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太行访古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809
颗粒名称: 驴行太行访古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6
页码: 495-500
摘要: 驴行太行访古碑近年来有过两次远足驴行:2019年春天徒步黄山东南的徽开古道,微信计步显示一天走了四万多步,30多公里;2020年春天走了太行山鹅屋野道,微信显示一天行走三万步,20余公里。
关键词: 石碑 太行访古碑

内容

驴行太行访古碑近年来有过两次远足驴行:2019年春天徒步黄山东南的徽开古道(徽州——开化),微信计步显示一天走了四万多步,30多公里;2020年春天走了太行山鹅屋野道,微信显示一天行走三万步,20余公里。当然,华为手机计步似乎有些夸张,实际上可能没走那么远,但是在海拔上千米的野山中穿行,攀高下低,左切右绕,运动量比走平地大出很多,对体能也是很大的考验..首先网搜一下有关太行山鹅屋乡的介绍:鹅屋乡:地处山西、河南两省,长治、晋城、林州三市交界处,属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位于太行山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1400多米,南太行旅游南环路横穿鹅屋9个行政村,东西跨越30余公里,海拔落差达600米。鹅屋乡主要旅游景点有猫太行鹅屋万佛山嵝(路)、天生桥、万佛寺等。驴行线路一般为:山下桥上乡沙滩村一里沟村一猫路一山顶鹅屋乡驻地一天生桥一老鸭陀一万佛山(寺)一英姑峡一山下丁家岩村。
  “猫路”,是一条连接山顶鹅屋乡与山下桥上乡,在山崖上蜿蜒盘旋的登山石阶路,原是山顶居民上下山出入的羊肠小道。直达山顶的盘山公路修通后,该小路被废弃,如今又被驴友辟为走野线徒步登山旅游的步道,全长十多公里,拔高六百余米,沿途可观太行高山、峡谷、峰峦、大川、古道、山村风光。
  天生桥,号称北方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宽约5米,厚6米,跨度50米,最大高度150米。其桥洞造型优美,呈标准的圆拱形,宛若天工。站在桥上,两侧深不见底,令人惊惧担心…… 万佛寺,位于鹅屋乡沙岗沟村北,是一座建在山峰顶上的古老寺庙。据说寺内原有用雕刻万余尊佛像的青石砌成的石屋,如今仅残存部分雕像,大者高0. 35米,小者高0.1米。
  英姑峡,有东西、南北两条呈“十” 字型的峡谷组成,垂直上升300余米,有石阶1200余级,峡内群峰壁立,犹如村姑,惟妙惟肖,故名英姑峡。
  此行沿途所见旧碑,在山下里沟村内古槐树下立有一块民国年间《禁赌、禁伐、禁坡碑记》石刻,大致内容为: “尝思一里之中仁厚为美。是知里之不仁,大抵由赌博或以为利乎?而虽知二十国法,下坏风俗…浅矣。因吾村常有不理之人,以赌博为生,倾家…堪耳。今闾合社公议,禁止赌博,自本年… 本村人永不许笼赌,自禁之后,犯者罚…民国碑刻化者矣。笼家犯者罚五千文;施赌犯者罚三千文;抓赌者,有赌具为凭,到社鸣锣,赏一千五百文…约至六月初六日敬神,为禁祭规……”该石刻是民国年间太行山中村民自治的“村规民约”,禁止赌博陋习,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行为,条文清晰,奖罚分明,并写明“不遵者送官究治”,先用乡村风俗、道德、宗法约束,后再儆之以刑罚,是当年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手段,还节省了大量的官府行政资源……“猫路”登山途中,羊肠小道旁倒有一块石碑,碑文漫漶不清,只隐约看出“道光”年号落款,推测约是清代修理这条登山小道的记事碑,由此也看出这条“猫路”应当是当年的古道……万佛寺既然是古寺,自然有古碑,即使经历过岁月沧桑,也该留些残迹……如今又经修复,寺内外立有多通新碑,查看年代落款,计找到1949年以前旧碑3块,分别是:1、 大清国咸丰九年(己未)即1859年山上北殿西墙砌入石刻,碑文为:“尝思山岳之钟,每多景物,亦不知建创何年何月也,年代以远,风雨损坏,上下不易行也。今幸有率作之人募化布施,端赖修补,虽不能尽美,而无憾焉。泽吉于己未年仲夏月重修,工成完全,刊石以记不朽云耳。禁坡至界:南至碣,北至碣,不许刨根伐木。石泉张样书丹。”160多年前,太行山中南荒、桑洞水、五里沟、鹅屋、壶陵水等几个山村的村民集资修路建庙,以求护佑平安,在那个贫苦艰难的时代,实在是难能而可贵!山民们日夜劳作,求温饱尚不可得,还能有此作为,足见精神信仰的力量和人类求生向善的追求与初劲……2、 中华民国H年即1922年“林邑千家岗村儒业郝增修撰文”圭首《流芳》碑,碑文中提到:“…我万佛山旧有古庙一所,不知创修何时,虽曰名山胜地,宇宙美景,钟灵毓秀,天工巧构,脉真气盛也,地势不凡。然而地方卑狭,清代石刻及佛像禁山林松x茂盛观,源泉细水长流,基址褊(bian)小,何以应后人之广布?幸有树掌村善人信士冯四甲,由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游仕佛山,诚心势地,合家人等同心虔诚。万佛山旧有佛庙禁坡一所,地势俱以施在庙中,止方圆边界十字为证,地势鸿宽,山名(明?)水秀,应万民之祷祈,良有以也,诚一方之保障,岂徒然哉!斯人也斯善也,志为旌表……”3、中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前清邑庠武生朝宗秦镇海撰文、林邑居珅古太行峰王修身书丹”圭首《万古流芳》碑,碑文记:“佛殿及诸庙创建有年,虽屡经修葺,而越岁既深渗凄,诸庙凋零不完,戏楼禅房短缺,浴节不便,若不修葺,待其何春?诸公兴起善心,合社公议,遂以仰企四方亲友募化,里居各捐资财,共勧厥事,滴水可成沧海,寸壤可为太山,是于鸠工庀材,创造戏台三间,禅房一楹,残缺在(者?)补之,废坠者葺之,圣像施于金彩,周围增于栏边,经年而工成告竣。向之飘落不堪者,而今焕然改观矣,近则聿观厥成于有象;远则勒石垂名于无穷,不胜仰慕,同结善缘,颇言吾乡山水之佳名莫大太行山中一古庙焉!佛山之巅,岂区区小惠云哉!其山列五村之北,苍苍松柏,凝眸可观,夏冬而常春青,甘泉注其山之佐(左?),潺湲水声,昼夜而不舍,懿铄哉,是诚天造地设五村之伟观者也……”这两篇民国年间的碑文,分别记述了1901年树掌村人冯四甲施地建庙,1931年庙南5社村民联合增建戏楼禅房、维修庙宇的善举,大致记录了民国年间当地百姓对万佛寺的两次维修与扩建的过程。由这两篇碑文看,当时该地似尚属“林邑” 一一今河南林州管辖,不知何时划归了山西壶关县。过去庙址狭小,后来有善士施地扩建,到1931年又在山峰一侧平地增建了戏台和禅房,才形成了今天万佛寺寺庙、禅房、戏楼等配套齐全的格局。前篇郝增修所写碑文虽用几个新词,然而不如后几年身为“前清邑庠武生”的秦镇海所写的碑文更有文采与雅致……两篇碑文都提到寺庙附近有“甘泉”,后者更以文学美妙之笔专门描绘之。我今年春天到达游览时却没有看到“相须之殷而相成之妙”的潺湲山泉,大概是在冲破2020年庚子春天疫情阴霾的遮蔽登上山顶后,光顾着看山顶庙侧那株盛开的桃花了,且被那一树桃花的灿烂、明亮、粉红、绚丽所夺目……两天的太行驴行,留下了一路欢歌与笑声,也留下了人在旅途的趣事与逸闻。山上一群俊男靓女色眼看桃花,却没有编造出精彩桃色新闻;山下几多新朋旧友围观牡丹丛,岂奢望能上演诱人花下风流……兹转录同行“山猪”老友美文一篇,记录下一则旅途故事,太行山中方一日,人间世上几百年,如今读来,更喜、更叹、更赞俺“山猪” 老友文笔之优、隐喻之深、记录之细、情商之高,真乃脸黑心亮之壮士、话少中肯一高人也!作为其同圈“猪队友”,余有荣焉![转帖]山猪恼了成蠢猪在组织猪和领队猪的带领下,一行17猪外出观光考察。有很熟悉的也有刚认识的,其中四家一窝猪和二个艳丽猪及其他强壮猪。一路欢歌笑语,奋勇向前,直奔高山之巔的天生桥,不巧天降中雨,虽然多少影响点兴致,但正是哈酒的好时机。
  哈酒分主桌、次桌二桌,组织猪安排一窝猪不能同桌,一窝猪中的强壮猪好像领到圣旨一样屁颠屁颠跑到主桌上就座,其他强壮猪不由分说纷纷挤到主桌,当然猪们都心知肚明的把组织猪旁边的二个位置留了下来,其中的山猪没有往主桌争,二个艳丽猪和山猪的家猪来到后,艳丽猪立马安排在组织猪旁的空位上,主桌己经坐满10个,山猪的家猪只能坐在次桌的山猪旁,主桌上强壮猪也不再提一窝猪不能同桌的安排了,也没有强壮猪提出与山猪换个位置,这令贪酒好色的山猪有点不悦。
  哈酒开始,在组织猪正确领导下,第一杯很快下肚,组织猪分别介绍主桌上各位,却没有了次桌。次桌在主桌上带着家猪的猪及其他猪面前消失了,也没有1个提醒还有次桌的存在,山猪有点不爽。
  第二杯,在组织猪积极主动煽情下,主桌上纷纷发表获奖感言,在热闹祥和的气氛下,哈酒在有序的进行着,第二杯慢慢干了,全然看不见次桌早己上饭,并已吃完。更不见组织猪和领队猪等来次桌祝酒,山猪有些烦。
  和山猪曾经在一圈里生活过比较担登事的文化猪,看到了次桌冷寂,好心的说山猪也不过来敬个酒,没想却刺中山猪的玻璃心,山猪恼了,站起来将剩余的酒一饮而尽,绝地离席了,瞬间变怒猪。
  猪群里有个传说:只因未上桌喝酒、谝能,山猪恼了,秒变蠢猪。
  蠢猪就是蠢猪,影响到其他猪饮酒,也不道歉,应该声讨。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