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树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65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古树史话
分类号: I207.73
页数: 118
页码: 130-247
摘要: 《滕州古树名木》中对古树史话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古树史话 史话

内容

刘秀纳凉古槐下 驻跸遗址纪念槐
  在西岗镇清泉寺村清泉寺旧址,有一株树龄2800年的国槐,主干向西北倾斜,树千已中空,现有铁质栅栏护围,是滕州最古老的树。据传,汉光武帝曾纳凉于这棵古槐树下。
  在鲍沟镇前汉村汉宫遗址处,也有一株树龄1000余年的国槐,现在树干已经中空,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其中有1/3的树干劈裂脱离树体,东南角侧枝已劈裂。老枝交错盘旋,似蚊龙盘于树上。据传汉宫村槐树是五代十国时重修汉宫时,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封禅泰山所栽。
  为什么汉宫村、清凉寺村两棵槐树都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呢?史载: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张纯上书,建议光武帝封禅泰山,后群臣又屡次提请封禅泰山,他都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不予答应。可在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初,却因图箴而主动提出封禅泰山。滕州乃九州通衢之地,刘秀从洛阳出发到泰山封禅,滕州是必经之地。公丘侯刘顺在鲍沟镇今汉宫村、清泉寺一带修建行宫和歇马亭,迎接皇帝驻跸,并打井18眼供御马饮用。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二十八日,汉光武帝率群臣从洛阳出发,2月29日人滕州市境内,驻跸“汉宫”,饮马“清泉”。见当时的滕州经济富庶,地广人多,一派繁荣景象,“汉宫”华丽壮观,堪比洛阳;“清泉”甘冽腾涌,沁人心脾,心中一片欢喜。看着自己兴复汉室,江山稳固,便感念先人,沿袭崇槐之风,在“清泉”处祭拜古槐,并在古槐下纳凉休憩。3月12日到奉高(今泰安城东),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垒石建登封台。15日开始斋戒,到泰山封禅。22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行封礼。于25日到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完成了全部封禅活动,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秦始皇上泰山,其事皆秘,司马迁慨叹无从述证。汉武帝效仿先朝帝王封禅泰山,随从极少,所以《史记》和《汉书》都语焉不详。汉光武帝刘秀封禅泰山,一反常态,声势浩大,仪式公开,随从众多,有关记载非常细致,留下了翔实的历史资料。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山东三》:“逍遥台,在故薛城西十里。”《左传》:“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在鲁境内。此台齐宣王时孟尝君归薛筑,名曰逍遥,又名清凉台。相传汉武东巡,置宫于此,复筑台曰清凉,又称清泉者。”清道光版《滕县志.古迹志》云:“汉宫在城南二十里,按:汉武帝曾幸泰山琅琊诸郡国,皆除道缮治宫观,此或刘顺为公丘侯所缮治望幸宫也。又光武帝曾一幸蕃(滕州在汉代称‘蕃县’),有清凉台,今为清凉寺。”《滕县乡土志》云:“汉宫村,有清凉寺,在清凉台上,五代时重修。”乡土志记述的汉宫和清凉寺概念含糊,据实地考察,今汉宫村与清凉寺村舭邻,相距2000余米,结合当时滕州经济实力和帝王爱好,行宫范围在方圆数千米之内不足为奇。可见清凉寺村和汉宫村均为当时刘秀行宫遗址,后因屡次辖区划分,两村现分属西岗、鲍沟两镇。
  五代十国时,汉宫重修。为纪念刘秀临幸,时人栽植了这株纪念槐树。现在汉宫已不存在了。后唐天成明宗年间,村民在清凉台上兴建佛寺,清凉台遂更名为清凉寺。金大定年间曾重修一次,有当地进士王奉璋所作碑记。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寺僧觉林购地60亩,重新扩建了清凉寺,“重殿长廊,颇为壮丽”,一时香火鼎盛,远近驰名。直到晚清、民国时,清凉寺仍屡有修缮,得以保存至今。
  编号F001:国槐,位于西岗镇清泉寺村清泉寺旧址。树龄2800年,树高15.5m,胸围600cm,平均冠幅18.9m。
  滕王手植槐
  在滕国故城旅游风景区,两株参天古槐对峙,立于文公古台前。大门东旁的国槐,原有主干三支,西南角弯垂至地下,形成一道半圆形拱门。时光荏苒,其中两支主千死亡腐烂,剩余主干如巨型龙爪,铁干虬龙,直逼云天,凌空盘旋,叱咤云天;大门西旁的国槐,主干中腐,曾遭火烧。现古槐生长健壮,枝繁叶茂,素娥袅娜,翠影婆娑,似丹凤朝阳,长袂当空舞,展翅欲飞。游人至此流连忘返,居民云聚消夏,清风蝉鸣。古槐像两位老者,张开双臂,迎四方宾客,听古今论谈。
  据滕城村的李长武先生讲述,两株国槐属同时栽植,人称“龙凤槐”。1969年,由于村里没钱买化肥,村“革委会”便以3500元的价格,把树卖给马口的船工。这天马口船工来到大槐树下,未及动手伐树,一条巨蛇忽从古树洞中跃出,落于买树人头上。买树人惊恐尖叫,落荒而逃,古槐幸免于难。当地居民称古槐已有神灵,敬为“神树”,经常有人在树上系上红绸布,祈求安康。古槐历尽人间沧桑,点缀千年古台。层次分明,参差错落,黛瓦粉墙,檐牙高啄,幽静怡然的文公古台在古槐辉映下愈显得庄严肃穆,古朴悠远。遮天蔽日的古树,天人合一的环境,古色古香,是滕州的自然景观之一。
  千年古槐历尽沧桑,虽然枝叶茂盛,但是树身自朽严重。2007年11月滕州市林业局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孙绪艮教授“把脉望诊”。孙教授建议:一是扩大、清理树盘;二是对部分枝条进行修剪、清除。去掉枯死大枝,并对伤口进行防腐处理;三是对腐烂的树洞进行防腐处理,封闭洞口,附以仿真树皮,以增加美观;四是设立支架支撑下垂大枝;五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清除周边的其他树种,增强光照。
  滕王手植槐:相传两槐为唐贞观(公元627—649年)年间滕王李元婴所植。曾有“七杨八松九棵槐”之说,现仅存古槐二株。“潇潇秋雨落古槐,劲风摇曳身乐哉;笑看新枝随风舞,虬枝擎天壮灵台!”仰望虬枝峥嵘,向世人昭示其勃勃生机的两株大槐树,就让人情不自禁抚今追昔,追溯滕州的历史……滕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1046年立国,《山东通志•封建》:“黄帝第十子封滕”,称“黄帝滕”。《国语》记载,皇帝与炎帝战,其第十子功高,封于滕 (赐姓)。国君为姬姓,西周灭商,周公姬旦东征,封其异母弟,即周文王姬昌第十四子错叔绣于滕,爵为侯(《左传》隐公七年),是为姬姓滕国的开始。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后复国。战国时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共传31世(一说越灭滕,一说齐灭滕)。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称滕县,后又曾冠以“蕃县”“滕阳” “滕州”等名。至1988年,撤县建市,成为今天的滕州市。
  滕国故城:位于滕州城西南5km,荆河之阳,地处平原。据明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载:故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今日故城,城垣依稀可见。“外城”略呈方形、东西横陈,城西墙外南去,有一段堑壕,俗称“西海子”,为昔日护城河,洼河内遍植莲藕,素有“两池荷花,一城芙蓉”之称。“子城”在外城中央,略呈方形,周长5km。近百年来,当地居民在原城基上围土筑寨,以抵御兵祸水患。现“子城”高出地面3〜4m,城墙顶上槐树成荫,花香四溢。城内有滕城村,村四周是一片翠绿的果园和农田,焕发着勃勃生机。《左传》载:滕国“绝长补短文公台雕塑像文公问政石刻文公像方五十里”,故称滕小国。文公古台南有灵沼遗址,再往南即是战国时孟子讲学的“上宫遗址”,康熙版《滕县志》载:“孟子之滕,馆于上宫,今失废。”现今仍是隆起的高地,南半部分因河流冲击已成为荆河的河床。文公古台的东北,今存西周时代的城墙,有西周、春秋到战国时期的文物出土。滕国古都,今称滕国故城。
  滕文公:系滕定公之子,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当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据《孟子•注疏》记载,汉代赵岐考证古纪《世本》注:滕国有考公麋,其子元公宏,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以元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清版《滕县志》所载《滕文公庙碑》,是依据历代文献考证而刻之于碑的。滕文公在做世子时就非常注重治国之道,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也”(《孟子•滕文公上》)。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滕文公的| 父亲滕定公去世,文公继位。时下已是战国中后期,诸| 候纷争,群雄逐鹿,礼崩乐坏,愈演愈烈。临危受命,滕文公派太师然友去邹请教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三年之丧,斋疏之服,釺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因丧礼久废,群臣反对。又派然友去邹。孟子说:“然不可以他求也。” 于是文公行“三年之丧”,居庐尽哀,因此孝名在诸侯中传扬。滕文公问:“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说:“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主张不依靠某一大国,只要施行仁政,就能富强不败。于是文公“法先王” “行仁政” “施善教”,不久滕国名声大振。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政孟轲,深得儒道,无为而治,国富民强,移居甚众,得名善国。滕国以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七雄称霸的境况下,不但没被大国吞并,反而被誉为“善国” “卓然于泗上十二诸候之上”,这不能不说是一历史奇迹。许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农学家,是先秦诸子研究神农学说较有影响的人物。他慕名从楚国率徒十多人来到滕国定居。宋国的陈相之徒陈良,与其弟辛,背着耒耜也来滕国安家落户。明人丁鸣春有《谒文公祠》诗赞曰:“扰扰群雄事战争,独谈仁义不谈兵。凭凌齐楚今何在,赢得长存善国名。”滕国故城东北隅有一高台,为战国时滕文公所筑,故称“文公台”,亦称“灵台”;《诗经.大雅^灵台》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王在灵沼,于籾鱼跃。”文公台上尚存文公祠,台下有一池为“灵沼”。《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文王以民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为灵台,谓其沼为灵沼。”滕文公筑灵台,掘灵沼,取与民欢乐之意。明万历年间,台上修筑了真武庙,使昔日供奉的滕文公改换了主人,该庙左掖门两侧有清代朱榜秀才魏积查砖刻楹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几千年来,文公台上先后建筑滕王阁、文公祠、真武庙、文昌阁等,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滕州市政府拨款重建了滕文公楼。现今修复的文公台,保持原始台基,高约10m,面积约3000m2。为对称仿古式游廊,内设滕国十大名人雕像,东侧有自唐以来几十块碑碣的善国碑林,既供游人观瞻,又可供考古学者和历史学家考证。
  滕王与滕王阁:据《旧唐书》载:“滕王李元婴、高祖第二十二子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据明代万历年间《滕县志•封爵》载:“李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 《滕县志.古迹》载:“雍城在滕城西北一里许,其中多唐太宗后功臣故墟,俗传打球场也。” 因李元婴在滕地为滕王时骄纵淫逸,行为失度,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建楼筑阁,逾越典章,而被朝廷谪贬,由实封千户改赐八百户,授金州刺史。唐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李元婴在太宗丧服期间,召集僚属宴饮歌舞,狎昵厮养,田猎游玩,高宗李治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他的行为下诏严词切责,并警告他说:“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宪章,私恩难再。”于永徽三年将李元婴调往苏州,仍为刺史。不久转洪州(今南昌)都督。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滕王李元婴大兴土木,在赣水之滨筑起了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高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李元婴再改滁州、寿州,后又接任其兄李灵夔任隆州刺史(今四川阆中即古隆州)。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当地的官绅亦用李元婴的封号为阁命名,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四川阆中滕王阁。中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加拜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梁州都督。元婴尚未到任,于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病死,赐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阆中滕王阁与南昌滕王阁遥相竞胜,珠联璧合,富丽堂皇,天下称奇。从上述两地滕王阁名称看,所用的滕王二字都源于今天的滕州。而李元婴在滕县苦心经营的楼台亭阁,则不复存在。《新唐书》说李元婴“骄纵失度”而建造高阁,屡犯宪章。其人其事,官方指责,百姓怨恨,游人称道,画家惋惜。是非功过,褒贬各异,一直延续千年。《滕县志•艺文下》还载有清代滕人王特选《古迹杂咏》“雍城借悟古雍门,唐代见主唐书恩。沉醉三郎犹未醒,老僧梵放几黄昏。”有人说李元婴唯一的建树就是建了“滕王阁”。事实非也,滕王一生擅长画蛱蝶,后来被尊为滕派蝴蝶画派的创始人。唐代诗人王建诗云:“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宋代陈师道诗云:“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清人黄凤云:“如何新旧在,不载丹青绝妙才?”但后来也有史家认为,滕王这些行为都是他在皇位争夺漩中采取的“韬晦之计”,使人们认为他对皇权不感兴趣,从而躲过了李世民、李治对他的注意,成功地保全了自己。赣、蜀“滕王阁”之名源于古滕县(今滕州),为何两座“滕王阁”历经千余载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而李元婴在原始封地古滕国最早建起的滕王阁却毫无名气?只因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九月九日洪州滕王阁重修落成,“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上撰写了震古烁今的雄文《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中所言“帝子”,即是指创建滕王阁的李元婴。从此,“滕王阁”便名扬千古,播誉神州。这正是“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而不成著。”这个事实也说明文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滕地的“滕王阁”虽然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但因缺乏文化灵魂,也就湮没无闻了。
  “龙凤槐”的传说:文公台门东边的国槐,主干似苍龙昂首向天,翘首正欲腾飞而起,三大主枝,向东一枝中空,其周围又发新枝。中间一枝恰似一条盘于树上的龙。西边一株,树体稍矮,分南北两大主枝,酷似凤凰展翅欲飞。两树龙头与凤头相对,似对面倾谈。传说在很久以前,滕小国发大水,青龙念滕文公施善政前来相救,为表彰青龙的功德,滕王建庙又在庙前栽植两株国槐纪念青龙,现在东边的一株国槐颇像欲腾空而起的青龙。可能是龙王的行为感动了上天,于是派凤凰来陪伴龙王,所以西边的一株国槐则像展翅欲飞的凤凰,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实属一大奇观。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翅尾,举目眺龙。周围瑞朵朵,一派祥和之气。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欲上。旁边是它的合作伙伴——昂首展翅,飒然飞举的凤。龙张口低头,凤曲颈扬首。龙凤连体,龙第一位,凤第二位;同时出现的时候,多是龙高凤低,龙大凤小,龙多凤少,显明地反映着中国男权社会的现实。文公台门前的“龙凤槐”不就是一幅活的龙凤吉祥图案吗?你看两树东西对峙,冬日虬枝舞天,夏来绿叶蔽日,苍劲古朴,古韵盎然。它们对人间的是是非非历历在目。历尽沧海桑田、纵览世间轮回,一如龙飞九天,一如凤展双翅,从大自然赋予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它们便含情相顾,同甘共苦,恪尽职守,守护着文公台。
  山东滕州文公台江西南昌滕王阁四川阆中滕王阁编号F008:国槐(左),位于姜屯镇滕城村文公台大门西旁。树龄1300年,树高11.7m,胸围295cm,平均冠幅10m。
  编号F007:国槐(右),树龄1300年,树高16.2m,胸围310cm,平均冠幅12.9m。文公台国槐古照杨孝义摄各时期文公台照片资料古树奇观——国槐的新老交替再生现象古槐是一种长寿树种,不论你走到滕州的哪个乡镇村落,都会见到古槐。有的腰弯、肚破,有的树干中空,可它们仍然顽强地活着,向人们昭示出它的历史(图1、图3)。但是有的古槐在根部周边、枯根腔内,出现蘖生小槐树的现象。羊庄镇东庄里村原中共滕县县委、县政府机关驻地门前的千年古槐(图2),该树20世纪80年代末枯死,90年代初从老槐树中间长出一株小国槐,因火灾烧死,90年代末老槐树中间再次长出小国槐树。2007年小国槐树因故折断,2008年老槐树中间复长出2株小国槐。小国槐一次次劫后余生,似乎不完成交替任务誓不罢休。如山西洪洞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2km的贾村广济寺。在清顺治八年 (公元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只余槐根遗址,第一代古槐死去时,从古槐根部以东约5m的地方同根蘖生出第二代古槐(距今400年),第三代大槐树又从枯死的第二代古槐根部长出,也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在又达20多米高、树千一抱粗,枝繁叶茂(图4)。
  这些小的国槐树取代了枯朽的老槐树,长成了生机盎然的大槐树,表现了古槐一代接一代,新老交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接续现象。这些现象都说明古槐有新老交替再生循环能力,使古槐在原地代代相传!图1.RD18,国槐,位于东郭镇前村图2.国槐,位于羊庄镇东庄里村图3.F009,国槐,位于张汪镇辛謝中诚图4.国槐,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2km 的贾村广济寺,系二、三代国槐官道古槐今犹在邦清廉名万世存滕州,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境内南北大道贯通,秦始皇东巡、汉司马迁游历、康乾南巡都曾路经于此。元代以后,这条大道更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谓之驿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据民国《滕县续志稿》记载:“滕错壤山湖间,幅员四百余里,上达燕冀,下接江淮,冠盖通衢咽喉重地,南北一大关键也。”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官府在原古道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驿程大道,滕州知州薛原义于滕州城区、薛城、界河建驿。民国初年驿道改称公路。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云:滕县旧有驿程大道,北至界河南至沙沟,计68.5km。据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中国实业志》记载,滕县两段路分别长22.8km、54.72km,路面宽7m。1923年山东省路政局整修济南至韩庄段公路,路宽4~9m,工程简易,利用旧桥,一年而成。1941年,日本侵略军在滕县城区往北沿津浦铁路西修筑道路,宽5m,两侧各有3m多宽的封锁沟,每1.5~2.5km筑一碉堡,为日军运输专用。1947年4月,国民党滕县政府又曾整修南北公路。至1949年,这条公路北起界河,经七里沟西进人滕县城,往柴胡店,经前、后官路口,在官庄西穿越铁路至韩庄。
  在南北大道古道上至今存有另三株古槐,一株位于滕州城区北北辛街道西七里沟村,整个树形从南边观看,恰似在南北大官道上奔跑的一匹骏马。在柴胡店镇官路口村原关公庙门前,有另两株年逾千年的古槐树,备受官路口村人爱护。这从村门两侧对联上可看出:“春秋阁前观古槐,官口千年今日欣。”这里,曾经是赋予滕州“九省通衢”美名的南北大道,流传着赵邦清知县修路栽树的千古佳话。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滕县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记之:“滕县系九省通衢,而地势洼下,道路偏陷,遇阴雨过客几乎断行。知县赵邦清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十月大加修理。自北界河起,至南沙沟界碑止,共修理官道一百三十里。”据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北界河与邹城的南北大官道,右下为地界碑志•宦绩》载,赵邦清“植树表道,自界河以南数十里柳荫蔽日,左右引泉脉为渠,艺藕花,行人出其中,香风冉冉。”他还号召乡民大量栽植桑树和枣树,在官舍和公共场所广植花木,在通往县邑的大道两旁遍栽槐杨柳树,若有人随意攀折,必罚其赔偿10倍以上。
  滕县当时地多人稀,加上连年灾荒,土地荒芜。赵邦清大力提倡开荒种粮、植树造林。为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他拿出自己的俸银,收买草根。草根价由一个铜钱二斤增至五个铜钱一斤。不多时日,垦荒三千顷,收买的草根在县衙外堆积如山,到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才作处理,燃烧了一个多月才灭。在相当一段时期,滕县每年都举行草根节,来纪念赵邦清这一善举。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明代杰出戏剧家、文学家、临川派首要人物汤显祖路过滕县,目睹赵邦清安居陋室、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挥笔写下一首《过河间题壁留示赵仲一》诗相赠,诗曰:“九河已成陆,卑栖犹问津。道心能似此,沧海已生尘。”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赵邦清的敬仰之情。赵邦清任滕县知县前,滕县天灾匪祸不断,赋税繁重、百业凋敝,百姓以树皮、草根、观音土充饥,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在赵邦清的治理下,原本凋敝不堪的滕县呈现出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汤显祖在《赵子〈瞑眩〉录序》中记载,滕县经过赵邦清苦心经营,“积金乃至羡赢三千,谷余六万”,官道上的杨柳“数万株”,“所至桑荫常满,城壕畔乃有莲荷鱼塘,若南方。亭隧尽斥,垣树表列,宾舍有序,学士诵歌,市贾无饰;男女廉员,休休于于,河洛之间,葱然一善国也。”明代著名文学家、“公安派”创始人之一袁宏道(字中郎)也在《过滕县赠滕赵年兄乾所》诗中写道:“乘月过滕里,踏沙度薛城。山云封去马,野葛翳行旌。官舍栽花遍,民家种柳成。
  新修的过街牌坊位于柴胡店镇官路口村原官路口停车问父老,之子有能声。” “家家鸡犬更桑麻,禾穗登场谷满丰;路边杨柳吐青翠,满山尽闻读书声。”充分展现了赵邦清任县令期间勤政爱民、修路绿化、休养生息而营造出的绿树成荫、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的和谐画面。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安南国使者冯克宽前来中国进贡,路过滕县,到县衙不见知县,问及衙役,才知县令教民种树去了。冯克宽到达京城后,皇帝问他:“你在我国访问四十六县,官吏政绩表现如何?”冯回答:“自入中国界,所到州县,未有如赵邦清之清,一尘不染者”,遂书以“清、清、清”三个大字。皇帝大喜,即刻下诏,宣赵邦清进京。圣旨到达滕县,百姓再三挽留,难以启程。皇帝再下第二道圣旨,催他起程,违者问罪。滕县百姓几千人携带粮秣、盘费护送赵邦清进京。为纪念这位好官、清官,滕县百姓特建生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赵邦清仕途十年,政绩辉煌,誉满天下。
  赵邦清去世后,皇帝颁旨:在其家乡甘肃省正宁县罗川乡赐建清官坊、天官坊,御笔亲题 “赠山东滕县赵乾所”。其后三年,乡民为其母建恩宠坊。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三处大石牌坊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牌坊越数百年,雄姿不减,傲然耸立在正宁县内。一代廉吏赵邦清的故事,被千古传诵,受万世敬仰。他当年所倡导栽种的护道树,有的仍枝繁叶茂,昂然挺立在公路边,为路人遮阴送凉。
  编号F016:国槐,位于柴胡店镇官路口村关公庙门前西南角。树龄1000年,树高9.7m,胸围292cm,平均冠幅10.9m。编号F017:国槐,位于柴胡店镇官路口村原关公庙门东旁。树龄1000年,树高7m,胸围295cm,平均冠幅6.2m。见证山西会馆的银杏树羊庄镇政府院内,有一株高大的古银杏树。此树阅尽人间沧桑、悲欢离合。20世纪90年代曾有人主张砍伐,时任政协主席的郭良志极力阻挡,力陈其保存价值,才幸免于难。据记载,日寇侵华时期,有7位革命志士被日本人枪杀,鬼子为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将烈士的头颅悬挂于树上。但日寇的恶行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终于将日寇赶出了中国。此树成了日寇侵略中国、杀害中国人民的见证。
  羊庄山西会馆位于现羊庄镇政府院内,是山西大商人刘理州于明朝万历至天启年间(公元1573—1627年)捐资兴建的,距今400多年,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会馆。晋商刘理州设馆,主要是为客籍在滕州的山西商人设立的联谊交流平台;是“顾而相恤、以成其善,以慰行旅,以安仕客,同乡偕来于斯馆也”的集聚场所;是晋商联乡谊、叙乡情、商贸洽谈、共同议事、维护同乡同行利益的活动场所。也是晋商在鲁南地区行商中心社团文化和精神的载体。晋商们的商业议事规程、资本运作体制,对今天的商会、协会、合作社的运作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羊庄山西会馆和全国各地山西会馆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拜关公,有关帝庙或关公殿;二是有戏楼。
  羊庄的山西会馆前后四进院落,建筑群体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后院、东西配房、东西跨院、钟鼓楼、戏台组成。占地约13340m2(20亩)。山门前有立体石雕大狮子两尊,整个建筑群装饰华丽,富丽堂皇,气势恢弘。前殿为悬山式建筑,雕梁画栋、屋檐斗拱翘昂、木刻精致,前楹与后柱均用磨光鼓石为基,前有外廊,后有抱厦,结构严密、檐角华丽、造型别致。前大院设双层楼阁式精妙绝伦的戏楼-处,可容千余观众。中殿左右建有钟、鼓二楼,东设钟楼一座,钟高2m许,直径1.5m;西设鼓楼,大鼓直径1.5m,悬挂梁上,后殿即三进院造型朴素,为会馆管理人员的住所,院中偏左有一株银杏树,是竣工后栽植,距今已400多年(即现在镇政府院内的银杏树)。中设大殿和敞棚,大殿供奉关公夜观《春秋》塑像,敞棚内悬挂历代名人匾山西会馆大门额;四进院建后楼五间,后楼前立有二排16块碑记。东西厢房为硬山式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工整、雄伟,特别是木雕工艺,刻工极细。山门墙面有三国演义壁画。东、西跨院左右各有石狮一个,每个重约1000kg,刻工精细,姿态雄伟,据传已埋于镇政府大院门西旁地下,西跨院是可容纳70多人的餐馆,东跨院是会馆主事人的住所,西跨院为进驻商人招待场所。民国以前,羊庄街每年正月初七日有古庙会,参会晋商较多。会馆在抗战期间由于兵荒马乱,年久失修,倒塌殆尽,只有那株银杏树,屹立在院中,向人们诉说着晋商在鲁南300年的辉煌历史。
  晋商在全国各地建立的上百座或更多的精雕细琢的会馆、戏楼,是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国上百座雕梁画栋的会馆,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会馆建筑文化。商人的锱铢必较,本是善于经营的表现,厚道和忠诚更是经商的一种美德。呼唤历史的前掌大国槐前掌大遗址,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前掌大村西北约50m处的河畔高地。薛河支流魏河沿遗址西南流去,一条南北大路贯穿遗址而过,遗址面积约20万m2,西距薛国故城lkm。
  前掌大遗址于1964年4月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和滕县博物馆发现,遗址南北长约500m,东西宽约200m,黄土质。河旁断崖及路沟两侧均有灰坑出现,文化层距地表30~50cm。地表散露大量蚌壳、桡骨、鬲足、罐口、尊沿、豆盘及其他陶器残片,以夹砂褐陶居多,纹饰有粗绳纹、凸弦纹、附加堆纹等。
  198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及滕县博物馆在遗址范围内的河崖头、南岗子一带进行考古钻探和试掘,清理商墓4座,以3号墓规模最大,结构最特殊。墓口略呈正方形,面积近l00㎡,深约9m。东、南面各有斜坡墓道,长约20m。椁上出土水牛头1个,鹿骨1架。南墓道口和二层台两侧及腰坑发现人骨7架。还出土铜器、陶器、玉器、海贝及龟甲等遗物。
  1985年3月第二次试掘,清理商晚期墓11座,其中3座是甲字形大墓。出土玉饰、骨雕、车马饰及原始青瓷等数百件。
  1987年第三次发掘,214、205号墓和214号墓与北端的一座墓组成中轴线,中轴线左右两侧各横排两座大墓,大墓之间错落分布着一些中小型墓。严格的布局,表明此处在商代晚期是某方国统治集团的墓地。213号墓出土铜器有鼎、爵、觚、铙、簋等,在一些铜器上铸有“史”“史辛”铭文。203号墓出土的长1.5m、高0.6m的嵌蚌饰漆牌和牛头形铜面罩,为山东首次发现。
  1994年在村南南岗子遗址考古发掘中,共出土了3座车马殉坑,1998年出土2座。这些车马坑埋藏并不深,距地表不足半米,以至于有的殉马的头骨被耕地的犁头划伤。
  1998年岁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前掌大遗址进行了第八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10余座,车马坑2座,发掘面积近1000m2,共出土各类文物1400多件,其中有青铜器300件,陶器300多件,玉器150件,另外还有原始石器、骨器、漆器等珍贵文物。
  至2001年,前掌大遗址先后经过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2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尤其是1994年的第六次考古发掘,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兵器、玉器、酒器,还发现了疑是3000年前酒的液体,一时轰动海内外。前掌大遗址被确定为西周早期薛国贵族墓地,被评为199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前掌大商代遗址是河南安阳殷墟之外的又一处重要的商代方国遗址,前掌大商代方国遗址与西周时期的薛国都城仅一河之隔,而且两处遗址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紧密衔接,因此应认定前掌大商代遗址为“商薛”及“任薛文化”。一位考古学家曾说:滕州境内以薛河为中心、方圆仅20华里区域的前掌大遗址,就分布了从北辛文化,到龙山、岳石文化,以至于阶级社会各种文化类型的大量遗迹,并且遗存相当集中、连续和稳定,前后延续达六七千年,这不仅在山东省,乃至在全国都非常罕见,几乎可以说:古薛国的历史,差不多就是华夏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缩影常言道:一株古树,就是一部历史。古树和历史的渊源,不仅在于它见证了历史的前进和世事变迁,也在于古树对历史的暗示。每一株古老的大树,都依人而居。道家认为,气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根基,有气的地方,方才有希望,人们要花费心思去找寻聚集和生发气的“风水宝地”,而那些树木却轻易地找到了气之所生,生生不息。老槐树守护着文明遗址,终于唤起了人们对远古历史的记忆。编号F034:国槐,位于官桥镇前掌大村陆茂林家院墙外。树龄500年,树高5.5m,胸围270cm,冠幅8.3m.北辛文化遗址上的古柿树滕州官桥镇北辛村南的薛河故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7300年前灿烂的北辛文化发源地。在薛河故道旁的高地处,三株树龄120年的古柿树,每逢盛夏金秋时节,硕果满枝,一片金黄,守望着这块古老的历史遗迹。
  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 文物普查队来滕县考查,发现了北辛遗址。经| 过1978年秋和1979年春两次历时85天的发掘,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发掘面积2583m2, 通过对碳元素同位素测定,北辛文化遗址距今7300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的发展阶段。
  北辛文化遗址附近的主要河流为薛河,由东北向西南流往北辛村,与其支流(已废弃)相汇合。遗址东、北两面临水,隔河与龙山相望。地处平原与丘陵交接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古代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良好地区。遗址东西约500m,南北约100m,面积约5m2。北辛遗址发现的遗迹有窖穴和瓮棺葬,窖穴略成椭圆形袋状;瓮棺葬用两件相对的深腹圆底罐或鼐为葬具。
  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均为手制,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窄堆纹、蓖纹、划纹、压划纹等。窄堆纹以数条为一组,组成各种纹饰,颇有特色;蓖纹、划纹、压划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器形有鼎、釜、罐、鉢、碗、盆、壶、支座等,都是这一遗址典型性的器物,充分反映了北辛文化的特点。同时出土的石器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包括敲砸器、盘状器和斧、伊、刀等,虽制作较简单,但器形已相当规整,基本定形。磨制石器有铲、刀、镰、磨盘、磨饼、磨棒、凿、匕首等。其中铲的残片居多,在千件以上,呈长方形、长梯形、舌形等几种,器形较大,通体磨光,制作精良,并有使用痕迹。遗址中的磨盘多呈三角形,矮足的磨盘甚为罕见。解放前夕,独龙族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形制与北辛遗址极为相似。遗址中还出土了颇具特色的骨、角、牙器,还发现镞、鱼镖、鹿角锄、凿、匕、梭形器、针、锥、笄等器具。
  北辛遗址的堆积层厚达1.5m以上,反映了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当时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无所不包,这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在一些窖穴底部发现的粟类颗粒,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定居生产得以巩固的重要保障。此外,家畜词养、狩猎、捕鱼等釆集经济也比较发达。出土的骨针、纺轮、陶器上的席纹等,说明以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为原料的纺织、缝纫、编织已经出现。他们以石铲、鹿角锄等工具翻松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制陶处在较原始阶段,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手制痕迹比较明显,但却发现了使用单彩的“红顶碗”,为其后东方原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追溯到了渊源。手工业在北辛时期也出现了萌芽。遗址中还发现了家猪型的头骨,刷新了我国的养猪史。由于北辛文物独特的文化面貌,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向全世界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北辛遗址的发掘与“北辛文化” 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次重要发现,也是我国在黄淮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1980年,北辛遗址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处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亭。
  ①北辛遗址牌坊②北辛遗址出土的石器磨棒③北辛遗址出土的红陶钵④北辛文化考古挖掘现场⑤北辛遗址农妇烧饭石刻图⑥北辛古韵编号F091:柿树,位于官桥镇北辛村南,薛河故道旁.树龄120年,平均树高1〇m.平均胸围126cm,平均冠幅14m。①北辛遗址出土陶器雕塑②北辛遗址文化保护石碑③北辛遗址文化纪念亭吕坡文化遗址古槐鲍沟镇吕坡村西,曾经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南来北往的人们汇聚于此,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在这里交融,创造出了灿烂的吕坡文化。及至明万历年间,有心者种植了一株国槐,供往来的人们乘凉。沧海桑田,往日的繁华集市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株历经400多年风雨洗礼的国槐,昭示着那段辉煌历史,指引后人去发掘这里留下的吕坡文化。每一种文化,都被某一条河流孕育,吕坡文化也不例外。鲍沟镇吕坡村西北,即是自东向西流淌的老槨河。山东省考古所与滕县博物馆联合,于1987年春和1989年秋对此地进行两次文物普查,终于发现吕坡文化遗址。遗址南北长约700m,东西宽约500m,面积3.5万m2,含有大汶口、龙山、岳石、周、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内土沟的西壁上,暴露出大汶口时期的灰坑,内含有较多的草木灰、红烧土块、陶片等。采集的标本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鼎足、器盖、陶杯、觚形杯、高柄杯、口沿残石器;龙山文化时期的E口沿;岳石文化时期的盆口沿,西周的鬲口、蚕豆,东周的豆把、瓮口沿。目前,吕坡文化遗址已被枣庄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F047:国槐.位于鲍沟镇吕坡村村民吕传军家大门东旁。树龄400年,树高6.9m,胸围120cm,平均冠幅7.5m。现在该树长势较旺盛,树干中空,南北倾斜,树形如龙。曹王墓村柿子树羊庄镇东北8km,落凤山北头东侧(化石沟东)有两个村庄,分别叫上曹王墓村、下曹王墓村。在两村后的山坡上,有一汉代墓群。相传这里是曹嵩墓,埋葬着汉末遇难的曹操之父曹嵩及其亲属和奴仆数十人。在曹王墓村前生长着三株大柿子树,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相传是曹氏先人为寄托思念之情所植。
  曹王墓村的来历,是因其守护曹嵩之墓而得名。曹嵩,字巨高,沛国谎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魏武帝曹操的父亲。后被追尊为高帝,故也称魏高帝。
  曹嵩为何被埋葬在此处?有关史料记载不一,主要有:史说一:《三国志.武帝纪》:“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燋 (指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今山东临祈),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史说二:《后汉书.应劭传》:“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史说三:《世语》记载:“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史说四:《吴书》:“太祖迎嵩,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都尉张阊将骑二百卫送,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史说五:《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从史料记载看,曹嵩从徐州(今滕州南部一带)到兖州,中途遇害,滕州乃必经之地,被害后就近择地埋葬,合情合理。再从民间传说中也可得到印证。
  传说一:东汉末年,曹嵩探知儿子得势于中原,便携家眷、仆从七十余人投奔曹操,途经徐州郡时,徐州刺史陶谦想借机讨好曹操,随将曹嵩一行留下设宴款待。又派部将张阊率部护送到兖州。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夏,张阊等护送曹氏一家途经兰陵郡昌虑县三官庙(今滕州市羊庄镇曹王墓村)村时,见曹氏“辎重百余辆”,随起歹心,夺财帛,将曹氏亲属奴婢七十二口杀光。张间及部众携W财物远遁,奔玻讶占山为王去了。
  传说二:十常侍乱政时,曹嵩辞官居于洛阳。洛阳已成是非之地,曹嵩带着家眷到泰山华县 (华县晋属琅琊郡,今临沂一带)避祸。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于兖州的曹操与徐州陶谦发生争战,华县正是前线。次年(兴平元年)曹嵩带着次子曹德与妻妾,打算离开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营兖州。不料行踪泄漏,被陶谦部将张阊围住,曹操派兵将接应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邹氏(曹操之母)、姬妾赵氏皆成了刀下亡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嵩、德被杀应为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从曹嵩被杀所出现地点看;曹嵩由徐州去兖州曹操大营,途径滕州南部,在兰陵郡昌虑县三官庙(今滕州市羊庄镇曹王墓村)附近被害。当年就近择地安葬,从堪舆(风水)学的角度看,曹王墓北依曹山,南临薛河,东面西面全是气势恢弘的龙形山脉,墓前的薛河两岸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在这里建穴修墓,既得群山之灵气,又得薛水之滋润,算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上、下两个曹王墓村,果然像个陵墓守卫营。曹操选择这里做墓地是有道理的。正因曹氏父子精明过人,古人才有 “生子当如曹操,养子当如巨高”的感叹。曹嵩死后,曹操为报仇屠徐州城。后来,曹操迫汉献帝追封其父为曹王(《三国外传》)。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嵩被他的孙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太皇帝。
  今曹王墓村,即当时安置守护墓地之人居所,并因此而得名。当年,墓群周围桃李满山,故曹王墓村又名桃花村。曹王墓既是名人墓地,又是文化遗存较为丰富的汉墓群。明、清时期较为完整,建有纪念亭。据传,韩复榘主持山东时,汉墓两次被开挖。1933年10—11月,中央研究院、山东古迹研究会联合对滕县曹王墓进行清理,发现一座大型画像石墓一曹王墓和10座石室墓,出土了一批贵重汉画像石、汉代铜钱、护心镜等文物。现墓、碑、亭均已毁损,荡然无存。仅有曹王墓村的名字和三株沧桑的老柿树,记载着古老的传说。
  编号F122:柿树,位于羊庄镇曹王墓村村前。树龄100年,平均胸围170cm,平均树高6.8m,平均冠幅6m,长势旺盛。
  墨子森林公园孟尝君墓地的奇槐孟尝君墓地有一株国槐,堪称奇槐。与普通国槐相比,该树叶片边缘成波浪状,叶色油亮浓绿。更令人称奇的是,普通国槐的花色是黄绿色,而该树的花龙骨瓣是粉红色。而且此树的树身呈龙形,龙头、龙尾、龙须具备,被看墓老人称为龙树。此国槐栽植于2000年的春天。据守墓老人讲,1999年秋天,一条碗口粗的大蛇钻人该国槐生长处的一个大洞中,第二年从中长出了一株国槐。有人将它的一个枝条剪去想嫁接繁殖,可惜没成功。剪掉的枝条正是“龙须”,从此龙的形状被破坏了,但大体还能看得出来。据那位守墓老人介绍,由于剪掉了“龙须”,时间不长便被蛇咬了两口。善于联想又有点迷信的老人认为是龙在责罚他,于是奔走相告,从此再无人敢动此树。此事听起来有点玄,但反映了那位老人对盂尝君的敬仰之情,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树护树的情结,无形中保护了该国槐健康生长。
  孟尝君是战国时代四公子之一,齐国贵族。齐国(今滕州官桥、张汪镇一带)国君田婴(齐威王)幼子,齐宣王庶弟。田婴死后他继承封爵,封于薛,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能言善辩,胸怀大志,广招天下贤士,以养士而闻名天下。不论是官吏还是逃犯,是名人还是庸人,他都热情接待。门客深为感激,发誓报效知遇之恩。各地人士纷纷慕名而来,门下食客竟达3000余众。其中,以苏代、冯驩以及“鸡鸣”“狗盗”之徒影响最大。他做过齐国宰相,齐襄王时卒。孟尝君卒后葬于古薛城东北隅,今官桥镇狄庄村北l00m处,原有两个高大的封土堆,传为孟尝君及其父田婴的墓址,现封土已平,墓迹尚存。《水经注•泗水》云:“冢结石为椁,制作严固,坚不可动,莹丽可寻。今墓已开发,如宫室,以铜铁铸壁、扣之有声。上有蚌层盈尺,行人往还,莫不径观,以为异见矣。”唐朝人陈昭经孟尝君墓时,作诗凭吊,从诗中看出,在唐朝就有古松、古槐在墓旁,如果今天还在的话,这株树也该有2000多年了吧。
  经孟尝君墓唐陈昭®薛城观旧迹,征马®屢徘徊。盛德今何在,唯余长夜台。苍茫空陇墓®,憔悴®古松槐, 悲从白杨起,泪想雍门来。泉户®无关吏,鸡鸣谁为开。
  ①陈昭,唐人,生平事迹无考。②征马:出行之马。⑤陇墓:墓道。④憔悴:有病态。⑤泉户:阴间。孟尝君陵园孟尝君父子墓地过薛明徐文博西去官桥旧薛城,城中"亩春田平。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侯邦孰战争。林鸟有声应吊古,汀花无语自含情。千年野庙荒碑在, 行路犹能说姓名。
  孟尝君墓地奇槐,编号F135.是国槐的变种,俗名织锦槐。树龄18年,树高8m,胸围85cm,平均冠幅8.8m。官桥镇大康留唐槐官桥镇大康留村东北角,原有“天齐”古庙,庙前一株古槐,相传为唐代所植。树干中空,“虚怀若谷”,可容两人站立。树冠南北两枯枝,犹如雄鹰展翅,气势壮观。该树曾三遭火灾而未死,老百姓当作神树,时有祭拜,以祈平安。1992年,村人集资立碑作记,在古槐北面又重立了南宋礼部尚书任居敬、翰林院编修任择善祖茔碑二座,将古树、古姓氏、古庙合为一体,成为一景。唐槐前有1992年村民任世淦撰文并书的《古槐咏》:“薛河之畔古村落,当数大康留;龙山之麓古树,首推此唐槐。史载夏车正任奚仲始封薛,其后一派迁至薛城,艮方八里,仓留坝古村有古庙,名天齐古庙;有古树,世皆称唐槐。枝干苍劲,风骨老壮,盘根错节,源远流长,春温秋肃,枯荣消长。随天地之悠悠,阅人间之沧桑,望古槐,思故乡,乡史乡情岂能忘。祈古槐常青不老,愿人间永驻春光。”编号F020:国槐,位于官桥镇大康留村。树龄1000余年.树高9.2m,胸围533cm,平均冠幅12.9m。任、薛及奚姓是滕州的土著姓氏。古薛大康留村是任、薛、奚姓的发源地。滕州市官桥镇大康留村现存《任氏族谱》一部十卷,据载:“考吾任姓远溯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始封于任,遂有任姓。《山海经》云:禺阳后有禺号,禺号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番禺为舟,奚仲造车,舟车问世,乃利交通。大禹治水,封奚仲‘车服大夫’,赐薛地,立为国。奚仲十二世孙曰仲虺,商汤时辅政,汤灭夏桀,虺作《汤诰》以谕天下,天下遂得安宁。奚仲卒,葬南山之巅,山名奚公山。仲虺终,寝东山之麓,冢曰虺山固堆。仲虺后有畴有挚,代不失职。周文王西伯昌之母曰太任,故而武王封任畛复国于薛。嗣后薛定侯、献公谷、襄侯定、薛伯比、薛伯夷等相继宰薛。奚仲传六十四世至愍侯(任)宏,薛为宋(一说齐)灭……薛愍侯 (任)宏至宋任公宏历(一)千三百八十五载,传四十七世。任公宏迄于今又历八百七十余载,续三十八世,至‘昌’字辈,凡(一)百四十九世。”该谱详细注明“薛国任姓世系总图”,从黄帝少子禺阳开始,一代代排到北宋的任宏为一百一十二世,从宋代任宏起,逐辈不漏地一直排到如今,任姓“昌”字辈已为一百四十九世,任氏宗族四千年的历史,竟是这般清晰翔实、连续不断,不愧为“古薛第一家”!当代全国任姓总人口已达45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8%,排在全国第59位。如今,滕州市官桥镇大康留村唐槐下立有“任氏宗族碑”,村西有元代任氏先茔“御史林”,葬有元代礼部尚书任居敬、翰林院编修任择善等任氏先祖,大康留村东南l〇km的奚公山上有奚仲墓及“车服祠”遗址,任氏踪迹确凿可考,源远流长。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各地任姓家谱五十套,大多是由山东迁居江南各地的历代任姓所修,有志者可以查阅考稽。大康留唐槐旧照官桥镇大康留村唐槐全景文武槐据《西岗镇志》记载:一株唐朝古槐,生长在西岗村中街路南永庆寺庙址上,主干已腐朽不堪。原有两枝,朝南一枝,因腐朽多年被风刮断;而朝北一枝也只余外皮,倒垂向下。令人称奇的是,其上两大分枝,一分枝朝下,已干枯,用一石柱撑持;另一分枝则朝上生长,枝叶繁茂,覆盖面积约有二分地之广。村中妇女儿童、白发翁媪,多乘凉其下。据永庆寺碑记载,庙宇创建于后唐,庙中之槐,至今已有750余年。确是老干曲枝,古姿古貌,使人产生沧桑之感。该村清代时出了一位武状元,叫满德坤;还出了一位举人,叫满秋石;他们二人幼年时曾在树下习武、读书,传为佳话。因此人们称此树为“文武槐”。
  满德坤(公元1778—1838年),字载夫,滕州市西岗镇柴里村人。出身官宦世家,六岁人塾,十岁长成高大少年,好读书,喜武艺,《四书》《五经》过目成诵。身材魁伟,食量惊人,臂力超群,力举千斤,善骑射,非强弓不挽,箭无虚发,闾里称道。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乡试中武举人。翌年,殿试连捷,嘉庆皇帝钦点第一甲第二名武科榜眼,授二等侍卫,从二品,后升为头等侍卫。
  满秋石(公元1749—1830年),字碧山,号若谷,别号“断蔗山人”。滕州市西岗镇柴里村人,清乾隆甲午(公元1774年)科举人,曾任浙江武义县令。
  著名诗人,其书斋为“断蔗山房”。著有《断蔗山房诗稿》《归雪楼近稿》《为可堂文集》等。秋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耕读人家,七岁人私塾,十二岁丧父。他聪敏倜傥,立志奋发读书,以拯颠危。因家境贫寒请不起塾师,又交不起束修,无奈只好跑到离家三四里路的南荒村孔毓铭所设之义塾听读。他举止文雅,笃志好学,塾师所教,过目成诵,为他生所不及,博得塾师之厚爱,收为门生。
  有人曾作《府前古槐》诗一首:“府前古树经沧桑,新老枝条撞击狂。
  本是同根何反目,邪风摇动只悲伤。”编号F027:国槐,位于西岗镇西岗村西岗办事处旧址,当地称其"文武槐"。历史上曾在此建永庆寺。树龄750年,树高11.5m,胸围410cm,平均冠幅15m。冯玉祥将军侧柏林据《滕县志》载:“在今东沙河党吉山侧柏成林,造于1925年,面积57亩,因有专人管护,至今保存完好。林相整齐,树势健壮。”据说,韩复渠在东沙河镇党吉山驻兵期间,冯玉祥来党吉山视察,看到光秃秃的荒山,遂命令韩复渠在此植树,冯玉祥将军并和韩复渠亲自率兵栽树,还写了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韩复渠按照冯将军指示栽下这片侧柏,后人称之为“冯玉祥将军侧柏林”。
  韩复渠20岁时就在冯玉祥手下当兵,为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首。1928年,韩复渠成为冯玉祥辖下第三方面军总指挥,河南省主席。1929年,冯、蒋反目,蒋收买韩,韩复渠叛冯投蒋,致冯下野。1930年,韩复渠任山东省主席,1937年秋,韩复渠部不战而逃,将胶县、高密拱手让给了日本人。因韩复渠不抵抗日寇,并暗中与日谈判,在李宗仁、冯玉祥建议下,蒋介石于1938年1月24日将韩处死,一代军阀就此完结。
  爱国将领冯玉祥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美化生活环境。他从1919年组织大规模植树造林,到1948年去世,其植树造林主张和实践共持续了30年的时间,所到之处留下了大片的树林。每到一地,他都带领官兵大量植树,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在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植树造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冯玉祥主张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抵御水旱灾害,冯玉祥指出:“森林所在,能变气候,蓄雨水,御风灾,利卫生。”他常说:“栽树可造福于后人,应大力提倡。”他在峪道位于东沙河镇党吉山村狐山上的冯玉祥将军侧柏林河隐居时,率领随从10多人,在山坡路旁栽种杨柳。对此他解释说:“峪道河这么多树,都是前人所栽我们乘凉,我们也应当种些树,让后人乘凉啊! ”冯玉祥强调:第一,要适时而种,保证质量。第二,重视春天时节路旁植树。第三,鼓励社会人士植树造林。冯玉祥要求抓住时机,不可耽搁,“倘再稽延不栽,即系失时。失时栽种,万无生长之理。”冯玉祥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植树造林方面的政策,他要求下属行军打仗,不许践踏林木;驻扎操练,不准往树上拴马。并且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和明确的“罚约”。他驻军河南新乡马小营村时,曾定有“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株”的罚约,毫不含糊。他驻兵北京,率领官兵广植树木,被誉为“植树将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因反对内战避居美国时,还曾用电报赋《森林》诗:“森林密层层,独自慢慢行,红叶和绿叶,天然画图成。”1927年冯玉祥主豫时,指令各主要街道植国槐,并且亲自带兵种植。为了纪念冯玉祥在开封首倡种槐之功,开封民众称国槐为“冯公槐”。1928年3月,他又颁发《不踏田苗爱护树木歌词令》,专门附有《爱护树木歌》一首,令兵士学习歌唱。歌词是“森林,森林,森林,关系实业最为深。筑房造器与烧燃,利赖在军民。春来万树皆发长,伤皮如伤根。愿我同志齐爱护,随时随地要留心。”1948年2月10日,冯玉祥在纽约写下遗嘱,说:“我死后,最好焚成灰,扔到太平洋。如果国内民主和平,真的联合政府成立了,那还是深埋六尺种树,不把我的肥料白白的完了。将来树长成,好给学校和图书馆作桌椅用。”无论是他的植树造林思想,还是他所到之处亲手种下的大片林木,都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今泰山上冯玉祥将军的墓地树木森森,满足了将军生前的心愿。
  侧柏林:位于东沙河镇党吉山村狐山上,1000余株。该片侧柏林所处立地条件极差,土层厚度不足15cm,石灰性褐土,林地下方是十几米高的悬崖。树龄近100年.平均树高9m,胸围77cm,冠幅2.8m。长势良好,表现出了侧柏极强的抗性。伏羲庙侧柏古树群染山庙俗称爷娘庙,又称伏羲庙、人祖庙,位于今大坞镇池头集村北,创建于何时无考。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一是爷娘庙会,赶会百姓多达万人,覆盖方圆100多平方千米。现在的池头集会就由原来的爷娘庙会延续而来。这里古木林立,郁郁葱葱。2010年在原庙大殿遗址上重建的伏羲庙,二殿现已按原貌复原加固。现存古柏为清末所栽,树龄130余年。
  据明万历《滕县志•祠祀志》记,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3年)记云:“染山之祠其兴久矣,推其所自,盖其西20里有伏羲冢、画卦山在焉,官为建祠,千里奉事。”据元朝于钦《齐乘》记:“按:《左传》曰,此祠专祀伏羲,明时殿为二层,前祀伏羲,又增祀神农、黄帝二帝,后殿祀帝像一,后像一,呼为‘人祖’。”旧志云:“伏羲氏始制嫁娶,以丽皮为礼,伏羲同母娣曰女娲氏,生而神灵,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媒,继太昊治天下而为女皇,其礼以玄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之。”“洪山口,凫山道,连连续续的爷娘庙”。这句民谣是指东起滕州大坞染山伏羲庙,滨湖镇三山村牧仙山爷娘庙、伏羲洞(牧仙洞)、邹城郭里羲皇庙。西至微山县两城陈庄伏羲庙、女蜗陵,沿凫山山系,逶迤数十千米有众多密集的祭祀伏羲女娲建筑遗址。传说太昊伏羲氏上观天文,下观地理;近观人间,远观万物,始作八卦于此。若此,画卦山当是其劳作之地,伏羲冢是其卒后殡葬之所,染山伏羲庙当属伏羲居住生活的地方。传说虽难考据,然滕州大均染山伏羲庙规模宏大,东西40m宽,南北70多米长。整个格局为:沿中轴线前有山门,进山门为钟鼓楼,钟鼓楼下层为石砌,高约3m,钟鼓楼四面有相对券门,形成十字通道。共分3个殿,第一殿是大殿,染山始祖庙旧照全景(图为原庙的遗址.大殿、三殿的石头地基还在)大殿横匾上书“开天立地”。大殿3间,基座高lm多,悬山,有前廊后厦,上有砖砌女墙,楼为木柱雕檐,四角攒尖瓦顶,里面供奉着人文始祖伏羲,山神、土地分列两旁。东西两庑,西庑尚好。二殿和二进院后的殿宇倾记。庙内有一唐长兴二年的碑,上书“中华始祖”,是迄今滕州仅有的3块唐碑之一。三殿供奉着人母娘娘(女娲)、王母娘娘、火神、财神、阎王、华佗等神像。寺庙建筑全为歇山斗拱结构,金碧辉煌。
  2010年大坞镇对伏羲庙恢复重建,重建后的伏羲庙大殿宽16.8m,高11.2m。窗户上的石雕为左青龙、右白虎,正门的“伏羲庙”3个字是由省书协副主席顾亚龙先生题写。整个山门按照道家学说,分为天门和人门,中间为天门,两侧为人门。天门宽为2.4m,高4.23m;人门宽为1.6m、高3.08m。对面是伏羲庙的照壁,刻画二龙戏珠的图案。左右两侧的建筑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位于东侧,鼓楼位于西侧,取晨钟暮鼓之意。伏羲庙大殿——三皇殿,高16.8m,宽26m,纵深18.2m。大殿周围有24根高为4m的柱子,代表着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椽上绘制着365个寿字。大殿内14幅壁画分别描绘着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等圣迹图,伏羲塑像高6m,神农、皇帝塑像高为5m。背面一座高10m的壁雕,展示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二殿供奉女娲娘娘,是在原建筑物的基础上重新修缮的,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采用传统工艺,修旧如旧。支撑整个建筑的14根石柱,均是明代正德年间重修时的旧物,上面镌刻的捐赠者姓名至今仍十分清晰。三殿是寝殿,是道士做晚课的场所。正堂里供奉道家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像。两侧的厢房是道士和香客食宿的地方。
  染山属于凫山山系的一个山峰。凫山山系有两大主峰。东凫山海拔237m,西凫山海拔225m,均为石灰岩质。据传说和考证,远古时代,从巨野向东一片汪洋。后来地壳变动,凫山山脉主峰逐步露出水面,远远望去就像凫鸟(一种野鸭)浮在水面一样,故此取名凫山。后随着地壳不断变动,大水逐渐退去,地面渐渐抬升,形成了东西连绵达数十里的山系,因其主峰名为凫山,故称为凫山山系。另一种说法是凫山乃伏山,即伏羲之山也。
  染山,位于滕州市西北的滕邹交界处,距城区约25km,在大均镇池头集村北。染山山体为圆形,主峰海拔199.6m,面积0.5km2,周长3km。山南麓苍松翠柏之中原有一座古老壮观的染山庙,后毁于20世纪60年代,现仅存三间大殿,山前有圣母池泉。圣母池泉一年四季长流,就像美丽的少女一样,轻唱着染山庙、九女坟、点将台等众多美丽的传说,绕村流入小白河,又蜿蜒向西流人微山湖。相传墨子晚年率弟子至染山,观染丝者有感,而作《所染》。近代滕籍学者刘子衡在《论学大要》中阐述了山名的由来:“因墨子过此,见染丝者而叹,有感而作《所染》,染山因而得名。”染山盛产染料,据《中国染料史话》(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载“栌木叶、黄檗、地黄、槐花、荩草、姜黄……都可以染黄色。”滕州的乡土树种黄栌、国槐,即指上述所列的栌木叶、槐花,现在染山及邻近山头仍有栾树、鼠李等野生种,栾树的花,鼠李的树皮、果实都可用作染料。而荩草、地黄是当地常见的草本植物。据此推断,染山上曾遍布国槐、黄栌等染料树木。有一次,连日秋雨过后,墨子看到满山流下的雨水带着色彩,深有感触,写出了著名的《所染》一文(见附二)。墨子经过多次观察,终于发现满山的野果壳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于是就发明了“坑布之法”,弓丨导山民坑染布料,并对当地山民提出了“宜耕则耕,宜染则染”的主张。此地乡民自古以染丝为业。到20世纪70年代,当地村民还有几户周姓人家以坑布印染业为生,现已舍弃。
  附一:重修伏羲人祖祠碑邑人张彩染山之前庖牺祠在焉,神庄严邃古,不类近代摹。然文献沦演,经始无纪。好古君子或谓庖牺始画八卦,仿佛遗踪似在此也,讹信不可知,要以上古之事若存若亡,与其执妄,毋寧阙疑勿论,可也。祠之后为人祖祠,或曰人祖即庖牺氏,愚以为此臆说耳。祖者,始也。人祖者,人之始也。即盘古氏,始为君,未必人之始也,况其后者乎?然姓氏虽不传,其有宰之者必矣,三人则人祖、燕寝、寝所婴儿,环拥罗列,象人事也,祠将三邑封(土遗)间,东南则滕,北则邹,西则鱼台,远近祈嗣者率来集会祷祠焉。祷,往往有奇验。每岁再会,会以三月三日、十月朔曰。至期则携妻抱子,罗拜庭阶,香花袍幡,杂沓交错,蓋食其德,不志其报。抑亦有其诚,则有其神,此幽明感通之常理也。祠宇寖久,渐至倾摧。乙未丙申间,适有顺德杨道士来,倡议更新,因藉旁近居士力,纠合劝募。首事庖牺祠,次人祖祠,各己落成,而杨偶以口语去,继之鲁郡王道士,循其遗绪,门屏垣墉渐就规理,而后寝又寻以圯坏,则有刘常德与其同侪侯常江者,补葺绿饰之,而庙貌遂濯濯一新,或谓祠宇之委置者众已,今祠何久而弥新也。曰人祖生育之始、庖牺文教之始,征二圣则造物几穷。然则是祠也,与天地终始可也。
  (清•道光《滕县志•古迹志》)邹城郭里羲皇庙遗址滨湖镇三山村牧仙山爷娘庙遗址大坞镇染山伏羲庙遗址微山县两城镇陈庄伏羲庙大清宣统元年二909年)碑金大定四年二164年)碑唐长兴二年{931年)碑滕州市大坞镇新建染山伏羲庙附二: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於许由、伯阳;禹染於皋陶、伯益;汤染於伊尹、仲虺;武王染於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於干辛、推哆;殷纣染於崇侯、恶来;厉王染於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於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於管仲、鲍叔;晋文染於舅犯、高偃;楚庄染於孙叔、沈尹;吴阖闾染於伍员、文义;越句践染於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傅於后世。范吉射染於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於籍秦、高强;吴夫差染於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於智国、张武;中山尚染於魏义、偃长;宋康染於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於染当。故善为君者,劳於论人,而佚於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复原后的伏羲庙二殿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附三:伏羲庙“伏羲庙”三:一在染山,创始无考。自唐长兴年重修,金大定年再修。(乡进士赵大钧记有云:染山之祠,其兴久矣。推其所自,盖其西二十里,有伏羲冢、画卦山在焉。官为建祠,千里奉事。齐乘云,颛臾风姓,实司太皡之祀,自隋有庙是也。伏羲都陈,谓州凫山有墓,非也。据记与齐乘,专祀伏羲。今殿二层,前祀伏羲,神农、黄帝二帝不知何时增之。后殿更为帝像一、后像一,呼为人祖。岁以三月三日为醮会,乡人多就而祈嗣焉。旧志云,伏羲氏始制嫁娶,以偭皮为礼。俗因建庙塑帝后像,匾曰“人祖”,故多就祈嗣。夫后乃宓妃也,祀宓妃何义?祈嗣即祀高楳,遗意其礼甚古(按:伏羲同母女弟曰女娲氏,生而神灵。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楳。继太昊治天下,而为女皇。故后世立郊楳郊天,而以神楳配也。其礼以玄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之,后率九嫔御。高辛氏与姜源禋,祀上帝而生后稷,是也。必以三月三日者,则玄鸟至时也。周礼:上已,女巫于水上祓除。韩诗曰:三月桃花水之时;郑俗三月上已,于溱洧祓除不祥。此因祀高楳,祓而后祭;诗之所谓:以弗无子,祓无子以求有子也,后因以为俗。若以女娲为伏羲后,更谬矣。俗传已久,慢神为甚!故多为之辨)。一在王晁社,一在晋庄,无醮会。老北宫风景区和侧柏古树群千山和恻柏古树群盘龙卧虎般的千山,钟灵毓秀。主峰海拔287m,系泰沂山系(沂蒙山脉)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余脉。峰峦迭起,连绵数百里,因山头众多,故有“千山”之称。世界上第一位发明车的人,夏禹时的车正奚仲,4000年前曾在这里造车,死后又葬于千山头下的青丘山。青丘山又名飞凤山,海拔高233.2m,汉时为纪念夏禹时的车正奚仲,更名为奚公山。千山头,当地民众也称之为青山头,地处滕州与薛城交界处。似卧龙昂首的千山头,为千山主峰,是千山群峰之首。清代文人郝质瑜在《游昭阳湖记》中写道:“东眺滕峄,而崇岭峻崦,危磴干云,乔林拂日者,则千山头也。”这里山势巍峨,气势雄伟,林深谷幽,古木参天,洞深泉多,流水潺潺。奚公山成为名山圣地,不仅因为山青水秀,景色优美,更主要的是这里的庙宇名气大,能吸引众多文人墨客。这里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南北朝以后,道教、佛教相继传入,其他各种宗教和神衹崇拜延续发展。唐朝时期,这里终日香烟缭绕、香客络绎不绝。昔日观寺林立,庙庵遍布;晨钟暮鼓,经声佛号,声闻十余里。游人至此,如入仙境,故奚公山素有“仙山之地”之称。据《滕县志》载:唐朝王和斋,是第一个来千山头玉皇阁的老道士。千山头“玉皇顶”,建筑宏伟,庙内供奉玉帝金色塑像,身高丈余,令人不敢仰视。明清年间,玉皇阁的影响不断扩大,波及苏、鲁、皖地区,千山头逐渐发展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最大的道教圣地。可惜当年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建筑群,历经战乱、匪患,已不复存在,现仅存遗址和一片古老的侧柏林,尚可供人想象千山当年钟灵神秀、林木森森的景象。这里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到此一游,使人领略到古人诗篇中那种“千山松柏苍欲滴,霞映幽洞水自流。寺观峻起仙境地,玉皇顶上云悠悠。远瞻东海三千里,近观微湖五百舟”的意境。清嘉庆年间,诗人满秋石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赞美仙山之地的诗句:“纵目清幽处,依然小径连。偏途通道室,狭路透僧禅。曲曲高林后,弯弯大寺前。羊肠穿妙境,鸟道达仙原。风雨游神梦,香花古佛缘。名庐由此至,静室自兹延。禽语清风外,人逢碧水边。开元留妙句,千古仰诗篇。”千山头庙会据文献记载,千山头庙会始于明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每年的金秋时节,天高气爽,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从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向这里汇集。附近村庄上的住户则从九月初就开始杀猪宰羊,邀请远方的亲友故旧前来赶会。古时的庙会从九月初五开始,到十五才结束,“九九”重阳达到最高潮,实际上正会期是九月十二,当地人称赶千山头庙会是赶九月十二。赶会男女摩肩接踵,把山门挤得水泄不通。淳朴的赶会农民忘不了挑几升粮黍,施舍给庙里,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农业丰收;文人墨客则登高望远,采菊赋诗;城里的戏班子和各种民间艺人也趁势搭台献艺……紫竹庵由仰止阁向西一里是“紫竹庵”,为刘玄阳之妻李氏携二女出家处。李氏法号丹文,为紫竹庵十世弟子。她边修道、边募化,带领弟子和刘玄阳的弟子又在庵北创建“斗母宫”,虔修一生,终成正果。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亲为撰文刻碑,颂扬李氏功德。吕祖阁位于千山头玉皇顶东侧,主楼与东西配楼均为石砌阁楼式建筑,底上二层、各阔三间。结构奇巧,妙趣天成,是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庙宇。院后有滴水泉,久旱不涸,聚流成池,清澈见底,供道士饮用。院内有一平台,碎石错落铺地,古朴浑然天成。阁前几幢碑石,载有建阁历史,碑文语法流畅,书体雕刻精湛。攀荆棘丛生幽径,穿崎岖小道羊肠,拾级可达吕祖阁。吕祖阁依悬崖而建,有诗赞曰:“凌空雄峙山崖间,松柏参天华盖伞。紫烟随风轻荡去,白云飘渺掩翠岩。何人作赋登高去,啸入空冥万重天。远眺横流千顷波,万家炊烟上山巅”。另有诗曰:“林间鸟歌啾嗽啾,石上溪吟潺潺潺。苹果桃梨三千亩,麦梁菽黍波浪翻。”一年四季,吕祖阁景色迷人。
  车服祠亦称“奚公庙”。位于奚公山与狮子山相连的山岭之阳。《魏书•地形志》载:“薛有奚公山,奚仲庙”,是古人为供奉奚仲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而营造的建筑。周围红墙环绕,古柏森森,松涛阵阵,殿堂宏伟,金碧辉煌。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拜谒,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清后期由于战乱,加之年久失修,祠堂仅余基石,砖木无存。从遗址基石来看,车服祠规模很大。尽管祠堂无存,文人墨客前来拜谒者仍然不少,人们到此寻古、凭吊、缅怀先贤。特别是任氏族人,前来祭扫者络绎不绝。明清时期,董其昌、李流芳、冯晏海、满秋石等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诗文墨宝。历代颂扬奚仲和赞美千山的诗文,为千山更增添了灿烂的人文色彩。《滕县志》收录《谒车服祠》诗一首,读后可略知“车服祠”的原貌。诗云:“初阅车服祠,云峦楚楚长。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岗。雨过闻幽磬,云开见上方。苔浸石磴滑,花拥洞门香。激泉寒水发,观郡古楼荒。禅客谈玄切,骚人觅句忙。踪迹依稀在,文章太古亡。登临正游赏,惆怅已斜阳。”“舟、车”的发祥地位于千山南麓山脚下,这里是“舟、车”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帝俊后裔番禺创制“舟船”,其子奚仲创造了“车”。先秦至两汉诸子名著、儒家经典、经学大师多有记述。如《山海经》《管子》《墨子》《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说文》《春秋》《左传》都有“奚仲造车”的记载。大禹治水得力于奚仲父子制造的舟、车,并因治水有功接替了舜位,成为部落联盟领袖。他借用舟、车之力,把夏的势力范围由中原扩大到江淮中下游。并把各地不同的文化迅速沟通起来,创立了统一的夏文化。可以说中国由原始社会进人文明社会,舟、车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载文较详的《管子》说:“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考工记》说:“一器而百工聚焉者,车为多。”以番禺、奚仲为首的滕薛人民会造舟、车,说明这个地区的文化、技术水平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传说莱夷长于畜牧业,昆吾精于炼铜、制陶业,奚仲善于造车。铸铜、造车都需要比较复杂的技术和经验,而千山在大禹时已成为制造舟、车的手工业发祥地。上图依次为老北宫侧柏古树群现状;千山山势图;千山图(绘于清.作者:不详.由道士高元文保存,柴胡店林果站马士才提供)千山头奚仲墓千山头奚仲墓刘村梨园梨树古树群刘村梨园,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万历《滕县志》有“花开似银”的记载,素有“鲁南第一园”之称。该园以梨树为主,兼植桃树。园内黄梨有:酥梨、紫酥、丰水梨、黄金梨等十几个品种,现主要品牌为“刘村酥梨”。
  刘村梨园,不仅将其甘美的果实奉献于世,而且她的气势、她的神奇、她的传说、她的“景不醉人人自醉,此身恍入桃花源”的佳景,也吸引着八方来客。这里千山辉映,薛水环绕,曲径通幽,翠堤蜿蜒,春华秋实、夏绿冬韵,四时风光如诗如画。清明来临,远山含黛,近水呈绿;万亩梨花白,几株小桃红点缀其间;盛夏时节,满园翠绿,湖光山色,岸柳低垂,莺歌燕舞,是一处难得的“天然氧吧”;秋季,硕果满枝,清香四溢,商贾云集,游客如织,心旷神怡,到处是丰收的喜悦;三九严寒,瑞雪降临,银装素裹,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致,不禁令人赞叹这壮美的“北国风光”。景区内梨花仙子、梨王台、梨园明井、梨花诗廊、观梨亭、流芳亭、秋石亭、仙人桥、碧波桥、游艇码头、钓鱼台、水上乐园、园中园等景点星罗棋布,梨树王、鸳鸯树、卧龙梨、四君子、醉八仙、金鹿回首、丹凤朝阳、大鹏展翅、护井龙王等象意树型举目皆是,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其环境幽雅恬静,宛若世外桃源,是人们春观花、夏消暑、秋赏果、冬健身,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休闲胜地。
  每逢梨花节、釆摘节期间,这里热闹非凡。当地群众扶老携幼,来参加节会者络绎于道。周边城镇的人们,也呼朋唤友驱车而至。十里长堤车水马龙;薛河桥上熙熙攘攘;园中湖内游船穿梭;梨园曲径人流如织;观梨亭下商贾云集。歌声、笑声、叫卖声,声声人耳。若有兴致登上观梨亭,欣赏薛河沿岸的繁华景象,那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画卷,便会映入你的眼帘。人们在这里既可约亲会友,小酌园中;亦可荡舟于河上,或垂钓于岸边;还可沿着林间小道携友同行,信步徜徉在“雪海”之中,尽情地吸吮迎面扑来的阵阵梨花香气,领略那“千林香袅娜,万树玉雕攒”的自然美景。明清年间,刘村酥梨即为滕县主要贡品之一,享誉京畿。2002年,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将刘村梨园定为“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同年,“刘村酥梨”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4年,刘村酥梨跨洋过海远销马来西亚,从而使柴胡店拥有了一个通往世界的经济名牌。
  仙人桥横跨河滨大道的这座仙人桥,是在仙人桥原址上新建的。桥下原是薛河故道的一段支流,现已淤塞400多年。史料载:明代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因“山洪骤涨,冲塌薛河石坝,复淤三河口,粮艘多坏”,由工部尚书朱衡奉诏规划疏导薛河。在这段河道没有淤塞之前,曾有一座青石板桥,人称“仙人桥”。桥名的由来,说是当年八仙在葫芦套盗取王母娘娘的宝葫芦后,大战护宝的小黑龙时,曾跨过此桥,故名“仙人桥”。
  观梨亭建造于1992年,是传统的亭阁式建筑。底层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高8m,长12m,宽8m,呈长方形挑檐式平台,四周围有栏杆。上层为四木圆柱支撑,呈正方形、高6m的飞檐斗拱、黄色琉璃瓦覆顶的四角亭。造型舒展,饰有宝顶。四檐下所嵌匾额“观梨亭”三字。登观梨亭览胜,别有一番情趣。举目远眺,可见那逶迤连绵的千山,蛇行斗转的薛河,碧波荡漾的园中湖,苍苍茫茫的刘村梨园,长龙俯卧的十里杨林,气势雄伟的拦河大坝。有人赋诗赞曰:“春风窃窃绕河来,谁把梨花亭下栽。清明踏雪云雾里,莫非此处是瑶台。”简册影壁古人用竹片来写字,写完后再用绳子一片一片地穿起来,就相当于现在的竹帘子,帘子的最头上是一块木板,可一卷一卷地卷起来,称作简册。到了魏晋之后,随着造纸术的问世,这种简册就基本上被纸替代了。梨园特意在园门口建成仿简册的影壁,以彰显柴胡店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简册影壁长25m,高4m,影壁上雕刻有中国当代词坛泰斗、祖籍山东济宁的乔羽先生父子专门为刘村梨园创作的《梨园颂》:“北国风光驻千里....万亩梨园景如画,我的梦中拥有你。”竹简影壁成为刘村梨园新景,《梨园颂》全文224字,采用金色正揩字体镌刻在整体灰褐色的竹简式影墙上。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成为一首描绘刘村万亩梨园美景的脍炙人口的赞歌。刘村酥梨“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肉厚、多汁无渣、甜饴爽口的特点,而且色泽浅黄晶亮,十分细腻,素有“梨族之王”的称誉。单果重250〜300g,含糖量为13%以上,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刘村黄梨是生产罐头、梨脯、梨汁、梨膏等食品的上等原料。宴席上制作的“酥梨片” “酥梨汤”“紫酥梨罐”等,刘村黄梨不仅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还可入药,有行中理气、化痰止咳、清热润肺等功效。
  附1:刘村梨园诗歌唱和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著名诗人,画家,“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骑着一头毛驴,路过风景如画的滕县官桥、柴胡店一带,正值阳春季节,小鸟啁喋,惠风和畅,桃红梨白,竞相绽放。田野内田畴泛绿,油菜花黄,赏心悦目,醉人心田。他看到滕县梨花一望无际,欣然陶醉,吟下了著名的《滕县道中》一诗,“谷城山好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一诗引来百诗唱,来往于南北大道的文人骚客、官宦政客们在滕县境内不由得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似梦非梦、亦幻亦真的诗词。他们逗留于刘村梨园釆风休憩,赋诗作文,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梨花诗,比较著名的有16篇。围绕“滕县花开白似银”的诗歌唱和,长达400多年,成为诗坛一大盛事。
  滕县道中〔明〕李流芳(1607年)谷城山好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
  出自《钱牧翁喜李长蘅诗》滕县道中〔明〕李流芳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
  三年三月官桥路,策骞经过似梦中。
  前题〔明〕胡汝嘉深秋木叶黄,匹马入滕疆。
  地土偏宜麦,人家种梨朵。
  滕县道中〔清•康熙〕王士祯薛北滕南几问津,远山如画黛眉新。
  惟余底事堪怊张,不见花开白似银。梨花仙子梨园春色滕县寄长蘅〔清•康熙〕钱谦益(丁未春,与李三长蘅下第,并马过滕县,贳酒看花, 已十四年矣。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滕县春来花万树,花白花红夹烟雾。
  交加嫩蕊欺艳阳,灼烁繁英照日暮。
  今我来时秋已老,柳先槐黄陨霜露。
  风雨依稀下第身,莺花指点停车路。
  与君过此十四春,日月如梭事错互。
  青春作伴更几回?紫陌看花是前度。
  花开花落下成茵,征人合杳从此去。
  花前掉臂去复来,纵见花开有何趣?
  羡君真作淡荡人,闲即牵舟湖上住。
  山僧扣门分盘餐,榜人刺舟乞绢素。
  西湖烟水收溧波,灵隐霜林放红雨。
  征途茫茫君倘忆,清梦悠悠我难赴。
  推寻旧迹如见君,花白如银咏君句。
  沈吟感叹日欲西,为君酹酒田文墓。
  我比渔洋更惆恨,风蓑雨笠谷城图。
  梨花春色梨园雪景过夏镇〔清〕宋思仁片帆风利挂残阳,一镇区分南北疆。花色暗思滕县白,钟声遥送沛城凉。
  过谷坡〔清〕梁履绳惆张渔洋诗漫猜,看山谷下独徘徊。松檀自是诗中画,滕县花偏为我开。
  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东阿南望尽模糊,如黛山色黯欲无。我比渔洋更惆张,风蓑雨笠谷城图。
  春曰过薛城怀古(其三)〔清〕满秋石奚山东望隔晴霞,累累荒城一带斜。草木春深迷故国,山河气盛走轻车。自从星散三千客,无复云屯六万家。寂寞孟尝坟下路,东风开遍野裳花。赞刘村梨园〔清〕李渔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
  广戚怀古满秋石帆影周悬广戚城,沿堤水市尚蝇营。园丁多是刘村人,渡口尤因亭长名。
  秋燕满秋石劳将雏子去,远道海天崖。重来寻故垒,春影梦梨花。
  过滕县〔清〕宋弼滕县花开白似银,长衡佳句最清新。王郎曾此添惆张,况是寒天过小春。
  题观梨亭耕耘春风窃窃绕河来,谁把梨花亭下栽。清明踏雪云雾里,莫非此处是瑶台?梨园晨光观梨亭梨园颂乔羽乔韓北国风光驻千里,滕州柴胡刘村梨。
  远古梨香飘至今,只为醉倒我和你。
  百年梨树王者居,身在园中享四季。
  春色满园花如银,夏如碧海波涛起。
  秋来果盛挂金盏,冬有雪韵更素衣。
  古有乾隆游此地,蜜梨尝罢自得意。
  只憾身边无御笔!留下“天下第一梨”。梨花蛊开神仙疑,莫非云海落大地。
  邀我下凡来尝梨,先把云毯铺园里。
  梨花盛开众人疑,阳春三月春风曲。
  花飞似雪雪无迹,银花白雪总相宜。
  游人往来数百年,留下佳句赞园梨。
  不说你我尝不够,蜂蝶恋花花如蜜。
  千花瓦蕊都不选,只取梨花作嫁衣。
  偶入梨园心神往,今生不枉游此地。
  万亩梨园景如画,我的梦中拥有你。
  梨园竹简屏风立槐建村姜屯镇党村村东有一株古槐,原有两条枝干,一枝向东南,一枝向西南。由于村民建房,将西南向的主枝砍伐,只有东南向的一枝还在生长,长势旺盛,洒下的树荫足以亩计,树冠遮天蔽日,枝叶掩映四邻。风和景明,春风化雨,人大代表认养后,古槐改旧颜,焕发新枝,蔚为壮观。
  “树有千枝百柯,总有一根”“水流山川江河,总归一源。”党姓先祖于大明洪武(公元1368年)时奉旨迁此,披荆斩棘,安家于斯。党姓先祖把对家乡的情感,对亲人的留恋,都倾注在这小小的槐树上。为了表示对故土的思念,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首要任务是植槐立村,据村民口传:槐树是当年离开洪洞县时取的籽。党村村民祖祖辈辈对槐树进行辛勤的洗灌,精心的培育。每当逢年过节,有的人还献上供品,烧香、叩拜,祈求先祖保佑全家平安。有的槐树干枯了,人们都不愿伐掉。树干枯掉,也不愿挪动,真是呵护有加。党氏先祖和滕州其他迁民先祖一样,对故乡的思念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滕州其他迁民家族同样如此,他们都把大槐树作为家族的图腾标志。若非后辈怀先祖,滕州何多古槐村。鲁南一带庭院栽种槐树,由思乡文化而形成传统文化,所以“门前有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 “门前有古槐,辈辈出英才。”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民公社时期,该树东北角挂一口通知社员集合上工的大钟,社员们每听到钟声后,便聚集到这里,对农活进行分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树下成了社员交流、休憩和娱乐的场所。1975—1986年间,中国农科院在党村设立“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山东滕县基点”。基点组的专家经常来树下乘凉休息,喝着生产队的大碗茶,与当地群众共同畅谈着秸秆盖田的好处,在这里提炼出了“秸杆还田”这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有效地维持了土壤生态平衡,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编号F072:国槐,位于姜屯镇党村村东,树龄300年,胸围约310cm,树高约13.5m,平均冠幅12m。康熙古槐立郭庄古槐旧照编号F057:国槐,’位于龙泉街道郭庄村郭祥存家墙外。树龄400余年,树高8m,胸围280cm,平均冠幅8m,是郭姓先人从山东汶上县迁居郭庄时种植的。郭姓人世代保护这株国槐,并将院墙后退,给国槐留出了更大的生长空间。古槐新姿遇槐落户在董村瀞河故道东岸,曾有三株槐树,因临河近,被水冲淹,现仅剩一株。据《董村社区志》记载:古槐植于宋,树龄近千载,为“六朝槐”。据专家推测,应植于唐代,树龄已逾千载。古槐是董村的标志和象征,董村人对大槐树呵护有加:“钢架铁箍托华盖,栅栏红灯香炉台,秋霜冬雪三春露,黄童白叟勤浇护。”董村一位老者彭延信先生撰联赞道:“历千年沧桑,几度与董村同磨难;逢今朝盛世,每日同乡邻共欢乐。”人有俊杰,木有奇伟。董村古槐,寿逾千载而枝繁叶茂,绿树红花,可谓一奇。古槐年岁久远,蓊郁芳馥,冠如华盖,树冠可荫亩余,树粗数人合围,树干腹内中空,老态龙钟,实属罕见。董村人世世代代“斗棋纳凉槐树下,说古道今品清茶。树孔童子‘藏猫虎’,翁媪促膝坐马札。”年深日久,古槐树下座石已被磨得油光水滑。
  据传,古槐树下这块石头是董村人蒿宾的练功石。蒿宾幼年家贫,随父亲去官桥讨饭,朗朗书声吸引了蒿宾。其时塾师孙南岳正在教室打盹,梦见蒿草生于室而高于椽,醒见一童立于窗前,先生问之,知其姓蒿,先生惊曰:蒿梦缘也!遂留蒿宾读书,并负责其生活费用。蒿宾不负老师所望,数年学业告成,精通文治武功,回乡从教,以挣取会考费用。蒿宾教书一年回家,远远见一男子在老槐树下欲寻短见,几次因老槐树显灵折枝而未果,急上前救下,方知是因身体久病不愈,无钱医治而寻短见。蒿宾遂把一年工资慷慨相赠。除夕,蒿宾无钱过年,只好买了一斤盐,温水化开与夫人共饮。夫人愁道:“喝点清水沾点盐,二人过的好欢年。会考大期即将到,何时攒够赶考钱。”乡邻感其心慈,惜其才能,出资共助蒿宾进京赶考,高中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进士出身。当时同榜共222名,放榜时,以姓氏稀僻,获得明世宗朱厚熄嘉靖十七年的榜花,成为明朝著名榜花。史籍《续通志•氏族略》载:“明时有进士蒿宾”。明万历《滕志》载:“蒿宾,仕淮安府通判卒。”蒿宾辞世后,葬于甘露寺东南100m。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墓地荒芜,犁为田地。后乡人刘子琦等12位名人志士,捐资重修坟墓,请邑人翰林高熙哲撰写碑文,勒石墓傍,以旌其德,以昭后人。一代英才和古槐救人的佳话至今在村民中流传。
  大槐树下,有元朝界碑,题名“界石之记”,碑文首行“大元国山东益都路滕县礼教乡子端村”,落款“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十四日”。又据出土庄园界碑载“东至泥沟,西至河,南至张良弼,北至冯大嫂。”稽考认为:元朝时期董村叫“子端村”,冯姓为土著姓,王、任、曹、李姓相继迁入。明初,董家沙土董姓在此建庄园,即外庄子,人称董家村。后来刘、孙、郭、田等姓相继迁入。现有21姓3900人,其中刘姓为大户,有2400人,占61.5%。董村至今无董姓,村民皆曰:先有大槐树,后有董家村。
  董村刘姓原籍山西洪洞县老鹳巷,洪武初年,刘姓先祖泪别洪洞,千里跋涉,迁往鱼台县明教寺,存三世。因湖匪侵扰,又迁江苏丰县顺河镇刘家寨,存四世。年代久远,兵火叠经,谱牒董村古槐旧照散逸,先世讳名班辈不复可考。八世祖景源再迁微山县后留庄,十一世祖惠光走遍天涯未忘祖根,未忘先祖遇槐落户的教诲,为偿先辈之愿,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在董村老槐树下安家,以示不忘祖训。始祖惠光定居后,世传三支,迄今传二十三世,族孙繁衍,耕读传家,人丁兴旺。前世虽无位尊职高之显,但今为工程师、农艺师、医师、讲师者,以及担任各级领导干部职务者已达数百。
  一株大槐树,魂系千百年。大槐树已成为刘姓家族的一个情结,世世代代为刘姓后裔魂牵梦绕,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并在刘氏族谱扉页写上“问我家乡在何处,滕县董村老槐树”,取堂号“古槐堂”,绕老槐树而居。四个世纪以来,刘姓族人把大槐树视为“家”、称作“祖”、看作“根”,他们把大槐树当作老家的标志、祖地的图腾、族姓的徽章、族人思想的旗帜。几百年来,瀞河之湾,槐荫之下,人们敘宗族之情,连源流之谊,续世代之好。
  刘氏家族堂号及族谱扉页的族根铭言
  编号F036:国槐,位于龙泉街道董村,树龄1000余年,树高8.9m,胸围280cm,冠幅11.5m。老北宫遗址上的银杏树银杏树位于柴胡店簸箕掌村老北宫庙中宫遗址,此树相传是当时建庙时所栽。现在庙已不在,唯有这株挺拔高大的银杏树矗立在荒野中,向人们展示着当年此地的辉煌。
  道教发祥地——老北宫老北宫位于柴胡店镇东部千山脚下,奚公山北侧西麓。系由三座规模宏伟、建筑别致的十八进四合院的殿堂、廊庑、庙堂组合而成。各殿顶均敷琉璃瓦,凝碧生辉。各座建筑按八卦布局,层层叠立,道道贯通,亦称三宫。三宫分别为:南宫“龙泉观”,中宫“玉真观”,北宫“玄真观”,总称老北宫。老北宫体现了道教全真派的风格。这里东、北、南三面山岭环绕,苍松翠柏,山石嶙峋,蜿蜒连绵,禽鸟争鸣,野芳袭人。昔日终年丝管齐鸣,道经沸扬,香烟缭绕。前来朝拜进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于道。
  老北宫遗址三宫内分别奉祀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等,成为鲁南全真教中心。老北宫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曾是鲁南道观之首。开山祖师张建慈四方募化,建起南宫和中宫,有宫殿四十余间。至清代乾隆年间,五世道长胡世明(曾任道台)及其师弟张太经广为募化,续建北宫50余间,道士住房10余间,置地900余亩,收道士100余人。乾隆末年,七世道长王一忍(拔贡)主持北宫。使北宫成为名扬四方的道教龙门派的中心。他擅长诗画,结识了许多官绅、学者和商贾富户,因而募得巨资,计划仿北京白云观建造24个道观四合院,但仅建了18个四合院,他即与世长辞。据魏姓道士统计,从山东南的青华阁往三星观、玄都观、观音庙、吕祖堂、仰止阁至“三宫”,全长6km。全盛时期有道士220余人、长工近百人,有神殿400余间,庙地2000余亩。这样大的道教圣地,在苏、鲁、豫、皖四省实属罕见。
  明清以来,老北宫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隐士名流来此观光瞻仰。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躯赖若愚、宋子成、王守银、岳岱云、朱化南等人,曾先后在这里从事过秘密革命活动,中共滕县六区武工队、苏鲁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也都曾在这里谱写了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老北宫历经战乱和政治运动,渐次破毁。现存部分建筑、碑碣石刻和那株直插苍穹的老银杏树,还可让游人想见它当年的风采。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约在东汉末年,即公元一世纪时已经形成,至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早在汉代,滕州便已有道观建立。据查,滕州境内从汉到民国时期建有道教庙堂206座,仅明代即修建庙宇91座。道教基本上分为两派,即全真派和正一派(天师道)。全真派出家,不食酒和荤腥,不娶家室,授徒传教,为出家道士;正一派道士亦授徒传教,但天师名号世袭,可娶家室,为在家道士,虽有斋戒,但非斋期可吃酒肉。滕州的道教宗派,主要有正一道的尹喜派和全真教的龙门派。千山头属于尹喜派,老北宫属于龙门派。据《滕县志》记载,全滕州各庙宇均属这二派管理,道士从这二庙发券。近代,统掌滕州和鲁南地区的道教事务的首脑,一直由二派道士充任。道教神职人员多为男性。民国年间,滕州境内道庵仅两处,即颜村天齐庙和吕坡的三娘庙,有道姑四人,属龙门派。1967年道教活动全部停止。
  老北宫遗址银杏树旧照编号F051:银杏,位于柴胡店簸箕掌村老北宫庙遗址。树龄400余年,树高23m,胸围2〇9cm,冠幅9m。天主教堂后的国槐滕州古城南门里有一株国槐树,树前原有一座德国天主教堂。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德国天主教圣言会教士维爵来滕县,先于王母店立足。后又到滕县城、沂河、官桥等地,进行传教活动。至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滕县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已有6000余人。滕县天主教统属于兖州主教区总堂,其下共设五个分堂区,有四个在今滕县境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在滕州南门里建成标准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如今只剩下一片遗迹。几位耶稣教信徒对遗迹上的古槐关爱有加,勤加呵护。
  树右前方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5479部队(原番号6080)团部驻地、“八一礼堂”和部队家属大院。
  树西有一座始建于元代成宗四年(公元1300年)的“滕县书院”,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滕县书院为“滕县高等小学堂”。500多年间,为滕县培育人才400余名,其中科甲进士35人,科乡(举人)108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滕县高等小学堂改为“滕县县立高等小学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期间,校名为“滕县县立书院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校名为“滕县书院小学”。
  天主教堂石门匾古槐旁边是1932年中共滕县特支活动地——国民书店旧址编号F083:国槐,树龄180余年,树高16.5m,胸围165cm.平均冠幅11.7m。龙女三娘与银杏树的故事相传龙女三娘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她与南海龙王的二公子私订终身并私奔,东海龙王将他抓回,逐出龙宫,流落到人间,被吕坡村里好心人收留,又把三公主介绍给李姓小伙子,结为夫妇。婚后小伙子管三公主叫三娘。不久,三娘生下个儿子,屁股后面有个尾巴,丈夫就用镰刀把尾巴割了下来。这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道闪光向东北方向飞去,孩子却不见了。这时候丈夫才知道:孩子原来是一条龙。有一年,山东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三娘就让村民在她的房子后面打井,这口井水量极大,而且甘甜无比,人们叫它神井。三娘去世后,人们便修了一座龙女三娘庙,栽下这两株银杏树纪念龙女三娘。现在三娘庙早已不复存在,这两株银杏却时常勾起人们对龙女三娘的怀念……编号F030:银杏,位于鲍沟镇的吕坡村。旧址原是三娘庙,此树为建庙时所植。雌株,树龄500年,树高17.3m,胸围197cm,平均冠幅9.5m。
  编号F031:银杏,树龄500年,树高17.3m,胸围260cm,平均冠幅12m。这两株树雄株伟岸修直、雌株年年结实累累.耳鬓厮磨,相依相伴。走过了500年风风雨雨的岁月。羊庄镇大赵庄大圣寺圆柏位于羊庄镇大赵庄(东南庄)村西大圣寺遗址(现为教堂)的圆柏,树干部分中空,下部有一硕大树瘤,主干分裂成两部分。2000年时,一粒臭樁籽落在中空部分,并悄然生根发芽。现在胸径已有26cm,树高3.5m,形成“柏抱樁”的奇特景观。该树长势衰退,主千分裂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亟待加以保护。
  又据《羊庄镇志》记载:大赵庄大圣寺(佛教)座落在大赵庄(东南庄)村西,始建于唐朝。前后殿三间,东跨院和僧舍三间,庙院2亩,庙地40亩。供奉如来佛祖、十八罗汉、观音菩萨、关公等。寺院经元、明、清多次重修。清末共有石碑8块,150kg大铁钟一个。清末时主持清雪,后去雪山。末代主持觉方,系庞庄人,已去世。现存大殿三间完好,有古圆柏一株,枝叶茂盛。并有明万历重修碑一座,木雕关公像一尊,布画神仙图一幅,由宋传金收存。
  编号F063:圆柏,位于羊庄镇大赵庄(东南庄)村西大圣寺遗址(现为教堂)。树龄350年,树高17.7m,胸围450cm,平均冠幅11.6m。福胜寺唐槐福胜寺位于老薛河西侧,原柴胡店镇大庙村东。据大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所立庙碑载:唐代此处为大宋国徐州滕县如市乡匡王村,建有福胜寺。又据《姬氏族谱》载:“始祖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称王村。因而村东所建寺庙有王村大庙之称,后人俗称大庙至今。大庙由福寿寺、白衣阁、天齐庙三寺合一而成。福寿寺大殿15间,东屋3间、西屋3间、善门3间,供奉如来佛。白衣阁大殿3间、后堂3间,供奉玉皇、观音塑像。天齐庙大庙3间、东廊6间,西廊6间、善门3间、土地庙1间、财神房1间,供奉天齐爷(黄飞虎)、十殿阎君、关公等塑像。庙前植槐。此庙原为僧寺,后因无僧人,变为道士主持。宋代元丰年间大修,明清和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后逐渐被破坏。1967年全部拆除,改建成学校。门前唐槐一株,当地人对此树敬仰有加,并题 《唐槐献瑞》一诗,立碑于树旁:“唐槐岁月寿如松,枝繁叶茂仍从荣。年逢佳花黄锦绣,子孙晶晶枝宝隆。千载古槐不服老,风舞枝叶向人倾。地灵物华人间福,槐献荣耀枝更生。丰衣足食春常在,岁同老槐寿似松。”作者:刘可近,甲申岁(公元2〇〇4年)孟冬立诗碑。
  编号F015:国槐,位于柴胡店镇大庙村,唐代所植,树龄1000余年。树高10.2m,胸围270cm,平均冠幅10.4m。玉皇庙前的两株古槐据明清版《滕县志》卷四《祠祀志》记载,玉皇庙在城北十五里沙头村,创始无考。元大德 (公元1297—1307年)年间乡民董旺重修。据《龙阳镇志》记载,玉皇庙庙址在刁沙土村西,传说张玉皇曾来此。庙地2.5hm2,庙址占地0.2hm2,内有三大殿与东西配殿、配房,道士二人。前殿有关公塑像,中殿有观音、十八罗汉塑像,后殿有殷焦、殷红、上八仙泥塑像。大门外有古槐两株,其主干已中空,但韧皮部生长良好、枝繁叶茂。新中国成立后玉皇庙改为学校,1995年联办中学迁走。后改为民居,由村民刁丰新居住。当地素有“先安宅、后植槐”的习俗,建庙时即植槐树,玉皇庙虽已荡然无存,老槐树却仍健在,昭示着玉皇庙的兴衰,流传着张玉皇曾来此的传说。随着树龄不断增长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加之古槐树冠庞大,历经千年风雨的躯干早已承受不住超重的负荷,其中一株树的上半部已明显倾斜70°。村民为留住古槐,在它的一侧立起高6m 的石柱加以支撑,期盼老槐树永远不倒!编号F004:国槐,树龄1500年,树高7m,胸围315cm,冠幅7m。编号F005:国槐,树龄1500年,树高7.5m,胸围110cm,冠幅3m,仅剩1/3的树皮尚存活。两株树位于龙阳镇习沙土村玉皇庙旧址界河南岸的葛庄圆柏界河镇葛庄村村委会原址为玉皇庙,文革期间拆除。院内有一株圆柏,树龄1000年,圆柏现在长势一般,枝繁叶不茂,顶端树枝分叉处,形成巨大的盘状物,盘上寄生杂草,十分奇特,圆柏树柏籽呈人脸形,眼、鼻、嘴清晰可辨,让人称奇。据说从前圆柏树上寄生着一条巨蟒,也有人说是龙。过去雷电交加时,在闪电中清楚地看到一条巨龙缠绕树上,施风布雨。圆柏树干稍向西倾斜,树的东北向有一树枝,恰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盘转弯曲向上,好像在和龙山相望。界河人都说这株圆柏树叫“龙树”,与1500m之外的胡庄村的侧柏“凤树”(文革期间枯死)遥相呼应,合称“龙凤树”。
  圆柏根奔波几百米,广吸地脉灵气。1938年,在距树200多米的村西修建铁路时,铁道工人曾挖到过它的根,凡根断裂处,都有殷红的树液溢出,令日本工程师诚惶诚恐,摆供上香,叩拜数日。20年前有人以1万元欲买此树,可是在挖掘过程中,断根处流出血水,买树者惊惶不已,只得悻悻作罢。自此再无人敢动此树,平时老人们顶礼膜拜。如有人砍锯树枝,不死即残,但是1976年为毛主席建纪念堂时,折其枝者却平安无事。这株千年圆柏,虽经千年风雨,仍郁郁葱葱。
  界河曾为滕县境内五河之首。是界河人民的母亲河,它东起邹、滕间的丘陵,西入微山湖,原名叫白水河。据《清史稿•志三十六•地理八》载:“其白水河入合界河为郁郎渊注之,又西北入鱼台。”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界河“亦名白水河,源出山东滕县东北龙山,西流人邹县境,过界河镇,仍出滕县界,又西南潴为郁郎渊,一名温水湖,又西注于独山湖。”明朝万历年间,邹滕接壤在南北大官道处,以河为界,河北为邹,河南为滕,由此改名为界河。界河驿位于河北,元代以后成为南北交通要道,称之驿道。明万历二十三年《兖州府志》载:“由滕阳马驿而北四十里为邹县界河马驿,在薛沙诸水之间。有城垣聚落,驿亭轩敞。东望峄山,如在几席,亦胜概也。过者易马设食而不支廩济。”界河与古之南北大官道的交叉口处,历史上曾发生过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事件。有记载的如秦始皇东巡,汉武帝封禅泰山,汉司马迁游历,康熙、乾隆下江南。历代文人骚客都曾路经于此,并留下精美的诗篇。界河人习惯朝外乡人夸耀说:俺有金山、银河、三千滚明珠。据王中教授考证:2500年前,鲁班为民造福,德行天下,利用碌碡的圆形弧度来分解洪水激流的冲击力,减缓水流对堤坝的损坏,鲁班亲手建造的大堤,被后人称为“三千滚明珠”修成的,尊为“鲁班堤”。这一发明比李冰父子造都江堰提前200年。界河人民世代受鲁班和“鲁班堤”的灵佑,安居乐业,繁荣昌盛。有诗赞颂圆柏曰:千年守望垂仙骨,历雨经风志还酬。
  体壮枝繁叶更茂,根牢腹朽神不枯。
  力行无悔守界河,求汝即应赠福寿。
  仙家自古英名立,神态今朝载韵舟。编号F022:圆柏,位于界河镇葛庄村,树龄1000年,国家一级保护。胸围450cm,树高8.9m,平均冠幅6m。鲁班造磨处榆树界河镇灵泉山是鲁班造磨处遗迹,这里有一株百年老榆树。
  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说:“在研究墨子里籍的同时,我发现墨子与鲁班是好朋友,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其故里都在滕州市……除了史书记载墨子与公输班的一些交往之外,从鲁班的身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滕州的古地名史志资料和考古文物、鲁班的发明创造与滕州古代的科技成果、民间传说,当地保留的一些遗迹,墨子与鲁班的关系等综合分析论证,可以得出结论,滕州为鲁班故里”(《揭开鲁班研究新篇章》)。
  任先生还指出:墨子和鲁班是分不开的。肯定了墨子故里在滕州,鲁班的故里自然就明确了。墨子的故里,是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经过了多方证明,从文献上,从调查上,直至从考古上才认定下来的。既然墨子的点(故里)定下来了,鲁班这个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定下来了” (《鲁班故里在滕州——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
  国学大师季羡林为滕州题词:“墨子鲁班,善国双圣。”根据两位国学大师研究的结果,滕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展鲁班研究,进一步传承鲁班文化、弘扬鲁班精神的重大部署。经权威专家学者认定,鲁班里籍为滕州,“鲁班造磨处”遗址在界河镇境内的灵泉山。界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9月初,通过社会捐赠方式,投资260多万元,完成了鲁班功德堂建设。鲁班功德堂主体包括:功德堂、鲁班广场、鲁班塑像、鲁班石器园四个部分。鲁班功德堂是200多平方米的仿古大殿,矗立在界河镇灵泉山山腰,巍峨雄伟,蔚为壮观。堂内墙壁绘鲁班《圣迹天下图》,正堂供奉鲁班像,陈列鲁班发明的器具。鲁班广场位于鲁班功德堂正前方,面积近800m2。广场中央为“鲁班挥臂打石磨”的石雕,雕塑高4.2m,雕塑北边栽有一株核桃树,南边栽有一株杏树,两株树取意“和谐兴旺”,树龄约百年。鲁班石器园位于上山的环山路旁,园内收集展览石磨、磨盘、碌碡、石槽等石器共计780余件,并制作了石凳、石桌等,摆放在栗子园内,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鲁班功德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纪念鲁班的场所,同时也是各地工匠凭吊工匠祖师鲁班的重要场所,是灵泉山森林公园一处极富人文特色的旅游景点。在鲁班石器园右面有一株百年老榆树,高大挺拔,像一位护园卫士。
  “灵不过灵山,巧不过鲁班”。灵山草,过一过鲁班爷的眼成了锯;灵山石,过一过鲁班爷的手变了磨。2500年后的今天,鲁班以其超人的智慧成了各地区的“荣誉公民”,这也是滕州人民的骄傲。编号F118:榆树,界河镇灵泉山森林公内,鲁班造磨处,树龄100年树高13m,胸围135cm,冠幅12m。薛仁贵手植槐位于滨湖镇孙阁村关王庙遗址的国槐,相传是唐朝名将薛仁贵征东胜利归来后所植。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生于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亲征高丽,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薛仁贵大败高丽军。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唐太宗还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薛仁贵感激神明护佑,待凯旋而归之时,凡征东经过的关隘路口,都修建庙宇供奉神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在济宁、滕州境内连修三座庙宇,并大植槐树,以表示常怀圣恩之意。当时修建的三所庙宇有:微山县两城乡凤凰山南麓陈庄村的伏羲庙、滕州市滨湖镇孙阁村的关王庙、滕州市大坞镇池头集村染山庙。历经千年风雨,现在存下来的仅有陈庄村的伏羲庙。孙阁的关王庙解放后仍存,可惜于60年代文革后期因破除迷信而被拆除。
  孙阁的关王庙当时树木森森,香火旺盛,合抱粗的国槐就有5株。现在仅存最小的一株,树龄已达1000年。该庙在历史上曾重修过三次,据现存清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2年)重修关王庙石碑碑文记载,孙阁村当时有关王庙一座、旁边有土地祠一所。几十年前孙氏祖辈曾进行一次重修,庙内古树参天。碑文曰:“关帝之塑于宫宇,圆光普照,神之灵也;树木之植于庙者,枝叶盛茂,耸入云霄者,助神之威也;往来行人憩息于斯、乘凉于斯。”当地居民敬畏神灵,爱屋及乌,也把庙内的千年古树奉若神明,至今流传着一些关于古树的神奇传说:据老百姓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八路军一个排的战士到孙阁村一带执行任务,突然与大批日寇遭遇,敌众我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战士们立即隐藏到关王庙内,并作好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准备。由于战士们隐蔽的好,加上庙内参天古树浓荫蔽日,使神殿内光线幽暗,日寇尽管在庙宇周围徘徊了半天,竟然没有进庙搜查就离开了,八路军战士化险为夷。事后,老百姓都说,是关帝爷和神树显灵,救了八路军战士。
  另据老百姓传说,新中国成立前,在滨湖一带,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土匪头子,名字叫马连仲,干尽了坏事。这年夏季的一天,他突然来到孙阁村,要把庙内的千年古槐砍伐,当作烧饭木柴。老百姓虽然心疼,但谁也不敢上前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古树遭难,敢怒而不敢言。谁料到,马连仲的士兵刚挥斧砍向树枝,忽然从树中飞出一只大马蜂,照着马连仲的大腿狠狠蛰了一下,马上肿起碗口大的包,当时疼得他喊爹叫娘,再也顾不上砍树了。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对这株千年古槐更加爱护了。编号F014:国槐,位于滨湖镇孙阁村关王庙遗址。树龄1000年,树高11.1m,胸围290cm, 平均冠幅10.75m。薛河桥头上的古槐国槐,位于羊庄镇东薛河村桥头。树龄2000余年。此树目前基部根系裸露,根盘硕大,盘根错节,上有枯枝,中部腐朽。相传秦王李世民曾拴马于此树。周围百姓已将此树神化,小病小灾就到此树跟前烧香拜佛;逢年过节给其披红挂绿,燃放鞭炮,致使此树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当年修建薛河大桥时,因为施工人员不小心,引燃了树身,火势旺盛,无法扑灭,是人们用湿棉被封闭中空的树干,才将火扑灭。现在树干内部仍有火烧过的痕迹,这株古老的国槐可谓饱经风霜、历劫重生。
  编号F002:国槐,位于羊庄镇东薛河村桥头。树龄2000余年。树高10m,胸围347cm,平均冠福9.8m。魏征纪念槐张汪镇蒋庄村张成志家的门面房内有一棵古老的国槐,周围有围墙,树周有水泥护栏,树基低于地平面近1.2m。地平面下树干一分为二,像巨人一样,牢牢站立在大地上。
  此处原为魏征庙,这株年逾千年的古槐树矗立在魏征庙前,守护着东边古薛河中心的魏征墓地。由于魏征庙紧邻玉皇庙,当地人称这里为“双庙”。据重修庙碑记载:“双庙”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年)。魏征庙布局为大殿、门楼、东西配殿。大殿式样古朴典雅,红砖绿瓦,雕梁画栋,和谐得体,肃穆壮观,金碧辉煌,殿内有魏征塑像,曾是兴盛之地。门楼是三开间过道,东西配殿不知毁于何时,只有基石存在。到民国初年,此庙已成为“魏氏家祠”。朝代几经更替,历经重修,雕塑、壁画都仍保持原样,1946年春,因破除迷信,砸毁了塑像。院内曾有一株古柏,也于1949年拆除庙宇时被毁。于此处建起一处学校,后学校迁走,现已成为民居。
  魏征,字玄成,贞观三年拜相,17年间先后上书200余次,以“直言敢谏”名垂千古。魏征这样一个聪明一世的大人物,不葬于唐都长安,也不归根蜀中,却葬在滕州境内的古薛河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选中礼泉县九崾山为自己安陵之后,朝中文武大臣纷纷要求死后陪葬。徐懋功和魏征都想把昭陵主峰西南角下的凤凰山占做墓地。一天,他俩陪同李世民游山时,请求赐葬凤凰山。李世民心想,此山只能埋葬一人,该赐给谁呢?他灵机一动,提出用射箭比输赢,实际上是想赐给徐懋功。徐懋功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满口赞同。魏征明知自己武功不如徐懋功,便说道:“万岁,既然比射箭定墓地,请你给我的箭头上写上‘魏征墓’三字,以防认错。”李世民满口答应,当场写好。比赛开始了,两人站在山顶上:徐懋功运足力气,“飕”的一声,箭朝东南方远远飞去。魏征微微一笑,轻拉弓弦,箭正好落在眼前的凤凰山上。刚一报比赛结果,魏征就连忙向李世民谢恩。李世民奇怪地问道:“魏爱卿,你射得近,没得胜,怎么还谢恩呢?”魏征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天子口里无戏言,难道落在凤凰山上的‘魏征墓’不是万岁亲手写的吗? ”徐懋功一听,当场和魏征争辩起来。李世民无奈说:“好,你俩的坟墓都安在凤凰山。”为了平息争执,唐太宗巧用计谋,将昭陵旁的凤凰山改换成滕州的落凤山,这样魏征和徐懋功的墓都葬在滕州市境内,且都葬在古薛河畔,相距约15km,徐懋功葬在薛河上游羊庄镇白杭村东南,碑首正书“唐太尉徐公墓。”魏征这样一个聪明一世的大人物,为什么埋葬在薛河水中呢?当地有个传说:魏征的儿子从来都不听魏征的话,表面上答应,结果都是反其道而行之。魏征临终前,想让儿子把自己葬在凤凰山上,死后可以看到大唐贞观之治的锦绣河山;但是怕儿子不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于是对他儿子说:“为父一生心明如镜,清廉如水。我死后,你要把我葬在一个低洼、干净的地方。”魏征死后,儿子想到父亲操劳了一生,自己却不听他的话,十分后悔,决定一定要按照父亲的遗愿,把父亲最后安排的一件事做好。上哪里去找最清白、低洼的地盘呢?他就派了很多人四处寻最低洼的河道,终于发现了张汪镇境内的薛河是当时最低洼的地方,河水也很千净。于是就将魏征的墓地选在了薛河的水中。距魏征庙东北方向150m的古薛河河中心,就是魏征坟墓所在。编号F075:国槐,位于张汪镇蒋庄村张成志家的门面房内树龄1000余年树高56m胸围227cm,冠幅7.8m。李世民知道后,有感于魏征儿子回头是岸,痛改前非,满足了其父生前最后一个愿望,特地许愿“水可载舟,也可载墓,水高墓高,不可覆也”,并下旨设祠,要求魏氏族人看护好魏征墓。沧海桑田,魏氏族人聚居的村庄逐步演变成如今的张汪镇下魏楼村。可能是李世民说的话灵验,也可能是魏征的精神感动了天地,墓地虽坐落在河道里,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河水从来没有淹没过坟头。每到夏季,墓地周围的水面上长满了蒲苇,盛开着白荷,仿佛象征着他一生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像蒲苇,具有柔靭不折的精神。
  20世纪70年代,曾在魏征墓周围挖出一方石碑。石碑虽经水土腐蚀,但上书“唐魏征之墓”隐约可见,意欲再下挖,被当地群众制止。1988年,王格庄村民在魏征坟附近取沙时挖出重0.85kg铜镜一面,铜佛像一尊和少量铜钱,铜镜现存于前掌大村魏氏家祠。1957年该墓被列为滕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坟前有魏氏族人捐资立的石碑,一面书“名相魏文贞郑公讳征字元成之墓”,一面书“魏征略传”。
  魏氏后人为纪念魏征,于元和年间在魏征庙前种下一株槐树,并在庙东50m的薛河南岸,打了石井一眼,井深7m许,后人称之为“魏征井”。因石块受风雨剥蚀,井口自然下陷,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古井用青砖重修。1998年邑人高德民出资1万余元,修六角亭一处加以保护,至今完好无损。
  大名鼎鼎的魏征,辅佐一代明君,却对自己的儿子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在古薛河长眠,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有诗叹曰:昔日杖策伴君前,临终竖子感真言;凤凰山下君臣意,古薛河中躯长眠。
  长安庙堂谒天子,古滕江湖濯清涟;谁伴玄成贯古今?祠前古槐河中天!附:“汉节槐”的故事张江镇蒋庄村古双庙门前,有一株古槐,相传这棵槐树,是唐太宗的诔官魏征亲手栽植的。到了宋徽宗时,树干三人伸臂才可合围,枝繁叶茂,树头荫地亩余。后金兵作乱,陷都城,捕去徽钦二帝,当地人民尽遭兵劫。庙前的这株槐树从此就叶萎枝枯,整个金元时期,从未复苏。元末农民起义,槐树开始发芽生枝。到了明末,树干五人伸臂方合围。干上十枝,有的虬劲参天,有的回旋俯地。此树北侧恰似龙头,龙头两边的树枝非常像两只龙角;树干下部又似两条腿;纵横交插,犹如虎踞龙盘。亦有“龙爪槐”之称。可惜人世沧桑,满清入关,视汉民如寇仇,遇城洗城,见人杀人。古槐也未得幸免,树枝被清军政伐下来,当了薪柴。这株槐树断枝处由于腐烂灌了雨水,致使树干内被掏空。据说在清光绪年间,树洞内可容二人对坐奕棋。这株槐树虽然内部空了,但树皮没有全部毁坏。辛亥革命期间,此树又发出新的枝条。后在抗日战争期间,我鲁南抗日游击队,运河支队经常出没在双庙里。一次,微山的日伪军去滕西“扫荡”,路经双庙,我运河支队利用其复杂的地形,出其不意地截击了日伪军,打得鬼子晕头转向,当场击毙十多个日伪军。待日寇转过向来,我支队已顺着薛河撤走了。鬼子恼羞成怒,放火烧双庙,槐树被烤致死。树干几乎全枯掉,只剩下半周仍站立着。新中国成立后,这棵树的半周重新复活。枝繁叶茂,其形可观,因其遇夷休眠,逢汉必生,被人们誉为“汉节槐”。(张江镇宣传科)魏征井古薛河中的魏征墓地葫芦套村的柿子树和侧柏在滕州市柴胡店镇葫芦套村东面山顶的刘姓林上,有一株古侧柏,三人合抱,树龄400余年。村西北角河北岸小桥边,有一株古柿树,树龄230年。这两株古老的大树,像两名忠诚的卫士,时时刻刻守卫着这古老的小山村,给古老的村落增加了历史沧桑感。
  葫芦套村位于滕州市柴胡店镇,坐落在蜡山山腰,西面的山叫西山,东面的山叫横山子。据刘氏祖碑载:“始祖居琏,于清乾隆年间,自刘村迁此定居。”据滕州市地名委员会在村头立的地名碑载:葫芦套村“位于柴胡店村东南、2km,在胡山(北面)和叮铛山(南面)之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80),刘姓自刘村迁此建村。以地形北宽南窄,状似葫芦,故取村名为葫芦套村。1982年,因重名更名为南葫芦套。”在这深山里,也有着底蕴深厚的古文化信息。相传:西边山峪有唐贞观17大将苏定方、苏烈的墓地;东南角皇姑山相传有皇姑练马场;村前山峪出土过恐龙化石;村西南滚磨山,相传是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亲的地方;这些传说准确度有多少暂且不论,却给葫芦套世世代代的人们笼罩了神秘的色彩,带来了骄傲和自豪。
  葫芦套村四周山色凝碧,古朴幽静。230年前,刘姓和赵姓祖先为躲避战乱,搬进山中的葫芦套安家落户,从此男耕女织,繁衍生息,苦心经营成了一个村庄。一条大河从村中央穿过,河的北岸全是刘姓,南岸全是赵姓。一代又一代的葫芦套人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青石金成具有鲁南特色的石板房。用大块青石垒成墙体,上面苫上麦穰做顶,成为独具特色的茅草屋,屋脊上面有的还长出绿绿的青苔和青草。村内的大小道路虽然很不规则,却形成了一种自然美。村子里有一座两层的“炮楼”,是新中国成立前本村一户地主家的豪宅。四周都是石头房子的村落里,青砖灰瓦垒砌的炮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座百年老宅,光滑的青石石阶、古旧的木门、巍峨的门檐,保留着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当年地主家为了防止土匪抢劫,用了30多两银子建成这个炮楼。炮楼四周设有枪眼,抗战时期,还在这个炮楼下打死几个日本鬼子呢。
  葫芦套老村,是一座原始风貌保存完好的清末明初小山村。百年的风雨沧桑,炊烟依旧,旧迹犹存,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印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清朝同治年间的木雕、石雕,古老的石头院、石头屋、石头胡同、石头甬路;辘轳、石磨、石碾、石臼、石井、石砌茅草房;还能看到几家院内的古树,如柿子树、核桃树、石榴树、槐树等,树龄大都在百年以上。古树老井山花,小桥流水人家,原始手工作坊,凸显出凝聚历史的古村落文化;山寨城门、柳荫鱼塘、老人石碾、草屋篱笆、山道瓜棚,使古朴的小山村更添魅力,让人陶醉在“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的意境中。古朴的山村景色展现在你的面前,处处可以触摸到浓浓的人文气息。
  勤劳善良的葫芦套人虽与繁华世界仅一山之隔,但他们醉心于“汗滴禾下土” “山空松子落”的悠闲生活,垒筑石坝栽树种田,依山造屋颐养天年,葫芦套村的人们用坚强的意志与贫困作斗争,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为了使他们早日走出贫困,跟上现代建设的步伐,枣庄、滕州两级市重点帮扶,建成葫芦套新村,把老村改造成影视基地,葫芦套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葫芦套军事影视基地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保留、修复葫芦套老村的古民居,将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影视拍摄基地,为葫芦套村民营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柴胡店镇葫芦套军事影视基地总投资1.6亿元,占地3800亩,分影视观览、表演、体验功能群落区,影视文化主题参与特色拍摄编号F052:侧柏,柴胡店腊山山顶刘家坟地。树龄400年,胸围212cm,树高8.6m,冠幅9m。区,星光大道影视景观群落区,武戏拍摄区,摄制组生活区五大功能区域,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一处集影视观览、影视体验、动漫参与、民俗购物、军营体验、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影视文化产业园区。
  葫芦套的来历传说宝葫芦,又名亚腰葫芦、丫丫葫芦、八仙葫芦、济公葫芦。葫芦属,葫芦科,一年生藤蔓植物。瓜形上小下大,中间细腰,故称亚腰葫芦。宝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我国传统 “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常以宝葫芦纳仙气系于腰间,可腾云驾雾无处不去。传说中的宝葫芦,可以装人三山五岳,可以装入天地阴阳,包容万物。关于铁拐李,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随太上老君神游华山赴约,嘱守护身躯者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守护者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依,乃附一跛脚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拄一铁拐,成为长相最丑但道行最高的铁拐李。据说他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因此又被称为药仙。不知什么时候,药仙铁拐李身背宝葫芦云游四海,在安徽黄山上遇见一牧童。牧童瞧着他走路一跋一颠,宝葫芦晃来晃去,便趋前问:“请问长老,您葫芦里装着什么?”铁拐李自信的回答:“灵丹妙药,包治百病。”牧童凝视其腿又问:“长老怎么不医己腿呢? ”铁拐李面红耳赤,恼怒地说:“尔等顽童,如此无礼。”牧童又问:“既然如此,何曰灵丹妙药? ”铁拐李无言以对,沉思片刻,不禁摇头自叹:“老夫得道为仙,怎竟被顽童难倒了呢? ”他发誓采药炼丹,医治百病。遂腾云而去。一日,铁拐李赴约去蓬莱,在聚会上,铁拐李谈起被羞辱一事,八仙们都说滕县有个药山叫黄连山,山上有各种草药。铁拐李非常高兴,驾云来到黄连山后,很快被那些草药迷住。就在黄连山神仙洞住下,边采药边炼丹。山花开了又谢,野草青了又黄。不知道铁拐李采集过多少种草药,也不知道铁拐李经过多少次反反复复的炼丹。多少年后,把所有练的丹药都装进了宝葫芦里,准备给人们治病。他便高高兴兴地往山下走去。铁拐李刚走出几步,又遇那个牧童。他一愣神,心中非常生气,暗自骂着:“可恨顽童,如此无礼,老夫到黄连山他也到黄连山,诚心让我难堪,看老夫如何训他。”没等铁拐李醒神,牧童呵呵笑道:“尊敬的长老,前次黄山一面,请恕我无礼。欺负病残仙长,长老多多谅解,小仙向您道歉。”牧童说着深深地向他鞠躬施礼。然后又问:“请问长老,您还生我的气吗? ”看到牧童施礼道歉,铁拐李被牧童逗乐了,气也就消了,上前抚摸着牧童的头:“呵呵,小小顽童,可真乖呀!你是干什么的?”牧童说:“实话秉告长老,您是仙长,我是仙童。那一日您腾云而去,仙童我也紧跟您来到黄连山。看着长老拖着残腿一瘸一拐地采药炼丹,仙童我很受感动。请问仙长,这回宝葫芦里装着什么药,您能说清楚吗? ”仙童这么一说,铁拐李全明白了,原来他是来给我赌气的,激将我呀!铁拐李看着这个十分可爱的小仙童,乐呵呵地说:“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却有百病。我这宝葫芦里装着无名的药,用它能给人们消瘟避疫,医治百病,消灾解难。”仙童说:“仙长说得对,我们一起下山吧! ”铁拐李说:“好。”就在两人将要腾云离开黄连山时,何仙姑突然现身,说:“你往下看,你的宝葫芦把黄连山压成葫芦状啦,你把黄连山上的药都采光了。”铁拐李一看恍然大悟,说时迟那时快,何仙姑一跃而起,花篮倾斜抖动,来了个天女散花,奇花异卉布满黄连山。立时,香气四溢,直达云天,山上山下,长满了沙参、防风、黄芹、桔梗、玉竹、五加、黄梨等植物,为了感恩何仙姑,刘村梨园专门塑了仙姑散花塑像。葫芦套村西山上的神仙洞还在,不信你看卫星地形图,葫芦套村像丫丫葫芦吗?铁拐李是否来黄连山釆草药,神仙传说难以研究考证。但黄连山上的草药应有尽有,却是黄连山区的自然财富。人们经常说“铁拐李的葫芦一不知卖的是什么药”这句话,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这正是:仙人云游黄连山,千辛万苦炼金丹。药仙造就葫芦套,留下奇闻万古传。
  编号F076:柿树,位于柴胡店镇胡芦套老村西北,树龄230年,胸围105cm,树高9m,冠幅10.5m。葫芦套老村的两层“炮楼卫星遥感云图显示葫芦套村地形极像葫芦大坞村张家祠堂内的国槐大坞镇驻地大均村张家祠堂内,有一株古槐树。据《张氏宗谱》记载,宗祠是张氏祖先于明末(公元1627年)或清初(公元1661年)在村中动工兴建,历经数载祠堂方才落成,当年即在祠堂院内栽种了国槐。现在祠堂四合院保存完好,国槐犹存。祠堂建筑是砖石砌成的墙,密砖明缝,精雕细砌,青砖黛瓦,阴阳合垄,山墙上支撑着的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脚,屋脊上镶嵌着飞禽走兽、流云飞挂,做工十分考究,富丽堂皇,酷似腾空而去的架势。庭苑有前厅、后堂、东西两厢房。整座院落方正,长宽各13.4m,后堂石砌基座高0.8m,檐高约4m,两楹三间,正中开间为3.75m,东西两开间为3.5m,前出廊1.4m,进深7.25m。大厅走廊檐口下有封檐板,精刻细雕,红、蓝双色油漆十分考究。前厅和两厢基座高度递减为0.5m,两厢南北长10.25m,进深3.3m,增厚均在0.6m,厢房与前厅距为1.15m,与后堂距为2m。后堂内三架梁、五架梁、抱头梁与雀替雕刻工细,正殿前两根檐柱,柱周长900mm,以朱红色为基调的檐柱油漆精良,闪闪发光,质地细腻,不落俗套,美观大方。有鼓形和方形柱础石,高0.35m,底边长0.5m,上为圆鼓形,鼓厚0.28m。窗上有组合几何形纹的窗棂,不但美观,而且不挡视线,即可透光又可窥视室外。窗棂雕刻精细、涂红漆、勾圆边。各门前都有一对石狮,雄视远方,威严不可侵犯。祠堂,民间又叫宗祠、宗庙、香火楼,是“栖神灵,序昭穆”的重要场所;是宗亲代表举行联谊活动的平台,宗亲联络的纽带;是共叙族情、撰修族谱、商讨族内大事的议事厅;是宗亲在重大节日举行祭祖活动、追思先祖业绩的行孝圣殿,也是寄放祖先灵位的神圣殿堂。郁郁葱葱的国槐树,为祠堂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福荫。如今大坞张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滕州人每逢在外地遇到滕州张姓老乡,必然会问:“你是大坞张吗?”大坞村张家祠堂编号F053:国槐,树龄400年,树高9.2m,胸围150cm,平均冠幅9.2m。紫弹树的传说相传400年前,一群南飞的大雁正飞翔在辽阔的蓝天上,飞呀飞呀,疲惫的大雁再也飞不动了,领头的大雁一声鸣叫,领着群雁慢慢地降落到一片麦田里。疲乏的雁儿饱食一餐后,很快进入梦乡。突然一声枪响,群雁惊鸣,嘎嘎叫着飞上了天空。叫声惊动了村里一位刘姓老人,老人听着大雁的惨叫,气愤的自言自语,“这群该死的馋猫! ”老人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一早就来到大雁落脚的地方,突然一团微微蠕动的褐色物进入老人的眼帘,老人快步上前查看,一只受伤的大雁奄奄一息,悲伤的看着老人。老人抱起这只鸟儿,气愤地大骂“作孽啊,作孽啊! ”老人仔细察看着这只大雁的伤口,还好,腿部受伤,不是太重,只是流血过多。老人找来草药,敷在鸟儿的伤口上,仔细包扎好,又让老伴拿来蒸熟的鸡蛋,一点点喂给鸟儿,天太冷,老人又用棉絮给鸟儿做了个窝。经过一个冬天的悉心照料,鸟儿恢复了元气,而且与老人形影不离,老人走到哪里,鸟儿跟到哪里。春天来到了,南飞的大雁又回来了,一群群大雁不断经过老人的村庄,每当有雁群飞过,老人都将那只大雁领到院子里,拍拍大雁的翅膀,怀着难以割舍的心情说“雁儿呀雁儿,飞吧,找你的同伴去吧”,可每次大雁都无动于衷。一天,又一群南飞的大雁飞来了,奇怪的是这群大雁老是盘旋在上空嗽啾叫着不肯离去。老人高兴地想,可能是大雁的同伴来了,于是又把那只大雁领到院子里,说“你看,那是不是你的同伴? ”大雁听到空中的叫声,展开了翅膀。老人又喜又悲,托起大雁说“走吧,明年再来。”大雁啄了啄老人的衣袖,叫了几声,慢慢地飞起来,大雁飞到老人院子的上空,盘旋了几圈,终于飞向了雁群,老人看啊看啊,直到大雁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从此以后,每年的冬天都有一群大雁飞到老人所在的村庄时盘旋几圈,每当这时老人就知道那只大雁来了,于是兴奋地挥挥手,“哦、哦”叫几声。
  寒来暑往,老人寿终正寝。从此南飞的大雁再也看不到挥舞双手的老人。第二年老人的坟头便长出了一株小树,但村民谁都不认识这是株什么树,因为大家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老人的儿孙非常关心这株树,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小树慢慢长大了,开花了,结出了一粒粒橘红色的果实。有见多识广的人说,“这是南方的一种树,我见过。但是什么树,我不知道。”可这南方的树怎么会在这里长出来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还是老人的老伴为大家释疑,说“一定是老人救的那只大雁衔来的种子发的。”从此以后,村人再也不伤害大雁了,每当大雁经过老人的村庄时,都会落在这株树上歇息,这时候村里的人总是事先给大雁准备下粮食和水,让鸟儿饱餐一顿再继续飞行。
  直到2002年,滕州市林业局为保护古树,在全市进行古树名木调查,发现了这株树。后经查阅资料,又请专家辨别,认定这是一株“紫弹树”。编号F062:紫弹树,位于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刘氏祖坟上。树龄400年.树高14.7m,胸围370cm,平均冠幅18.8m,生长旺盛。“椿树王”的传说据民间传说,樁树为百树之王。因此,滕州乃至鲁南一带,村里谁家的小孩个头老不见长,大人便命他在大年三十深夜,偷偷去抱樁树,口中念道:“樁树王,樁树王,你长粗,我长长;你长粗了当檩梁,我长高了穿衣裳。” 一直念七七四十九遍,个子自然就长高了,据说非常灵验。
  樁树因何为王?都说是因刘秀所封。传说在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王莽篡位,汉高祖九世孙刘秀被王莽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眼看就要被追上。刘秀来到蕃县(滕州在汉代称“蕃县”)东沙河史村一株大槐树下,大喊:“槐树,槐树,救救我!”该着刘秀不死,话没落音,那株大槐树“咔嚓”一声,树身裂开,“哗啦”一下歪倒,把刘秀盖得严严实实。王莽的兵眼见刘秀来到树下,等追到跟前,却连个影子也没有了,又向前追去。等追兵过去了,老树又挺起了身。刘秀对槐树说:“等我恢复汉室江山以后,一定给你披红戴花,封你为树中之王。”说完就逃往洛阳方向。一路上颠沛流离,历尽坎坷。饥寒交迫,头昏目眩,来到蕃县(今滕州)西南张汪镇大宗村,幸遇槐花充饥,才保住了性命。刘秀同样对槐树说:“等我恢复汉室江山以后,一定给你披红戴花,封你为树中之王。”张汪镇大宗村重修玉皇阁气破肚皮的槐树编号F006:国槐.位于张汪镇大宗村,原玉皇阁遗址树龄〗400年,树高6.5m,胸围300cm,平均冠幅5.5m。后来,刘秀打败王莽,恢复了汉室,当了皇帝,始建东汉王朝。一天,刘秀因感念槐树救命之恩,御笔亲题“树王”,制成金牌,命太子带上彩红、金花,去封槐树为树王。太子来到蕃县,看到了挨排溜站着的榆树、樁树、槐树和柳树。他看着槐树窟窟窿窿、歪歪巴巴,不成体统,怎么能为树王?又看榆树裂纹炸丝、柳树树枝柔细,树身不挺拔,都不配当王。再看樁树,樁树高插入云,直直挺挺,很有点气派。太子觉着它当王还差不多,就高声对樁树说:“我奉父王之命,封你为树中之王。”叫随从人员给樁树披上彩红,戴上金花。随后太子便带领人马回去了。
  太子错把金牌挂在了樁树上。这么一来,槐树气得死去活来,树皮都炸啦。东沙河史村槐树见樁树无功受封,去玉皇庙说理,玉皇说天子已封过,不好改了,大槐树气得一头倒在史村玉皇庙门前,至今未起来。大宗村槐树听说此事也来到大宗村玉皇阁评理,玉皇未有恩准,当即气破了肚皮,树皮至今开裂,站在玉皇阁门前。其他槐树心中愤愤不平,伤心不已,大都常常空心,就是这个原因。目睹错封这一幕的柳树,在一旁笑扭了腰,直到现在身子还弯着,树头就一直向下垂着,再也抬不起来。尽管是张冠李戴,樁树为王却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有一天,张天师路过,指着樁树骂:“你这个家伙,长相倒不孬,其实臭不可闻!”从那时起,樁树就被人称为“臭樁”,可因为它受了皇封,总是高高在上,什么树也盖不住它,开金色的花,结金色的籽,连小孩都称它“樁树王”。
  气得一头倒地的槐树编号F019:国槐,位于东沙河史村,树龄1000年,树高3.5m,胸围230cm,平均冠幅5m。古树奇观——悬崖峭壁上的迎客柘树该树地处悬崖,土层极薄,立地条件极差。它以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从坚硬的岩石里长出来,生机勃勃,像黄山松展臂迎客,显出一种热情、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正是山里人的象征。一棵高不盈丈的柘树,能独立于岩石之上,历尽百年风霜雨雪。它那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軔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令人敬佩,使人折服!人们来到长山半山腰上,都能感受到柘树的美丽和坚强。
  编号F114:柘树,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后善村村东长山半山腰上。树龄100年,树高2m,胸围24cm,平均冠幅1.5m。迎客柘树赞耕耘独立山峰如虎踞,峭壁悬崖显精神。万紫千红收眼底,春夏秋冬我先知。
  旷野含霜迎朔风,虫L枝舒展向长2。笑怼寒暑沙尘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明月常照浩气添,青山相伴看云行。独木萧萧风声远,不尽长山万古情。滕州汉画像石中树木的象征滕州汉画像石馆坐落在滕州市龙泉广场中轴线北部、风景秀丽的荆河西畔,为仿古宫殿式建筑,重阁飞檐,拱门叠架,飞檐凌空,雕窗花棂,风格独具。石阶高起,纵横参差,错落有致,白墙碧瓦,风景独异,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一派汉风。与墨砚馆、王学仲艺术馆、墨子纪念馆,相映生辉,浑然一体。馆前“一池菡苔映双阙,草坪斗绿树成荫”,环境异常优美。停步观赏,立身画中,顿生“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滕州汉画像石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由正馆和副馆两部分组成。副馆为汉代文化体验中心。正馆为四层,设有精品厅、石椁厅、石墓厅、祠堂厅、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中心及汉画拓片展厅,共收藏、陈列汉画像石464块。汉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馆藏数量,还是汉画质量都居山东各县之首,闻名全国。滕州的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陕西五大汉画像石分布区中居重要史学地位,极具文献和艺术价值。早在19世纪初,滕县弘道院出土的《冶铁图》、黄家岭出土的《牛耕图》、龙阳店出土的《纺织图》就蜚声海内外。之后,相继发现的《讲经图》《羽化升仙图》《日月天象图》《礼俗图》《宴乐舞蹈图》等,构成了滕州汉画像石的独特风貌。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都藏有滕州出土的汉画像石,著名学者王襄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为“意发风致,雄肆瑰奇”。
  汉画像石是汉代的艺术家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和艺术创造,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关系、经济、科技、艺术、意识形态诸多领域,其中刻画的树木有的是神树;有的是现实中的树木,例如,连理树、松柏、扶桑、丹木等;有的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即象征意义。因此,被称为“绣像的汉代史”,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全国出土汉画像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是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以及山东滕州,而画像中出现树木最多、最丰富的当属滕州地区出土的画像石。在目前汉画像石馆陈列和收藏的464块画像石中,光带有树木的画像石就多达47块,尚不包括地下埋藏和借调到省博物馆等处的滕州汉画像石。比例之高以及画像中树木的种类之多,唯滕州最为突出,可以想见滕州先民对树木的重视与热爱。重视,体现在人们的栽桑养蚕上;而热爱,体现在艺术家的描绘与刻画上。从带有树木的画像石上,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传说中的神奇树木赋予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从另一个侧面,是否也反映了古滕大地当时水草丰茂,万物葱茏,地灵人杰呢?在汉画像石发生与发展的进程中,树木的大量出现,树木的设置愈加常见,其意义也就愈加广泛。但是它们不会是单一的树种,是根据各人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安排。这也就引起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进行了深人的探索总结。综观滕州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有以下几种主要象征意义。
  1.象征家居住宅李如森在《汉代丧葬礼俗》中说:“按照先秦传下来的老习俗,民房庭院中必须植树,否则要受罚,《汉书•食货志下》:‘……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汉书•朱博传》载:“御史府史舍百余区”内,“列柏树,常有鸟数千栖宿其上。”据此可知,凡宅旁树木便为家园,一些汉画中,并不曾刻画房屋,仅在车骑或空旷处设置一棵树木,此时的树木则成了家居的替代物。如《乡村农家图》:编号为205,尺寸为89cmx98cmx14cm,为多室墓墓壁,出土于滕州市区东寺院,东汉时期,画面内容为楼阁内二人相会,室外树下拴一马(图2)。无论是人在树边饲马,还是人在室内相会,均是示意性的表达了树木象征家居。
  2.象征家园、村庄如《树木双马图》,1958年桑村镇西户口村(今山亭区)出土,石面纵58cm、横60cm、厚12cm,凸面刻线。画面二层。墓壁画面内容为楼阁内二人相会,室外树下拴两马。上层为堂中人物谒见,下层为树上一枭,树下双马在吃系在树上的吊袋中的饲料(图1),并使观者明显感觉到树木出现的地方就是美好的家园。这样的例子在汉画像中出现的较多。
  图1编号205树木双马图图2编号205乡村农家图图3编号012天门常青树图滕州市汉化像石馆全景图5编号29立官桂树图图4编号29桃叶树图3.象征辟邪和祥瑞《汉书•龚胜传》载:“勿随俗动吾冢种柏作祠堂。”王符《潜夫论•务本篇》说:当时的墓地“广植松柏”。所以,汉画中墓地常见的树木多呈宝塔形,应是松柏。种植它们的作用是具有辟邪作用。所以,西汉的石椁画像中的足挡板,常刻画柏树;足挡板相当于墓室的门户,要用有辟邪效果的柏树放置在那里守护。反映了东汉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如《天门常青树图》,出土于姜屯镇庄里西村,编号为12,西汉时期,尺寸为85cm x85cm xl lcm,为石椁墓挡板。以松柏等常青树左右各一立于“天门”前,树下有执器械门吏守卫(图3)。此后,左右常青树演变为双阙,即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宫殿、祠庙。如《桃叶树图》,编号29,尺寸78cm x75cm x6cm,时代为西汉。出土于东沙河镇韩楼村,为石椁墓挡板。画面内容为树上立一鸟,四周3鸟盘旋。树下左刻一黄鼠狼,右刻一刺猬,黄鼠狼作追逐状,刺猬肚皮显露作昏厥状(图4)。此图以简洁的笔画,表达出一个鸟雀欢腾、祥瑞太平的世界,特别是树下黄鼠狼捉刺猬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故事情节和童趣。以一桃叶状象形树冠象征祥瑞,充满了汉代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
  4.象征官禄富贵如《立官桂树图》,编号为43,尺寸为85cm x66cm x18cm,出土于滕州市东寺院,东汉时期,画面内容为群鸟于树间出没,树下一人立马上攀树枝,马拴树上,另一人,张弓射一鸟,中间一人观看,画面中所刻画之树均为汉代流行的“立官桂树”,“立官”就是升官、做官,“桂树”谐音 “贵树”,树下射鸟寓意求取功名,此树旁常拴车马或马上立人,皆体现功名富贵之意(图5)。
  5.象征太阳神滕州市与微山县比邻,古属滕县。两城镇画像石(拓片)中,《扶桑树图》“此石为浅浮雕。在一株高大的扶桑树上,住着十一只鸟,即传说中的太阳鸟,其中大鸟为羲和,太阳之母;其他十只小鸟为太阳,有的鸟出去当值,有的刚刚回来。后羿奉天帝之命前去射日,将马拴在树下”。扶桑是中国传说中的太阳神树,即认为此图表现的是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图6)。
  图6扶桑树图6.象征爱情、中侯、封官加爵等多层意思两城镇出土的画像石(拓片)《连理树图》《微山汉画像石选集》对图7的释读是:“此石为浅浮雕。画面分三层,上层刻龙、虎、熊,并有仙人骑龙。中层刻七人,扁鹊针灸。下层刻连理树,树上有猴、鸟,树下一人端坐,二只啄木鸟倒挂。树两旁有武士射鸟,另有马(图7)。” 有趣的是,在汉画像石中,刻画有两棵粗大的连理树,树冠上有13只短尾猴打花巴掌,其中有四对小猴正在全神贯注地打着花巴掌。另外五只猴子也穿插其间,与之呼应。有乘机捣乱抓挠别人后背的,也有在一旁起哄叫好的,还有追逐打闹的。这哪里是猴子,简直就是一群活泼的孩子。在画像石中,树上有猴子,树下有弓箭手,这种题材的构图,取射箭中猴之像,寓意“中侯”,即取“封官加爵”之义。树下有马,那便是马上“中侯”之意。这种图案,是一种祈祝官运亨通的祈祥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的不是一两只猴子,而是一群猴子,可能是画师又赋予它新的含义。
  图7连理树图其实,在自然界里,从来就没有连理树这个树种,木连理只是汉代人信仰的五瑞之一。《艺文类聚》引《晋中兴征祥》说:“王者德淳洽,八方同一,则木连理。连理者,仁木也,或异枝还合,或两树相合。”意为领导若施以仁义,群众思想又统一时,就会产生连理树,是祥瑞标志。多数连理树是按照某种道德规则设计出来的,它更多地被借指爱情,“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不管针对皇治还是爱情,连理树都是带有空想性质的理想之树。在汉代,连理树也借指兄弟情。苏武的诗中就有“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的句子。
  7.象征神树《山海经•西次三经》曰:“粜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山海经•西次四经》:“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四:“丹木生何许,乃在桊山阳。”《神树丹木图》(图8)编号为204,尺寸为90cm x137cm x24cm,时代为东汉。1982年出土于滨湖镇西古寺,为祠堂后壁。画面中央树一建鼓、二小鼓。二人边击边跳,左有抚琴,倒立,掷丸者,左上有五首人面兽、猫头鹰。右一树上有羽人饲凤,树旁一人及羽人格斗、猴子、飞仙、珍禽。画面内容为乐舞杂技、神仙世界,画家用高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东汉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图中凤鸟和羽人所立之树即为 “丹木”,汉代所认为的神仙世界,包括了仙人、仙丹、仙鸟、仙山、仙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寄托。
  图8编号204神树丹木图8.象征力量和尚武之风古代先民已经开始在路边植树和造林,美化环境。《国语•周语》中有“列树以表道”,《前汉书•贾山传》记载秦始皇修驰道时,“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周礼•夏官•司险》中有“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的记载,均说明了汉代以前就有路边植树的习俗。《力士拔树图》(图9),编号202,时代为东汉,尺寸96cm x258cm x20cm。出土于官桥镇后掌大村,为石椁墓侧板。画面为上下二层。上层《力士图》与《孔子见老子图》;下层分左右格,左格:《孔子周游列国图》;右格:《泗水升鼎图》。画面中力士所拔之树并不特指某一种树,而是为彰显汉代的尚武之风,为衬托力士之神力,以粗线条勾勒树干和遒劲的枝条,起道具作用。
  图9编号202力士拔树图9.象征墓地或神话世界汉代的墓地植树已经蔚然成风,汉代墓域树木繁茂,绿树成荫,显得森严壮观,即所谓‘风水好’,《盐铁论•散不足》记载:“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潜夫论•浮侈篇》也说:“造起大冢,广种松柏”;所以,当时有形容人早已亡故的谚语为“墓木拱矣”。《仙树凤鸟鱼车羊车图》画像石;1958年出土于滕州市桑村镇西户口村(今山亭区)。石纵194cm x横47cm x厚20cm。凸面线刻。画面八层:一层,大树上仙人、凤鸟,树下二兽。二层,鱼车。三层,异兽。四、五层,人物。六层,羊车。七层,格斗。八层,禽兽。右侧立面刻蚊龙、人物、异兽,兽角上二人。
  汉画中的同一物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是单一固定的。如同车马图像一样,既有表示仕宦经历的,又有表示进人阴间或仙界的多种意愿,把一种物像赋予多种意义。根据墓主各自的意愿,在各自特殊的空间,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汉画像石已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部分资料和图片为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副馆长朱绍鸿提供)时氏西园与苏东坡种树诗时氏西园在滕州市老西门外路南,也就是现在步行街南段,这里历史上有两个著名园林,一个是“西园”,另一个是“静乐园”。明万历《滕县志.古跌志》载:静乐园“在滕县城西南隅”。林应开《静乐园记》云:“静乐园,监郡安侯之所理也。广袤不百步,面离胁坤,负城池,抱原限,秀抱东南诸峰,西北角与时氏园亭为德邻也。”也就是说“静乐园”在南面,“西园”在北面,园内古木参天,小桥流水,奇石满园。当时邑孝廉冶山公黄来麟先生作《时氏园石记》,深以其名不传为憾。
  1085年,著名诗人、孝惠皇后族孙贺铸,游滕县时氏西园,赋诗赞道:“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全宋诗》第1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贺铸(公元1052—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中进士。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春,苏轼知徐州,不久即到滕、沛等县察看民情(宋时滕县隶属于徐州)。元丰元年7月(公元1078年7月20日),苏轼莅滕,当时滕县知县是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苏范两家私谊甚厚。此时滕县有其同榜进士时公,两人交好。因而与时公畅谈于西园,并作五言诗《滕县时同年西园》一首相赠。诗云:“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君看闾里间,盛衰日浸寝。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滕县志•艺文志》)。西园诗在赞赏西园珍木葱茏、鱼浮池塘美景的同时,又借景抒情,谓时家不独草木繁茂,其子孙亦已成材。同时,即题引申,借物寓理,以树言志,倡导“重义” “种德” “种树”等人生哲理,以德操崇高为人生的重要追求,晓谕人们放眼未来。诗中时同年指的是谁?根据时旦墓志记载考证,苏轼登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诗中既云和时某同年,理应为同榜进士。时旦共有5孙,其中庆基、化基早在至和三年之前已举进土,孝基、德基皆用亲荫入仕,唯独世基正在苦学。因此,世基很可能于嘉祐二年进士,与苏轼同年。因此滕县“时同年”应为时世基,西园也即时旦家园林。一代文豪苏轼的一首西园诗,记录了滕县千年园林佳景,传颂了一段植树造林的佳话。
  时氏西园与苏东坡种树诗碑苏轼题诗图滕县时同年西园宋•苏轼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君看闾里间,蛊衰日浸寝。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老时吾不识,用意一"[可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莺凤吟。池糖得流水,龟鱼自浮沉。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於。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供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春。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图中人物左一:时任滕县知县范纯粹(范仲淹四子)左二:苏轼左五:滕县人,进士,时世基绘图:苏轼后裔、著名画家苏兴本图中配字:耕耘滕州古树赋耕耘滕州古树,百年沧桑,千年守望。尊自然和谐交共生,与生态文化相辉映。棵棵发达,盘根错节,跃跃鱼莽起伏;树树婆娑,龙飞凤舞,生生百千余年。文人大师惊视,专家教授眩目,水墨难绘天然态,丹青难写其精神。班墨植,文公封,汉武帝幸蕃驻跸,叔孙通制礼演礼,唐时薛仁贵拴缰系马,宋朝苏轼挥笔泼墨,清有刘罗锅赏月撰联。民国冯玉祥豪言壮语。……”悠悠岁月,弹指一瞬几千年。曾几何时,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老树生悲,生意尽矣。
  幸遇太平盛世,市人大决定“绿化滕州,认养古树”。强化监管,责任到人;倡导人大代表,率先垂范,雷厉风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科技局立项。林业局建档,登记挂牌、清障建栏、施肥治虫,养护到位。古树生机顿发,虬曲苍劲,古韵新风,意趣盎然。仰面云天,摇曳多姿,愈显苍劲雄伟;俯视大地,玉栏古干,巍峨挺拔,越发风骨魁奇。
  村民树下自带“马扎”“马杌”垂足而坐,谈古论今,把酒问天,得自然之乐趣;文人雅士来此游历,吟诗作赋,写生摄影,发思古之幽情。以古树为轴心,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象、新风貌;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新征程、新梦想。千年古树,让人感受着古滕千年文化的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昭示着善国“五圣”思想的积淀深厚,历久弥新!

知识出处

滕州古树名木

《滕州古树名木》

出版者: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滕州古树名木》,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滕州市古树名木的神韵风貌和史话传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古树名木 重要的生态价值,了解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 热爱古树,关注古树,保护古树,积极投身到认养古树、植树造林、绿化 滕州大地活动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做出积极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