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42
颗粒名称: 北辛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153-155
摘要: 北辛遗址是1964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发现的。1978年春至19Z9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滕县博物馆联合发掘,获得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科学资料。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北辛遗址

内容

北辛遗址是1964年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滕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发现的。1978年春至19Z9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滕县博物馆联合发掘,获得了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科学资料。
  遗址座落在滕州市东南距市区约35公里的古薛河旁的高地上,隶属于官桥镇的北辛村,故称之为“北辛遗址”。古薛河由东北向西南流往北辛村,其支流(仅存古河道遗址)在这里汇合。它东依低矮的龙山,三面被古河道环抱,地处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遗址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据发掘时地层采集的含炭标本,以放射性C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7345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东部沿海、黄淮水域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最早的遗址。故已命名为“北辛文化”。
  北辛遗址在其东、中、西三个区域内共揭露2300余平方米,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居住遗址和少许墓葬。出土的石质生产工具有磨盘、磨棒、铲、刀等,还有以鹿角做成的挖掘器,以蚌壳磨成的穿孔镰刀。其中石铲居多,多呈长方形、长梯形、舌形等,器形较大,通体磨光,制作比较精制。磨盘多呈三角形,矮足的磨盘甚为罕见。从这些遗物中可以看出七千年前的先民在原始农业生产劳动中,已经创造出一套较为完备的耕耘、播种、收割、脱粒等工具,这一切都说明了原始农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在一些窖穴的底部,发现了粟类作物的颗粒。这些炭化了的“谷子”,是目前我国北方已发现最早的农作物之一,这说明了农业生产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定居生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它为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但是,狩猎、捕捞和采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因此,先民们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面又向山林、河川谋求生活资源,遗址中出土制作规整而又十分锋利的骨箭簇、弹丸、渔标、陶网坠,以及数量相当多的动物遗骸,都反映了这一事实。在有的土坑底部尚残存着坚硬的腐蚀质层,并发现了动物的粪便,被认为是饲养过动物的场所。两个完善的猪头骨经鉴定是“家猪型”成年猪。
  编织、缝纫和制骨等手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在两件残陶器的底部清晰地印下了规整的席纹。磨制精细的骨针和陶纺轮的出现,使利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纺线编织,缝制穿着成为可能,因此以说这里已由身披兽皮、腰围树叶的时代进入了穿衣阶段。各种形状的磨石、骨锥、骨匕和骨簪等实物的发现则说明了加工骨器的一些实际情况。制陶工艺尚处在原始阶段,出土的陶制器皿品类较简调,采用模制和手制相结合成型,火候一般尚不高,纹饰古朴,独具一格,并发现了施有单彩的f红顶缽”,为此后东方彩陶的出现寻到了渊始。另外,在出土的陶器上还发现了两个形状相似的刻划“符号”,酷似鸟类的“足迹”,有人称它为“陶文”。在原始陶器上刻划的符号,被文字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北辛出现的这种在古陶上刻划的符号,比“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曾出现过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还要早数百年。
  北辛遗址发现的瓮棺葬,用相对的陶制深腹圆底罐为葬具,将夭折的婴儿置于陶葬具内,掩埋在居住的附近,以表示对死者的爱抚和惋惜。据民族志资料记载,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亦盛行瓮棺葬,有的还在陶葬具的一端凿一小孔,其意是让孩子的“灵魂”可自由出入,看来这种古老的埋葬习俗至少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了。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无疑说明我国东部省份、泰山周围和中原地区一样,七千年前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农业部落,它为研究农业发展史和氏族部落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祖国灿烂的原始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
  1991年,北辛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树瀛)北辛遗址出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