗址,平地鼉起一高大土台,犹如古时堡垒。晒米城的来历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南北朝时的梁朝,其开基皇帝梁武帝萧衍,他的故里在兰陵中都乡中都里(峄县在东晋以后为兰陵郡治所在,萧衍故里应在今枣庄市东南)。有一次,他率领运粮船路经此地,不慎船翻粮倾,数千袋粮食全部掉入土台东边的河水中,梁武帝便令军士将粮袋打捞出来,运到岸西的土台上晾晒,后人便将此台唤为“梁王晒米台”,又称作“晒米城”。
  晒米城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便有人居住,一直到汉代,延续了大约二千多年。晒米城遗址属于台型遗址,原先面积很大,不知哪朝哪代,土台被人们从中部截开,修筑了一条道路。于是,当地居民将路东的土台唤作“晒米城”,将路西的土台唤作“晒麦城”。据《峄县志•古迹考》记载:“晒米城、晒麦城,俱在县东南三十里,二城相违,中隔一道,似是一城因路而分。”从明清至今, 这条路一直是南通台儿庄,跨运河直达徐淮的交通要道。此后,中兴公司又修筑了一条铁路专线,由晒麦城经过。由于大量用土,晒麦城已经夷为平地,惟独晒米城幸存于今,但面积已经缩小许多。
  残存的晒米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哑铃形,长90米,宽80米,总面积约7200平方米。地层堆积高约4一一6米不等。自1974年至今,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已经多次对遗址进行了考察,共采集各类标本四百余件。从遗址断面可以观察到文化层堆积情况,最上层约2米厚的灰黄色土质中包含有汉代、周代陶器碎片,可以分辨出的器形有灰陶豆、筒瓦、板瓦、陶鬲、陶罐等。第二层为商代堆积,可辨认出的器物陶片有灰陶鬲足、鬲口沿、石器残片、缸片、蚌片等,其厚度约2米。这一层中又可分为若干小层,每小层约〇.1一5米不等,有的小层是灰土堆积,有的则是未燃尽的木炭或红烧土堆积。第三层为龙山文化堆积,灰土中夹杂大量蚌壳、河螺壳以及残碎石器和磨光黑陶片。陶器碎片中可辩认的器物种类有鬼脸式鼎足、鼎口沿、盆口沿、罐把手、豆柄等。从遗址采集到的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遗物可分为陶器、石器、骨器三大类。陶器以黑陶为主,陶土经过严格淘洗,火候较高,通体磨光发亮,常见纹饰有竹节状纹,弦纹。器型一般较大,造型美观,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堪为古代陶器中上乘之作。遗址还发现蛋壳黑陶杯残片,这种陶杯质地极薄,只有一毫米厚,烧制十分不易,说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就已掌握了精湛的制陶技术。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锤、石刀等生产工具,均采用磨制技术。原始人就凭借这些简单的工具砍伐树木、割剥兽肉,顽强地生存下来。骨器主要有骨镞,是原始狩猎武器。骨角柄,其作用是装配于石器上充当手柄,便于生产时操作。除此以外,还采集到周代灰陶折腹罐,春秋战国时完整的铜镞,汉代陶豆,魏晋时期花瓣纹瓦当,宋代花口瓶等器物。
  考古部门根据遗址所暴露的遗迹和采集到的大量文物标本做出初步结论,该遗址最下层文化堆积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地层中含有龙山早中晚三期遗物,与周围地区所分布的同类型遗址文化面貌相一致。继龙山文化时期的居民之后,殷商先民,周代先民乃至汉代先民都在晒米城留下了艰难沉重的足音。从某种意义上说,晒米城遗址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教科书,有助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认识历史,了解家乡的昨天和发展变化。为了保护好这处重要的遗址,枣庄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公布晒米城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锦山)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锦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