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与刘家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21
颗粒名称: 刘平与刘家寨
分类号: K928.3
页数: 5
页码: 86-90
摘要: 在台儿庄区侯孟乡稍偏东南的沃野中屹立着一座山峰,远远看去宛如一只活灵活现的蝎子在地上蠕动,当地人因此给它取名叫蝎子山。又因为山上自古以来留下一座山寨,人们又管它叫寨山。
关键词: 名胜古迹 寨山

内容

在台儿庄区侯孟乡稍偏东南的沃野中屹立着一座山峰,远远看去宛如一只活灵活现的蝎子在地上蠕动,当地人因此给它取名叫蝎子山。又因为山上自古以来留下一座山寨,人们又管它叫寨山。
  寨山虽不高大,但形势险峻。北面不远处便是闻名古今的大运河。南面便是运河支队健儿坚持抵抗日寇的黄邱山套。寨山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山头,分别叫东鱼岭、西鱼岭。寨山上林木葱笼,山下清泉潺潺,有筛子泉、马刨泉、母猪泉等。寨山上至今还残存许多残墙断垣。一道数米高的青石寨墙环山耸立,虽然已经颓坍,但望楼箭垛依稀可辨。寨墙里面残存着一片片断墙废墟,巨大的岩石上至今依然保留着不少臼窝和插旗杆孔洞。当年山寨内一定安扎过不少营盘。蝎子山由南北两个相对的山梁相连,当地人称作“马脖梗”。沿着“马脖梗”至今还残留着两条石筑长墙,高四五米,宽三四米,显然这是一道防御工事,上可跑马,又可布兵。长墙下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坡地,是山寨操兵演武的场所。顺长墙南去三四里,可达南山头,上面建筑和北山头大致相同,看: 来也是屯兵安营之地。关于这个山寨,当地传作“穆柯寨”,传说是宋朝巾帼英雄穆桂英占山为王时所筑。当地不少老年人尤其是刘姓人都管这处山寨叫“刘家寨”。说山寨的首领不是穆桂英,而是清朝咸丰年间幅军领袖北汉王刘平。当年,刘平的中军帐就设在北山头,插旗石上竖着_-面杏黄大纛,上面大字书写着“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北汉王刘平先”。刘平出身寒苦,世代居蝎子山下耕种,因对封建王朝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忍无可忍,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当初造反时,手下聚起一批苦大仇深的仁义之士,个个武艺超群,视死如归。据说刘平侄子刘四黑更是勇猛善战,技压群雄;侄媳也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刘平聚义造反后便把蝎子山作为立足之地,高筑墙,广积粮,利用高山固寨同官兵对抗。他经常带领人马外出打粮,杀富济贫,分剩的粮食便用骡马驮回山寨屯积。刘平在蝎子山竖起义旗后,方圆数百里饥民从者如流,官兵闻风丧胆,漕船从山下运河水面经过时经常被幅军截获。
  关于刘平的生平事迹,除口碑之外,《山东军兴纪略》和《峄县志》均有记载。刘平,又名刘平先、刘三平,生于清代道光年间。那时运河是清王朝的漕运要道,每年粮船“由江淮达运,连樯北上,岁逾千艘”。运河两岸徐、海、邳、宿、郯、峄、滕诸州县破产游民达数十万,聚集在运河沿岸做苦力,当船工纤夫。他们通常用一幅布包裹着头额。时间长了,这种装束便成为运河苦力的一种标志。苦力们往往数十人一帮或数百人一伙,“私相雄长,阴有部曲”,同时幅内也发展起秘密道会门组织,齐心合力同官兵抗争。尤其是郯城、兰山、峄县境内,自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以来,结幅、起幅日益增多,往往“昼伏宵动,聚散不常”,以劫掠漕粮为生。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攻占江南,切断漕道。清王朝改折海运,数十万苦力无可仰食。加上黄河连岁溃决,灾祸频仍,仅峄县境内饥民便数万转死沟壑。贫'困交加的农民忍无可忍,纷纷结幅,鲁南野火已成燎原之势。不久,太平军攻袭山东,峄县各幅首领李希孟、褚四丫头、翟三秃子、范僧等望风响应,乘势攻城掠镇,诛杀贪官污吏,鲁南一时大震。清漕运总督邵灿急奏请山东拨兵会剿,清廷诏令崇恩统兵兜剿。结果峄境“起幅益夥”。陈小臧、曹殿华、陈三科、丁大匠、李中喜、阎三棍、李洛、李小旦、王锅约二十多股幅军愤然崛起,同官兵乡勇浴血抗争。峄县令郭逢春因兜剿不力被罢官。新任知县蒋庆第竭尽全力操办团练乡勇,协助崇恩血腥镇压幅军。李希孟等幅主先后被杀害,农民起义一时进入低潮。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捻军兴起,张乐形、刘天福率大军“一陷台儿庄,再攻峄县城。”刘平望风响应,竖起幅旗,峄境一呼百应,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清廷急调宁古塔副都统德椤额统帅黑龙江精骑数千驻峄镇压。以刘平为首的各幅义军分占蝎子山、云谷山、抱犊崮、龟山、黄山负险抗击清兵。刘平乘清军不备,袭据汴塘圩,派人和太平军联系,被洪秀全封为北汉王,并派五百名太平军充当他的卫兵。当时峄县境内“壁垒相望,知县提空名据城中,号令不能出署,其同守而不叛去者仅缙绅数家与缉捕诸邑而已”。所有钱粮杂税皆由幅军征收,吏胥不敢过问。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忠亲王僧格林沁亲统八旗劲旅赶赴峄县,亲自坐阵台儿庄,严令全军围攻山寨。面对清兵压境,刘平镇静自若,指挥义军严阵以待,随时痛击敌兵。清兵凭借手中长铳火器和大炮向山寨猛攻。幅军同仇敌忾,无不以一当十,用檑木滚石强弩飞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攻击。血战三日,幅军营寨岿然不动,僧格林沁灰心丧气退兵。刘平击退八旗劲旅后,仍旧四处出击,在十里泉、齐村等地连创团练乡兵,并且发兵包围了县城,吓得官吏富户躲在城内“一夜数惊”。不久,刘平又扩大了出击范围,东至沿海,西闯夏镇,北攻沂蒙,南逼徐州,搅得官府惶惶不可终日,有力的支援了太平天国革命。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刘平接到洪秀全密令,召集各部义军会合,准备南'下投奔太平军。号令一出,刘双印、牛闺女、孙葆朱等首领立即响应,率各幅人马携兵裹粮,赶到运河南岸汴塘会合,数日之内,幅军汇集十万之众。义军亲切地称刘平为“平哥”,一致拥戴他为大幅主。一时间,运河南岸画角连声,“营栅亘数十里,兖徐大震”。清廷闻报,严令德楞额立即出击。德楞额因屡尝幅军苦头,畏缩不敢出击,便派翼长索尔固善率偏师开进台儿庄。索尔固善为了打败幅军,绞尽脑汁定下诱兵之计,趁着夜色昏暗,将重兵埋伏于运河岸边,然后挑出一支几百人组成的敢死队到幅军营盘骂阵。幅军出营迎战,刚一接触清兵便溃退,义军不知是计,见清军人少,便产生轻敌思想,纵兵追击。此时正是黎明时分,雾气弥漫。幅军刚刚追至运河岸边,还未立稳脚跟,便被官兵炮火击倒一大片,接着数千伏兵从两侧杀出。由于仓促接战,加上雾天,敌情不明,幅军损失惨重。经过这次失败后,刘平决定将新集的义军进行整编操练,提高幅军的战斗力。这时,官兵施展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对义军采取分化瓦解的卑鄙手段,用重金收买叛逆充当内应。有一天,刘平率领几个卫兵刚到倡阳圩,便被清兵包围,悬出重赏购买刘平首级。圩中几个见利忘义的叛徒顿起黑心,趁刘平不备将他杀害,并将首级献给了官兵。这位农民领袖死时不到四十岁。
  刘平和他所领导的幅军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反抗压迫反抗强暴的精神却浩然长存,永留人间。置身蝎子山上,面对山寨遗迹,眼前仿佛幻化出一幅画角连营金戈铁马的壮观场面,耳畔会响起冲天的号角,长鸣不息。
  (李锦山)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锦山
责任者
刘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