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事大国滕薛争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薛国沧桑》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988
颗粒名称: 十四、 事大国滕薛争长
分类号: K231
页数: 14
页码: 139-152
摘要: 历史发展到西周时期,文献上对薛国的记载就很少了,可能是薛国这 一段时间里很平静,没有发生什么太突出的事情:薛国这时候应该服侍于 西周王朝,并且与鲁国结成了婚姻关系。鲁国的始祖周公旦和西周时期鲁 武公,都娶了薛女为妻。
关键词: 战国史 事大国滕薛争长

内容

薛国任氏女性,嫁给鲁国周公和鲁武公,也为薛国的发展生息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基础。周公姓姬,名为旦,是周文壬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由于“周”地为其采邑,所以世称周公。当初,周文王去世以后,周公就同姜太公一起,辅佐武王征伐商纣。商朝灭亡以后,由于周公功高,就被武王分封到少昊之墟曲阜,国号为鲁。
  本来周公应该到他的封国去,但周朝刚刚建立,有许多事要打理,武王不久又去世了,周公旦就没赴曲阜就国,而是留下来辅助王室。
  武王去世后,周公立13岁的成王即位。13岁的孩子无法理政,周朝又不是秦始皇统一之后的中央集权政治,周王室对天下诸侯和分散在各地的各个部族的控制力并不强,周公担心由于武壬去世而发生动乱,就留下来协助成王践天子位而摄政,治理天下。后来,周王室的管叔等贵族和商朝的一些遗族果然发动了叛乱,周公就率军东征,经过三年征战,彻底摧毁了叛乱,打垮了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征伐虽然结束了,周公还是要处理朝政,仍不能离京赴鲁就国,成王就封周公的长子伯禽为鲁公,让伯禽代替周公赴鲁国上任,以守卫周室的东方。
  周公旦在治理周朝天下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和做法。夏商两朝治理天下过程中留下来的教训,周族先祖以德治国的经验,都为周公所借鉴。周公制订了礼乐体制,完善了周朝的规章制度,被世人称作“周礼”或 “周公之典”。
  周公旦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做事一直都比较严谨,他虽然没去鲁国就任,但送伯禽去曲阜就国时,还是一再嘱咐其子谨慎治国、礼贤下士。为此周公还把治国之道刻画出来,再命一个人背着走在伯禽的前面,让伯十四、事大国滕薛争长禽随时可以看到这些教悔。
  周公旦为周朝国事操劳不止,直到弥留之际,其子伯禽请求把他过世后的遗体送到鲁国安葬,以便后世祭祀周公还果坚决反对,他要求把他葬在周都镐京,以此表示他要陪伴成王身边,看着周王治理朝政。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给周公的谥号是“文”,并允许鲁国可以用天子礼乐祭祀周公。
  鲁武公是鲁国的第九任君主,他是鲁真公的弟弟,承袭鲁真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9年。
  西周宗室周公旦和鲁武公都娶了薛国任氏女子为妻,证明薛国的地位在那时还是比较重要的。到了春秋时期,中国历史的特点就是大国争霸,春秋五霸是突出的代表。而薛国的国力相对已经比较弱小,就只有依附大国。
  薛国先是朝鲁,再后来主要是追随看晋,数次参与晋国召集的征伐、筑城和会盟等活动,外交一度比较活跃。参与小国间利益之争,并依附于大国,是东周春秋时期薛国政治活动的主要特点。事实上,生存环境早已不如夏商和西周时期的薛国,在春秋时期听从大国安排,参与大国组织的活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根据《春秋》记载,薛国在春秋时期的活动,比较典型的有这样一些:鲁襄公元年(前572),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九个诸侯国的“围宋彭城” 。
  鲁襄公二年(前571),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戚之会,“遂城虎牢” 。
  鲁襄公九年(前564),参加了以晋国主盟的十二国诸侯会盟,即 “同盟于戏”。
  鲁襄公十年(前563),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十二诸侯国“伐郑” 。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十二诸侯国的两次 “伐郑”。同年参加了以晋国主盟的十二诸侯会盟,即“同盟于亳城北” 。
  魯襄公十四年(前559),参加了以晋国为首的十三诸侯国的“伐秦” 。
  鲁襄公十六年(前557),参加了以晋国主盟的十一诸侯盟会。
  鲁襄公十八年(前555),随晋国参加了十二诸侯“围齐”。
  鲁昭公十三年(前529),随晋国参加了以晋齐主会的十四诸侯“平丘之会”。鲁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参加了诸侯国“城成周”之会。
  鲁定公四年(前506),参加了晋、宋等十九国谋“侵楚”的召陵之会。
  有学者统计,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的盟会多达223次,薛国参加了其中的27次。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参加的,都是为了薛国的生存而作的努力。
  根据《春秋》经传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以及考古出土的铜器铭文进行分析,春秋时期薛国的国君主要有薛侯戚、薛献公(薛伯谷)、薛襄公(薛伯定)、薛君比、薛惠公(薛伯夷)、薛定公、薛侯行、薛子仲安、薛仲赤等,但由于记述不详,这些国君的具体世次还不清楚。希望将来的考古结果,能够提供更多的材料,可以让我们了解薛国在周朝各时期更详细和更准确的动态。
  历史文献对于春秋时期薛国活动的细节,记录得并不是很具体,但考古发现的材料要丰富一些。在滕州薛国故城大城的东南城角外的北部, 应该是薛国此时主要的居住活动范围之一。在尤楼村中和村东、狄庄村南至吕楼村西南,是两处主要属于春秋时期的薛国墓地,有的墓址也延续到了战国时期。其中,狄庄南的墓地,应该是春秋时期薛国国君和贵族的墓128地。从这些薛国遗留的春秋时期活动痕迹,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帮助我们了解古薛国在春秋时期的作为。
  2东周春秋时期,有一个滕薛争长的故事,很有意思。“长”体现的是秩序,周礼是比较严苛的,长幼要有别。这里所争的长,就是座次,滕薛这两个相邻不远的小国,在争取更好的座次。
  周武王率军伐纣灭商后,把多数商朝遗族迁到洛邑,以便其服从周室的监管。而商朝的主要盟国薛邳,却出于与周王室的婚姻关系,没有受到牵连。周朝不仅没有把与商朝关系稳定的薛国贵族迁往洛阳,而且对任姓方国及其子系诸侯挚国、畴国、谢国、章国、终国、吕国、祝国、泉国、毕国和过国都未曾施加歧视。
  任氏薛国在周朝确立(前1046)到鲁国武公末年(前825)期间,同鲁国的友好关系达220多年,这对薛国国运稳定很有好处。在这个时期,薛国境内的上邳、下邳、常、许、奚等城邑仍然存在着。对外关系方面,薛国的侯爵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国势只是比殷商余族所建的诸侯I国宋国要在历史上的西周阶段,文献史籍对东方薛国记载不多,大概是由于周朝的主要控制区域当时没有越过豫西,而周初的封国大多在关中、河南, 是后来才向东方拓展。因而那时东方诸族的事情,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周朝逐渐强化对东方各国的控制以后,一般就把历史上属于东夷族的众多小国封为子爵,只是对薛国特别关照,封为侯爵,这样薛国的地位就与姬姓的郑国相同了。有文献记载,在周朝初期,周武王封任氏后裔畛于薛,为侯爵,是以后才降为伯爵的。至于为何降爵,就因为这个“滕薛争长”的故事。
  到了东周春秋时期,历史文献上对于薛国的记载就多了起来,只是 《春秋》经传中的相关资料,就有40多条。从这里可以看出,任氏薛国在春秋诸国中,还是比较知名的。周桓王八年(前712,即鲁隐公十一年),滕侯和薛侯同时到鲁国朝贡,就在鲁国的宫殿上,发生了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滕侯和薛侯二人为了争座次的先后,争吵起来了。薛侯的理由是:“我们任氏和周王室有姻亲关系,当年武王先封薛为侯,所以我应当坐首席。”滕侯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滕国和王室同姓同宗,且是周王的卜正之职,而你薛国是王室之外的庶姓,我怎么可以在你的后面呢? 我应当坐首席才是。”见滕薛两个诸侯国君当场争执起来,鲁隐公赶紧令大臣羽父出面调停。羽父很婉转地对薛侯说:“您和滕君争长,让你受屈辱了,这都是因为寡君所造成的。《周谚》有言’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如果按照周朝的盟会约定,异姓应该为后。寡君如果要是以薛国为长,那就违背了周王的礼制。当下寡曲不能违背周礼,只能以滕为长。今天真的要委屈您了。”羽父很有策略,他的这一番话让薛侯听着也很舒服,又很在理。薛侯感受到了曾隐公的难处,就只好委曲求全,答应了以滕侯为长,自己坐次席。
  就这样,在鲁国的朝贡仪式上,滕侯和薛侯重新和好,以滕为长薛为次而坐。
  不过这事情还不算完,薛侯和滕侯朝鲁时争长之事后来被周桓王听说了,桓王很不高兴。他认为薛侯和滕侯本应到王城洛阳来朝拜他,而不是跑到曲阜朝拜鲁公。于是就下令,让滕侯和薛侯前来西周。
  结果薛侯和滕侯都没有把面子给足,薛侯只是派了伯父、滕侯只是派十四、事大国滕薛争长129了太子前往洛阳朝拜周桓王。130滕侯和薛侯竟然没有亲自来朝,这让周桓王非常生气,他一怒之下,下诏把薛侯降为薛伯,把滕侯降为滕子,以示惩罚。
  周朝的礼制是爵位分为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就这样,薛国国君的爵位降了一级,而滕国国君的爵位降了两级,口此两国的政治待遇都被降了格。
  薛滕两位国君也确实没有把事情办好,舂秋时期的周壬室虽然在影响上,比西周时期差了很多,但毕竟还是天下共主,特别是薛滕这样的小国,更没有资格轻视周王室了,被降爵位并不算委屈。
  与薛国争长的滕国,也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君为姬姓,前1122年立国,前414年被越国所灭,共传23世。
  滕国与鲁国的关系,就像薛国与鲁国一样,很是密切。滕国作为小国还依附于宋国和晋国,参与大国的会盟和战争。
  滕国的始封先祖,是周文王之子错叔绣,当时封为侯爵。当今滕州市西南14里处,还有古滕城遗址。滕国灭亡后,其贵族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先祖,永记乡土,就以滕国之名为姓,改姓为滕。滕姓由此四处迁移,散居各地。
  东周时期,诸侯国家的数量相当多。在《春秋》和《左传》里面,有明确记载的约140多个。东周的政治实体,除了周王室之外,主要诸侯国有秦、齐、楚、魯、郑、卫、晋、吴、越、陈、蔡等,另外还有一些诸侯如杞、纪、莒、鄫、邾等洙泗诸小国,江、黄、道、柏等江淮小国,申、息、随等江汉诸小国。这些名称各异的小国,星罗棋布一般散落在东周时期中国的大江南北。当时大小国家之间的疆域是犬牙交错,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分布着。
  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一起谱写了那个历史阶段的篇章,这部春秋发展史既是几个大国称霸的历史,也是各个小国求得生存的历史。像薛国这样位于古代山东地区的小诸侯国有40个左右,主要有:纪国(姜姓,山东省寿光县一“带)。祝国(姬姓,山东省长清县一带)。聂国(姜姓,山东省荏平县一带)。
  鄅国(妘姓,山东省临沂县、苍山县、沂南县一带)o 邾国(又名邹国,山东省邹县等地)。
  莒国(山东省莒县一带),向国(姜姓,山东省莒县西)。
  极国(山东省金乡县)。
  邿国(任姓,山东省济宁县东南)。
  滕国(姬姓,山东省滕州市)。
  薛国(任姓,山东省滕州市)。小邾国(颜姓,山东省滕州市)。
  滥国(姬姓,山东省滕州市)。郯国(嬴姓,山东省郯城县):炎国(己姓,山东省郯城县西南)。
  郳国(山东省滕州市)。
  郕国(姬姓,山东省宁阳县)。
  宿国(风姓,山东省东平县)。
  谭国(姒姓,山东省章丘市)。遂国(妫姓,山东省宁阳县)。
  须句国(风姓,山东省东平县)。
  鄫国(或为曾国,姒姓,山东省临沂市)。鄣国(姜姓,山东省东平县)。
  州国(姜姓,山东省安丘县)。
  132淳于国(姜姓,山东省安丘县)。
  郜国(姬姓,山东省成武县)。
  茅国(姬姓,山东省金乡县)。
  焦国(姜姓,山东省嘉祥县)。
  任国(风姓,山东省济宁市)。
  牟国(山东省莱芜市)。
  邱国(山东省临沐县).根牟国(姜姓,山东省莒县)。
  偪阳国(妘姓,山东省枣庄市)。
  郭国(山东省东昌县)。
  颛顼国(风姓,山东省费县)。
  铸国(任姓,山东省宁阳县)。
  阳国(姬姓,山东省沂水县)。
  曹国(姬姓,山东省定陶县)。
  过国(山东省莱州市)。
  春秋时期好多如薛国一般的小国,围绕在大国周边,由于与大国实力悬殊,这些小国与大国甚至是霸主国之间,肯定是不平等的关系。小国只有唯霸主马首是瞻,才能生存。
  东周时期的一些大国,为了开疆拓土,利用各种理由干涉和侵略他国,各个诸侯小国就只能成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了。春秋时期小国的策略就是依附大国,对大国桀骜不驯而亡国的有很多,鄫、莱国、舒庸国和莒国就是这样。
  鄫国是鲁国的附庸,鄫国觉得向鲁国缴纳了贡赋,就可以依仗着鲁国有恃无恐了,所以就对莒国表现得很傲慢。
  莒国虽然算不上大国,但也有一定实力。鄫国嚣张的样子最终激怒了莒国不久鄫国就被莒国给灭掉了。有人认为,鄫国被灭掉的原因,是鲁国没有尽到宗主国的责任,如果及时纠正鄫国的过失,鄫国就不会消失了。
  莱国也是山东地区的一个小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经常遭受到来自齐国的攻击,最后莱国也是被齐国给灭掉的。《左传•襄公六年》记载了齐国灭莱的事情,早在襄公二年(前574)齐伐莱的时候,莱国的国君就曾经派人,送上马牛各一百匹向齐国内侍行贿。可后来齐国人并没有履行当年的承诺,为了拓展疆域,还是把莱国给灭掉了,并把莱人迁徙到了郳国的故地。齐国攻击莱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想要灭亡对方,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了。
  在楚国与晋国发生鄢陵之战时,楚国失败,北进中原受阻,就把扩张的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一带。江淮流域本是东夷部族的主要聚集区,这里有舒庸国、群舒国等诸侯。成公十七年(前574),舒庸国看到楚国被晋国打败,因国力受损而无暇东顾,就叛离了楚国,投向吴国的怀抱,而且还充当吳国的先锋,引导吴国攻击楚国的巢地,这让楚国非常愤怒。舒庸国觉得有吴国的撑腰,就的松了对楚国的戒备,不像之前那样随时警惕楚国了。楚国抓住舒庸国放松警惕的机会,派军队偷袭,就把舒庸国给消灭了。舒庸国在吴楚两个大国之间玩危险游戏,最终导致了自身覆灭,既可悲又可恨。
  滕国作为山东地区的一个小国,由于靠近宋国,时常受到宋国的袭扰。当滕昭公去世时,宋国就趁着滕国办理丧事,而派出军队侵扰。宋军把滕国都城给团团围住。发生这事的原因,是宋国一直想惩罚滕国。
  原来,滕国曾是宋国的附庸,滕国应该定期朝拜宋国。可滕国此时已经归附了春秋霸主晋国,滕人觉得归附晋国后,就不必再向宋国纳贡称臣了只是,宋国虽然国力不如齐国和楚国这样的霸主,但仍然是区域大十四、事大国滕薛争长国,周边的一些小国因实力差别太多,还是要臣服于宋国。为此,宋国并不甘心放弃对小国的控制,才出兵讨伐滕国。滕国这样的小国,总是要盘算什么时候应该依附哪个大国,如果算计不周,就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小国改换门庭一定要算好时机,不然像滕国被宋国讨伐这样的事情。
  就无法避过。齐国自从桓公去世后,国力下滑,春风不再,再加上国内政辛局动荡,就从霸主位置跌落下来。而晋国晋文公强势崛起,就取代齐桓公成了新霸主。晋国强大后,先前依附齐国的一些小国,就改换了门庭,投靠到晋国门下,其中就有莒国。
  东周初期的莒国,国力还是要强一些的。在鲁隐公时期,曾有莒国侵伐杞国的记载。莒国还曾经灭掉了鄫国。后来,莒国也在内忧外患中衰落了。从霸主位置上走下来的齐国,虽然国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可威势和心气还在,他不能允许莒国朝齐暮晋。于是在宣公十三年(前596).齐国军队征伐了莒国,原因就是由于莒国以晋国为依靠,而不听从齐国的调遣。
  可见,东周时期的薛国所处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了。薛国、滕国这样 e的小诸侯,一定要计划好如何做大国附庸。
  1343周朝执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在周朝王畿之内,天子拥有千里直辖之地。在天子之下,设育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天子可以根据亲疏关系的不同,来分封诸侯,所分封的诸侯由天子安排,土地有大有小,爵位有高有低。
  附庸是东周时期比较特殊的政治行为,是那个时期大国争霸背景下的产物。大国霸主为了强化对周边的控制,对小国实施有效管理,就以附庸的方式进行统治。像薛国这样的附庸之国,一般都是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家,他们不得不依附于大国,从而得到保护,免遭灭国。附庸策略,是小国求得生存的主要手段。
  小国虽然臣服于大国,但还是可以保留祭祀其先祖、管理其民众的权利。比如纪国就通过把领土寄托给齐国的办法,使自己的社稷祭祀得以完整保留,这也是一种虽艰难却也算巧妙的生存策略。
  附庸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要服从宗主国的安排。要定期朝见宗主国,要给宗主国纳贡,还要派军队随着宗主国参战。小国做到这些的同时,宗主国也要尽义务,保护附庸国不受他国的攻击。
  东周时期,附庸关系的建立也是有一定程序的,一般是需要报经盟主同意,然后才能确立附庸关系。比如鄫国想附庸于鲁国,而鲁国是当时霸主晋国的盟会参与国,鲁国就在盟会上,向晋国提出了请求,经过晋国的确认,鄫鲁之间的依附关系才算落实。作为附庸国的鄫国,就必须严格执行盟约的规定,定期朝见宗主国鲁国。
  附庸国如果不按规定朝见宗主,就会被质问,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遭致亡国。比如在定公四年(前506),晋国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于召陵,谋划讨伐楚国。召陵之盟后,晋国确立了霸主地位。不听召唤的沈国让晋国很不满意,晋国就派蔡国讨伐不朝见的沈国,并把沈国给灭掉了。
  附庸是东周时期大国和小国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大国之间的争霸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而不得已夹在大国间的诸侯小国,领土不断被瓜分,生存空间被挤压,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只好采取附庸于大国的方式,免得坐以待毙。小国诸侯们尽力挖掘自己的生存潜力,趋利避害,根据形势或是贿赂,或是联姻,或是附庸。
  不少小国都把纳贿,作为讨好大国以寻求庇护的主要手段,比较典型的就是蔡国。当蔡国的蔡平公去世后,国君之位空缺好久,蔡国的东国就通过贿赂楚国权臣费无极,在其帮助下,登上国君之位,并且如愿以偿地投靠了楚国。
  在鲁襄公十五年(前558),晋国由于陈国不朝见,就指派郑国讨伐陈国,于是陈国向郑国贿赂,从而解除了一场危机。贿赂虽然解决了问题,但也加重了小国的负担。这些小国被迫参加盟会,既要派士兵参与大国的军事行动,定期向盟主缴纳贡赋,还要不时地向大国纳贿,真是苦不薛国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实际是处于…个周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互相不信任的环境中。这个状况下,小国有时还需要开展人质邦交,委质于大国。例如蔡国,由于实在忍受不了楚国的驱使,就把国君之子作为人质送到吴国,以此向吴国求援。吴国应允蔡国的请求,出兵在柏举之战中战胜了楚军,为蔡国报了当年被楚国羞辱之仇。
  在另一个故事中,楚国相对鲁国是更强的大国,当楚国攻占了鲁国的阳桥邑时,鲁国害怕楚国的进一步军事行动,就派鲁国大夫公衡,去楚国做了人质,楚国这才罢兵。
  不过,人质邦交也不是万能的,大国只要看到了更多的利益,就完全可以毫不犹疑地背弃盟约。
  春秋时期的薛国,就是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由于已经不再像夏商和周初那样的强势,薜国也只好与各个小国一样,在大国之间周旋,得以生存。

知识出处

薛国沧桑

《薛国沧桑》

中华民族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虽饱受磨难却一直兴盛不衰,正 是因为深深根植在历史记忆中的优秀传统价值精神,塑造了我们自强不息 的人文性格,并且还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提供着不竭的动力,激励 着我们追求高尚美好的生活。古薛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积极的内容, 如崇德向善、孝悌礼义的习俗风尚,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价值取向,至 今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临沐县
相关地名
莱芜市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安丘县
相关地名
临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