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峰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36
颗粒名称: 越峰寺
分类号: TU252
页数: 3
页码: 134-136
摘要: 越峰山在枣庄市最北部,位于今山亭区店子镇东北,与邹县、平邑县界邻。山势呈西北东南向,逶迤起伏,气势磅礴,主峰海拔473米,在众山之中如鹤立鸡群,高柱云天。山西可遥俯城河之水,势如奔马,注入似若明镜的岩马水库中。《滕县志•山川》载:“自莲青而东逾鄯河(即城河)翠然特秀者为越峰山。”越峰山秀丽挺拔,碧岫青岩,日映岚光,雨取黛色,堪称枣庄北境仙山灵峰。
关键词: 宗教建筑 越峰寺

内容

越峰山在枣庄市最北部,位于今山亭区店子镇东北,与邹县、平邑县界邻。山势呈西北东南向,逶迤起伏,气势磅礴,主峰海拔473米,在众山之中如鹤立鸡群,高柱云天。山西可遥俯城河之水,势如奔马,注入似若明镜的岩马水库中。《滕县志•山川》载:“自莲青而东逾鄯河(即城河)翠然特秀者为越峰山。”越峰山秀丽挺拔,碧岫青岩,日映岚光,雨取黛色,堪称枣庄北境仙山灵峰。
  越峰寺在越峰山西北脉,距店子镇约10多里,游人可东逾城河,顺起伏山路迤逦北行,便可抵达。越峰寺因山得名,寺立越峰支脉巅头,寺观旧址附近有一山村,名曰越峰寺村,因山寺而得名。越峰寺古时又称作“灵泉寺”、因寺中有山泉一泓,注玉溅珠,瑟韵琴鸣,如龙之喷吐,长流不息,故以“灵泉”、“龙泉”命名。由于越峰寺座落在深山幽僻之境,游人罕至,古建筑保存状况比其他寺观略好。虽然寺庙内墙颓壁斜,瓦脊七疮八孔,殿宇岌岌可危,但依然可辨识古寺旧貌。那些砖石土木构筑的殿房、配房、禅室、山墙还保存着。可以想见,古时候这座精舍梵宫香客不断,净界祇园烟火萦绕; 晨钟暮鼓响彻山谷,诵经之声回荡佛阁。越峰寺的始建年代据《滕县志•古迹》所载为元代: “灵泉寺,在越峰山,元至元间建。”其实是很不准确的,此寺的创建年代至晚应在唐代。在越峰寺山门两侧的山墙上,至今保存着两块唐代造像碑,因砌筑于墙壁上,虽历千年岁月仍保存完整。山门西侧造像碑高67厘米,宽39厘米,石碑上雕刻着坐佛一尊,立佛四尊。坐佛居中,立佛胁侍两侧,采用高浮雕技法,石佛面部略有残毁。山门东侧造像碑高78厘米,宽57厘米,石上正中雕坐佛一尊,两侧各有一菩萨胁侍,其下刻有跪参者二躯。碑两侧镌有题识,字迹已漫漶难识。这座造像碑也采用高浮雕技法,佛像和菩萨面部稍有残缺。这两座造像碑雕刻刀法熟练,深厚有力,形象生动。佛造像之风盛行于南北朝至隋唐。越峰寺这两块造像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探索古寺建于唐代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佛教艺术在鲁南的传播提供了考古资料。
  越峰寺内还遗存古代碑碣10多块,大都是元明清时期刻制。这些碑碣,由于风雨剥蚀,多已字暗行消,斑驳陆离。其中有金代碑碣两通,立于寺院之内。一通是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所立之碣,圆首,坐西面东,高244厘米,宽83厘米。碑额题刻“重修越峰山龙泉寺之记”,碑文已漫漶,难以识读。碑身及碑首被人用砖围砌一周,采取保护措施。从题额可知越峰寺在金代之前名为“龙泉寺”,至于“灵泉寺”之名,则为金代修建时所起。另一通金碑为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所立,也是坐西面东,碑首呈圭状,通高230厘米,宽82厘米,碑额题“敕赐越峰山灵泉寺”。此碑也采取保护措施,碑上用砖砌筑顶檐遮护。从碑额题识可知,“灵泉寺”之名始于金代大定二年,寺名出自钦赐,可见当时这座古刹已名播海内。
  另外,寺内还有一通刻像碑,碑身断为二截,卧于金大定二年碑前,碑身长81厘米,宽50厘米,采用阴线刻技法雕刻僧像二人。此碑年代当为元以后刻制,画像内容有待考证。越峰寺内有古树两株,一为银杏,一为槐树,苍苍挺挺,拔地撑天,绿荫翠干,均足有千年树龄,把古寺装点得更加清凉幽静。历史上越峰寺曾进行过多次修葺,其中金代和元代进行过大修,使古寺得以保存至今。越峰寺虽然远离都市,只因山青水秀,不受红尘纷扰,仍然吸引一些博雅之士眷顾,于参禅谈玄之余徜徉山林,啸咏泉石。古人颜汝甑曾作一首《秋杪游越峰山龙泉寺》诗,赞美了越峰寺的优美景致: 高屐穷幽曲,行来古寺中。
  晴云盘岭白,秋树过山红。
  门静人声悄,岩深樵径通。
  灵根天异植,抚玩倚西风。
  越峰寺自民国年间经过修葺后,至今未再维修,已经岌岌可危。有关部门若能挽救这处濒于毁灭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寺中文物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无论是对于历史研究还是开拓旅游资源都是大有裨益的。
  (李锦山)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锦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