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古薛国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620
颗粒名称: 第十节 古薛国大事记
分类号: K295.25
页数: 5
页码: 691-695
摘要: 古薛国自公元前472年至公元前208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介绍。
关键词: 古薛国 大事记

内容

薛国大事记年表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为在中原争夺霸业,召集齐、楚、秦、晋等诸侯国会盟于徐州(古薛城)。
  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后元元年,田婴为齐相。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古薛“会徐州相王”会盟。
  公元前325年,齐灭薛。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孟尝君田文首次被召请为魏相。
  公元前322年,齐威王三十五年四月,齐威王把田嬰由彭城改封于薛。同年10月,筑薛城,修宗庙。
  公元前309年,齐宣王十一年,孟尝君继其父位为齐相。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二年,孟尝君以薛侯身份与魏襄王会于釜邱(今山东定陶县西),并入秦为相。
  公元前298年,齐湣王三年,秦昭王将孟尝君聘为国相,后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孟尝君靠门客之技逃出。同年,孟尝君主谋,以齐、韩、魏三国连纵攻秦。
  公元前294年,齐湣王七年,田甲劫王,孟尝君出走,归薛,其后便“中立于诸侯,无所属”。
  公元前292年,齐湣王九年,楚国开始攻打齐之下邑薛地,孟尝君以先王的宗庙在薛城为由,说服齐湣王发兵救薛。
  公元前288年,孟尝君复为魏相,并力主伐齐。
  公元前284年,由孟尝君主谋,秦、燕、赵、魏、韩五国合纵攻齐,齐湣王逃莒而死。
  公元前283年,齐襄王继位后,“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与齐国关系有所改善。
  公元前279年,齐襄王五年,孟尝君病死,诸子争立,国无主,齐魏共灭之。薛地先入齐,后入楚。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薛归秦,六国统一。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大军进驻古薛城,公推立楚怀王第12皇孙熊心为楚王;随后,刘邦率义军和项羽义军在古薛城会师。
  膝薛争长的故亊滕薛争长的故事发生在东周春秋时期。
  “长”者,序也,周礼严肃,长幼有别。这里所争的长,就是座次,“长”者坐第一把交椅。
  公元前712年,也就是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滕侯与薛侯同时到鲁国去朝贡,在鲁国宫殿上,二人为争座次先后而争吵起来。薛侯说:“我们薛国与周文王有姻亲,当年武王先封薛为侯。我应当坐首席。”滕侯说:“我滕国与周王室同姓同宗,是周王的卜正之职,而你薛国是王朝之外的庶姓,我怎么可以在你的后面呢?我应当坐首席。” 鲁隐公见滕、薛二侯争执不下,急忙派大臣羽父出面调停,并转达隐公的意见来劝说薛侯。羽父婉转的说:“滕君与你争先后,让你受屈辱了,都是因为寡君所造成的。《周谚》有言:‘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如按照周朝的盟会约定,异姓为后。寡君假若以薛国为长,那就违背了周王的礼制。
  当下寡君不能违背周礼,只能以滕为长。今天真的委屈你了。’’薛侯听罢羽父一席话,感觉鲁隐公也有难处,只好委曲求全,答应让滕侯为长,坐首席。于是在鲁国宫殿的朝贡仪式上,滕侯与薛侯言归于好,以滕为长坐定。
  后来,周桓王听说薛侯与滕侯朝鲁争长之事,心中烦恼,认为薛侯与滕侯应当到首都洛阳朝王,而不应该去曲阜朝鲁公。于是,周桓王下诏,令滕侯、薛侯来西周朝拜。结果薛侯派伯父、滕侯派太子前往洛阳,朝拜周桓王。周桓王一看滕侯、薛侯没有亲自来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薛侯降为薛伯,把滕侯降为滕子,以示惩罚。按照周礼,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从此之后,薛国公的爵位降了一级,滕国公的爵位降了两级,两国的政治地位都降了格。
  薛宰抗宋的故事东周时期,大国争雄,诸侯称霸。而间于大国之间的小国,多被大国侵略而屈为附庸,他们只有攀附大国才能图存。这些大国则随意调遣小国为他们服务,或召集参加盟会,以炫耀实力;或号令参与征伐,以扩大势力;或指使进贡钱粮,以补充财力;同时还摊派民工,为其修建城邑。而作为春秋时期的薛国,是小国中的强者,不轻易屈服于大国的淫威,在晋国组织的修成周城(今洛阳)的问题上,就敢于和邻近的大国宋国抗衡,并取得一定胜利。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09年(周敦王十一年),晋魏两个大国会诸侯于狄泉(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北隅),之后,晋国决定会同盟国宋国,修成周城的城墙。这种宏大的土方工程耗时费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晋国召集各盟国、附庸国的大臣开会落实工程指标。而当时宋国大臣仲几却不愿接受任务,他说:“滕W、薛国、小邾国,是为我们宋国服役的,只有他们这几个小国代我们出工,用不着我们亲自去干。”薛国的大臣薛宰说: “宋国不讲道理,专以大国的牌子压人。晋文公在缔结践土盟约时说过:‘凡是我们一起结盟的国家各自恢复旧有诸侯国的职位。
  今天要搞清楚,我们到底是服从践土的盟约,还是服从你宋国的差遣。”仲几欲加狡辩,薛宰继续说:“薛国的伟大始祖被封在薛国,做了夏朝的车正长官;奚仲迁都邳国后,仲虺继封在薛国,做了商汤的左相。如果恢复原有职位,我们理所当然是周王朝分封的侯爵,凭什么来为你宋国服役。”仲几又说:“夏商周已成历史,山川鬼神可以作证。”晋国的大臣士伯一听这话生气了,告诉韩荀子说:“薛国用人事作证,宋国拿鬼神作证,仲几罪过大了。如此强词夺理,不想接受任务,工程如何完成,一定得给仲几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当场决定把仲几带到晋国问责,3个月后又押解到周王室那里问罪。
  就这样,宋国想役使薛国的计划破产了,晋国从而重新认可了薛P作为盟国的侯爵地位。
  徐州会盟的故事
  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春秋时代,一些较小的诸侯国为了抵御大同侵略,联合作战;一些较大的国家,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胁迫其它小国加入自己的阵线,都曾会盟。春秋时期有著名的四大会盟一蔡丘会盟、践士会盟、皇池会盟、徐州会盟。
  春秋战国之时,以古薛城为首府的徐州,不仅文化经济繁荣,而且水陆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许多国的诸侯都选择在这里会盟。著名的有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的“徐州会盟”,战国中期齐魏相王“徐州会盟”,秦朝末年项羽刘邦的“徐州会盟”。
  越王勾践的“徐州会盟”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为在中原争夺霸业,亲自率领大军北渡淮水,召集齐、楚、秦、晋等诸侯国会盟于徐州(古薛城)。在徐州盟会上,越王仿照以往霸主的做法,向周王子进贡,请徒有虚名的周王室主持盟会。周文王派臣“赐勾践以胙肉,命作佰”。勾践在盟会后,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国霸主的风范,把吴同原来占领楚国的“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主”,并迁都于琅琊(今诸城)。
  齐魏相王的“徐州会盟”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虽然魏恵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43年)和马陵之战(前341年)中两次被齐国打败,被迫在公元前334与齐威王在古薛城 “会徐州相王”。
  当时在徐州的广大地方,除了魏、齐、楚三大国各有领土外,还有宋国、薛国、滕国、邹国、鲁国几个夹缝中的老诘侯国。以当时的实力范围,这几个老小诸侯国都是齐国的后院。齐威王选定在徐州的首府——薛城这里会盟,就是想借此震慑这几个小国,从而安定后院,使各国能够全力在中原伸展。
  会盟大典上,齐威王与魏王各自祭祀了天地,然后便郑重宣告了承认对方为王国的文告;又由两国相国田婴,惠施分别宣读了:“修好同盟,永息刀兵”的盟书。参加大典的五个老小诸侯国诚惶诚恐,为两大国很是卖力的颂扬了一番。
  薛城立王的故事秦二世时,薛城(指薛国故城>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秦末农民起义军各路英雄会师于薛,项梁、项羽等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项梁、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楚国著名的大将。项梁因犯罪,带着侄子项羽逃到吴县(今苏州)。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吴县时,项梁、项羽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征集8000江东子弟,项梁做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
  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后,农民起义遭受挫折。大将召平假托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上柱国,要他们向西攻秦。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二月,陈婴、英布等起义军首领率部归附项梁,队伍迅速扩大到十几万人。大军沿途攻关拔寨,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渡过淮河,逼近彭城(今徐州)。
  攻打彭城取得大胜之后,项梁率人马进至薛国故城——薛城,并在这里主持召集各路义军首领议事。项梁说:“我们虽有一二十万人马,可陈王遇难,群雄无首,难成大事,诸位可推选一能者为王,抉他共图大业。” 刚刚归15的宋义上前说道:“上将军德才兼备,深孚众望,理应为楚王!”众将听了宋义之言,齐声赞同。可项梁却说:“众将拥立我,我非常感谢。可我难以担此大任,还是另选他人为好。”众将正在议论,有一老者求见,来人60多岁,姓范名增,见过项梁说到:“将军叔侄一声呼唤,楚国就有八千子弟跟随征战,这是人心所向!楚国人都希望灭掉暴秦,为楚国报仇,也都想立楚怀王的后人为王。如今陈王已死,国不可一日无主。上将军若能遂楚人所愿,拥立怀王后代为王,督率兵马攻秦,必为天下诸侯敬服!”项梁闻听大喜,起身谢道: “我意也是如此!今闻老先生高论,打消我的疑虑,按照您的意见去办。”并将范增留在项氏叔侄身边,协助出谋划策,成为主要的谋士。
  接着,项梁传聚诸将,再议立主之事。他宣布说:“诸位将军,我等举义以来,征战拼杀,流血流汗,是为推翻暴君、拯救百姓,绝不为封王加位、追求利禄。刚才听范先生髙论,正合我意。我们必须访出楚王后裔,保其登基坐殿。”项梁随即传令项羽、钟离昧护送范增,寻求楚王后裔。
  范增一行来到原来楚国的都城,明察暗访,几天没有一点音信。范增对项羽、钟离昧说“据我所知,楚王原来有12个皇孙,秦灭六国时杀了11个,尚有1个下落不明。这京城之内找不到,说不定逃到山野之中。我们再到乡村山林中细细査访。” 第二天,范增他们化妆成平民,来到楚国北部山区査访。找了几天,遇到一位大嫂,听口音不是当地人,范曾细细询问,才知道是从京城流落到此地的,就对她说:“我们是上将军项梁的部下,上将军举兵反秦,现已进驻薛城。欲寻找楚王后代,立为楚王。您如知道,请告诉我们。”这位大嫂闻听此言,不由泪流满面,以实情相告:“不瞒你们各位将士,我就是楚王第12皇孙熊心的乳娘。秦灭楚国时,我趁乱带着皇孙熊心逃出京城,来此避难,熊心已经13岁了,现在给人家放羊。逃出时只带了几件他在宫里穿用的衣服,你们一看就明白了……”范增、项羽等人闻言大喜,很快找到熊心,为他沐浴更衣,带若娘儿俩回薛城向项梁禀报。
  归薛途中,遇刘邦、张良率领义军正前往薛城投奔项梁,于是合兵一处,共同奔往薛城。项梁闻报大喜,亲自迎出城外。一来迎接楚王后代,二来迎接前来投奔的刘邦和张良等人。礼毕之后,众人商议选择良辰吉日,立熊心为楚王。因楚人想念以前的楚怀王,他们便把小楚王也称为楚怀王。暂定盱眙为国都。
  小楚怀王按照项梁的意思.传旨封陈婴为上柱国,封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项羽为大将军,并加封为鲁公,其他人也各有封赏,只有刘邦仍封为沛公,项羽拨给刘邦兵五千、小将十人。分封已毕,各路诸侯连夜商议灭秦之事。
  经过这次薛城会师、设立楚王,各种反秦力量重新振作起来。在项梁的实际统率之下,形成了关东各国反秦的核心力量。项梁战死后,起义军分成两支,一支以项羽为首,另一支以刘邦为首。推翮秦王朝后,两者又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
  由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而作为集结这支抗秦主力军的薛城,也成了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革命根据地!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