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屯白了寺村重修兴国寺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53
颗粒名称: 姜屯白了寺村重修兴国寺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5
页码: 219-223
摘要: 今年春天我去城东南羊庄镇石楼村找到了徐懋公墓碑,六月初一又去城西白了寺村寻访,没有找到徐琳所立的金碑。穿过白了寺村走到西头,与村委会相邻的即是兴国寺。
关键词: 石碑 兴国寺碑

内容

姜屯白了寺村《重修兴国寺碑》现存地点:姜屯镇白了寺村兴国寺门前立碑年代: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距今时间:199年碑文撰者:儒士杜贞坦《滕县志》记载滕西白了寺村旧有兴国寺:“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建,铸铁菩萨像一尊,至宋政和间存留,为大圣院;废齐僧圆义重修;皇统间再修,请改名,有乡进士奚宇记”。寺院所在的白了村亦历史悠久,唐朝“徐懋公”李勣的十七世后代徐元振把家从羊庄石楼村李勣墓旁迁到了这里,十九世孙徐琳于金朝明昌元年(1190年)、明昌四年(1194年) 立有两通祖碑分别置于白了村以及羊庄石楼村(石楼村碑至今尚存),白了寺山门县志对此有详细记载。今年春天我去城东南羊庄镇石楼村找到了徐懋公墓碑,六月初一又去城西白了寺村寻访,没有找到徐琳所立的金碑。在村口向一位正在浇地的老大爷打听,说该村目前以王姓居多,徐姓只有几家了;村东南碑亭内除有一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王姓墓碑外,并没见有徐氏古碑;村庄前后也没有河道(除一条排水沟外)——旧县志中提到的由滕县城里小清河向西延伸到白了寺村的旧运河哪去了?莫非县志记载有误?抑或己沧海桑田……穿过白了寺村走到西头,与村委会相邻的即是兴国寺。“山门”前尚有三通清代古碑,分别是:1、 嘉庆二十四年C1819年)杜贞坦撰《重修兴国寺碑记》;2、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兴国寺捐施姓名》碑;3、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蔼如撰《重修兴国寺碑文》。
  道光碑己残,仅存上半截,扔在地上,刻有当年王、孔、朱、赵、杜等姓捐施人名;嘉庆和光绪碑立在庙门西侧,其中嘉庆碑上记载:“兹兴国寺建自大唐,历五季、宋、元、明时,代有修补;及本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康熙XX年又重修,于今百有余年,殿宇损坏,不肃观瞻,神像暗淡……”碑文底部漫灭,文字不能认全。由此三碑可知,兴国寺光是在满清一朝,就重修了5次,平均50多年就维修一次,也可看出清朝对佛教的重视。
  今兴国寺仅有一进院落,“主殿” 乃三间普通起脊民房,除屋顶换了新瓦,其他仍是旧物。“殿”内狭小局促,除供佛像安身外,容不下更多香客和信徒跪拜,只得在白了寺兴国寺嘉庆碑 白了寺清光绪碑 西厢另搭简易佛堂……堂屋门外两侧地上放着两块石雕门当,似是旧时建筑构件,由此也可设想兴国寺当年的辉煌……农历六月初一,鲁南民俗过“小年”,院(寺)内香烛燃烧,正有善男信女忙活着筹备法事,见有外人来,几位长者起立合十致意白了寺大殿我拍下寺门前的几通古碑,看一下周边环境:村委办公室与寺院山门并肩而立,一同教化着附近的百姓,村街路上另有两块石碑铺路,碑面朝上者是宣统三年(1911年)“皇清处士王二公讳景川字箕山配朱氏之墓”碑;碑面朝下者不知是哪位先人的“名片”了……民国《滕县金石志》中记载了存于白了村的古碑五通,分别是:i、唐朝天宝十三年(754年)《兴国寺碑》;2、金朝大定五年(1165年)奚宇撰《兴国寺敕牒碑》;3、金朝大定十二年(1172年)陆秉钧撰《兴国寺新修大殿碑》;4、金朝明昌元年(1190年)《宋学士徐元振墓碑》;5、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赵应期撰《重修兴国寺记》碑。可惜如今这五通古碑一块也没有了…… 清道光版《滕县志•艺文志》中收录有清初滕籍诗人王特选“古迹杂咏” 十四首之一的《运河故道》诗,描绘了此地风光:二东漕运自隋唐,叶叶风帆下建康;白了村边无觅处,蓬莱清淺种扶桑。
  该志中另有滕人黄念典撰《白了村大兴国寺大槐记》一文,没有正面描写寺院,却提到寺院周围的古迹和景观:“寺北旧为漕渠,帆樯所会,冠盖交错,,,只是后来“星霜屡易,渠己就湮。惟兹槐也,乃与疏钟清磬共消磨于荒烟野蔓之间,亦足悲己。寺东为卢氏园,琼葩绛萼,今皆不可复识”——作者感慨“兹槐以历劫独存”,然而又过百年后,如今我再去看,古槐、运河、花园通通不见了……(该文发表于2014年8月26日《滕州日报》)附:清初滕县诗人王特选由于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因此读古书先需要“句读”,即断句,分开那些繁体竖排连贯的文字成一句一句的话。《三字经》中要求学生“明句读”,韩愈《师说》中提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6u)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都说明给古文断句,是读古书的前提和基本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千古公案,就是因为孔子及他的弟子们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造成的,少点了一个点,就导致后人难解、曲解甚至反解了作者本人的意思,更导致后来孔子被当做“封建地主阶级施行愚民政策”的代表而被“批倒批臭”——过去说刀笔酷吏一字可以杀人,如今看一个标点也可以臭人,孔夫子先生就深受其害矣!有盖村王氏王泰力先生继赠我《王文直公遗集》后,又赠我《竹啸余音》 一册,皆为原书的复印本,虽不是竹纸线装,然尽可以一览原书的样子,尤其是我等读书只看内容,不求版本古籍,能在历经浩劫后还能看到古书的样子,即已“幸甚至哉” 了,夫复何求?《竹啸佘音》一册,主要是王特选早年诗集,收有五言、七言诗,后附赋文六篇。这些诗文大多朴实晓畅,通俗易懂,然又文质高雅,记写乡居书斋生活,书画自娱,诗友相从,陶然自乐。有好些题画诗,看出作者亦擅绘画,只可惜未能睹其真迹。作者在两首《自祝》诗中注明 “时在壬午十月十五日”即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即1702年,诗首句即说‘‘春秋弹指廿而三”,按此推测则王特选应生于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前后,到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该诗集写成时王氏应该是24岁,二十多岁即著成诗集并高中举人,也可谓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按王泰力先生提供资料介绍:王特选,滕西盖村王氏第十一世,字策轩,一字仕可,号凫南,康熙乙酉科举人,丙戌年考授内阁中书,改授济宁州学正, 补莱芜县教谕,升东昌府教授。著有《竹啸余音》诗集一卷、《衔山阁诗集》七卷、《诗途》一卷、《半妨斋古文》八卷;参与编撰《滕县志》、曲阜《阙里志》、邹县《三迁志》,《修志琐言》等;《山左诗续抄》收其诗17首;清朝道光版《滕县志》收有其诗文多篇,至今被人传诵和引用。这是目前仅所能查到的有关王特选的记载,百度搜索里没有,滕地官方出版的资料里也没记载,或许王氏家谱里有更详细记载……但据王泰力先生说,王特选诗集目前也仅见《竹啸余音》一本,其他著作以及书画手迹还有存世吗?莫非都散佚了?《竹啸余音》前有“康熙丙戌(四十五年即1706年)梅月之吉、楚南华容孙祐岐在镐氏”序文一篇,提到孙祐岐(字或号在镐)于“乙酉(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即1705年)仲春来莅历下薄书鞅掌”,“适值秋试,分校棘闱,竭数日之目力,得正榜士五人;其一固王子特选也……” 由此建立“座师”与“门生”之关系,“王子果出其诗稿,问序于予记录了该序文的来由,同时也证明王特选确于康熙四十四年中举。
  查清朝道光版〈<0县志•艺文.下》中收录有“邑人”王特选《古迹杂咏》七言诗十四首,分别吟咏、记写了原滕县境内的1、滕国故城;乙唐代雍城;&冯謹焚券;4、薛城临山;已三国五邑;&羊庄陶山;7、郁郎故邑;8>木石狐台山;a静乐园;ia鲁取邾田;11、官桥风光;1乙白了村古运河;13、盖村古碑;14、元朝状元李稷。多有史料价值,记录了滕地千年的沧桑变迁……又:后见李广星先生所著《滕州史话》中有一篇《名士王特选》,介绍了王特选生平及其成就:父王廷扬、二弟王特逢、三弟王特达等皆是当地名儒文人,王特选自幼聪明,有“神童”之称;成年后出游四方,广交名士,与曲阜孔尚任友善,孔将王六首赠诗作为“题词”刊于其名著《桃花扇》书端,其中第六首云:“由来买祸是文章,公子才人总擅扬;一片痴情敲两断,还从扇底觅余香” 一一看出王诗的风格水平了么?王中举后入仕,先后在济南、莱芜、东昌府(聊城)等地做教育官员,总体上还是清高自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仕途并未爬高。后告老还乡,著述甚丰。康熙末年滕县县令黄涣(字秀宗)曾请他主修《滕县志》,但因与其他人志趣主张不合“不能自行其意”而退出,后作《与秀宗黄明府论修县志》一文剖白心迹,可以看出王特选为人的正直与棱角!我看过康熙版的《滕县志》,入清以后编的第一部滕志,确实没有什么特点或特色,也仅是一部资料汇编而已,比明朝王元宾主编的万历版《滕县志》有叙有议有观点有见识有存疑有判断的“史笔”精神就差多了…… 王特选后来去曲阜与邹县,反而分别为这两县编出了质量上乘的《阙里志》 和《三迁志》!王晚年回到家乡“乃构草庐居焉”,作咏怀家乡滕县古迹的《古迹杂咏》十四首,并“删定旧稿,至老不倦,以七十七岁卒。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