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乡村百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印象羊庄》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1401
颗粒名称: 六、乡村百业
分类号: TU98
页数: 11
页码: 103-113
摘要: 林林总总的乡村百业,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 活,又记录了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关键词: 乡村规划 职业

内容

乡村是个火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同的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运用各自的“道具”演绎了或平凡或精彩的人生,描绘了一幅乡村百业图。林林总总的乡村百业,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又记录了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一)杏坛琐忆。
  羊庄与“科圣”墨子的诞生地仅一山之隔,教育的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传,此时范蠡在陶山隐居,曾设坛讲学,向百姓传授商道。汉代以后,羊庄曾长期兴行儒学,直到民国。
  据《滕县志》记载,明代陶山上建有书院,贾二近、王兀宾、王嘉宾等名流曾共读于此,后来故地重游也留下过诗作。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但羊庄地区仍然尊孔读经。民国时期,改学堂为学校,羊庄是私塾和学校教育并存,设有县立高小一处。
  建国前老学校1936年,羊庄建有国办“乡农学校”一处。到抗战爆发前,羊庄的初小发展到十四处。抗战时期,羊庄形成了私塾、国民学校、抗日小学等多种学校并存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羊庄教育迅速发展。五十年代,对全镇小学进行了调整,设立六处完全小学,十五处初级小
  学。至“文革”前,全镇工读小学和公、民办小学共发展到六十二处,农业中学七处。1970年,羊庄中学建成并开始招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中小学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此时学校羊庄中学教学楼的教育、教学条件较差,被人们称为“黑屋子,石台子,还有一群土孩子。”不少学校是借用的房屋,办学地点分散。进入
  八十年代,全镇中小学逐步进行撤并调整,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九十年代是羊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大发展时期,全镇中小学相继建成教学楼,学校成为乡村亮丽的风景线。1996年,全面完成“普九”工作。进入新世纪,羊庄教育又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软、硬件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全镇教育实现了“均衡化”发展。目前,全镇设有中学两处,完小七所,教学点五处,公、民办幼儿园十余所。
  (二)医林觅迹。
  羊庄是古代医疗发达的地区之一,出土的战国前用于针灸的骨针可以为证。重修《唐新本草》的李绩(徐懋公)被封为东海郡公(羊庄曾属东海郡),他曾以医鸣于唐。清末,羊庄境内有同春堂、保寿堂、崇德堂等几个较大的中药堂铺。民国时期亦有宏德堂、广济堂等比较出名;小北塘村的李汉臣,擅长内、妇、儿科等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并著有《内、妇、儿杂病验录》一书,在当时誉满滕县。一方名医王玉珂(南塘人),治疗痘疹手到病除,被人们誉为“王神仙”,并有《疽疹经验良方》一书传世。抗战时期兵荒马乱,羊庄医疗行业逐渐衰颓,除大赵庄曾设立过“临时战地医院”外没有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
  一九五五年,羊庄卫生所成立,后改称卫生院,设有庄里、杜堂两个分院,中西医结合成立了一支庞大的医疗卫生队伍。一九五六年起,各村开始设立医疗卫生组织,先后经历了保健站、卫生室、合作医疗站、个体诊所、中心卫生所的变迁,从业人员也由当年的 ‘‘保健员”、“赤脚医生”变成了今天的“乡村医生”。乡医们背着药箱,走村串巷地服务于百姓。七十年代以来,羊庄的“百草堂”享誉一方,老中医刘守彬擅长妇、儿等科,特别是对治疗小儿肺炎、腹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枣庄境内上百里路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其子孙师承祖业,也是辈辈出名医。
  近年来,“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建立使羊庄的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中心卫生院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大内部设施投入,己建成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一级甲等卫生院,现设有十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新建病房楼装有中央空调、墙壁中心供氧设备,能容纳一百六十余张床位,基本满足服务区内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
  (三)五行八作。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乡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是靠手工做成,并由此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造就了一个个从事这些手艺的能工巧匠。从他们手上做出来的产品,不仅是实用品,有的还是工艺品,也是一种文化。这些匠人们被乡村人称为“手艺人”,尊称“师傅”。
  铁匠。
  铁匠各地均有,其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铁匠炉”或‘‘红炉”。铁匠铺里炉火烧得通红,师徒俩你一锤我•锤轮番砸下去,火花迸射,铮铮的响声可以传遍半个村。农耕时代的犁、耙、镰、锄等生产工具和铲、勺、锤、钉等生活用品,甚至是战争用的刀、叉、斧、钺等冷兵器都是他们用手叮叮当当地砸出来的。
  走动营业的铁匠多为三人,…辆粗重的独轮车,这边载着炉子、风箱、砧锤等工具,那边装着被褥、水壶、缸子等行李用品,找个地方摆开摊子便开始工作。木匠的斧、石匠的錾都要送来让铁匠锻炼锻炼;耕地的犁、铲粪的锨也需要铁匠来加工加工。铁匠做活精致与否关键在于把握“火候”,看不出火候的即为外行。铁匠们特别珍爱自己的手艺,产品必须要打上自己的印记。
  羊东村的黄家是鲁南一带有名的铁匠世家。据说,清末传人黄宝太锻制功夫独到,打造的匕首能穿透七层铜钱,一生收徒三十多人,遍及羊庄内外。高村陈氏铁匠铺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生产的“陈忠”、“双钱”牌镰刀享誉鲁南。解放后,在陈氏铁匠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二羊镰刀厂”曾红极一时,
  “三羊”牌注册商标产品-度畅销国内十五六个省区。镇驻地西北的磕井村也曾是著名的镰刀生产专业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如今乡村的铁匠越来越少…… 石匠。
  石匠,是指从事石料采集和加工的手工业者,应该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属于大匠人的范畴,一般不会走街串巷的,谁家有石匠活的话都会主动去请石匠的。
  石匠们干的是力气活,都是些不怕吃苦的汉子。他们皮肤黝黑,双手宽厚,手掌粗糙且伤痕累累,有一身的力气,抡起大锤“嘣”的一声,火花四射,石板上冒起一缕白烟儿。境内南、北山区石匠较为集中,主要是开山取石。他们技艺精到之处在于辨石脉、选石场、看丝缕、打炮眼等。好石匠在山中取石,犹如砍瓜切菜一般。过去,乡村修建水库、构筑水渠,建桥修路、砌石垒屋,都需石匠出力流汗。石匠还要有很强的耐性,能坐得住冷板凳。一手拿锤,一手握錾,一天到晚对着那些毛坯石料敲打,精雕细琢。研豆需要的石磨,看家护院的石狮,显示权势的门当,泼墨抒情的石砚,都需要他们静心雕琢;石匠大多没有太深的文化,可许多流传千古的碑文、精美绝伦的石刻,以及设计科学、精巧的石桥等都出自他们之手,乡村很多的石头微雕,更是让那僵硬、呆板的石头脱胎换骨,有了鲜活的生命与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石匠功不可没!
  如今,在乡村己很少能看到石匠,偶尔看到的也都是老石匠。他们在小镇的街头或村口,架着老花眼镜在做着单调、单一的活儿……
  木匠。
  木工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从鲁班爷开始,这个行业历经几千年,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还离不开它。从事木工行业的人被称为“木匠”。在乡村,大到房屋,小到板凳,都是他们一斧一凿精心制作的。
  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伸展绳墨,拿笔划线,推刨子找平,用尺拐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
  木匠干活一般是师徒结伙。“师徒如父子”,师傅是极其严厉的。
  徒弟要想学到手艺,必须得听师傅的话,事事做在前头,给师傅端茶倒水打下杂。否则,师傅不好好教你,出不了徒,没有人请你做家具。过去,师傅教徒弟是要留一手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最关键的地方师傅是不传授的,要靠徒弟自己去领会。徒弟悟性高的,慢慢也就学会了;徒弟笨拙的,咋地也学不会,所以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说法。
  改革开放以后,羊庄的木工业迅速发展,专业队伍、从业人员之多一度空前,从而促成了火北塘、黄屯等木工专业村的形成。八九十年代,羊庄几乎每个村都有从事木工的人员,前期主要是在本村进行作坊式加工,生产的木制家具也曾进入了枣庄、滕州的各大商场,成为当时城市居民争相购买的产品。后来,很多木匠纷纷外出,进入城市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现在的乡村木匠越来越少,可怎么也忘不了他们的形象:推着个独轮车,上面放着家伙箱子,里面装着锛、斧、刨、锯、墨斗、拐尺等,腰里别着个旱烟袋,头上戴顶破旧帽子,脚穿布鞋。干活的时候,耳朵上夹支铅笔用来划线,肩上搭一个旧毛巾用来擦汗,眼睛不好的老木匠还要戴个老花镜,挥汗如雨地干个不停…… 钯盆锢漏锅。
  过去,由于物资匮乏,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稀少短缺,一些易碎的锅、碗、坛、罐等,
  除非粉碎性的损坏,但凡能有修补利用价值的就绝不会轻易扔掉。这样,就促使了一个行业的诞生一一 “钯盆锢漏锅”。
  那时,没有任何电动工具,打孔全凭自制的木钻如拉二胡似地来回不停,一个孔需钻十几分钟,孔的大小、间距还必须对称适中,所以,孔眼钻的好坏便成了能否干好这门手艺的关键,因此也就有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俗语。孔眼打好后,要把一个个疤钉嵌入孔中,用小铁锤轻轻敲打扁平,将裂缝扒紧,然后抹上油灰,干了再使用便滴水不漏。
  如果是补破锅窟窿,由于增加了一道熔化铁水的工序,则要复杂一些,且需细细修整打磨碴,口边沿。无论裂缝碴儿如何歪扭七八,经手艺人的锢锔后都能“无缝对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破旧的器皿无人再用,这门手艺已经绝迹,但在老年人的脑海中却依然记忆清晰。
  镪剪子磨菜刀。
  过去,在乡下经常听到一种悠长如歌的声音从远处飘来,“镪剪子来一一磨一一菜一一刀”。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肩扛长凳的身影在走巷串户。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三三两两的围将上来,有的拿着剪子,有的带着菜刀。但那位吆喝的师傅似乎从容不迫,往他的那条长凳上一坐,从褡裢里拿出工具,吱吱地镪起剪子来,或掏出块油光油光的磨石,拉开架势,
  刷刷地磨起菜刀。再钝的剪子,再不快的刀,只要一经他的手就会变得非常锋利。
  80年代后期,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越来越少,如戏曲般的吆喝也B渐渐听不到,那婉转悠长的声音至今回响在人们的记忆里。
  篾匠。
  篾匠,把竹子劈成软软的,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的薄片,编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的筛子;织成光滑细腻,凉爽舒坦的席子;或者把竹子砍成扁担,上肩轻松,刚軔恰当。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过去,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篮子、筐子之类的篾制用品,甚至工艺品皆出自他们之手。但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已几近被淘汰。
  其他手艺人。
  过去,经常活动在农村的手艺人,还有从事金、银、铜、锡等器物加工的匠人;从事弹棉花、纺织、印染等工作的手艺人;做与吃有关的,揍豆腐、打烧饼、贴锅饼的人;从事服务业,理发、刮脸的剃头匠;砸“洋桶”、加工烧壶的白铁匠;扎花圈、牛、马的纸匠;做衣服的 “裁缝”、上鞋底或锥鞋的“皮匠”;做杆秤的秤匠、卖挑货的货郎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行业不能满足于人们生活的需求,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从事这些行业的匠人也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而有些行业适应了时代前进的步伐,科技的进步又为手艺人提供了工艺改良的便捷途径,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手工艺也在他们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知识出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

《印象羊庄》一书就是羊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是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故土寻根、寄托乡情的“图文记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四德工程建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它对突出镇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城镇品味,繁荣乡村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羊庄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