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村南重修王村义兴桥碑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41
颗粒名称: 明王村南重修王村义兴桥碑文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6
页码: 123-128
摘要: 明王村南《重修王村义兴桥碑文》现存地点:滕北北环(红荷)路东段北侧立碑年代:清朝同治十二年即I873年距今时间:145年碑文撰者:同知衔候选知州、邑人陈颐年。
关键词: 石碑 兴桥碑文

内容

明王村南《重修王村义兴桥碑文》现存地点:滕北北环(红荷)路东段北侧立碑年代:清朝同治十二年即I873年距今时间:145年碑文撰者:同知衔候选知州、邑人陈颐年如今一下子就进入了 “微信时代”,你看今天大街小巷、车厢商场、男女老少到处抱着手机刷屏,即使坐在对面也要通过微信聊天,加友入群、转发拍照、点赞互粉,我们都成了“低头”的族群——我得知城北“红荷路” 边尚还保存了一通《重修王村义兴桥碑》,就是在朋友转发给我的微信图片上看到的,马上电话询问具体地址,朋友又找到拍照人给我讲解该碑目前的保存情况以及寻找路径,说是在路边北侧一座厕所的旁边,只要找到那处厕所,离古碑就不远了——呵呵,如今文物古董还是被“批倒批臭”的封、资、修“黑货”么?!次日出城前往滕北寻找,沿着冯河村中“九曲河”北行,先路过村中断桥处,见《赵诚品墓表碑》仍在,还没被偷或者毁坏。继续北行,穿过冯河村来到北环路(红荷大道)北侧的一处水闸上。该水闸大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的水利工程,滕北冯河早已废弃多年,就建在冯河(九曲河)上,闸以北至明王村前河道宽阔,囤水后可以积成一座小型水库。水库的东两两侧各有两座用以通水灌溉的小闸门,其中东闸门下有块光洁规整的石板卧倒铺成一座小桥,桥面上似乎还有文字一一走近一看,竟是一通完整的石碑,即《重修王村义兴桥碑文》!站在桥上一看,该碑果真就在北环路公厕的后面,相距仅二、三十米,厕所的味道应该能时时传来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该桥少有人行,碑面的文字得以保存,尚未磨火,总算是因祸得福,久而不闻其臭了……碑文如下:“跨九曲河界诸王村之中,当邑北孔道有义兴桥焉,屡圮屡修有年矣。然皆以涝涨流急故,桥近处地又洼下,未能持久,过者病之。咸丰辛酉而后,发捻扰邑境,室庐不安,河梁遂废。今幸重睹太平,居民渐复夙业,李先生海实急公好义士也,家于桥之西偏□李家王村,盖其目营而心缔古碑铺路义兴桥碑也已非一日矣;而远近诸村复各愿竭输以助之,倡不资之费,刻日而集工就,凡用款千缗有奇。董其事者,为周君注东,张君敬修,李君瑞唐。惜乎待举杯以落其成,而先生己作古矣!余既悲先生之不及见,且以嘉吾邑人士之乐助义也,故为文而镌诸石,后之人倘有继先生而起,俾斯桥以永久者乎?吾将吮毫濡墨以俟之。
  同知衔候选知州、邑人陈颐年敬撰并书。
  (皇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春月上浣谷旦”。
  该碑文完整清晰,叙述了140多年前由滕北李家王村(今李王村) 的李海实先生倡议,联合周注东、张敬修、李瑞唐三人以及附近几个村子共同集资在九曲河上修建义兴桥的史实。可惜在桥还未竣工时首倡人李海实先生即已死去,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同时碑文作者借此呼吁吾邑乡人继续倡行这“急公好义”、修桥补路的善举,作者将“吮毫懦墨以俟之”!碑上还记录了发生于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的“辛酉之难”。民国《续滕县志》记载:“清朝咸丰H^ —年(1861年)春二月,幅匪(即棍匪) 陷夏镇;三月初七日幅匪火县东关;初九日拾匪围县城,凡二十七曰始解去,破郑家寨、大庙寨,四乡烧杀甚惨。五月彗星见西北方;七月捻匪由滕北窜;十月捻匪由滕奔丰、砀回巢。”这段长毛(太平军)以及捻匪攻打滕县城的记载,就是滕地有名的“辛酉之难”,县志记录下死于这场战乱确切有名姓的滕人鲁熙元、鲁景溪妻唐氏等以下总计有3974人!而造成的“室庐不安、河梁遂废”等后果直接影响了滕北九曲河畔马王、曹王、李王、明王、侯王等村普通百姓的生活……附:《滕县马氏续修族谱序》简介《滕县马氏续修族谱序》一书,分为家祠林图、家训10条、凡例、辈分用字(17世至36世为:宗、延、昭、世、运、鸿、锡、灿、恒、贞、崇、慎、绍、懿、训、恩、远、庆、永、兴)、族谱条规、序文、跋文、马氏人物传记、墓表墓志、节孝传记等内容。
  该书收有多篇由清代至今共6次续修家谱的序、跋文字,从中可以探知滕县马氏一族的源流、迁徙、分布、繁衍等情况。最早一篇由马氏十五代孙马凤彩撰于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年)的《创修族谱序》中提到:“自始祖以来原有谱牒,屡遭兵火,湮没无存……(乾隆)丁酉冬马骏、马狷锐意编修,于是访故老,考碑碣,乃援笔书之,汇成一帙……”第二篇马氏十代孙马璟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撰《创建家祠续修族谱序》,第三篇十代孙马兴岐《重修老族谱序》中提到:“吾族谱系创修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间,后因兵焚,族谱所存之少……遂取旧谱补而重修”,是为二修。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修,有十五代马志清、十二代马尚忠所撰《重修家祠、三续族谱序》序文两篇,马尚忠序文写到滕县马氏源流:“我马氏系出扶风,派衍山西。始祖昆季四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 均迁山左。相传次祖居滕东,三祖居肥城,四祖随父母居汶上,姑弗深考,惟是我始祖占籍滕西,未留谱牒,为可惜尔……洁乎八世族祖(马)锡、麟等兄弟蓬起,而又时值明末,盗贼纷炽,身家犹难自保,然后知先祠未创,家乘寥落……迨我清御宇,承平日久,我先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建祠修谱,然规模不过粗就。至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灿然其大备,迄今又历三十余年矣”……这段文字记载了马氏一族来滕定居的情况,可资参考。
  到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又有四修,附有十三世马源存、十七代马鹤鸣《四修族谱序》两篇,十七世马彦宾《跋》文一篇。马源存序文中提到:“忆自我始祖迁滕以来,越四世祖兄弟四人,长马林,次马胜,三马俊,四马良,世传至今五百余岁,二十余世矣……先辈马锡、麟兄弟蓬起,始修谱碣,厥后马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谋建家祠,创修家乘……”对照前几篇序文,可知这里记载有误,马璟曾于嘉庆年间二修家谱,非是乾隆年间创修之人……然这篇序文补充了明代马氏四兄弟的名字,可与前文相互参照。
  清朝灭亡后,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己已年)滕西马家村牵头又有五修,收有《五修族谱叙》9篇,跋文1篇,并且又联系上沛县一支。到了新中国的1962年又有六修,收有《六修族谱序》4篇,跋文2篇。
  该谱前附有“马氏家祠”林图一幅,证明确曾有过家祠, &氏家A然而如今不见。十ft孙马璟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撰《创修家祠序》文中有“凡我族人同事先祠……于是偕我族人敬告先祠”等句看,至少在清朝嘉庆年间已建有马氏祠堂。十二代孙马尚忠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撰《重修家祠三续族谱序》中提到:“我先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建祠修谱,然规模不过粗就;至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灿然其大备;迄今又历三十余年矣,先祠渐即于倾颓,族谱几至于散佚,不急为续修可乎?爰命族人酌议较理先祠,经繙阅矣。而更益之以两庑,增之以门屏……”可证当年确曾建有马氏家祠!关于马姓族人分布,除该家谱记载“(滕)邑西马家村”祖居地以及迁往沛县一支外,各序文及五修、六修“族谱列名”中还提到“本邑城东北党郎山村”(今东郭党山);“本邑城西严村”“七所楼”“杨奋村”(今杨岗);“峄邑城西北辘轳井村”(今峄城区)、“峄邑城西北大暨河村”(今羊庄大计河)、滕东北黄家庄、东高庄、马庄;本邑城东马河口、艾虎村(今山亭艾湖)、徐庄;城北王村(今北辛马王);城南彭庄;城东南常山村、南宿村、杜家堂、茅山村、东于村、无梁店等村。外省则有江苏邳县王湾村、铜山县铙钹、上马家等,可看出马氏一族由滕西马家庄祖居地向四边扩散的情形。
  该书后收有马氏族人传记、节妇墓志等传文一百多篇,记述了从明末到民国三百年间部分马氏族人的生平行状,牵连到鲁南当地近代以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道光年间黄河决口滕西水灾、咸丰辛酉年(1861年)捻匪乱滕、滕地各村庄大户筑坪修寨团练自保等,不但是滕西马氏一族的家族史、人口史、科举史,同时也是鲁南地区三百多年来的乡村史、变迁史、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能起到弥补、印证、充实官修正史的作用。
  所收录的这一百多篇传文中,从作者来看,其中有科举功名的作者有: 清朝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辛卯科举人、滕县北门里黄氏黄来麟撰马锡(字康侯,号用三)《义烈传》;庚午科举人、峄县刘丕宗撰马朝宗(字晏波)《恩贡生晏波公传》;壬戌恩科举人、候选知县孟瑞霖撰马养正(字蒙端)《文学蒙端公传》;(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丙子科举人、王东愧业师刘有源撰马谊(字言宣)《墓表》;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篡修、国史馆协修王东愧撰马居简(字临可)《墓表》;诰授通议大夫、鸿胪寺序班、附贡生、河南候补道、赏戴花翎、代理陈州府知府、特授邓州直隶州知州、调署睦州知州孙维均撰马宗可(字慎甫) 夫妇《墓表》;清赐进士出身、诰封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掌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署工科给事中高熙喆撰马宪璋妻《侯氏节烈碑文》;诘授奉直大夫、盐提举衔、陵县教谕、署沂州府教授、咸丰(九年即1859年)己未恩科举人鲁芮元撰乾隆辛卯恩科进士刘南勳(熏?)孙女《刘孺人节孝碑文》等。
  这些传记、墓表中,对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过境滕县“四乡烧杀甚惨”的那场“辛酉之难”记录甚多,可见那场导致滕县人民死亡3974人的巨大匪乱,确实给滕地百姓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同时该家谱也记录了一些马氏族人筑寨修墙、团练自卫的史实。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