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故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20000014
颗粒名称: 墨子故里
分类号: K878.2
页数: 5
页码: 55-59
摘要: 墨子故里在木石镇笃山口下的标示牌上有四个刚健遒劲的大字一墨子故里。此系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所书。离此不远处就是墨子纪念馆。
关键词: 故居 纪念地 墨子故里

内容

墨子故里在木石镇笃山口下的标示牌上有四个刚健遒劲的大字一墨子故里。此系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所书。离此不远处就是墨子纪念馆。
  墨子纪念馆是一座建筑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筑。馆内建有亭台、陈列室,遍植树木花卉,景色宜人。赫然入目的《目夷亭》座落在纪念馆的西首,是为纪念墨子的祖先而立。
  墨子,姓墨名翟,古小邾国人。是我国古代(约公元前五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不讳‘贱人,身份”。传说中的墨子是其母梦凤而生。他出身于小手工业者。据《墨子•贵义》篇记载:墨子常常自称“贱人”、“鄙人”。墨子游说于楚国,欲见楚惠王,楚惠王认为墨子不够“格”,便让属下穆贺接见。穆贺听墨子讲了许多治国的道理以后却对墨子说:“你讲的道理固然很好,可是我们的楚王是天下的大王,怎么会用你贱人的主张呢? ”但是,墨子却不在乎这些,他认为只要他的言论和行动对老百姓有利就无可非议了。
  “昼日讽诵习业”。据记载,墨子到了中年以后,学习更加刻苦勤奋,经常用车载着很多书去周游列国。《吕氏春秋•博志篇》载:墨子昼日讽诵习业。在他上到 “士”这个阶层以后,更是如此。
  “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孟子•尽心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并以自己的行动“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孝徒步之士。”(《墨子•鲁问》)为此,他常常“席不暖“突不黔”,未尝一日宁处。他听到公输盘替楚国制造攻城的器械准备去攻打宋国的消息之后,一方面派他的弟子300多人到宋国作好御敌的准备,防备楚王攻打宋国,另一方面,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从鲁国出发,昼夜兼程,脚磨破了撕块衣裳裹一裹再走,赶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都城。他先见到公输盘说:“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我想让你帮我杀掉他,并愿意献给十金酬谢您。”公输盘说:“我奉行正当的道理,从来就不墨子故里纪念碑亭杀人。”墨子抓住这个机会对公输盘说:“楚国土地有余,但是人民不足,用战争伤害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他聪明。按照正当义理不去杀少数人但却去杀更多的人,这叫不知道类推的道理。”公输盘无话可对。墨子就让公输盘带他去拜见楚王。墨子给楚王用了三个生动有趣的比喻将楚、宋两国的幅员、资源加以比较,指出假如去攻打宋国,就如犯了窃疾一般,使楚王攻宋的思想发生了动摇。但是楚王认为,现在造好了云梯等器械,还是要攻打宋国。于是,墨子就解下身上的革带当作城池,以小木牒(板)为守城器械,与公输盘模拟了一场攻守械斗。公输盘用云梯、撞车、飞石、车弩等器械“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轻而易举地“九距之”,使公输盘非常难堪。公输盘想杀掉墨子,但墨子早有准备,“虽杀臣,不能绝也。”迫使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
  “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墨子•耕柱》)墨子到鲁阳游说,见到鲁阳文君,鲁阳文君和墨子谈起诸侯之间互相吞并攻伐的事,墨子说:“如今大国攻击小国,就好象是孩童们把两手着地学作马的样子一般,孩子们学马的形状虽然也象些,但是除了劳累之外,其它什么也得不到。攻人之国也是这样,不仅是被攻的国家的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而他们自己国家也是男不能耕,女不能织,落得个两败俱伤,这不是正象小孩子们在地上趴着学马的样子一样吗?”“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墨子•兼爱》)墨子对他的弟子说:“天下所有的祸乱,篡夺、怨毒、仇恨等所发生的原因,都是不能互相亲爱所致。因此,仁德有识的人士都反对不相爱。”那么既然反对不相爱,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墨子说:“必须用共同相爱,交互有利的办法来改变它。”弟子们说:“那么,兼相爱、交相利的办_是怎样的呢?”墨子说:“就是把别人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家来爱戴;把别人的家庭当作自己的家庭来保护;把别人的身体看作是自己的身体来珍重。这样做了,就会使诸侯相爱而不互相征伐作战,大夫相爱而不会互相争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互相伤害。因而,君臣相爱就会上明智下忠诚,父子相爱就会父亲慈善儿子孝顺,兄弟相爱就会和睦友好相处。如果天下的人都能相爱,强大的不会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会欺压人少的,富有的不会欺侮贫穷的,高贵的不会轻视低贱的,奸诈的不会欺骗愚笨的。天下所有的祸乱,篡夺、怨毒、仇恨,可以使之不生,这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德的人士赞美‘兼爱’。”“节用”、“养士”。(《墨子•贵义》)墨子到了卫国以后,卫国大夫公良桓子请教墨子说:“卫国处在乱世之秋,应该怎样治理才是呢?”墨子说:“卫国是小国,处在齐、晋两个大国之间,就好象贫苦人家处在两个富家之间一样,如果学习富贵之家在衣食方面花费很多,那就会贫穷破败得更快了。现在我观察你的家里有许多用文彩装饰过的车子,有许多可供喂养马匹的豆类谷物,还有许多穿着绣花衣服的女人。如果我们把装饰车子、喂养马匹、刺绣衣服的费用拿来,把有才能的人供养起来,可养千人有余。假如遇到患难,就让数百名武士在前面迎战,数百名武士在后面守卫,这同让数百名妇女在左右,哪一种更安全?我认为不如(节用)养士的安全了。”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有一天,墨子给他的弟子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够管理好国家,他们是按照德行来安排官位高低的,尊敬的是有贤德的人。虽然是农民与工匠出身的‘贱’人,只要有能力就举用他。一经举用,就给予他们较高的官位,很厚的俸禄,让他们负责政治事务,给予他们决断政事的权力。这是因为,官位不高,百姓就不尊敬他们;俸禄不厚,百姓就不信任他们;政令不决断,百姓就不害怕他们。拿这三样东西授给贤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贤德才给予赏赐的,而是希望他们把事情办好。因此,在那时按照品德的高下就任一定的官职,按照一定的官职来处理政事,根据成绩大小定赏罚,衡量功绩如何定俸禄,这样就形成了做官的不能永久的显贵,老百姓也不会永久的低贱,有贤能的就任用他,没贤能的就罢免他,任用大家都认为好的人,排除私人之间的情感,这就是‘列德而尚贤’的意思。”墨子在提倡“强本”、“节用”的同时,积极带领他的弟子广泛地开展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为备城门而设计的吊桥;为探测敌兵军情而设计的听瓮;为备战而制造的舟、车等,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同时,他在自然观、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特别是对几何、光学的贡献更为突出。(王祥裕)

知识出处

枣庄名胜古迹

《枣庄名胜古迹》

为了弘扬枣庄的悠久文化历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便于读者和海内外游客更多地了解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编辑出版《枣庄名胜古迹》一书。这本专辑,包括秀丽山川、名人胜迹、古代城址、古代建筑、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教堂寺院、革命纪念地、古树名木、城市园林、文博机构等十一部分,并配有部分名胜古迹和景点图片。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祥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