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贤冯谖焚券市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薛国沧桑》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998
颗粒名称: 二十四、 贤冯谖焚券市义
分类号: K231
页数: 12
页码: 255-266
摘要: 之前我们讲过,魏子替孟尝君到薛邑收租税时,遇到了一位很贤德的 人,就私下以孟尝君之名,把租稅赠给对方。当孟尝君受到诬陷将要被齐 湣 王治罪,那位贤人就挺身而出,为孟尝君申述,还以自尽证实了孟尝君 的清白:这说明孟尝君门下许多宾客都很有眼光和才干。像魏子一样,冯 谖也是薛公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他也是一位颇具战略修养的贤士。
关键词: 战国史 贤冯谖焚券市义

内容

孟尝君乐于招揽天下贤者的美名,几乎是尽人皆知,为此冯谖就穿着草鞋远道而来,他要拜访孟尝君。
  一见面,孟尝君就问冯谖:“先生您远道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吧? ”冯谖说:“我是一个很贫穷的人,听说您非常乐于养士,所以才跑过来归附您,是为了在您这里找口饭吃。”冯谖是个很痛快的人,他说得很直接,孟尝君没再说什么,让人把冯谖安置在食客的住所里。
  其实,同苏代一样,冯谖也是那一类知识群体中的一员,这些人或是为其主公作为外交使者游说君王,或是身体力行具体办事,或是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观念。好辩是冯谖和苏代等人的特色,他们都具备深厚的学养和非凡的论辩才能,可以在与对方言语交锋时说服对方,靠论辩游说手段建功立业。冯谖刚刚见到孟尝君时,要好好观察一下孟尝君,所以并不急于表现自我。
  但孟尝君并没有忘记此事,过了十天,他就询问食客住所的负责人:“客人冯谖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做些什么事情? ”负责人说:“这位冯先生可真是太穷了,他没有别的,只有一把剑,还是用草绳缠着剑把。冯先生平时不做什么,只是弹着他的那把剑,唱’长剑啊,咱们回家吧!吃饭没有鱼。’”冯谖这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薛邑为食客提供服务的负责人不明白,而孟尝君并不在意,只是吩咐负责人安排餐食时加上鱼。冯谖吃饭时,就有鱼吃了。
  冯谖的个性很强,他并不想象别人一样自我表现才能,而是很矜持地242藏而不露。同时注意观察孟尝君的为人。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继续向那位住所负责人打听冯谖的情况,负责人说:“冯谖先生还是弹着剑唱,这回是唱’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这不是贪得无厌么?孟尝君招待食客三千多人,也很难遇到冯谖这样的怪人。孟尝君想了想,就派人为冯谖安排,进出都有车子坐。孟尝君到底是很有见识的人,他当然已经看出这样一个傲慢之人必不平常,就一再礼遇,满足冯谖的额外请求。
  再过了五天,孟尝君找到那位负责人,询问冯谖近期的情况。负责人回答:“虽然吃饭有鱼,出行有车,可这位冯谖先生还是弹着剑唱,说 '长剑啊,咱们回家吧!没有办法养活家。’”孟尝君听说后,便派人打听,得知冯谖家中有一老母,于是安排专人去其家中送了些钱粮。
  孟尝君是个君子,君子自有容人之量。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冯谖也有没再说什么。
  冯谖这个人是战国时期谋士群体中一个很典型的人物。历史文献《战国策》对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谋臣策士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其中通过对冯谖弹剑奏歌等故事的描述,突出表现出了这类人非凡的性格特征。
  孟尝君时任齐国相国,养有食客三千人之多,整个封邑的赋税收入加到一起,都不够供养这么多食客,他就派人到薛邑贷款放债,希望以此增加一些收入。
  但那段时间薛地的生产经济情况一年到头都不好,民众并没有多少收成,从孟尝君那里借债的人,大多数都无法付给利息。这样下去的话,供养食客的费用将出现短缺。
  面对这种情况,孟尝君焦虑不安,这么多的宾客解决不了供养问题怎么可以。他就问身边的侍从:“谁可以派往薛邑帮我收债? ”那位食客住所的负责人就说:“住所里的冯谖老先生,从状貌长相上看,很是精明,又是位长者,一定很稳重,派他去收债应该是最合适的。”日久才能识人性,时间久了,大家就能感觉到冯谖的内在品质了。冯谖这个人不虚伪、谄媚,处事总是不卑不亢。当初来到孟尝君这里时,冯谖是很贫困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地位低下的冯谖,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寻求能够赏识他的上层人士,却没有对自己的窘困情况有任何的遮掩。在那个战国时代,作为贵族的门客,就得有一定的本领,但第一次与孟尝君相见时却说自己无好无能,可见其很真诚。
  孟尝君就把冯谖请过来,向他请求:“虽然看上去我很风光,但宾客们却并不知道我的无能,现在来到我门下的宾客有三千多人,可如今食邑的收入,已经不能解决供养宾客之需了,所以我在薛邑放了一些债,指望能有些利息收益。希望先生您能帮助我去一回薛邑,索取欠债。”冯谖说:“好吧。”他很痛快地答应了,然后告别孟尝君,前往薛城。
  冯谖很愿意为孟尝君服务,当初他三次作歌索要待遇,孟尝君依然能礼贤下士,满足要求,这让冯谖认定了他确实投靠到了一个明主,可以就此施展学识,干一番事业。
  到了薛邑后,冯谖就把凡是借了孟尝君钱的人,都给请过来,大家集合起来后,交上来的利息有十万钱。也有很多人,并没有交利息,他们是交不起,没有钱交。
  3冯谖与魏子的做法一样,他并没有把这笔款项送给孟尝君,却酿了许多酒,买了肥壮的牛。
  冯谖再度把借钱的人召集起来,能付给利息的都请来,不能付给利息的也请来。冯谖要求大家,一律带着借钱的契据,以便核对。他先请大家一起参加宴会,当日,杀牛炖肉,置办酒席。冯谖处理问题时既判断清楚又非常果断,他平时就注意观察孟尝君的情况,早就看出了孟尝君放债的问题所在了,所以才如此处理。
  宴会上,正当大家饮酒尽兴时.冯谖把契据拿出来,走到席前,与借债人逐一核对。对于能够继续付给利息的,冯谖就给对方定下期限;而穷得不能尝付利息的,冯谖就取回他们的契据并且当众烧毁。
  接下来,冯谖对大家说:“薛公之所以向大家贷款,就是给没有资金的人提供资金,让大家从事生产,更好地做生意;他之所以向大家索债,就是因为没有钱财供养宾客了。如今富裕有钱还债的人,已经约定好了日期还债;因为贫穷根本就无力还债的烧掉了契据,把债务全部废除。下面,就请大家开怀畅饮吧。咱们有薛公这样的封邑主人,日后怎么能背弃他呢!”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感动,大家都站起来,连续两次行跪拜大礼,向孟尝君致谢。冯谖这么做是出于对孟尝君的忠诚,是在为孟尝君收买人心。冯谖很清楚得到民众的拥护,才是孟尝君作为政治家的立足根本。冯谖出身贫寒,非常了解底层民众的情况,他的做法既有利于欠债人,又有利于孟尝君。
  欠债的人都很高兴,可当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是既不理解又十分恼怒,马上就派人召回冯谖。一见到冯谖,孟尝君就责问道:“我的封地本来就不大,而且多数百姓还不按时还给利息,宾客们连吃饭都怕不够用,所以才请先生您去帮我收缴欠债。听说先生收上来钱后就大办酒肉宴席,还当众把契据给烧掉了。这是怎么回事? ”冯谖自有他的道理,他给孟尝君解释说:“是这样的,如果不大办酒肉宴席的话,我就不能把欠债的人全都给集合起来,也就没有办法了解谁家富裕谁家贫穷。对于生活富裕的人,我就给他限定了日期的还债。对于那些贫穷的人,就算监守着他,催促上十年他也无法还上债务,而且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多,到了危急的时候,贫穷的欠债人就会用逃亡的办法赖掉债务。如果催促得很紧迫,不仅终究没有办法偿还,而且国君还会认为您贪财好利,不爱惜平民百姓。对于民众,您就会背负上冒犯国君的恶名。这可不是用来在民众那里彰扬您好名声的做法。如今我烧掉了那些毫无用处且徒有其名的借据,废弃了有名无实的账簿,就是为了让薛邑的民众都信任您,而彰扬您善良的好名声,您还有什么可疑惑的呢? ”孟尝君是个明白人,而且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声,所以听了冯谖的解释,就拍着手连声道谢。孟尝君也知道那些非常贫穷的欠债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还付利息,本金都要不回来,冯谖的做法是合适的。最初的冯谖是一个自称无才的人,为孟尝君收债却不收款反而舍财,直到申明道理,才使孟尝君恍然大悟”5242孟尝君虽然是齐王宗亲,但也会遇到政治斗争,嫉妒他的人在齐国和齐国以外都有。当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而且还独揽齐国的军政大权之时,就罢免了孟尝君的相国职位。
  孟尝君被罢免官职后,回到封地薛城。薛地百姓听说后,扶老携幼,百里相迎,三呼万岁。这时孟尝君非常感慨,对冯谖说:“想不到当年先246生为我买的义,今天看到了。”普天下都是一样的人情冷暖,你得势时就有人奉承巴结,你失势时许多人就不理不睬。孟尝君门下的宾客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宾客都是真心对待他。许多宾客看到孟尝君被齐王罢了官,就离开了他。
  这个情况冯谖看在眼里,就对孟尝君说:“请您借给我一辆可以跑到秦国的车子,我要想办法让您在齐国更加显贵,使您的食邑更加宽广,您看可以吗? ”孟尝君相信冯谖的能力和眼光,就准备了马车和礼物,送冯谖去秦国。
  孟尝君此时对冯谖已是言听计从了,冯谖确实不凡,他有远见,还有谋略和魄力。这回要巧妙利用诸侯间矛盾,为孟尝君谋复相位。于是,冯谖就带着礼物,乘着孟尝君给准备的车子,一路向西。
  到了秦国之后,他游说秦王:“天下的游说之士,驾车向西来到秦国的,无一不是想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而乘着车向东,进入齐国的,无一不是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齐国和秦国是两个需要决一雌雄的国家,最终一定是与对方绝不并存的强大有力的雄国得到天下。”像冯谖这样的说客,各国诸侯经常接待,所以要是用一些苍白无力的话语,并不能打动诸侯,而冯谖的话显然是让秦王听入了神。秦王就挺直了身子,跪着问冯谖:“那在您看来,要想使我们秦国避免成为软弱无力的国家,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冯谖回答:“大王您一定知道齐国罢免了孟尝君的相国官位吧? ”秦王说:“我已经听到了这件事。”冯谖说:“能令齐国受到天下诸侯敬重的,就是孟尝君了。如今齐国的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必定背离齐国;如果他真的背离了齐国而来到秦国,那么齐国的所有情况,包括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大事小情都将为秦国掌握。为此您将得到齐国的所有土地,到那时称雄还不容易吗?我建议您马上派出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齐国迎接孟尝君,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应该失去啊!如果齐王明白过来了,再度起用孟尝君为齐相,那谁是雌谁是雄就是一个未知数了。”冯谖非常清楚,秦、齐、楚等诸侯国都在角逐,大国与大国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倾轧,他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凭借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施展出色的外交辞令,为孟尝君拓展利益。
  秦王听了冯谖的话非常兴奋,就派遣秦国的使者,用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齐国迎请孟尝君。
  冯谖这边还有安排,他见秦王已经被说服,就马上告别,并且抢在秦国使者之前赶回齐国。
  回到了齐国,冯谖立刻晋见齐王,把先前对秦王讲的话,又告诉了齐王:“天下游说之士驾车向东进入齐国的,无一不是想要使齐国强大而使秦国削弱;乘车向西进入秦国的,无一不是要使秦国强大而使齐国削弱。秦国与齐国是两个决一雌雄的国家,如果秦国强大了,那么咱们齐国就必定要衰弱下去,齐秦两国势必不能同时称雄。我已经得知,现在秦国已经派遣了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请孟尝君了。孟尝君如果不西去秦国还罢,要是向西去秦国担任了相国,那么天下都将归秦国所有。秦国将是最为强大的雄国,而齐国就是软弱无力的雌国。那样的话,临淄和即墨就都危在旦夕了。”冯谖的一席话,马上就把齐王给打动了。冯谖见齐王略有所思,信心更足,他对于说服齐王是很有把握的。冯谖的信心来自于能力,作为出色的辩士一定要有丰厚的学养,冯谖的素养是很高的。冯谖还有坚宦的信念,他既是为了道义在辩,也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伦理观念在辩,同时也是24248为其主公孟尝君的利益在辩。春秋战国出色的辩士,都有一种特别自然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己掌握的是真理,而且有为之献身的热忱。
  冯谖深谙论辩之术,能够在形势万变的外交场合,面对秦壬和齐王这样的大国诸侯,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开合自如。他对齐王继续说:“大王您为什么不在秦国的使者到达之前,马上就恢复孟尝君的官位,并且给他增加封邑,以此向他表示道歉呢?如果大王您这样做了,孟尝君必定高兴并且非常情愿地接受您的要求。秦国虽然是诸侯中的强国,也不能任意到別的国家迎接人家的相国!您应该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其称霸天下的打算。”利害关系被冯谖讲得很清晰了,齐王听冯谖说罢,顿时醒悟,立即就派官员到齐国边界上等候秦国使者。当他看到秦国使者的车子即将进入齐国的边界,马上就奔驰而回,向齐王报吿情况,齐王立刻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孟尝君的相国职位,不仅把薛邑的土地还回,又给他增加了千户。当秦国的使者听说孟尝君已经被齐王恢复了相国的官职,失望之余只好转车回秦国。
  冯谖是很有忧患意识的一位谋士,他总是处于一种极度的警觉状态,所以才能在平时察觉到隐患,时时提醒孟尝君。冯谖的忧患意识,其实是具有战国时代特色的,不是简单的感情冲动,而是理性思考,正是冯谖的忧患意识具有巨大的价值和魅力,才更让孟尝君信任。
  当孟尝君遇到诋毁,齐王因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其齐相职位时,好多宾客们都离孟尝君而去。齐王请回孟尝君并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还回封邑后,冯谖去迎接他,还没回到京城临淄的时候,孟尝君非常感慨,感叹说:“我平时喜好结交天下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的时候,总是检讨自己,对宾客从来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多的时候我能够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好多宾客看到我一旦被罢官,就都背离我而离去了,他们不再顾念我先前对他们的好处。如今,靠着先生您的帮助,我才得以恢复相国职位,那些离去的宾客们,应该没有什么脸面再见我了吧。如果我再见到他们,一定要唾弃并且狠狠地羞辱他们。”在战国诸雄竞争激烈的时期,齐国国内和对外的斗争都特别残酷,各国诸侯和贵族都处在逆水行舟的状态,寻求支持还来不及,得罪小人就更不应该了。还好孟尝君有一大批冯谖这样的谋士,这些人眼光长远,且并不拘泥于简单礼义,既是谨小慎微的温雅君子,还敢于进取。听了孟尝君的这番感慨,冯谖就收住缰绳,下了车,向孟尝君行礼。
  孟尝君也赶紧下车还礼,说:“先生您是在替那些宾客给我道歉吗? ”冯谖说:“我并不是替宾客们道歉,是因为您把话给讲错了。有句话说,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孟尝君想了想,不知道应该怎么理解,就说:“我不太清楚说的是什么意思。”孟尝君这个人很平易近人,又很有自知之明,他不会装模作样,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冯谖说:“是这样的,大凡活物,一定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所有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是如此,这很正常。您在平时难道没看到过人们奔向市集的情景么?天刚刚亮,人们就向市集里面拥挤,大家都侧着肩膀争夺入口;而在日落以后,那些从市集回家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愿回一下。这并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集中已经没有了。由于先前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您而去,但您却不应该因此就怨恨宾客,进而断然阻止他们回归您的通路。我92希望您,对待那些背离过您的宾客,依旧像过去一样。”孟尝君再度觉醒,他非常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样的贤士,就连续两次给冯谖下拜,说:“我非常愿意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先生您的这些教导都很有道理,我怎敢不恭敬地接受呢? ”为了帮助孟尝君,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当时贵族都想办法对民众进行剥削,而冯谖却帮助孟尝君收买了人心。冯谖还能审时度势,利用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迫使齐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国之位。后来,冯谖还建议孟尝君,立其先王庙宇于薛地,强化了孟尝君在齐国的政治地位。
  魏子和冯谖这样的门客,在孟尝君需要的时候,就为之出谋划策,解救孟尝君于困境中。薛公孟尝君养士也爱士,谋士和门客也尊重他并帮助他,这样的故事流传千古。至今在薛国故城一带,还有孟尝君的很多遗迹,吸引着天南海北的人们,前往追寻。

知识出处

薛国沧桑

《薛国沧桑》

中华民族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虽饱受磨难却一直兴盛不衰,正 是因为深深根植在历史记忆中的优秀传统价值精神,塑造了我们自强不息 的人文性格,并且还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提供着不竭的动力,激励 着我们追求高尚美好的生活。古薛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积极的内容, 如崇德向善、孝悌礼义的习俗风尚,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价值取向,至 今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尝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薛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