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岗清泉寺重修清凉寺赋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59
颗粒名称: 西岗清泉寺重修清凉寺赋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6
页码: 255-260
摘要: 百年前石碑两侧所刻的一副对联恰好表达了这种期望和祝愿:劝募乡邻名留善国昭千古;增修殿宇景助清泉胜一方!但愿当地、“劝募乡邻”能够保留、保护下这处文物古迹,倘如此,则功莫大焉……有位叫“本无”的游方僧人来到此地,在原有基址上建了寺庙,经过金、元两朝,几度兴废。
关键词: 石碑 清凉寺赋碑

内容

西岗清泉寺《重修清凉寺赋》碑现存地点:西岗镇清泉寺村旧址立碑年代: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距今时间:115年碑文撰者:今滕诸生赵要波前时跟一在西岗上班的亲戚闲聊,问“岗西市”境内的拆迁上房怎样了,答曰工作顺利,清泉寺区域己拆迁完毕实现复垦一一提到清泉寺,我忙问那棵千年古槐树及寺庙遗址怎样了?没被我们的推土机给挖掉荡平吧?到今天还担心那处文化遗址,于是找来前几年专门去拍的照片: 那棵古树、那些石碑、那片老屋、那座石桥,以及立在当地一户农家庭院中,被这家主人当做影壁巧妙保护下来的三块石碑(如图)一一到2013年,正好是该石碑树立110周年!百年前石碑两侧所刻的一副对联恰好表达了这种期望和祝愿:劝募乡邻名留善国昭千古;增修殿宇景助清泉胜一方!在此,也纪念并庆幸该石碑能经历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数代历次战火浩劫,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破四旧”的疯狂岁月,竟然还能劫后余生,也是一大幸事了一一三块石碑上至今依稀残留“为人民服务”五个黄漆大字,想来这也是该石碑得以逃脱劫难的原因!这次是否能够躲过“村庄整合”?目前那三块石碑怎样了?复垦村庄时没连那些石 清凉寺赋碑碑、古树一同“哨” 了吧?但愿当地、“劝募乡邻”能够保留、保护下这处文物古迹,倘如此,则功莫大焉……细看碑文,除了下面被遮挡的部分,其文字大多能识读,中间一块石碑上刻《重修清凉寺赋》,文体为倒四六骈体,多有对仗和铺採,写得很有文米,碑文大意为:该寺院始建于后唐时代,当时沙陀族入主中原,百姓水深火热。有位叫“本无”的游方僧人来到此地,在原有基址上建了寺庙,经过金、元两朝,几度兴废。到了金朝大定年间,当地乡贡进士王奉璋又牵头复修……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后,又有当地村民倪宽乐善好施,配合住持僧觉林,大兴土木增修了一次。明朝万历年间再重修,住持僧人恳请王孝廉撰写了修复碑文……本文作者的多位先祖世代参与该寺院的修复,一直到清朝初年,作者的太高祖又施舍碑石立碑纪念,碑文还被收入了县志……清朝辛酉年间曾遭战火洗劫,庙毁僧亡,佛像暴露。作者族孙赵明沛本是乡医,不忍神佛受辱,遂邀众乡邻集资再次修复,先修佛殿,次补两厢,终于整修一新,再续香火,使“梵呗声闻于外,香火不断如故”,连庙前的老槐树也“忽生佳兆,冬开二度花黄”……碑文落款为“清光绪二十九年”,为公元1903年,到2013年正好满110年。
  这篇碑文中提到几个年代,首先是该寺院的始建年代:“肇自后唐”,应该是指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那个“后唐”,沙陀族人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于公元923年建国,存国仅13年即灭亡。由此可知西岗清凉寺始建于唐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滕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幸蕃,驻跸清凉台”,汉朝皇帝曾“龙驭”住过的地方,可不是普通平凡的所在,只是不知当时的“清凉台”是处什么建筑,该村又何时改名叫了“清泉寺”…… “金大定丙申”年,应该是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六年,亦即宋孝宗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年,有位叫“王奉璋”的乡贡进士为寺院做了些什么……明朝“万历四年”即公元1576年,清凉寺重修,有位“王孝廉”应约撰文记述之。
  清朝“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清凉寺又修佛堂,本文作者的太高祖又立碑刻石,碑文还被收入了县志。查清道光版《滕县志•艺文志》 中有一篇《重修清凉寺碑》文,但作者却是“国朝邑人钟受之”;另一篇《东郭清凉寺碑》文的作者是位叫“乐昙长老”的和尚,并没找到赵姓作者的文章……“辛酉岁遭兵燹”的破坏,推测应该是指清咸丰十一年的1861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火烧圆明园”那几年。这一年滕地发生了什么战事?没听说英法联军打到滕县呀……查民国三十年版《续滕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春二月,幅匪(即棍匪)陷夏镇;三月初七曰幅匪火县东关;初九日捻匪围县城,凡二十七日解去;捻匪破郑家寨、大庙寨,四乡烧杀甚惨;五月彗星见西北方;十月捻匪由滕奔丰、砀回巢”。该县志记录下有名有姓死于这场战乱的滕人就达3974人一一这下清楚了……(该文发表于20U年1月17日《滕州日报》)附:槐园梦忆老家院中原有棵槐树,几乎是与我一同长大的,树荫遮盖了大半个院子,每到暮春时节,槐花满树,连地上也落了一层,乡村里便弥漫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恍如梦境一般,至今还萦绕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后来那棵树就被砍了,我回家站在院中,怅惘了久……不想前两年又在原处新长出了一棵小槐树,今年竟也又开了花——大概是那棵老槐树的后代子孙吧,如同我,我的孩子也已经开始用稚嫩的童声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了……人和树是一样的啊! 我是在那棵槐树的陪伴下长大的,从此对树就有了深深的感情,每见到有上了年岁的老树,总要走到近前去细看一下,体味岁月和年轮的沧桑…… 曾在《枣庄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在对枣庄市境内的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后发现,全枣庄境内最古老的树是今滕州市西岗镇清泉寺村的一棵古槐!我对这则报道心存怀疑,因为我曾在滕州的其他地方见到过几棵古树,如官桥镇大康留村东任姓宗族碑前的空心古槐,树心里竟能站下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对清泉寺古槐“久仰”的崇敬,今年春天就专程前往西岗镇去拜望那棵老愧树。
  清泉寺村座落在西岗镇驻地的西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子。据明万历版、清道光版《滕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幸蕃,驻跸清凉台” (滕州在汉代称“蕃县”),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五代十国时后唐明宗年间,四方村民在清凉台上兴建佛寺,清凉台遂更名为清凉寺。金大定年间曾重修一次,有当地进士王奉璋立碑怍记。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寺僧觉林购地六十亩,重新扩建了清凉寺,“重殿长廊,颇为壮丽”,一时香火鼎盛,远近驰名。直到晚清民国时,清凉寺仍屡有修缮。
  我在寺南一座小桥上看到一块已被铺成桥面的石碑,是民国十年 (1921年)刻的《重修清凉寺碑记》,大部分碑文已被车辙人迹磨去,只留下“古迹也,胜境也,业林宝刹也,是皆可以保护修理而不可从其废毁而堙没者也”的铭文,落款是“住持僧性忍徒海存叩募”。
  我在这里之所以记下这位“海存”和尚的名字,也是想对这位在困境中仍热心于古迹保护和维修的僧人致以内心的敬意!须知“民国十年”的1921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动荡岁月,土匪军阀清泉寺村中石桥你杀我打割据混战,鲁南一带更成为他们“拉锯”的战场!在那种战火频仍、生灵涂炭的乱世里,一个僧人竟还能叩募化缘修缮古迹,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动机,在大片废墟中能有这份“建设”之举,就值得人们赞叹和敬仰!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就是靠着象海存这样的具有基本文化良知的“善人”的义举,才为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尚存的人文遗产……然而,海存和尚于1921年重修过的清凉寺,现如今也已经不复存在了,连记载这段历史的石碑也被砸碎砌到了桥上,至今还 铺桥石碑(局部)在经受着车轧人踩的“洗礼”,演绎着“古为今用”的现实……幸好,清凉寺遗址上还残存了《赛庄日报》提到的那棵古槐树,让我们感到了些许的安慰。古槐树高近二十米,树身周长五、六米,树心已空。听当地村民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有小孩子放鞭炮时引燃老槐树树心,火烧了一夜才被村民扑灭,从此树成空心。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棵古槐却还依然生长旺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棵古树的命运,也如同中国古老的文化一样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吧,尽管有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有“焚书坑儒”、有“文字狱”、有“破四旧”……然而一经春风吹来,老树依然根深叶茂,大地依然生机勃发……我不知道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清凉寺旁的村子何时改名叫了清泉寺, 也不知道这“清凉寺”和“清泉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但至今仍绵延在古槐树下的文化脉流,着实让我感动和振奋。
  在清泉寺村的一户村民家院里,我见到了三块镶嵌于影壁墙中的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刻的《重修清凉寺赋》石碑,碑石完整,碑文清晰:“忆滋寺之建置兮,肇自后唐;值沙陀主中夏兮……”石刻碑文上用黄漆覆盖着“毛体”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也许正是凭着这种巧妙的“包装”,才使这三块石碑得以保全吧!在清泉寺村的老槐树下,村民赵德水送给我一本编印于2001年的 《清泉寺村乡志》。该书大16开本,红皮硬面,装帧标准,几乎让人难以相信是一个村子编印出来的《村志》!不但如此,清泉寺村的村民们还自发集资对古槐树进行加固和养护,修建了围栏、亭子,把散落残存的石碑集中起来加以保护和陈列,使古愧树成为该村的一处景观!我站在郁郁葱葱的古槐树下,内心里依然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为家园中的那棵曾陪伴过我并留给我梦的槐树,也为清泉寺村的这棵不老的古槐,更为建设、保护、传承了中华文明的海存法师、保护石碑的村民和《清泉寺村志》的编撰者们!劝募乡邻名留善国昭千古,增修殿宇景助清泉胜一方!这是那户村民家院中石碑上刻着的对联,距离今天整整10◦年了。
  清泉寺古槐(该文发表于2004年2月彳7日《滕州日报》)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