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9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育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3
页码: 639-641
摘要: 官桥镇生儿育女风俗习惯介绍。
关键词: 生儿育女 官桥镇民俗

内容

生育维系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因此,生儿育女一向受到毎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妇女结婚、怀孕、分娩到孩子满月、百曰、周岁等,都要举行贺庆仪式,体现了人们对“一辈辈人”的关爱之情。
  怀孕生儿育女是家庭一喜,妇女怀孕称“有喜了”“上身了”,将妊娠反应称为“害喜病”。妊娠期间出现的不想吃饭、呕吐、偏食等,民间称之为“嫌饭”。
  分娩孕妇临产,民间称做“觉病了”。过去都是婆婆守着,安排人去叫“接生婆”来接生。古时,孕妇分娩都在自己家中,于暗房内铺上麦穰,孕妇卧草而生,小孩降生俗称“落草”。分娩时门窗紧闭,说是禁风,不得让亲属、孕妁、寡妇等生人入内,家中男人和小孩也不准进入。后随医学发展,医院都专设了妇产科,生孩子一般都去医院分娩,多数陈规旧俗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自然淘汰。
  报喜婴儿出生三至五天,主家找一本家近族的男孩,去产妇娘家报平安信,叫做“报喜”。男孩所挎篮子里,装上若干奇数的红鸡蛋和挂面,以红布罩上。如果是男孩放上一本书,如是女孩上放一枝花。
  送粥米娘家慰问产妇,探视新生婴儿,带的礼物以小米为主,所以也称“送月米”“送米糖”,时间一般在产婴后十多天内,产妇的母亲、哥嫂、姐妹等人一同前往。所带物品,过去一般人家,只用一二个箢子装米、粉面、鸡蛋、红糖等,而富裕大户,则车载肩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髙,送粥米的标准也逐渐提高,所送物品增加了小儿成衣、鞋帽、童车、玩具,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童车有摇篮车,大小自行车;童床有席梦思、沙发床,还有各种电动玩具等,有时租一辆货车装的满满的,而前去祝贺的妇女、小孩则专用面包车、小轿车送。
  散喜鸡蛋、喝红糖茶送粥米产妇娘家人走时,主家要把提前煮好鸡蛋染上红色相赠,让娘家人带回去给左邻右舍挨家送上一对,以传播喜讯。鸡蛋不能煮熟,意思是“还生”。娘家人送粥米后,主家要煮一大锅红糖茶,由族人抬着盛着红糖茶的罐或桶分散给左邻右舍或几条街,小的村子要散全村,叫做“散红鸡蛋,喝红糖茶”。
  叫满月又叫“挪窝”“挪臊寓”“搬满月”。婴儿出生1个月,接娘家过一段时间,头胎生女儿的要早接,俗谓早叫,在产后24天,有“叫得早,下边添个小”之说;生男孩的要迟叫,一般是28天或30天。叫满月一般由婴儿的舅去接。上车时,要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桃枝,桃枝上拴有红丝线、染红的花生及红枣、制钱等,以作路上“避邪”之用。临行,婴儿额上点红点。归来时,姥娘要在婴儿鼻梁上搽白粉,俗称“去时红大侠,回来白面瓜”。
  贺百天婴儿出生满百天,姥娘、姑、姨再次前来探望祝贺,称为“贺百天”。礼物多是小孩衣裤、鞋袜、长命锁、镯子及糕点等物。进入20世纪80年代,给婴儿拍“百日照”留念。
  种花和交红子新中国成立前,幼儿在六个月以后,在年后的春天接种牛痘疫苗,俗称“种花”,这是防治“天花”病毒的有效途径。种牛痘五天后,婴儿伴随有发热“出水豆子”“出疹子”,也就是出痘。过去,给孩子种牛痘,要择吉日进庙烧香,祈祷“疽瘳奶奶”保佑,从庙中乞红、绿布条各一块,回家挂于屋檐下,称“交红子",以提示外人注意。
  看花小孩“种花”10天左右,姥娘带烧饼、油条前来探视,俗称“看花”“掉盘儿”“掉疙疤”,主人还要办酒席招待。亲戚“掉盘儿”送来的烧饼、油条要回一半,留一半,两家各分散给邻居,叫“散烧饼”,说明小孩的盘已经掉了,从此冲出了“鬼门关”。因为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差,土法种痘,小孩易被感染,有的落下麻子的生理缺陷,有的则落下“风磨眼”“哑吧”或“齣子”等病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免费为儿童种牛痘,天花于20世纪60年代便绝迹,民间挂红子的现象已没有,但农村"看花”“掉盘儿”的习俗仍很普遍。
  抓生婴儿出生满一周岁,要举行周岁庆贺仪式,也就是过第一个生日,要举行“抓生”或叫“抓周"活动。家长找来一个盛粮食的升(“升”与“生”谐音),把书本、钢笔、秤、算盘、衣饰、玩具、馒头等让小孩去抓取,从他抓取的第一件物品来预测其将来的性情、志趣和作为。如抓了书本和钢笔,则认为将来有文化,有仕途;如抓着秤和算盘,则认为将来精于生意、会经营;如抓着馒头,则认为将来有吃福。
  起乳名乳名一般是自己的家长起的,晚辈不能直呼,外人也不可随便叫。过去起名主要重视男孩,有的预祝吉祥富贵为主的,如:“全喜”“如意”“金宝”“来财”等;有的按所生季节时辰起的如:“春生”“中秋”“国庆”“大雪”等;有的贫穷之家,孩子又多,就直接叫“大孩、二孩”;有的怕孩子立不住,多用“拴柱”“留根”“套子”“锁子”的;也有用卑贱之词为男孩起名的,如“狗剩”“黑蛋”“丑子”等;有的以婴孩生理特点起名的如“红痣”“六指”“黄毛”的。女孩起名一般是“大花”“二兰” “三玲”等;有的是直接叫“大妮、二妮”。
  学名学名即是大名,到了上学的年龄,让教书先生给起名。过去比较讲究姓氐班辈,你是哪一代的班辈就用哪个字。如“周传礼”,周是姓,传是班,礼就是名。当然,文人官宦之家还有另起字号的,普通百姓有从小起的名到长大“连根倒”的。
  过生曰过生日的含义,在于祈求生命的延续和健康。如今城镇多以阳历出生日期为准,而农村则按农历来记生日,以虚岁来论年龄。过去,小孩过生日是富贵人家的事,而农村就没有给小孩过生日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数量减少,因此对孩子也就倍加宠爱,每逢孩子生日,必然庆贺。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