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阳故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24
颗粒名称: 倡阳故城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
页码: 98-101
摘要: 倡阳故城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约5里处。南依群山,北靠候塘村,东有龙河古道,西邻城西村,城周长3293米,当地有“九里单八步”之传说。南北长,东西短,大体可呈长方形。城中西南隅有小山一座,俗呼为“米山”。西北部有一庄,名唤城里村。其余部分皆为农田。
关键词: 城址 倡阳故城

内容

倡阳故城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约5里处。南依群山,北靠候塘村,东有龙河古道,西邻城西村,城周长3293米,当地有“九里单八步”之传说。南北长,东西短,大体可呈长方形。城中西南隅有小山一座,俗呼为“米山”。西北部有一庄,名唤城里村。其余部分皆为农田。残墙北部较为明显,系清代咸丰年间,村民为避兵乱,加高旧墙基,筑建倡阳圩,故而北墙现高出地表4一5米,底宽20余米。整个城基轮廓基本清晰可见。《峄县志•古迹考》载:“倡阳城在运河南,即左氏所谓‘城小而固’者也,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外建六门,东门外高冢累累,则传为倡阳君墓也。”故城内及城外东部,地面上散见许多陶器残片,多为豆、罐、盆、砖、瓦之类。有时还出现蚁鼻钱、铜剑、铜簇、铜印等物,石器亦有发现。《峄县志》载:“峄地古陶颇多,而以倡阳砖为佳,其制古拙、无文。长有尺余,宽半之,质坚,重逾于金石,人得之以为砚、付手民治之,锋刃不能入也。”城南群山之阴,古墓成群,常有画像石出土。1980年,河南省固始县出土了一把青铜剑,有铭文七字:“鄱王假自钕(作)承铨”。经考证为春秋时期倡阳国之遗物。据《读史方舆纪要》云:“峄县南五十里有倡阳城”。《峄县志》载:“倡阳,坛姓国,彭祖弟陆终第四子求言封此。”经文献考证,倡阳与大彭国有密切关系。《国语 •郑语》载:“大彭,豕书为商伯矣。”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篯,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由此可见,陆终第三子封大彭,四子封倡阳,两地相连,时代相同。
  据《左传》载: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四月初,晋侯以霸主身份召集鲁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祀伯、小郑子,齐世子光,会吴王寿梦于祖(今江苏省邳县西北),商讨联盟军政大事。晋国大将荀偃、士匄以倡阳国倾向楚国为理由,请求攻打倡阳,把它赠给宋国大夫向戌作封邑,借以打通攻楚的道路。晋国主将荀罃说:“倡阳城虽小,但却相当坚固,易守难攻。攻下来不算勇敢,攻不下来反被人耻笑。”而荀偃等人坚决请求出战,并保证如不攻克愿受军令处置。于是十三国诸侯之师,战车辚辚,旌旗遮日,浩浩荡荡杀向倡阳。
  襄公十年四月初九日,诸侯之师对倡阳城实施了包围,连续作战数日均未攻克。鲁国孟氏的家臣秦堇父,押送辎重车辆到达前线,倡阳人打开城楼的悬门,企图出兵夺取辎重,而诸侯的将士乘机攻入城内。倡阳守军急忙把内城悬门放下,打算堵鶴敌军分而歼之。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孔子之父)带领士兵刚要进攻,见悬门下降,急忙上前双手托住闸门,两臂支撑着千斤的压力,坚持把突入城内的将士安全撤出,转危为安。鲁将狄屍弥用大车轮蒙上皮甲做为盾牌,左手执盾,右手持戟,带领步兵自成一队,奋勇冲杀。因而,他们被称为“有力如虎”的勇士。
  倡阳守军欲试敌军勇气,便将布匹从城墙上挂下来诱敌攀登。秦堇父扯布登城,刚接近城垛,守军将布割断,秦堇父跌落在地上,守军又把布挂上,秦堇父苏醒过来重新上去,反复三次,守军表示钦佩,不再挂布。秦堇父这才退兵,把割断的布做成带子,在军中游行三天,倡阳故城遗址以示其勇。
  倡阳军坚守城池,浴血奋战,英勇抗敌,使诸侯大军的进攻受挫,久攻不克,军心动摇。荀偃,士匄便向主将荀罃请示说:“雨季快到了,而倡阳久攻不下,再拖延下去,恐怕回师不便,请主将下令退兵吧! ”荀罃一听非常生气,拿起身边的弩机向他俩扔去,并说:“你们李现了当初的诺言再来跟我说话,再给你们七天的期限,攻不下城来要你们的脑袋! ”荀偃、士匄吓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提退兵之事,急忙重整旗鼓,准备再战。
  五月初四日,荀偃、士匄率领步兵猛烈攻战,城上箭石如雨,城下杀声震天,诸侯大军轮番进攻,倡阳守军浴血反击,又经过五天的激战,守军终因寡不敌众,于五月初八日城池沦陷,倡H日国从此灭亡了。
  倡阳灭亡之后,属于宋。楚灭宋后改倡阳为傅阳。秦代设傅阳县。及至晋代均因之,后废除。倡阳故城的年代当属周至晋。
  1977年12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光)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文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