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上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州印象》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1198
颗粒名称: 岗上遗址
分类号: K878.3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岗上遗址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陈岗村东首,地处河旁高地,北临槨河,东邻槨河支流,东西长约500~95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岗上遗址

内容

岗上遗址位于滕州市东沙河镇陈岗村东首,地处河旁高地,北临槨河,东邻槨河支流,东西长约500~95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路面及河岸断面处可见文化堆积层分布,地表曾米集有南足、南口沿、盆、缸、筒瓦、板瓦和罐口沿等陶器残片。根据采集标本断定,遗址时代为大汶口、龙山、商、周、汉代。它的发现揭开了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第一页,在我国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了解当时本地区文化聚落分布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77年,岗上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岗上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岗上遗址,最初发现于1952年春季。1952至1953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派人作过调查。1957年春,山东大学历史系师生作过一次调查,并有简报发表于《文物》1958年第1期。1959年春季,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又进行一次调查,于河旁发现被水冲刷出两座墓葬,进行了简单的清理,并征集到许多遗物。同年夏天又在河旁挖得两座墓葬,遗物亦甚丰富^1961年夏季,为了进一步了解岗上遗址的文化面貌,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联合组成一个六人的考古试掘小组,进行探掘,清理了墓葬八座、东周灰坑一个,开探沟一条,所得遗物达百余件。1998年,为配合北留路拓宽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滕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进一步加深了对遗址内涵的认识。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开展了全面系统性考古勘探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岗上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目前,滕州市正加快推进岗上遗址保护与展示及鲁中南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建设工程,委托专业机构着手编制岗上遗址保护规划。

知识出处

滕州印象

《滕州印象》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内容包括:国家级集体荣誉、国家级品牌产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国考古新发现、国家级文物、国家级非遗文化等,展示了滕州市获得的国家级荣誉、品牌以及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