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间故事与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60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民间故事与传说
分类号: I27
页数: 12
页码: 658-669
摘要: 官桥镇民间故事与传说介绍。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

内容

第七章民间故事与传说
  第一节民间传说
  薛城四门八烟堆的传说相传古时候,薛王有一个女儿,自幼爱习拳脚,刀枪剑戟,样样精通,还练就了骑马射箭的硬功夫。人长的眉清目秀,谁见了谁夸。薛王和王后更是把她看成掌上明珠。
  皇姑长到十八岁那年,王后请来一个算命先生,给皇姑算了一卦,先生说她八字注定,将来要命丧虎口。后来,皇姑知道了这事,先是沉吟了一下,接着笑了笑,根本没当回事,就把它丢脑后去了。
  这一年,薛国东部千山山脉的虎山头,来了一只老虎,人们时常听到它在山岗上吼叫,那声音震得山摇地动,让人胆战心惊。白天,它出没在山里,一到晚上,就窜下山来.闯进附近村庄伤害人畜,搅得百姓提心吊胆,一到晚上,谁也不敢离开家门一步,就连“五月人倍忙”的时候,也不敢到田间去干活。
  老百姓将猛虎为害的事儿向地方官府禀报,官府又奏请薛王,央求派勇士前来打虎,为民铲除祸害。薛王看罢奏折,马上传令,选派军兵将士前往千山打虎。说来也巧,皇姑知道了这件事,她恳求母后,让她率领军兵,到千山ffl猎,她要亲手打死这只老虎,出出“命丧虎口”的这口气。王后拗她不过,不得不面奏薛王,允准她率兵前去打虎。为了安全起见,除了加派兵丁保卫,并征调虎山头下“打虎庄”(大官庄)的猎手,随皇姑一同前去,捕捉这只老虎。
  这一天,皇姑率领大队人马,离开薛城,来到虎山头下,把个山头围得水泄不通。众猎手和兵士们,四路围堵,八方搜寻,却不见老虎的影子,只发现在虎头山下一片平滑的青石上面,留有老虎蹲坐的痕迹。正当大伙围观的时候,忽然一阵狂风,从山后跳出一只猛虎,直奔人群窜了过来,众猎手和士兵赶忙散开。这时,皇姑张弓射箭,“明、啪、啪! ”一连射出三支雕翎,两支射中了老虎的双眼,一支射中了咽喉,只听老虎大吼一声,蹿起一丈多高,接着就摔下来,死在虎头山的悬崖下面。
  一看皇姑射死了老虎,众人无不拍手叫好。皇姑命人将那只虎捆绑起来抬走,班师回朝。大队人马返回途中,来到薛王囤积柴草的“柴禾店”(后改为“踩虎店”、柴胡店),皇姑吩咐众人在此休息片刻。
  当大家坐下休息的时候,皇姑走近那只老虎,弯下身子去仔细看了一番,然后用一只脚踩在虎身上,说:“我算命打卦死在你口,如今你却死在我手。”说罢狠狠地向虎头踢了一脚,事有凑巧,虎牙把皇姑的红绣花鞋和脚面刮破了一道口子。当她率队返回王宫后,因伤口感染而病倒,虽经太医精心治疗,终无力回天,皇姑抱憾死去。应验了“命丧虎口”的预言。
  皇姑死后,薛王和王后很是伤心,痛哭了一场,后悔没阻拦她前去打虎,转心一想她命该如此,爱莫能助。为了对得起女儿,薛王决定将其厚葬。他一方面命工部大臣召集全国工匠在薛国四个城门外各建两个大墓,然后命后宫大臣将大M的金银首饰、珠宝玉器等装入棺材厚殓。八个大墓历时两个月如期完成,那墓穴建的如同地宫,前有享堂,后有寝室,周有回廊,还有餐厅、卫生间,然后按皇姑生前起居标准,一应物品布g的满满当当。墓上用巨石封顶,然后用夯土打成的封土堆有十几米高,像个小山丘,每个墓穴只留一个墓道。
  一切准备就绪,薛王择日为皇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是日中午,八个大红棺材从后宫抬出,喇叭号筒奏起,铁炮三声连响,旗锣伞扇前导,两面铜锣开道。一时举国致哀,四野挂孝。这八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簇拥着十六个人抬的皇姑棺材,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向皇姑坟缓缓而行。到达各自墓地,将棺材顺墓道推进地宫,用巨石将墓道封死,填上封土。然后八路送葬人员全部返回,薛王传令,设宴招待。众工匠开怀畅饮,海吃猛喝一顿,结果个个口吐白沫,倒地身亡。原来这是薛王的一个毒计,他恐怕这些送葬队伍知道皇姑陪葬情况,就将这些参加送葬人员和筑坟工匠全部用毐酒毒死。所以后来人们只看到薛城城门外八个姑堆,却不知哪个是真皇姑坟,哪个是假皇姑坟。
  薛王养祸灭国的故事很久以前,薛城南的洛庄住着王二娘俩,以打柴为生。这一天,王二打柴回来,对他母亲说:“娘,东土岗子上落一只凤凰,我走过去,它就飞跑了。”母亲很惊喜:“你不知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吗?那里一定有宝。”王二急忙摸起铁锨向东土岗子跑去。到了落凤凰的地方挖了起来,结果只刨出了一枚制钱。王二很失望,扛着锨回到家,把制钱递给母亲。母亲见是一枚制钱,没什么稀奇的,就顺手扔进针线筐里。
  第二天,一个道人来他家门口化缘,老太太说:“家里没米没面,给你什么呢?”道人说:“一不化你米,二不化你面,专门来看你的钱,你说有缘没有缘?”老太太说:“俺穷得叮当响,哪有钱给你看?”道人说:“昨天你儿子交给你的不是钱?”老太太就从筐里翻腾出那枚制钱:“你要看这个,给你。”道人接在手里,反正看了看,嘴里赞道:“好宝,好宝。” 老太太说:“那是一枚制钱,有什么好处。” 道人说:“用红线拴上,放在海里一晃动,它就值钱了。”道人说罢,把制钱交还老太太,拂袖而去。
  王二打柴回来,母亲把道人说的话学说一遍。王二就带了干粮,买了红线,装上那枚制钱向东海走去。到了海边,他用红线拴上制钱扔进海里。眨眼间,海水晃动,继而狂涛四起,惊天动地,整个大海要翮个个似的。
  东海龙王正在闭目养神,突觉宫殿晃动,知是有人得了宫里失去多年的宝贝前来煮海,急派三太子出海去请。三太子急到岸边,向着王二躬身施彳b “先生快快收了宝贝,父王有请。” 王二被请进龙宫,龙王大摆酒宴。席间,龙王问:“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氏? ”王二答道:“我叫王二,住在离海千里外的洛庄。” 龙王又问:“王先生如何得此青龙圈? ”王二不解何为青龙圈,愣愣地看龙王。龙王说:“你拿的那制钱叫青龙圈,是我东海的镇海之宝。” 王二说:“是我在土岗子上拾到的。”龙王便乞求王二:“王先生,这宝我失落多年了,走遍天下,也没找到,不知先生愿不愿归还于我? ”王二心想,我留它无用,况且本来就是人家的,就从腰里掏出递给龙王:“你收起来吧。”龙王又激动又高兴,收起宝贝,一个劲地向王二敬酒。
  王二要回去,龙王非留他多住几天不行。三太子领着王二到处游玩,时间一长,王二不但和三太子成了好朋友,连龙女、龟丞相、虫下将军都混熟了。
  龙王的三闺女见王二忠厚老诚,心眼好脾气善,生了爱慕之心,就求哥哥三太子向父王提亲。三太子巴不得他的好朋友娶了妹妹,就和父王商量这事。龙王说:“他是一介村夫,怎么配得公主呢?以后不要再提这事。” 公主听太子说父王不同意,急得直掉眼泪,太子说:“妹妹别愁,你只要听我的,准能和王先生结成夫妻。” “你有什么办法?”太子跟公主叽咕了一会,公主笑了: “行,就这么办。” 王二挂念老娘,实在要回去了,龙王只好摆宴送行。作陪的龟丞相、虾将军、太子、龙王,分别敬完了酒,龙王命总管拿出五百两黄金、一千两白银,还有珠宝、翡翠等。王二想起三太子交待的“什么别要,只要金丝小黄猫”的话,就说:“龙王,这些我都不要,只要一样东西。” 龙王说:“你说吧,只要是我龙宫里有的。” 王二说:“我说了,龙王可不要舍不得哟。” 龙王说:“哪能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王二一指桌前的金丝小猫:“我就要它。”龙王的脸顿时长了半截,他知道金丝小黄猫就是他的三闺女变的,可是,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了。王二把金丝小猫抱走了。
  王二到家,把猫往地下一放,地上就站起一个貌美无比的大闺女,向老太太施礼,甜甜地叫了声“娘”。老太太愣了,听儿子说了原委,立时喜上眉梢,连声说自己有福气,有了这么个好媳妇。可是她想到自己的家境,对儿媳妁说:“孩子,咱家穷,真委屈你了。”公主说: “娘,不怕,咱会好起来的。” 第二天,公主用纸铰了一座房院,放地下,她轻吹了口气,平地里就起了一座新宅大院,屋里摆设一应俱全,老太太用木棍支的床也变成宽大的顶子床了。以后缺什么就铰什么,从此王二家过上了好曰子。
  这事轰动了全村,传到薛城里,传到王宫。薛王派人把公主找来,叫给他铰座大宫殿,公主铰了,宫殿变得金碧辉煌。薛王高兴极了,接着叫铰个聚宝盆,公主铰了,又叫铰棵摇钱树.公主铰了。薛王得寸进尺,贪心不足,又对公主说:“你给我铰五步一棵摇钱树,十步一个聚宝盆,从宫殿一直排到南城门,摇钱树上栓金马驹,聚宝盆边站银毛驴,金马驹屙金,银毛驴尿银。”公主都一一铰了。薛王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喊着:“你再给我铰……”可是他没想好给他铰什么,思tt半天说:“你就给我铰个祸吧!”公主说:“好.我这就给你铰祸。” 祸铰好了.公主吹口气,祸就又蹦又跳,身子有猫大,样子象老鼠,薛王抱到龙案上,逗引它,觉得很好玩。谁知祸见风就长,眼看着像狗一般大了,像牛一般大了,马上就要撑倒宫殿了。薛王害怕了,急命武士把它赶出去。谁知武士一赶,祸嘴里喷火,屁股冒烟,宫殿燃起大火。祸跑出宫殿,满城乱蹿,整个城都升起熊熊火焰,照红了半个天。薛王葬身火海,王宫变成一堆瓦砾,薛城也成了一片焦土。
  奚仲造车的传说传说大禹平定了天下,励精图治,天下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天还没放暖,大禹就大兴土木,修建殿宇楼阁。看着一船船的木料从水路运来,大禹非常高兴。但他看到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用力拉着一块石头时,他对跟随着他视察的奚仲说:想当年,你父亲番禺为我大夏发明了舟,可谓是功德无量啊,我们今天建造所用的木料什么的,都是舟船运来的。你看这么多人在拉着一块石头,既费力还费时,要是能发明一个像舟一样能在地上行走的工具,那该多好啊! 奚仲听了说,大王你放心,我一直都想和我父亲一样,造一个在陆地上行走的舟,现在已把上半部的仓造好了,就是差下面行走的腿了,我给造的这个东西起名叫车。奚仲领了大禹的旨意,就回去想在车仓下安什么样的腿能让车子走起来。他在家里做了好多次的试验,把头都想大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妻子看他这么苦思冥想一筹莫展的样子,很心疼,就对他说,现在天这么暖和了,你别闷家里了,也许出去走走,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奚仲一想妻子说的话也在理,就换上便衣走出了家门。
  奚仲来到了郊外,看到一个老农在倒粪。看老农干得这么专心,奚仲来到了老农的身边,和老农拉起了家常,拉着拉着,奚仲就说起了自己想造一个叫车的工具运拉东西,但车仓造好了,就是想不出用什么东西安在下面当腿,好让车子行走。老农听了,很感兴趣,他告诉奚仲.世上有很多的生灵是比人都聪明的。知道女娲娘娘为什么造了人又造了别的生灵了吗?虽然人是万物之尊,但人有时还很愚蠢,很爱钻牛角(音jia),造了他们就是为了让人跟他们学习智慧的。
  听了老农的话,奚仲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时,他的目光被一个小生灵吸引住了。这个小生灵是个屎壳郎,屎壳郎正在滚着一个小粪球,粪球比屎壳郎大了许多,可屎壳郎推动着,一点也不费劲。当推到一个下坡时,就见粪球一下子滚下了坡。奚仲看到这里,大呼一声:“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老农问,你找到什么,奚仲说:“我找到车子的腿了!” 奚仲马上跑回家,弄了一个圆木球放到了车子的下面当腿,车子走起来了,奚仲很高兴。但不久奚仲又皱起了眉头,原因是圆球太大,还不灵便。找一个怎么样的圆东西来代替呢? 这天,奚仲正在外边散步,正在为怎么改造圆球车轮苦思冥想。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号子声,原来是一群人正在用棒撬运着一块大石板,石板走得很快。奚仲看着很纳闷,心想,他们用的什么办法,竟使石板像长腿似的,不行,我得看看去。
  奚仲到了这群人的跟前,看到这几个人撬运石板的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在石板地下放了几个圆圆的大木棍,前面有人用绳拉,后面的用棍撬。圆木受力的作用,一滚动,石板就往前走,后面的磙子从石板下出来了,又被拿起放到石板前面,又拉又撬,前面的圆木磙子一会就排着滚到了后面。看着走动的圆木磙子,奚仲茅塞顿开,他想:如果把圆球换成圆片样的轮子,不就好控制了吗。
  他回到家,找了一个大圆木,截出窄窄的一段,中间投了个眼,装上了车轴,于是车轮就造好了。车轮一走动,就轱辘轱辘地响,于是就把车轮称为“车轱辘”。车子造好了,可车轱辘用不多久就坏了,后来奚仲又改造了轴承。不再用圆木中间穿孔了,改用立木做樓,来造一个都靠立木顶着轴的车轱辘,这立樓也就是规和矩。有句成语叫“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从奚仲因造车轮而来。作为车轮,规和矩非常有讲究,不然扣不成一个圆,所以后来还有一个成语叫“中规中矩”就是奚仲要求造轮者的。
  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禹封为“车正”,并赐给“薛地”为封地,奚仲成为薛国的始祖。
  六十活埋的传说以前,薛国是个很强盛的国家,用武力征服了周边小国,并让这些国家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人民的生活倒很安定,只是这个国家立有一条法令: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人活到六十岁就要活埋。谁敢违抗,便将他全家抄斩。王法,哪有敢违抗的? 有个姓路的老头,老伴早年去世,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路孝存。路孝存从小就聪明,长大成人后,做了朝廷中的大官。他本来可以孝敬老爹安度晚年,怎奈国家有“六十活埋”的制度,这使路孝存很苦恼。爹爹六十岁了,路孝存怎么也不忍心活埋老爹。他思来想去,想出了个办法。他亲自动手,把老爹住的五间大堂屋垒了个比较宽绰的夹皮墙,留好暗门,伪装起来,谁也看不出来。老爹满六十岁这年,路孝存把老爹放进夹皮墙里吃住,另把预先准备的空棺材埋进石匣里,挡住了大家的耳目。就这样保住了老爹的性命,路孝存天天进夹皮墙侍奉,继续听老爹的指点教导。神不知鬼不觉,一转眼工夫,四年过去了。
  这年夏天,邻国又来薛国进贡,贡品是一只怪兽,像水牛一样大小,足有一千斤重,碗大的耳朵,尖长的嘴一张开,露出很尖的牙齿;尾巴很长,眼睛黑小,皮毛灰短,样子可怕。怪兽被装在铁笼子运到金銮宝殿。使臣说:“贵国如有能人,认出此兽,我国就继续进贡,要是不认得,就别怪我国不进贡了。” 国王看了一眼怪兽,便向文武百官问道:“众爱卿’可有认得此兽的?”文武百官把眼睛都瞪酸了,没一个人能认出来。国王气坏了,拍着龙案说:“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认识的? ”外国使者暗喜,说:“给您三天时间,认不出来,我国永不来朝。”说罢,将怪兽抬走关进屋里去了。
  国王一连指名问了两个官员,都答不出来,便推出去砍了。国王宣布退朝,第二天继续问答。
  路孝存回到家中,走进夹皮墙,便把朝中发生的事,向老爹说了个一清二楚。老爹听罢说:“这一定是个老鼠精.你把咱家那只狸猫称一称.要够上九斤,便能降住它。”路孝存听了老爹的话,便把狸猫逮住一称,刚好九斤重,别提多高兴了。
  第二天,路孝存把狸猫装在袖筒里上了朝。当国王问那怪物是什么时,路孝存说是只老鼠精。国王追问:“何以见得?” 路孝存i兑“待为臣降伏它,大王便会知道。” 国王问:“你能降伏这怪物?” 路孝存肯定的说:“能。” 国王立即命路孝存前去降伏怪兽。路孝存来到关怪兽的铁笼前,只见那怪物张开了血盆大口,吱吱怪叫。路孝存赶紧从袖中放出狸猫。狸猫“呜”地一叫,SP怪物立即倒退,吓得浑身哆嗦,身体越缩越小,不大工夫,就变成一只平常的老鼠了。这只九斤狸猫一下子从铁棂扑过去,把老鼠咬死了。
  国王大喜,立即召见外国使臣,指出怪兽是老鼠精,已被降服,要他们依旧来进贡。外国使臣灰溜溜地回国去了。
  国王觉得有些奇怪,问路孝存说:“昨天你为什么没能认出来怪物是老鼠呢?”路孝存慌忙跪下,说:“臣有欺君之罪。”国王说:“你立了大功,本王恕你无罪。”路孝存磕头谢恩后,就把怎样隐藏父亲和父亲如何指点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了个一清二楚。
  国王听了如梦方醒,知道老年人经验多,极有用处,他便下了一道“废除六十活埋”的圣旨。从此,人到六十不再活埋了。
  蛤蟆洼与岗头山在官桥南部的后掌大村,村北有一座山叫岗头山,山东侧有一片湖叫蛤蟆洼。这一山一洼,则记载着一段悲怆的爱情故事。
  蛤蟆洼在很早以前是一条宽有百余米的大河,两岸垂柳成荫,毎当夏秋群蛙齐鸣,声震数里。河边住着一位不知姓名的公公,带着个清秀俏丽、月貌花容的闺女,靠摆渡挣钱度曰。久之,人们便称父女为蛤公、蛤女。
  一天,有位白面书生到河边过渡。蛤公将船载他到河心,把竹篙一停就向年轻人索船钱。年轻人给了一些铜钱,蛤公不收,冷笑着说:“这点钱太少了,要把包裹尽出。”年轻人听了恳求道:“老人家,小生所带银两为母亲迁坟而用,请你开恩! ”“开恩?来,你能将这竹篙拔了我就不要船钱。,’说着,蛤公将竹篙用力插入稀泥中。只见年轻人不慌不忙把篙拔起,蛤公吓得张口结舌,忙向青年赔不是。急问:“你姓甚名谁,做何生计? ”年轻人道:“我叫岗山,也是靠风浪吃饭的渔人,前不久因葬父母花费多,将渔船卖掉,日后只好靠帮工度日。”給公一听满心宫欢,愿招岗山为婿。岗山答应等迁坟事罢就来。
  不久,岗山回来,帮蛤公摆渡打鱼,风里浪里非常卖力,蛤公每天酒醉饭饱。天长曰久岗山与蛤女感情笃深,定于腊月十六日成婚,小俩口忙于筹办喜事。不料,一日蛤女去街买线,被恶霸王爷发现,立即派人提亲要娶蛤女做第七房小老婆,次日便带着聘礼登门。哪知蛤公既畏惧权势又贪图钱财,便答应下来。
  王爷一阵狂喜,马上找到蛤女说要成婚之事,正在河心忙于生计的蛤女、岗山听得此言大惊失色。蛤女痛哭,岗山气恼,便上前理论。王爷一看眼前这个穷小子竟敢和他争女人,气急败坏,怪叫一声“打”,随从的几个爪牙们举刀向岗山打来。岗山左右开弓,从强人手中夺得两口刀,转身拉着蛤女飞跨大船。王爷吓得浑身颤抖,指使爪牙拈弓搭箭向岗山射去。刹时,岗山中前鲜血如注,便怒将利刃向王爷掷去,王爷当场一命呜呼,随从爪牙见主人已死,便抱头逃窜。
  岗山这时由于连中数箭,失血过多,栽倒在船上。蛤女不顾一切的抱起岗山连声呼唤,可岗山紧紧攥住她的手,慢慢闭上眼睛。蛤女失声痛哭,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最后带着一腔悲愤,_头扎到河里。顿时,河水猛涨,狂风大作,岗山尸体漂到西岸,后来长出一座山名曰岗头山;这条河亦复为湖洼,名为蛤蟆洼,毎年夏秋蛙鸣阵阵,好像为岗山、蛤女鸣不平。此山此洼近在咫尺,每当夕阳西下,岗山便映在蛤洼湖中。
  仓留坝与聚宝盆在官桥镇轩辕庄村东、坝上村西,古薛河在这里扭了个大湾,拐弯处有一处大坝,叫仓留坝.大坝处又有一处沙梯子。老百姓说,沙梯子底下,有一个聚宝盆。当地流传有一个故亊。
  南方有个老榆树(裕富),北方有个沈万三(万贯)。沈万三家住落凤山偏东北沈景村,地有千顷,瓦舍百间,骡马成群,财宝万贯,大门上挂着“千顷牌”。沈万三原来只有五六十亩地,在当地只属一般农户。那么沈万三是怎样暴发横财成为万贯富翁的呢?这要从他家的小长工栓柱说起。
  栓柱早年丧父,家境贫穷,他和母亲二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这一年他母亲也染疽疫,卧床不起,栓柱只好跟沈家割草放牛,以养活老母。栓柱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毎天吃过早饭,总是回家侍奉老母,天快晌午才去割草,可是很快就割了一大叉子(一种柳条编的用肩挎的盛具)青草,比别人来的还早,天天如此。东家沈万三心想:这孩子回他家偷懒,为什么割的草又快又多呢? 一天,他跟随栓柱后面,偷看在什么地方割草。原来落凤山的东山腰上,有一片平地,长着半人高的青草,绿油油的非常茂盛。栓柱很快割完,正好一大叉子。第二天沈万三又跟在后面偷#,发现那片平地又长出半人多高的青草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沈万三突然想到,当初凤M落到此山上,才称为落凤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片平地下面一定有宝贝。于是他便差人来此挖土寻宝。
  沈万三挖来挖去,挖出一个圆圆的铁盆,和洗脸盆一摸一样,带回家便用此盆喂猪。放进去的猪食,猪再也吃不完,长得又肥又胖。沈万三又感到奇怪,马上将喂猪的盆洗净,往盆里放进去一只金元宝,不一会金元宝满盆了。沈万三惊喜若狂,这就是聚宝盆呀!从此,沈万三就大发横财,成为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的万贯富翁。
  有一年薛县县令,奉圣旨从薛城东坝上晾米台开挖一条通往大运河的运粮河。栓柱已经长大成人,也应征为挖河工,成天与大伙一块挖河。一天,挖着挖着,突然挖出水桶粗细的泉眼,泉水突突向外猛涌。不一会,河道潲满了泉水,向岸外四溢。挖河夫们千方百计,也堵不住泉眼,怎么办?栓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着两岸周边村庄田园被淹,农民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哭声遍野。他突然想起沈万三所得之宝一聚宝盆来。它能聚宝就可以聚泥沙,泥沙多了即可堵住泉眼。栓柱于是禀告薛王,薛王下令要沈万三马上献出宝贝。沈万三咬定牙根说他家从来没有聚宝盆,不愿献出。
  栓柱为救众人拼命作证,薛王派人去沈万三家搜查,果然搜到聚宝盆。薛王恼怒,严惩沈万三不献之罪,并将他家万贯家产收缴归公,充实薛国国库。栓柱立刻将聚宝盆放到泉眼上,大家连忙往盆里放泥沙。聚宝盆里的泥沙越聚越多,越聚越高,很快堵住了泉水,聚成了沙山,层层堆积,形成了沙梯子。那聚宝盆也就永远地潜藏在下面了。
  两汉山与王莽山在官桥镇境内中心部位,有一座逶迤起伏的山脉,由20多个山头组成。这座山脉的中间,有一个山口,是东西大通道。关于这条山脉的名字,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青龙山。从山口处往南北两边#,如两条长龙在此聚首,而山口东侧不远有一座孤零零的山,叫“孤山”,有人说,不叫“孤山”,应叫“珠山”。二龙在此翘首,叫做“二龙戏珠”。一说是罗汉山。从北边木石镇延伸过来的这条山脉,共有18个山头,遂称作“十八罗汉山”。其实这两说都不对,“罗汉山”是叫讹了,真正的名字叫“两汉山”,也不是18个山头,而是24个山头;孤山是叫“王莽山”,山上有晒莽台。关于两汉山,流传有一个故事。
  相传,在秦朝末年,由于赵高专权,胡亥昏庸,施行暴政,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组成多路反秦大军。湖西沛县的刘邦,在乱世之中也拉起一支队伍。当刘邦听说楚霸王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率领十万兵马来到薛城驻扎时,就撮合留城的张良一块投奔过来。然后在这里操练兵马,筹备粮草,等候各路大军集结会师后,再西去咸阳攻打秦家王朝。
  有一天,刘邦率领一支人马,出薛城北门,来到山口演练,突然看到东边孤山顶上,有两道刺眼的光芒扫来扫去,很是诧异,于是就带了一帮随从,登上山去看个究竟。来到山顶,见一巨石平台,上面盘踞着一条蟒蛇,二目如炬,闪闪如镜;口露獠牙,咄咄逼人。蟒蛇见有生人来,立即昂起头来,吐出舌信有半米长。刘邦正在惊诧,不料那蟒蛇竟开口说起人话: “久占此山我称王,千年修炼成巨蟒。有朝一日我出山,胜你无赖小刘邦。”刘邦听后十分气恼,喝道:“大胆精怪,口出狂言,今天有我无你,不如绝此后患。” 一边说,一边手起剑落,即时血光四溅,把蟒蛇斩为两截。这蟒蛇身为两段,尾巴却仍在翻腾,头仍翘起瞪着刘邦说:“你斩我的头,我篡你汉朝的头;你斩我的尾,我篡你汉朝的尾;今天你斩我的腰,我就篡你大汉的中间。让你的子孙去应验吧!” 说完化作一股腥红的龙卷风,盘旋向西而去。刘邦听罢这番话,惊出一身冷汗,骨软筋麻,下令打道回府。
  这条蟒蛇,就是汉朝中期托生的王莽,把大汉朝篡为王莽新政。史上称王莽前至刘邦时期12个皇帝为西汉,王莽后至刘禅时期12个皇帝为东汉。恰巧,从山口南至丰山为12个山头,从山口北至壶山为12个山头,好似“两汉山”二十四个皇陵,而中间则是王莽山,即后来称的孤山。
  龙山的传说薛河南岸有个洪林村,村南不远处有一座山叫龙山。
  龙山原来叫小东山。相传,当年玉皇大帝派东海龙王三太子小黑龙掌管龙山下边的薛河,让他旱了行雨,涝了治水。哪知这小黑龙到了薛河之后,不为民造福,春天干旱不行滴雨,老百姓的庄稼都干旱而死。夏秋之季,这恶龙又兴风纵雨,薛河水涨,把眼看到手的粮食冲走。逢年过节,还要百姓用童男童女作为牺牲祭祀品,弄得这一带的百姓日不聊生,纷纷外出逃难。
  当地的土地爷和山神几次劝说,都被小黑龙打得鼻青脸肿,只好上天庭奏明玉帝。玉帝知道,龙颜大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小黑龙,没想到小黑龙的武艺十分厉害,每次来捉拿他的天兵天将都被它打败。没办法,玉帝决定派小青龙领五千兵将,去捉拿小黑龙。临走交给小青龙两件宝物:一根银针和一条银索。
  这天,小黑龙正在薛河龙宫里大摆酒宴,庆贺胜利,虾兵蟹将狂饮乱舞,好不热闹。忽然值日官来报:小青龙率五千天兵天将,领旨前来讨伐。小黑龙一听,心中就有点惊慌,转念一想,小青龙与我是同胞兄弟,我先给他点软的,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说他个神魂颠倒。他要是不买账,我这几年武艺也大有长进,料也不会有多大闪失。
  不多时,就听天空响了三声炸雷,接着天上乌云滚滚,风雨大作,小黑龙连忙带领虾兵蟹将升起云头迎战。只见小青龙率领天兵天将浩浩荡荡,甚是威风。小黑龙装模作样地说道: “原来是青龙大哥,多日不见,为弟十分想念。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快请到我宫里坐坐吧。” 小青龙舁孔“哼” 了一声,说道:“不要装模作样了!你违背了玉帝的旨意,祸害黎民百姓,今天玉帝派我前来捉拿你这个孽障!”小黑龙皮笑肉不笑地说:“大哥休听他人胡言乱语,我来到薛河之后,给这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即使小弟有些小小不然的差错,也得看在你我同胞兄弟的情份上,让我三分。如果兄长真的不讲情面,哼!我小黑龙也不是好惹的! ”小青龙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哇呀”暴叫: “呸,你这恶龙,少给我来这一套。你死到临头,还不觉悟。我不与你费这口舌,今日不捉你回去,誓不罢休!”举起手中的方天画戟搂头就打,小黑龙也亮出雌雄宝剑相迎。两条龙摇头摆尾,你来我往,上下翻腾,打在一处。
  这一场恶战可不得了,只打的风沙遮住了日头,小东山上的大石头被刮得乱飞。天兵天将与虾兵蟹将也打在一块。这片的老百姓,家家屋门紧闭,不敢出门。就这么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小黑龙的手下被打得七零八散,它自己也渐渐不敌小青龙。小青龙呢?却越战越勇。小黑龙一看不行,转身要逃走。小青龙早预备着了,趁它一转身,扬起方天画戟打了下去,就听小黑龙“吱吱”怪叫了几声,朝小东山顶上落了下去。小青龙也不怠慢,按落云头,骑在小黑龙身上,上了天庭请玉帝发落。玉帝降旨:将小黑龙打入千山脚下的黑龙潭受苦,由小青龙掌管薛河。
  小青龙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后来又为千山一带的人民造了不少福。当地人民为怀念它的功德,就把原来的小东山改叫青龙山。时间长了,人们把这座山简称龙山了。
  蛤蟆不叫的传说相传,蛤蟆原来和青蛙一样会叫唤,自从奚仲造车才不会叫的。
  奚仲的父亲是夏天子的一个官吏,因为造出了船,被封到薛地(即后来的薛国)做官。奚仲的父亲造出了船之后,解决了水上的交通问题,奚仲就想造一种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车。
  可是,车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造呢?奚仲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奚仲是薛地仓留坝人,为了能一心一意造出车,避免别人对他的干扰,他来到任村南边的一座山上,盖了一间小房子,砍伐了很多木材,专心研究造车。山下有一条薛河,河里有一只千年老乌龟,它看到奚仲砍伐了一大堆木材,以为奚仲又要像他父亲一样造船,就慌忙跑到东海去报告龙王。
  龙王听了大吃一惊。自从奚仲的父亲造出了船之后,人们就可以撑着船到水里去逮魚了,几年下来,水中的鱼虾等被逮去了好多。龙王看到它的臣民一天天减少,既心疼又害怕,成天忧心忡忡。听老乌龟来报告说奚仲砍伐了更多的木头要造更大的船,龙王又害怕又恼怒,于是就派出一些虾兵蟹将,要去杀害奚仲。
  这事让南海的观音菩萨知道了,她驾起祥云来到东海,对龙王说:“奚仲造车,不是造船,你不能去杀害他。”龙王不信,问观音说:“你怎么知道奚仲是造车而不是造船? ”观音说:“我是观音菩萨,专管人世间的事,我当然知道。你如果胆敢去杀害奚仲,我就让玉帝把你押上斩龙台,要你的命!” 观音的话龙王不敢不听,可它对观音的话半信半疑:万一奚仲真是造船一造出更大的船来,它的水族可就要遭殃了!龙王为此很担心,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老乌龟在一旁劝龙王说:“观音不是说了吗,奚仲是造车,不是造船,龙王还犯什么愁? ”龙王说: “奚仲万一真是造船呢?奚仲的父亲造了一些小船,人们只能到浅水区捉捕我们的鱼虾,如果奚仲要造出大船来,人们就可以到深水里来捕捉我们了,说不定哪一天我都要被他们捉了去!那咱不就倒霉了吗? ”老乌龟一边连连点头称是,一边提醒龙王说:“可是观音又不让我们去伤害奚仲,能有什么办法呢?到时候再说吧。”龙王说:“到时候如果奚仲真的造出大船来,一切都晚了!”老乌龟想了想,给龙王出了个主意:让龙王派一批能叫唤的蛤蟆去监视奚仲,如果奚仲真是造车,就算了;如果奚仲是造船,就让那些蛤蟆围着奚仲黑夜白天不停地叫唤,叫得他心烦意乱,让他造不出船来……龙王一听,拍着手说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龙王就让老乌龟带了一批能叫唤的蛤蟆,到薛河东南山上去监视奚仲。
  蛤蟆原来一直是窑欢叫唤的,整天叫个不停。可是,它们接受了龙王的命令来监视奚仲之后,按照龙王的命令,如果发现奚仲不是造船,它们就不能叫唤。实际上,奚仲真是造车,而不是造船。毎当它们习惯性地想叫唤的时候,就想到了龙王的命令,就只得把叫声憋回去。这样,时间长了,蛤蟆就干憋肚,不会叫唤了。长期不叫唤,蛤蟆身上憋出了一身疙瘩,它们的形象也变得丑陋不堪了。
  第二节历史故事
  蒿宾哭恩师想极为翁兼为子,思多疑死复疑生。化为岩外碧萝梦,隔断云边绿野耕。
  杖履已随猿鹤老,溪山谁结钓游盟,,何时杯酒登泉户,面对西风哭几声3这是一首“寄哭乡伯处士”诗,刻在一通石碑上,明嘉靖戊戍年秋立于薛国故城外东北隅孙家老林(官桥镇西王庄村西)。人们或问,谁哭?哭谁?乡伯处士者为谁?这些疑问要从明代嘉靖年间进士蒿宾说起。
  蒿宾,滕州人。据清代翰林髙熙喆“明故进士蒿君墓碑”载:“蒿宾,邑治东南五里董家村人也,登嘉靖十七年戊戌甲科按邑乘进士。幼寒微,随父至官桥,止在学舍侧时,孙南岳先生烛方缀讲假寐,梦蒿生室中,髙与橡齐。醒见一童立窗下,问之,则蒿姓也,来听讲,因诵所闻。先生富,遂饮食教诲之。孙卒,蒿水部寄奠金、诗以哭之。”碑文中的孙南岳先生,即孙做。据 《孙氏族谱》载:“四世祖倣,字南岳,邑庠生,有学行,受业者多显官达人,明翰林蒿宾出其门下,事迹功业载于县志。倣公第三子祜,字天祐,例贡生,俗称“岁进士”,署镇江卫经历,曾任丹阳、当塗两县知事。”蒿宾,自幼家贫,随父乞讨度日,一日行官桥孙南岳先生学馆窗下听书,先生怜其贫,钦其才’免费提供食宿,精心培养教导。蒿宾不负师望,于明嘉靖十七年一举考取甲科进士。是年九月,孙南岳辞世,噩耗传至京城,蒿宾悲痛之极,请旨在任职水部着孝祭奠,并遣人专程赴滕县官桥敬献奠金、祭文(《寄哭乡伯处士》),后孙氐族人遂将祭文诗镌刻于石,立于墓前。“寄”为传递之意,因不能亲自来;哭者为不忘师恩的蒿宾;“乡伯处士”指德高望重的乡贤孙倣先生。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夏镇新河开通,官桥境内修薛河坝,水部蒿宾奉旨督察,途经官桥,又专门到恩师墓前哭祭。蒿宾辞世后葬于故里董村,因年代久远,墓碑不存。1930年2月(民国十九年),乡人张振涵(张庄人)、孙长美(官桥 >等12人出资聘高熙喆撰文、董村拔贡孙道恩书丹,复立“明故进士蒿君墓碑”(此碑存于双庙村)以资纪念。
  石姓李姓是一家可中,姓氏菊采打上了麵繁衍生息的烙印,传承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悠久、文化繁昌的滕州獅躯,有“石、李不分”“石姓、李Jtfr-家” “石家林了头,,的i脱。
  根据《滕州蓬莱石氏族谱》《滕州公桥李氏族谱》记载,石氏始祖李元,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进士,曾任庐州知府。当年是为了躲避朝廷的缉捕和追杀,由李姓改为石姓,名字由李元改为石元。这与明代万历朝的荩臣李三才有关。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万历二年进士。历任万历朝山东藩臬光禄寺卿、山东巡抚、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淮阳、总都漕运等职。李三才为人厚道、正直无私,并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在职期间,他坚决支持张居正改革朝政,并提出许多有利于国家建设发展的“合理化”建议,特别在有关漕运税收方面,提出了既鼓励当时漕运业的发展壮大,又利于增加国家的税费收入的建议,受到当时掌管朝政一切事务的首辅张居正和户部主事顾宪成的赏识和重用。当年的万历皇帝因要向老百姓增加税收,李三才就直接上书启奏,如果加税,社稷不稳,百害而无一利,被朝廷采纳。众大臣曾多次向万历皇帝推荐让李三才担任户部尚书,并希望能继任首辅一职。但因当年张居正在朝野内外实施改革措施,触及部分宫廷官僚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对张的不满和仇视。作为张居正的支持、拥护者的李三才,也因此受到了株连。那些反对过张居正的大臣,都纷纷上奏万历皇帝,说了许多李三才的坏话,并罗列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李三才知道此情后,愤然托病辞职。
  离职賦闲在家的李三才经常和后被罢免官职的顾宪成等一批“靠边站”的当年旧臣,组织了“东林书院”,常常聚在一起.或探讨学问,或议论国家大事,因此,被后来的阉党魏忠贤等奸臣称其为“东林党”。由于万历皇帝晚年“怠政”,到了天启年间,此时的大明王朝,可以说国库空虚,政治黑暗、官场腐畋,社会动乱、危机四起。这时就有很多人向天启皇帝鼎力推荐让李三才出山。天启皇帝准奏下旨,让李三才出任户部尚书。但此时的李三才已病入眘肓,他临死前向李元、李仁两个儿子做了交待说: 如果今后咱家如有不测,你们哥俩要记住.保命要紧。你(李元),我当年在山东为官时,曾到过山东滕县一个叫蓬莱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土地肥沃,适合永久居住。说完就撒手人寰,没有赴任新职就死了。
  就在李三才死后不久,宫廷斗争激烈,阉党魏忠贤得势,把持了朝政,并被称为“九千岁”。阉党最恨的是那些正直的忠臣,对当年在东林书院研究学问、讨论如何治理好国家的忠臣,说成是阴谋造反,所有人等被审査问罪。被称作“东林党魁首”的李三才被其迫害弹劾、问罪抄家,其子李元也因此被牵连罢官。
  再说李家遭难后,李元、李仁哥俩伺机逃出京城后失散。李元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只身逃到了山东滕县。当他来到蓬莱山前,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休息时,突见一队骑马的官兵追来,来到面前勒马停下问其姓氐。李元因怕露出京城的口音,不敢开口说话,只是指了指坐下的石头,意思是姓“石”,那些官兵见此人不是姓李的,没再多问就打马走了。为了避祸,从此,他就隐瞒身世在此地住了下来,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严守家训,勤俭持家。后来,同胞李仁千里迢迢来此寻亲,讲述了兄弟俩失散后,李仁按照父亲死前的交待,去了西安投奔了父亲当年的好友施公,并与其千金拜堂成了亲。不久施公夫妇去世,于是便有了寻亲的念头,夫妻二人变卖家产,经过千山万水终于来到了滕县蓬莱(后莱村),兄弟俩见面后抱头痛哭,发誓今后永不再分离,并在离此不远的公孙桥村安家落户。弟兄俩,一个姓石,一个姓李。
  崇祯年间,李三才冤案被平反昭雪,朝廷下旨李氏后人官复原职,享其原来的封号。但石元、李仁兄弟,熟知官场险恶,下定决心不想再入官场。于是兄弟俩“累召不应”,并继续隐名埋姓,低调做人,谨慎做亊。多年后石元、李仁哥俩死后,都葬在三莱村东的蓬莱山上。第八章民间歌谣第一节儿歌童谣山喳子山喳子,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搁在草棵里,把媳妇搁在被窝里。①山喳子一一喜鹊》小麦穗小麦穗,焦焦黄,两生三岁没了娘,跟着亲爹还好过,就怕亲爹娶晚娘。娶了晚娘三年整,有个弟弟叫孟良。
  孟良穿的绫罗缎,俺穿粗布烂衣裳;孟良吃干俺喝稀,孟良吃肉俺喝汤。
  亲娘死了哪里埋,千顷地里挂银牌;晚娘死了哪里埋,乱葬岗子靠河涯。亲娘坟上一棵谷,过来过去光想哭;晚娘坟上一棵稻,过来过去光想笑。
  小马杌小马杌,十二层,哥哥穿绿俺穿红。俺从哥哥门前走,哥哥拉俺喝杯酒。一不吸您的烟,二不喝您的酒,打起骡马就要走,大哥送到大门外,二哥送到上马台,问俺妹妹多咱来,有咱爹娘来两趟,没咱爹娘就不来。
  小白鸡小白鸡,烧粉子,俺家娶个花婶子。脚又小,手又巧,两把剪子一齐较。先铰牡丹花,后铰灵芝草。
  灵芝草里一对鹅,扑楞扑楞过江河。
  江河这边是您的,江河那边是俺的。
  月姥娘月姥娘®,圆又圆,里边坐个花木兰。花木兰,会打铁,_打打个爹。
  爹会扬场,一扬扬个娘。
  娘会簸麦,一簸簸个妮。
  妮会割草,一割割个嫂。
  嫂会做饭,一做一锅驴屎蛋。
  驴屎蛋包蝎子,蛰得小孩尥厥®子。
  ① 月姥娘:方言指月亮。
  ② 尥蹶(lido ju6)子:指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