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街道董村界石之记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729
颗粒名称: 龙泉街道董村界石之记碑
分类号: TS951.3+3
页数: 3
页码: 68-70
摘要: 龙泉街道董村《界石之记》碑现存地点:龙泉街道董村古槐树下立碑年代:元朝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距今时间:662年碑文作者:未详小时候跟随母亲去董村我姑姥娘(母亲的姑姑)家,姑姥娘为留我们多住几天而关大门,我吓得大哭,从此记住了姑姥娘家门口的大槐树。
关键词: 石碑 龙泉街道 董村界石碑

内容

龙泉街道董村《界石之记》碑现存地点:龙泉街道董村古槐树下立碑年代:元朝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距今时间:662年碑文作者:未详小时候跟随母亲去董村我姑姥娘(母亲的姑姑)家,姑姥娘为留我们多住几天而关大门,我吓得大哭,从此记住了姑姥娘家门口的大槐树——就是今天董村村中路口的老槐树,绿荫匝地……岁月如流,如今我以半百之年再来大槐树下寻访,故迹难寻,物是人非,只有这棵老槐树,还残存着我儿时的一点记忆,绕树三匝,难以忘怀一一如今树下又躺了一块残碑,据说是谁家拆旧房时找到的,碑名为《界石之记》,只存上半截,高约一米,宽半米左右,碑面字迹多被磨平,只能识读少部分文字,残存碑文为:“维大元国山东益都路滕州滕县礼教乡子端村…谓近因黄河以南□□军数多□捕人口,人民□鐸城池中间…军马骚扰百姓……定鐸石有远年争差为……” 落款年代为“至正十五年二月十四日立石”。碑文上部有人名刻字:“冯二、赵氏、叔冯忠、王氏、伯冯免……高祖冯信、曾祖冯谊、婆刘氏、父冯□、母任氏、兄冯元、兄冯五”等。左侧有“北一段计地四十二亩…南地一段计地一顷五十亩…滕州城东河南头街东任…街西住宅一所四间南至远……”碑文字体为不规则的楷体,笔划歪斜不齐,文字大小不一,书法稚嫩拙劣,如同儿童手迹。然而,该碑却有一定的史实价值,记录了元朝末年滕州辖下的滕县礼教乡子端村即今城区东南龙泉街道董村和冯村一带地界划分的史实。
  元朝时今滕州地带属于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直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省下设路、州县、乡等地方机构。早在六百多年前,今滕地就曾有过“滕州”的设置,下辖3县(滕县、沛县、邹县)1镇(陶阳镇,今陶庄),几乎也是滕州地区疆域最大的时候。所以1988年原滕县撤县建市,更名为“滕州”,这一名称是有历史依据的,等于是恢复旧称。
  1993年版《滕州城郊乡志》记载董村由来:相传元代此处为城里董姓的庄园,其庄园四至碑云:“东至泥沟(今郭河),西至郭河(今郭河故道),南至张良弼(今王开村),北至冯大嫂(指今冯村)”。佃户聚居成村,名董家村,今称董村,以刘、郭、孙三姓居多。
  这段记载提到“庄园四至碑”,是否就是现存于古槐树下的《界石之记》 碑?今碑左侧确见有东、西、南、北四至刻字,然而看不清有“张良弼”“冯大嫂”等字,抑或该碑二十多年前尚能认清上述文字……张良弼是元朝的 “经略大将军”,也是王开村张姓的建村始祖,墓地今存,确能代表王开村;“冯大嫂”,以及石碑上部所刻的七、八位冯姓人名及他们的家眷,可以认定冯姓是当时立碑时的大姓,与“子端村”有着紧密的关系……2008年出版的《董村社区志》中详细提到界碑、老槐树及董村的有关情况:“董村无董姓,相传明初时曾为滕县董姓庄园的外庄子,故称董家村。村人曾在村西古郭河故道的东岸出土庄园界碑一块,载庄园四至云(见上文《城郊乡志》)……‘惜斗转星移、日月变迁,今董村竟无一董姓传人, 实为一大憾事。”据董村孙氏族谱序言述,元及元之前,董村曾名“子端村”,又称“夹河滩”“三棵树”“五幅楼”。据考,所以称夹河滩,是因为董村村西有古郭河,村东有泥沟河,两水相绕,村夹其中……董村称“三棵树”,是因在村西古郭河的东岸,生有古槐三株,据考,此槐植于宋代,后因洪水冲击,河岸塌陷,离岸较近的两棵被洪水卷走,仅剩一棵,历时千余载,经董村历代村民精心呵护,至今枝繁叶茂,耸立在董村后街的中央, 千百年来成为董村的标志,也成为董村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象征。
  关于古碑,《董村社区志》中有专文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村人又曾在村内出土元代村碑一块,该古碑立于元至正十五年……碑文内容因时日久远,表面风化剥落,多数文字模糊不清……古碑现珍藏于董村老槐树前。” 沧海桑田,董村村西的老河道,如今己成为车水马龙的龙泉路,当年的“三棵树”,如今仅剩半株古槐栉风沐雨见证历史,乃至石碑上的文字,也在岁月的磨洗中日渐模糊……“其、怀、玉、思,我是思字辈,我的辈是比较免的……”站在古槐树下乘凉的刘思亭老人说:“俺姓刘的如今成了董村的大姓,你看那石碑上的刘字,几百年前就是简写的文刀刘……”(该文发表于2〇18年7月《滕州工作》杂志)董村街头

知识出处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余碑拾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石碑,镌刻着文字,记载着历史,书写着文化,传承着文明。然而经过岁月的磨砺,风雨的侵蚀,战火的蹂躏,人为的破坏,古滕大地上至今所剩古碑无多--民国版《滕县金石志》上所载的滕地历代石碑,在不到一百年间竟毁损、消失十之八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