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屯村北滕阳李氏谱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40
颗粒名称: 后屯村北滕阳李氏谱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6
页码: 117-122
摘要: 后屯村北《滕阳李氏谱碑》现存地点:滕北郊红荷路南侧立碑年代:清朝宣统元年即1909年距今时间:109年碑文作者:赐进士出身、诰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掌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署工科给事中、宣化知府高熙喆。
关键词: 石碑 李氏谱碑

内容

后屯村北《滕阳李氏谱碑》现存地点:滕北郊红荷路南侧立碑年代:清朝宣统元年即1909年距今时间:109年碑文作者:赐进士出身、诰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掌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署工科给事中、宣化知府高熙喆今城北后屯村北红荷路南侧绿化带里立有一通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滕阳李氏谱碑》,碑高两米余,宽近一米,有碑座,碑身正(南)面中心刻大字“敕授儒林郎李公讳永福字享五(暨)封金安人(夫妻合葬)之墓”,右(东)侧小字叙述李氏迁徙由来以及立碑缘由,左(西)侧为碑文撰者、书者以及时间落款;碑身背(北)面为“三世至十世图”,刻有李氏三世祖(李)永福以下至第十世的男丁人名,碑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其中叙述李氏由来如下:“李氏盖自登州迁来者,其始莅滕者讳(李)兴仁,以雍正中附郭以居所谓安乐窝者也。既殁,葬城东刁庄之东,尊兴李氏谱碑仁为始祖。兴仁生(李)凤如等,凤如配房氏,移城北沈所屯,卒葬西刘庄之东。凤如有子曰(李)永福、永祥、永禄,配金氏,卒葬村东里许,即此之主穴也。呜呼,李氏之始至也了身耳,上下二百年间,男丁百六十余口,别居三十余家。幸当太平无事,故休养生息,以至于此。李子恩锡者,故馆于余家者也,因其请为之书其事。呜呼,李氏有人矣,其勿忘先世之泽哉”!写于百年前的这段文字,记述了该支李氏第一代(世)始迁祖李兴仁于清朝雍正年间从胶东半岛的登州(今烟台)迁来滕县“安乐窝”居住,到其儿子第二代李凤如娶了房氏夫人,移家到城北“沈所屯”(今沈庄?) 定居,死后即葬在附近。李凤如与房氏夫人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永福(第三代)娶金氏夫人,死后即葬在立碑所在地的李氏主穴,从此李氏家族定居滕北繁衍生息,从清初至清末二百年间李兴仁的后代繁衍到30多家计有160多名男丁子孙。到了第八(?)代李恩锡,因在晚清翰林高熙喆家中教家馆,故得以请这位有身份的滕籍闻人为其家族撰写碑文,同时又请了另一位“诰授奉政大夫、分省补用同知”的滕籍名人陈颐年书丹,使该碑具有了行文、书法、史料的价值。
  滕北后屯村李氏一族起自李兴仁一家,二百年间繁衍发展到十代30多家160余口男丁,由此作为标本可以推算清朝滕北一带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立碑至今又过了一百年,倘若今天再统计计算这一百年中后屯村李氏人口、世代、户数变化增减数据,则可以得知三百年来鲁南地区家族、村落、人口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果再找另外几个姓氏家族的人口记录作以参照,则更可以得出数百年来该地区的人口变化规律!这也是研宄姓氏、宗族、家谱、碑文的意义之所在……值得一考的是,该碑文中提到几处与李氏家族相关的地名或村庄:滕北古碑1、 安乐窝:是地名还是宅名?今滕州城内有“安乐街”,是否指此?2、 城东刁庄:李氏始迁祖李兴仁葬到了刁庄村东,即今东沙河镇驻地附近,距今三百年后,可还能找到什么痕迹?3、 城北沈所屯:滕阳李氏自二世以后迁居该村,就是如今的沈庄吗? 查《地名志》记载沈庄原名沈家庄,并不曾叫过“沈所屯”。如今的后屯村,是明初“洪武大移民”时山西沈氏迁来所建,初名“沈硕屯”,后来又称沈家店、后店、后屯,再参照该谱碑立于“村东里许”,故可以判断碑文中所提“沈所屯”不是沈庄,而是如今谱碑所在地的后屯村一原名沈硕(所)屯。
  4、 西刘庄:李氏二世祖李凤如的埋葬地,按与后屯村的相对方位来推测应该就是如今后屯村西邻的北刘庄村。
  附:民间家谱、契约等资料的史料价值1992年滕州市修复“滕国故城”文公台时,在“滕文公楼”内布置了《滕国史迹展》,其中在罗列古滕国所存在的三十多代国君时,我们遍査当时所能找到的《春秋》《左传》《孟子》’《史记》等典籍,也只找到14位国君的名子,其他的只好以省略号代之。至今,文公台二楼展室“滕国历代国君世系表”里仍是多处空白……不久前,世界滕氏宗亲会在编修《华夏滕姓通谱》过程中,竟意外在浙江绍兴独树村滕氏家谱资料中发现《滕辉公实录》一文,详细记载了古滕国自始封王叔绣以下至末代滕王全部的国君名号,历时多年解决不了的学术难题竟被偏僻乡村的一纸旧文记载得一清二楚!不但如此,《史记》中语焉不详的“帝王世 李氏谱系图系”,竟在另一部《古鲁国灌南汪氏宗谱》中有详细记载,从上古黄帝到周朝文王姬昌相传共44代的完整衍续,弥补了正史的不足,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由此可以看出民间家谱的重要作用以及巨大价值!今有滕州市政协副主席孙士泉先生编撰《滕左大坞沟村孙氏事略》 一书,记载家族历史,介绍族人情况,辑录谱牒资料,传承宗族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且以新的体例格式,创新《家谱》写法,结构新颖,古今参照,线索明晰,文图并茂,既是一姓一宗一族之家史,又是一户一村一地之方志,确也能印证历史,充实史料,教育后人。
  据《孙氏家谱》记载:大坞沟孙氏源于滕西滨湖奎子村,明朝初年孙氏迁滕始祖孙广随“洪武大移民’’由山西迁滕西定居;七代以后,孙氏第八世孙奇朋于清朝康熙年间再迁山亭店子石竹村;又过三代以后,十一世孙荣县因与大坞沟邢氏结有姻亲关系,于乾隆年间迁到大坞沟村定居,如今已繁衍到二十一世(代)……奎子孙氏迁滕六百多年以来,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代有闻人,其家谱载明清以来孙氏一门出有进士6人、举人16人、贡生35人、秀才162人。其中,清朝道光版《滕县志》卷八“儒林”中载有孙之庾传记:“字介福,世居奎子村。壬午城陷,父念祖与母高氏同日殉……”。近来,滕州学者张格先生从日本学者的资料中考证出明朝末年加入“复社”的两位滕籍成员中,其中一位就是孙之庾的父亲孙念祖,《滕县志》卷九“忠节”里亦有其传!另外该志中还收有孙念祖祖父孙化愚(见“隐逸传”)、三弟孙率祖(见“儒林传”)等孙氏人物传记。
  孙士泉先生所著《事略》一书中收录了大坞沟村孙氏家族自清朝中期起至新中国建立近二百年间的19份土地买卖合同——民间地契,成为鲁南地区一个半世纪以来农村土地买卖、交易、流转、兼并的最直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尤为珍贵!据该书第九部分“祖上地产”介绍:该“地契”是十九世孙孙士凯在2003年初回老家大坞沟村祖宅清扫卫生时,在旧房中偶然发现的,当时他的老母亲正准备把一堆存放多年的破旧“废纸”当做饭引火的烧纸用,被孙士凯发现并抢救出来,当时“地契”已严重受潮发霉,放在一个旧木盒中黏在了一起,经及时晾晒、整理才有幸保存下来。目前该资料的复制件已被孙氏家族献出交给滕州市档案馆保存。
  1、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立卖约人邢继烈因大粮不凑,託中说合,情愿将己业东南坡南北地二段计二亩余出卖于孙典义名下为业,言明每亩京钱十四千五百文,当日交足不欠,恐后不明,立约为证…… 中人刘金贵,代字葛锡玉。”2、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邢兰章因无钱使用,将东坡地三亩出卖于孙宪文名下为业,同中言明每亩京钱两千文……”3、 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尹显公因正用不足,託中说合,情愿将己业家东地一亩出卖于孙现文名下为业,言明卖价每亩京钱三十八千整……’’4、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孙殿朗因大粮乏凑,将己地四亩卖于胞兄殿魁……同中言明每亩卖价京钱五十千文……”5、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存宽因大粮乏凑,将己地九亩余卖于孙殿魁……每亩卖价拾千零五百文……”6、 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孙殿元将宅基一位卖于胞兄……”7、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邢怀琴因无钱将己地卖于孙亭于…… 每亩纹银十二两……”8、 民国元年(1912年):(缺)因大粮不凑将己地卖于孙殿魁……11、民国十二年(1923年):“孙李氏因大粮乏凑,将己地九分贰厘八毛九丝五忽卖于长兄殿魁……言明卖价每分京钱八千文…”19、新中国1951年:县长王景春所颁孙庆隆、孙田氏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共3份。
  由这19分地契,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关于“旧社会”鲁南地区广大农村的相关情况:一、孙殿魁等个别“地主”的兴起以及乡村宗族的解体:16宗土地交易中,单是孙殿魁家族在25年中就有5次收购本村土地达数十亩,其中只有一次是购买外姓(李)土地,其他均为同族、同胞兄弟之间交易,找来外姓“中人”作保人和证人,双方签字画押立下纸质契约,言明“当日交足、永不反悔”,“亲兄弟”亦是“明算账”,体现出近代以来我国封建传统大家族的逐步解体。另有孙庆隆在民国时期16年间买地4宗,孙庭宇买地3宗等,看出大家族解体后各兄弟子侄独立门户、分爨吃饭、各自为政、亲缘没落的状况,正是在这种个体小农经济贫富分化的过程中,封建宗法制度渐趋没落,个别“暴发户”大量兼并土地,形成后来所谓的“地主”,同时也有贫困家庭最后破产到不得不连自家宅基院落也要出售,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二、 清朝中期以后,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受外来势力挤压,鸦片输入,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现象逐步加剧:清代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但在民间却是银(银两)、钱(制钱,即“京钱”)并行,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且银、钱之间的比价逐步升高。19份地契中,年代最早的嘉庆七年即1802年时,滕东大坞沟村每亩地卖“京钱”(即“嘉庆通宝”圆形方孔制钱)是“十四千五百文”,即14.5贯(吊),约合白银14.5两;到咸丰十年即1860年每亩地已值“咸丰通宝’’两千文即2◦贯(吊);再到光绪七年即1881年每亩地已买到“光绪通宝’’三十八千文即38贯(吊);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已升到“五十千文” (5◦吊),而1909年仍是“每亩纹银十二两”,近百年间“制钱”贬值如此。
  三、 查《滕州地名志》记载东郭镇大坞沟村建村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秦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因居坞沟河岸,取村名为坞沟,后为区别河下游之坞沟村,改称大坞沟”。如今,秦氏在该村已繁衍到200余户约600人;与孙家比邻而居的邢氏则成了该村的大户,约有500户2000余人,故孙家契约中所请的“中人”也大多是邢姓;孙氏十一世孙荣县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与大坞沟邢氏结有姻亲关系而从山亭店子石竹村迁来大坞沟村安家,“单门独户”繁衍至今已有49口人,二百多年间传到二十一代(世),基本符合民间以3◦年为一代的规律。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