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县故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25
颗粒名称: 承县故城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102-104
摘要: 承县故城承县故城座落在今峄城西一里,古邑八景之一“承水环烟”的西畔。《古今地名大辞典》云:承(承)水源出山东峄县北车稍谷,曰沧浪渊,南流会许池(即十里泉)水,南迳县城西,折东流至县东南入运河。汉置承县于此,以承水所经而得名。
关键词: 城址 承县故城

内容

承县故城承县故城座落在今峄城西一里,古邑八景之一“承水环烟”的西畔。《古今地名大辞典》云:承(承)水源出山东峄县北车稍谷,曰沧浪渊,南流会许池(即十里泉)水,南迳县城西,折东流至县东南入运河。汉置承县于此,以承水所经而得名。
  承县故城,地理优越,青檀、仙坛二山夹峙,承水清流一曲贯穿。故城东北之仙坛山,又名凤麓山,明代洪武年间因在山南建先农、社稷二坛而得名。其山雄秀巍峨,每当晨初,朝霞初上,晨雾莽莽,浮翠欲滴,尤其雨余雪后,岚光映日,金碧层层,城郭如画。山下村落竹树围映,炊烟袅袅,故称古邑八景之首,名曰“仙坛晓翠”。故城东之承水,沿古峄城西墙湍流南下,粼粼碧水,银浪层层,浮起腾腾烟波,环绕雄伟高耸的古峄西门•^楼,故又成邑景,曰“承水环烟”。水上建有孺子桥,东西横跨,青石砌成,创始无考,明清以来屡经维修。桥东直达西门;桥西古庙数座,碑碣林立,今已无存。故城西之青檀山,因多植青檀而得名。山下建有青檀寺、岳飞养眼楼。这里清幽静谧,风景宜人,古八景称之为“青檀秋色”。故城南部有一古代遗址,相传为隋初鄯州故城,因紧依承水,终年冲刷,遗迹所存无几,仅地面少见砖瓦陶器残片别无他存。
  故城四周墙基已夷为平地,从迹象观察,北墙位于今岳台子村北一线,徐楼村居于城内东南隅。故城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250米。西北角残存土墙一段,高约4米,东西长约15米,底宽约3米,系黄土夯筑而成,显系城墙之遗迹。故城地面上散见一些陶器残片,西南部堆积尤多,有瓦片、鬲足、豆把、罐片等。近年来,在故城周围曾出土了一些历史文物,1988年在故城东治理大沙河时,出土了一批周代青铜器铜壶、铜鼎以及汉代陶器等。在附近的东西山侧,古墓成群,常有汉画像石及汉代陶器出土。
  承故城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据史籍《汉书 •地理志》记载:承县,西汉高帝时所建,隶属东海郡 (郡治所在地郯)。《寰宇记》云:“前承县理此。”今峄西一里,汉承县古城也。《峄县志•古迹考》载:晋以后兰陵郡或理今州或理鄯,此城自为承,宋始移治承水东焉。承县之名始自西汉(王莽时一度改名为承治县),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诸朝。至金代兴定年间建立峄州、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峄州降州为县,自此,峄县之名始出。
  多少年来,民间流行着“峄州三迁”的传说,实际上就是承县、峄州、峄县三个时期。西汉建立承城历经千余年之久,至宋代方迁至承水东畔建立新城,仍为承。金代兴定年间在此建峄州,峄州城北枕仙坛山,西临承河水,历经沧桑之变,现城基已荡然无存,从迹象观察,四周轮廓尚可分辨,北墙在今峄城北关外约300米,从旧兴国寺(已废)旁贯穿,小东庄居于东墙中部,南墙在今南关东西一线,周长约4000米,城墙均系黄土夯筑而成。明代洪武二年降州为县,遂在旧州城西南隅筑建峄县土城。城.周四里,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有四门:东为兴贤门,西为迎恩门,南为望仙门,北为近圣门。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县毛凤鸣始将土墙增筑砖石。以后历经二百余年,至清代乾隆年间,方才陆续完善了城墙建筑。增修四门城楼,女墙垛口,并在南门城楼供奉关圣神位,祭祀香火。至此,峄县城雄伟坚固,四门城楼高耸,飞檐陡脊,角铃叮n当,甚为壮观。
  而今,古城虽已无存,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街道纵横,商店云集;高楼林立,鱗次栉比;行树成荫,花团锦簇;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古城涣发出新的生机。
  (文光)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