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婚育丧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8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婚育丧葬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2
页码: 633-644
摘要: 官桥镇婚育丧葬等民俗习惯介绍。
关键词: 婚育 丧葬

内容

第四章婚育丧葬
  第一节婚姻
  结婚是老百姓家庭的三大喜事之一,是人生之大礼,素有“小登科”之称。旧时,富裕家庭继承封建社会通行的“六礼”婚嫁礼仪,程序繁琐;而平民百姓、贫穷之家,则一切从俭,但仍遵循旧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喜事新办,遂形成新的风尚。
  提亲也叫“说媒”,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是靠媒人介绍。专职说媒的俗称媒婆,这种媒婆一般能说会道,有时受人委托,有时四处打探,主动说和。另有相当一部分婚姻是靠亲友作介绍促成,看着双方家庭状况和男女青年比较合适般配,然后提亲。也有的是主家看中谁家男孩或女孩,然后托亲朋好友或托媒人牵线搭桥,促成婚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少有专职媒婆了,提媒变成了介绍对象。自20世纪末,社会男女平等,男女交流的机会多了,因此自由恋爱也蔚成风气。
  择偶条件传统上男女作亲,讲的是“门当户对”,就是男女双方家庭条件不相上下。
  人才相貌,男方要求女方要长得中看,还要贤恵,会过日子。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有农业、非农业之分,非农业有固定工资,特别是军人,转业后还安排工作,是女青年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标准也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是女青年择偶从看重家庭到注重对象本人,从向往“非农业”身份到看重个人有没有一技之长。
  打听介绍人提过亲后,男女双方都要由父母或主家近门长辈去对方家了解情况,俗称“打听”,一般是女方打听男方为多。打听的内容主要包括男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老的为人处世、被介绍青年的品行等基本情况。男方打听主要针对女子个人的相貌品行。如果打听到了谁,说了坏话,叫“破红媒” “打刺楞”。进入新社会,国家主张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男女通过相互了解,由相识相爱而相处对象,最后步入婚姻殿堂;也有的相中再托人介绍的,或同事、朋友牵线当月老的,就不再存在“打听” 的过程。合年命旧社会,男女青年自己的婚姻大亊自己并不当家,从提亲、打听,到合年命,都是父母包办。在提亲过程中,要按照男女双方的属相和“五行”,合生辰八字,推算两人命里合不合、属相犯克不犯克。
  相家提亲之后,主要是女方家长到男方家去看看。相家由媒人和女方家庭父母商定日期,一般由女方的母亲去男方家。相家如留下吃饭,女方不推托,说明十有八九成媒。
  见面在相完家之后,一般安排男女双方见见面,通过接触,增加了解。俗话说:“人是一面相”,好孬一看便知;此外,见面后一拉呱,也能掌握基本情况。通过第一次见面,还可以安排第二次见面,或双方自行约定走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媒人提亲只是程序,“父母之命”也只是参考。
  订婚下通书也叫“传启”“下启”,传启有传小启、传大启之分。小启又叫“过红”,旧时就相当于婚姻契约。通书具有一定的书写格式,由村中懂行的文秀才执笔。作为男方求婚的红套帖,内中红帖三折;女方接到通书后,要以同样的格式写回书。帖内写明女方的生辰八字,通书落款是双方家长的名字。
  传大启就是正式婚约,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颁发的结婚证,具有法律效力。传过大启之后,两家就成了亲家关系,有了正式来往,包括有红白喜亊都得送信。为了简便手续,也有将“小启”“大启”一同传递的,男方要置办酒席款待,以示庄重。
  送彩礼男女一旦定下亲,在下大启的当天,要由男方送给女方一定的聘礼,一般是女子的穿戴衣服、布料、首饰、化妆品等,另有送红包礼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反对包办、买卖婚姻,提倡男女定婚不收彩礼。但是在农村订婚之日,仍由男方给女方买几身衣服,买些喜糖之类带回娘家散发,以示喜庆。在订婚前后,男方要给女方买衣服、首饰。
  信物下启中还有一些信物,如用彩纸包一小撮米和面,意为“米面夫妻”;包麦麸,寓意“有福”;包艾叶,离意“相爱”;送两条鱼,象征“有余”;头绳上插松柏枝叶,意为“松柏长青,流传百支”。
  请期就是“要媳妇”“要日子”,也称 “要八字”,由男方近门族人到女方家中索要生辰八字,议定婚期。该哪月出嫁叫“大利月”,特殊情况另定哪月叫“小利月”。随着时代的发展,按生辰八字看日子的越来越少。农村也和城市一样,选择国际性节口或闽家重大节日,如“三八节” “五一节”“五四节"“国庆节”“元旦”或春节,也有选“腊八”“年三十”的,省却了许多忌讳。
  结婚新房布置新房也称“洞房”。一间房子的靠后墙放一张喜床,床一头顶墙,另一头有余地放箱柜,床靠墙用红席围一圈或用彩纸贴或花布围,上面扎顶棚(也叫“福棚”)。现代装饰扯上彩条、彩球,增加喜庆氛围。
  安客婚期前一两个月,主家通知亲戚,让他们到时来“看媳妇”,喝喜酒。俗谓“安客”,主要包括新人的姥姥家、姑家、姐家、姨家,以及有来往的亲朋好友。送喜礼至亲朋情多数在婚前10天以内,用红纸封上现金,有的还备有礼品。喜礼数目因亲戚而定,多数是叫客时带去。
  叫客婚娶的头两三天内,事先被安过的亲戚都要派人派车前去叫。被叫的客主要是姥姥、姑、姐、姨及跟随大人“看媳妇”的小孩,其他亲眷都是当天自行去喝喜酒。
  请执喜为了把结婚这一人生喜事办的隆重场面,男方家庭要请一部分执喜人张罗,一般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在邻居和村中有办事能力的人中选定。执喜人当中,有一个主持全盘事务的“大老执”,也叫“红总”。大老总一上任,便与主家商定人事分工和一应事务。
  请厨师厨师一般是本村或邻村的,这些厨师都是按民间传统酒席做菜。厨师要在婚期前三四天开出菜单,主家安排族人去集市或城镇去采购。菜买来后,厨师开始带着帮手、徒弟提前两三天进行“破菜”,支炉灶,过油酥菜溜菜。同时,按酒席桌数预算买酒烟等。
  请乐班也是提前用红纸写上婚期去定。鼓乐队要在结婚的头一天到场,包括到老林上喜坟;第二天吹吹打打热闹一天,晚上要到客走席散才收场。
  贴喜对联俗称贴“喜对子”,结婚前一天完成。大门和堂屋门从门枕到腰卡石要斜贴一道“青龙见喜”,上部再贴一斗方“額”字,近门家族只在大门上贴“囍”字以沾皂气。女方家庭讲究的也在大门贴上喜对联。
  套新被按照礼仪要求,结婚所用的物品都是新的,特别是被子必须是“三面新”,即新里、新面、新棉花。被里要用白色,含意:“白头偕老”。被子四角放一些花生、枣、栗子,寓意“早生、立子”。
  上喜坟S日的头天下午,新郎由族长领路,去祖坟上烧香磕头,称“上喜坟”。在祖坟前摆上祭品,铺上红席,由新郎磕头,然后燃放鞭炮,在坟头上压一张红纸。其用意是人生喜庆,也不能忘记祖先。
  铺喜床要按喜日子定的时辰方向,把新床安放在新房里,床腿要用红纸包砖垫上,叫做“四块金砖垫床腿”。铺床的人有的是哥、嫂或叔、婶子。铺床的材料是秫秸、谷草秸、豆秸、秫茬(念za)、秫挠子等,秫秸要一顺头铺不能折断,叫做“一顺百顺”,床故意铺的高低不平,然后放上红席,其用意是不能让新人贪图安逸,要勤劳早起。
  滚床喜床铺好后,要找一个男孩来在床上滚压,俗谓“滚床”“压床”,多为新郎的晚辈,如侄子、外甥等,滚床的目的就是希望新娘过门后能生个大胖小子。
  迎亲旧社会,新郎迎亲要穿戴一新,头敝礼帽,身穿大褂,脚蹬缎靴,披红戴花,或迎亲于中途,或迎亲于女家。有钱人家乘坐官轿,或骑高头大马,前有旗罗伞扇开道,后有迎宾人马相随,鼓乐齐鸣。新中国成立后,男女结婚,男穿中山装,女装红绫袄,胸戴红纸花。
  下轿过去,花轿抬到大门前落轿。两位送女客来到轿前,搀扶着新娘出轿门,坐到准备好的椅子上,由两位男子架到家中香台子前,站在红席上。至20世纪70年代,破旧立新,农村男女结婚不再用轿,村里用地排车或马车,另有一帮人抬嫁妆。20世纪90年代后一律是小汽车拉人,客货车拉嫁妆。车行至村外路口,先由放路炮的提前回家通知,红总安排一帮迎亲接嫁妆的人和新郎一块到村口迎接,放鞭炮接上头,新娘下车与新郎共架喜匾并行回家。20世纪90年代坐小轿车至村中大街下车,新郎要抱新娘回家。鼓乐队前行,新郎新娘在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人群中族拥着到家。
  勒性子、撒麸子新郎携新娘来到大门前,由事先安排的大伯嫂等人把门关上,新娘在门外站一会才开门,是为“勒性子”。一开门,由大伯嫂端一盘麸子撒在新娘头上、身上,意为“进门有福”。
  烧喜纸新娘进门之前,由新郎的哥嫂(本族近门的)或叔婶在家中的香台子前,把事先叠好的金银锞子封成红纸包烧掉,另到新房床前也烧几个红纸包,叫敬“床公床母”。
  拜天地也叫“结婚典礼”,是结婚礼仪中重要的程序。结婚典礼场面布置在院中香台子前。香台上方墙上用红床单罩上,上贴“结婚典礼”四字,中间为红双喜。香台上燃红烛一对,中间用盛满红高粱的升作为香炉,意为 “一生美满,步步高升”。有的是后面放上一杆秤,意为“秤平斗满”;还有的后面放一笼馒头,意为“蒸蒸日上,越过越发”。大部分置盆花草点缀。结婚典礼由司仪主持,首先鸣炮奏乐,然后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同入洞房”,新郎新娘毕恭毕敬,庄重行礼,然后由众人族拥进入洞房。
  20世纪60年代,结婚典礼布置为:背景挂毛泽东主席像,新人手握毛主席语录本,夫妻合唱革命歌曲,改磕头为鞠躬。20世纪80年代后,结婚典礼又增加许多新内容,有向主婚人、证婚人鞠躬,向亲朋来宾致敬等,还有新人交换信物,新人介绍恋爱过程,主婚人讲话,来宾代表讲话等项目,有些内容形同虚设,主要是闹闹笑话,活跃气氛。
  婚礼毕,由大伯嫂从堂屋门口向外面的人群撒糖果、红枣、花生之类,后来有撒彩屑,放彩花等。
  撒帐新人入洞房后,先拜“床公”“床母”,即拜床腿东西各拴的一只公鸡、母鸡。然后新娘上床端坐帐中,迎女客用托盘托来麦麸、車、栗子、花生等物用以撒帐,撒帐要按一定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依次而撒,边撒边唱撒帐歌,如: “一把鈇子两把枣,先有妮子后有小,这个屋里盛不下,往他老爷奶奶屋里跑。” 挑红子新娘在娘家上轿前,用一块红布蒙在头上,俗称“蒙脸红子”,一直到拜完天地,新郎将其引入洞房,待撒完帐后,由新郎用秤杆把蒙脸红子挑下来搭在顶棚上,边挑边唱:“蒙脸红,搭福棚,一年一个小学生”。如今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新娘顶蒙头红子,只不过在上车或下车时象征性地顶一顶,待结婚典礼便露出庐山真面目。
  喝同心面挑过蒙脸红子,由女迎亲把煮好的面条或疙瘩汤端上来让新郎新娘喝。分盛两碗,碗上放两棵用红丝线检在一起的葱白当筷子,上浇香油,新人同喝,大伯嫂或婶子大娘要在一旁劝说。若是疙瘩汤,则说:“一个疙瘩一个儿,多喝点。”若是面条,则说:“拖拖不断,生了一个又一个。”用葱白的用意就是生的小孩“聪明”,加香油希望夫妻日子过得香甜。
  开脸和滚鸡蛋赏拜之前,由大伯嫂或女迎亲用丝线把新娘脸上的汗毛绞掉,叫“开脸”。绞额角上的汗毛之前,将新娘从娘家带来的鸡蛋煮了染红,由大伯嫂或婶娘手拿红鸡蛋在新娘脸上滚动,边滚边说:“红鸡蛋,满脸转,今天吃你的喜馍模,明年吃你的红鸡蛋。” “开脸”,标志着从此新娘羞颜已开,祝福早得贵子。
  赏拜赏拜仪式和结婚典礼差不多,主要是对本家族和至亲进行礼拜,然后族人和至亲赏磕头礼予以祝贺。时间一般选在中午12点前,娘家送嫁人吃过酒席送返之后。赏拜由红总招呼家族长辈或能摊着头的客都到庭院坐定,由司仪宣读礼拜名单.拜过三代宗亲,先是父母大人、爷爷奶奶、哥嫂叔姉、本家近支长辈,然后是亲戚家,姥娘、舅舅妗子在先,姑奶奶、表叔、姑、表兄、表嫂、姨娘、姐,另有干爷、干娘、师爷和其它亲戚。读一个,新郎新娘要同时下跪磕头,有的地方还在香台子前设两把椅子,给谁磕头,要请谁上坐,磕完头要递上磕头礼。磕头礼视亲戚远近而定,其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递增。
  喜宴喝喜酒也称“坐大席”。旧时,娘家送嫁妆的不算客,路远的赏一般酒菜,路近的给兜些喜馍馍、开些赏钱走人。新社会女方送嫁的都是贵客,接完嫁妆,让女方客人客屋坐定;跟随新娘的伴娘多是新娘的干姊妹、好朋友,大多安排在新房坐,新娘也入席。
  酒席标准过去传统酒席一般是“八果四肴十大碗”,而贫苦之家,谈不上办酒席,放挂火鞭,简单几个菜招待一下来人算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喜酒场的标准越来越高。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喜酒场时兴“两大件”,每个“大件”跟两个炒碗,最后上八个压桌碗。20世纪90年代档次更高了,差不多是“四大件”,有的是“四个六”,六个凉盘,六个大件,六个炒碗,六个压桌碗。六个大件主要是甲鱼、肘子、整鸡、整鱼、牛肉、羊肉。香烟由毎桌的两盒到四盒,20世纪9〇年代毎桌上1条。酒由最早的每桌2瓶到4瓶,到每桌搬1箱(内装6瓶>。因此喜酒场消费的烟酒钱和饭菜相当。
  稳菜(整席)开酒席由红总指挥调度,传统坐法是七人一桌,留出席□好上菜,后来干脆坐够八人。四果碟和凉菜上齐,就可开席饮酒,上第一个热菜是鸡,先放在桌沿边,由新郎的父亲或祖父、伯父前来客屋作揖施礼,把上的第一道菜端放在桌中间,叫“稳菜”,然后再作一个揖,说几句“喜酒,慢慢喝”之类的客套话。此时,全桌起立以示回敬。
  敬烟酒待酒桌上的菜上齐后,新郎新娘到客屋向毎个桌前向客人敬酒,每桌先敬主宾、副主宾,有的每位客人都要敬;有的向全桌行一个礼后同举杯。有一个时期时兴新媳妇敬酒点烟.主要是体现“闹媳妇”“吵喜”的气氛。
  上灯傍晚掌灯时分,新娘从柜里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罩子灯,由小姑点上,边点亮边唱:“太阳一落黑影影,一对小姑来点灯。右手举着红红火,点亮不灭长明灯。”如今普及了电灯,但有些地方还象征性的点上两盏罩子灯。
  闹房闹房主要是闹新媳妇,主要集中在晚上,讲文明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说些幽默调侃的话,博取大家哄笑;那些不文明的是动手动脚,对新娘又搂又抱,有些地方闹媳妇举止野蛮,语言粗俗,使出深身解数折腾新娘,甚至有不良分子侮辱新娘闹出人命的。农村这种认为“吵喜吵喜,越吵越喜”的陋习,原意是在让新娘接受新挑战,除去大闺女的羞涩感,脱胎换骨做新人。后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城乡的这种野蛮行径已不多见。
  送床喝完交心酒,众人散去,新人坐在床沿,由女迎亲或大伯嫂唱到:“状元爹,状元娘,状元奶奶(或大娘)来送床。送床不是白送的,七封果子八封糖。”新娘依照规矩从箱中取出窖果子(即糕点饼干 >喜糖.酬谢送床者。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乡村这种习俗少了。祈祷完毕,众人散去,让新人上床休息。
  第二节女嫁民间把男婚称为“大喜”,把女嫁看作“小喜”,父母也竭尽全力操办,以打发闺女“出门子,’。
  备嫁妆在确定婚姻关系或皂期之后,娘家就开始筹备嫁妆,俗称“陪送”。陪送嫁妆档次,要根据贫富程度而定。富裕之家,还有大小八件的;个别贫穷之家,置不起新嫁妆,则使用母亲的旧嫁妆作陪送;甚至只有几件简单的衣服,一个包裉皮一裹算是嫁妆,俗称“轿里掏包揪”。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妆陪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男方新房除了床是自己家做的外,其余都是女方陪送的。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嫁妆开始有了自行车、缝纫机、唱片机或收音机,包括要有多少床被、多少条腿的家具。八九十年代则更加趋向现代化、电器化,像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高档组合柜、真皮沙发,城里有手提电脑,甚至有的大款陪送小汽车和数万元、十几万余现金的。
  盒底就是金银首饰、茶具、灯具、梳妆用具等。过去有专门盛放这些物品的二人抬彩绘木盒,一般家庭只用两个包揪就盛下了。
  填箱嫁期临近,至亲闻讯买衣物和几封果子作为贺礼送来填充嫁娘的箱柜叫“填箱”。20世纪90年代后,填箱都是象征性的提几盒饼干加喜礼。
  装柜就是临出嫁的头一天下午把所需要的东西装入柜内,包括衣物、果子和烟、糖等。其它嫁妆凡带抽屉的都要放几块果子、花生或几根挂面。
  盘头盘头也叫“上头”,即在脑后挽网髻,这是结婚女子的明显标志。20世纪60年代后青年女子,把辫子剪成齐耳短发,称“时髦头”;20世纪80年代后期时兴烫发;20世纪90年代后盘头较为讲究,多数去美容店化妆,佩带发饰。古时除盘发窖外,结婚要头戴花冠。
  发嫁发嫁的时间一般是早晨,要视路程远近和按男方看的时辰几点钟进门、几点钟赏拜,不能耽误;如果一个村里有两个结婚的,都会盘算着早出嫁,说是谁先进门谁家好。
  穿富贵发嫁时,嫁女要穿男方送来的红袄红棉裤、绿绣花鞋,红丝带扎腿,即使是盛夏,也要穿棉衣,不能换单衣,这叫“穿富贵”,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厚实。由此,过去曾有的新娘因大热天捂棉衣而被热晕中暑的现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这一陋习逐渐改变,新人依季节穿衣。中国的传统文化,新人穿红色标志喜庆。20世纪90年代后,有的穿红裙或旗袍,还有学习西方婚俗,新娘穿白色婚纱,显得更加纯洁高雅。
  倒穿鞋旧时女子出嫁,从自己娘家离开,要倒穿其父或兄的鞋出门,不能穿红鞋,穿红鞋叫“跳火坑”。按照生辰八字出大门向一定的方向坐在椅子上,自己的兄弟或族人抬着椅子转移到轿上,上轿前不能沾娘家的土,说是沾娘家土穷娘家。
  哭嫁上轿前,嫁女开始哭,据说是掉的泪珠越多,给娘家留得“金豆子”越多。过去,闺女绝大多数不出闺房,与父母姐妹朝夕相处,突然间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一是留恋亲人,二是对新生活的担忧,伤心落泪也是人之常情。
  招待过去闺女出嫁,不需招待,只简单款待男方来放路炮的人,后来送嫁不再找嫁妆头而是找填过箱的四邻、族家,因为路远,早上在女家先点心点心。20世纪80年代起,嫁女也办酒席,凡来填箱送喜礼的照常下喜帖,专门请来厨师做菜,待嫁女启程,家里就开席。
  贴青龙帖放路炮的在男方家来带许多写有“青龙”的红纸条,路上遇到石桥、石碑等都要贴上一张。因民间视石为“白虎”,结婚忌犯“白虎星”,贴“青龙”以镇之。放路炮的也要每到一个岔路或毎隔一段路放一声炮,叫“鸣炮开道”。
  送认路鸡本地新郎一般不直接到女方家,只有轿夫和放路炮的(也叫向导)到女家。还有一个挎鸡的少年,先从男方家挎一只公鸡到女方家,此鸡叫“催床鸡”,女方家要选一只母鸡,与男方挎来的公鸡一起挎回男方家,女方的这只鸡称“认路鸡”。到了男方家中,两只鸡被拴在洞房的床腿上,一来图吉利,二来是公鸡早晨打鸣,催新郎新娘早起。
  请安新媳妇在第二天早起梳洗后,要先去堂屋给公公、婆婆磕头请安,过去有钱人家礼教繁多,新媳妇进门后,要一天两次给公婆请安。一来是立规矩,二来是学习治家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只在结婚后第二天给父母请安,有的是叫头三趟时临走给父母请安,以后就免除了。
  拜祖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早饭后,由家人或女迎亲领着到本家族近门长辈家去登门拜访磕头,主要是认识一下以后好走动。
  叫对月旧时的“叫对月”是指闺女出嫁一个月后,由娘家人接回娘家过一个月,也叫 “回门”。叫对月的人,一般是嫁女的兄弟、叔伯或近门近支的叔伯兄弟,谁叫的谁负责送。娘家来人叫时,要先请示婆婆,婆婆叫过几天就过几天。叫头趟二趟时,娘家人要带着发面馍馍、烧饼、果子、糖,意思是发家、甜美。叫对月时还要带上锅盖、箅子、刷帚,意思是 “团团圆圆一辈人”“发家”。叫媳妇的工具,过去有独轮车、马车,有钱人家是马拉的轿车。新中国成立后有自行车、地排车,20世纪90年代后都是小汽车。
  新中国建立后,男女双方到当地政府登记并领取结婚证书,结婚礼仪逐渐简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游结婚者日益增多。
  第三节生育
  生育维系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因此,生儿育女一向受到毎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妇女结婚、怀孕、分娩到孩子满月、百曰、周岁等,都要举行贺庆仪式,体现了人们对“一辈辈人”的关爱之情。
  怀孕生儿育女是家庭一喜,妇女怀孕称“有喜了”“上身了”,将妊娠反应称为“害喜病”。妊娠期间出现的不想吃饭、呕吐、偏食等,民间称之为“嫌饭”。
  分娩孕妇临产,民间称做“觉病了”。过去都是婆婆守着,安排人去叫“接生婆”来接生。古时,孕妇分娩都在自己家中,于暗房内铺上麦穰,孕妇卧草而生,小孩降生俗称“落草”。分娩时门窗紧闭,说是禁风,不得让亲属、孕妁、寡妇等生人入内,家中男人和小孩也不准进入。后随医学发展,医院都专设了妇产科,生孩子一般都去医院分娩,多数陈规旧俗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自然淘汰。
  报喜婴儿出生三至五天,主家找一本家近族的男孩,去产妇娘家报平安信,叫做“报喜”。男孩所挎篮子里,装上若干奇数的红鸡蛋和挂面,以红布罩上。如果是男孩放上一本书,如是女孩上放一枝花。
  送粥米娘家慰问产妇,探视新生婴儿,带的礼物以小米为主,所以也称“送月米”“送米糖”,时间一般在产婴后十多天内,产妇的母亲、哥嫂、姐妹等人一同前往。所带物品,过去一般人家,只用一二个箢子装米、粉面、鸡蛋、红糖等,而富裕大户,则车载肩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髙,送粥米的标准也逐渐提高,所送物品增加了小儿成衣、鞋帽、童车、玩具,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童车有摇篮车,大小自行车;童床有席梦思、沙发床,还有各种电动玩具等,有时租一辆货车装的满满的,而前去祝贺的妇女、小孩则专用面包车、小轿车送。
  散喜鸡蛋、喝红糖茶送粥米产妇娘家人走时,主家要把提前煮好鸡蛋染上红色相赠,让娘家人带回去给左邻右舍挨家送上一对,以传播喜讯。鸡蛋不能煮熟,意思是“还生”。娘家人送粥米后,主家要煮一大锅红糖茶,由族人抬着盛着红糖茶的罐或桶分散给左邻右舍或几条街,小的村子要散全村,叫做“散红鸡蛋,喝红糖茶”。
  叫满月又叫“挪窝”“挪臊寓” “搬满月”。婴儿出生1个月,接娘家过一段时间,头胎生女儿的要早接,俗谓早叫,在产后24天,有“叫得早,下边添个小”之说;生男孩的要迟叫,一般是28天或30天。叫满月一般由婴儿的舅去接。上车时,要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桃枝,桃枝上拴有红丝线、染红的花生及红枣、制钱等,以作路上“避邪”之用。临行,婴儿额上点红点。归来时,姥娘要在婴儿鼻梁上搽白粉,俗称“去时红大侠,回来白面瓜”。
  贺百天婴儿出生满百天,姥娘、姑、姨再次前来探望祝贺,称为“贺百天”。礼物多是小孩衣裤、鞋袜、长命锁、镯子及糕点等物。进入20世纪80年代,给婴儿拍“百日照”留念。
  种花和交红子新中国成立前,幼儿在六个月以后,在年后的春天接种牛痘疫苗,俗称“种花”,这是防治“天花”病毒的有效途径。种牛痘五天后,婴儿伴随有发热“出水豆子”“出疹子”,也就是出痘。过去,给孩子种牛痘,要择吉日进庙烧香,祈祷“疽瘳奶奶”保佑,从庙中乞红、绿布条各一块,回家挂于屋檐下,称“交红子",以提示外人注意。
  看花小孩“种花”10天左右,姥娘带烧饼、油条前来探视,俗称“看花”“掉盘儿”“掉疙疤”,主人还要办酒席招待。亲戚“掉盘儿”送来的烧饼、油条要回一半,留一半,两家各分散给邻居,叫“散烧饼”,说明小孩的盘已经掉了,从此冲出了“鬼门关”。因为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差,土法种痘,小孩易被感染,有的落下麻子的生理缺陷,有的则落下“风磨眼” “哑吧”或“齣子”等病症。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免费为儿童种牛痘,天花于20世纪60年代便绝迹,民间挂红子的现象已没有,但农村"看花”“掉盘儿”的习俗仍很普遍。
  抓生婴儿出生满一周岁,要举行周岁庆贺仪式,也就是过第一个生日,要举行“抓生”或叫“抓周"活动。家长找来一个盛粮食的升(“升”与“生”谐音),把书本、钢笔、秤、算盘、衣饰、玩具、馒头等让小孩去抓取,从他抓取的第一件物品来预测其将来的性情、志趣和作为。如抓了书本和钢笔,则认为将来有文化,有仕途;如抓着秤和算盘,则认为将来精于生意、会经营;如抓着馒头,则认为将来有吃福。
  起乳名乳名一般是自己的家长起的,晚辈不能直呼,外人也不可随便叫。过去起名主要重视男孩,有的预祝吉祥富贵为主的,如:“全喜”“如意”“金宝”“来财”等;有的按所生季节时辰起的如:“春生”“中秋”“国庆”“大雪”等;有的贫穷之家,孩子又多,就直接叫“大孩、二孩”;有的怕孩子立不住,多用“拴柱”“留根”“套子”“锁子”的;也有用卑贱之词为男孩起名的,如“狗剩”“黑蛋”“丑子”等;有的以婴孩生理特点起名的如“红痣”“六指”“黄毛”的。女孩起名一般是“大花”“二兰” “三玲”等;有的是直接叫“大妮、二妮”。
  学名学名即是大名,到了上学的年龄,让教书先生给起名。过去比较讲究姓氐班辈,你是哪一代的班辈就用哪个字。如“周传礼”,周是姓,传是班,礼就是名。当然,文人官宦之家还有另起字号的,普通百姓有从小起的名到长大“连根倒”的。
  过生曰过生日的含义,在于祈求生命的延续和健康。如今城镇多以阳历出生日期为准,而农村则按农历来记生日,以虚岁来论年龄。过去,小孩过生日是富贵人家的事,而农村就没有给小孩过生日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数M 减少,因此对孩子也就倍加宠爱,每逢孩子生日,必然庆贺。
  第四节寿诞做寿,也称“庆寿”。老年人年龄进入60岁时进行,俗语有“六十大寿”之说,但如父母健在时不能为自己祝寿。在农村,一般平民百姓之家无祝寿之大礼,即使有也只是稍微改善一下生活。而出嫁的闺女,更多的只记得:“六十六,吃闺女一块肉;七十七,吃闺女一只鸡;八十八,吃闺女老鸣鸭;九十九,吃闺女家的老黄狗。”到时,备贺礼前往,以示女儿孝敬,以祝老人长寿。而富裕之家祝寿,特别是“六十大寿”“七十大寿”时,大摆宴席,遍送请柬,亲友前来拜寿,送寿礼、寿幃、寿联,有的请戏班搭戏台唱戏以示祝贺。
  第五节丧葬
  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其礼仪的形成,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是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一种产物。进行一系列的丧葬礼仪活动,既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殓殡仪式,也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怀念之情,以此减轻丧失亲人的痛苦。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俗的变迁,特别是国家推行火化制度以来,提倡“厚养薄葬”。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火葬,丧葬仪式趋于简化,殡葬奢侈之风稍刹,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人们往往将亲属遗体火化之后,再举行隆重的仪式,并将骨灰土葬,大操大办之风仍较为盛行。
  寿终正寝老人一旦病危,就要从暗间卧室移至明间正厅,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灵床上。灵床一般是用秫秸做成的箔用板凳支撑,称为“灵箔”。由儿女为其穿上寿衣,用白纸覆在面部及上半身,称“蒙脸纸”。在灵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俗称“咽气了”,也叫“挺丧”,称为“寿终正寝”,如女则称“寿终内寝”。
  报丧老人咽气后,即派人分头通知至亲,名曰“报丧”,俗称“送倒头信”。亲眷友人闻讯便带上一刀纸前去哭奠,俗谓奔丧,或叫 “哭倒头”。
  成殓也称“入殓”“大殓”,即把死者遗体移入备好的棺材内。入殓时,由长子捧老人的头,其余亲人以被褥托起遗体,缓缓移入棺内,另一人趁机用镰刀割断捆缚死者双脚的络脚绳,由大孝子持白碗盛清水,用棉絮为其擦眼俗称“搌灵”。“搌灵”后,将碗放入棺底或于棺前摔碎,然后把死者生前宮爱之物和其它衣物塞在遗体两边。孝男孝女绕棺而视,也是最后一次瞻仰遗容。如坤丧,还要请娘家人检验一遍,方可由匠人钉上棺盖。听见锤响,众孝子边哭边高呼:“爹(娘)躲钉”。是时,女性死者,由娘家兄弟或侄子执锤楔钉;男性死者,则由族长执锤楔钉。
  戴孝父母死亡,穿敵孝衣孝帽,谓之“成服”,也叫“披麻戴孝”。古代孝服有五种类型,即:斩衰Uia )、齐衰、大功、小功、總麻,统称“五服”。过去以穿戴各种不同的孝服表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孝男多戴白布做成的“高冠”,帽口裹以麻披,两边各缀一棉球,以示塞住耳朵,不闻外界的事情,一心治丧。女孝子是儿媳和闺女,穿白大衿褂子、白布包头。男女孝子均系苘绳,称为“孝疙瘩”,扎白腿带,足趿毛口鞋。其他孝眷均戴折角孝帽。
  报丧柬报丧柬也称讣告、“丧帖”,是举行正式殡仪的通知。报丧柬用白纸竖格式书写,封皮为“讣窆”二字,其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通报死者年龄、死因、殡葬口期,二是陈列子孙姓名及三服内男性孝子孝孙等姓名。按照场办的大小、动近门几支的范围,派人分路向有关亲友送信,也叫“举柬”,亲友以便作准备届时参加殡葬仪式。
  攉汤发丧前一天中午到村头土地庙为死者报庙号“泼汤”,也叫送“迷魂汤”。鼓乐前导,锏锣开路,死者长孙招幡前引,后由两位助丧妇女(有的是族家人)抬着用小米煮成的“浆水”罐,用一只勺子沿途浇于地上,谓之“攉汤”。死者子女及亲眷默默随行,至村外土地庙焚香烧纸,跪拜叩头,用引魂幡在孝子头上绕几圈,再伸到土地祠中绕几圈,称之“拖魂”。随后三声炮响,孝子们送走了亲人的灵魂,痛哭而归。有的是报庙活动在殡葬前一天的下午进行或晚上和“送盘缠”一并进行。
  送冥钱民间称为死者“送盘缠”(路费),时间是在殡葬仪式的头一天晚上,为死者钱行、指路。孝男孝女及孝眷先举行家奠后,人手一支点燃的香,鱼贯依次默默缓行,至村外十字路口或南北大路上,摆上香案,孝男向南行礼,祈求路神让路。礼毕,长男(或长孙)登上凳椅,手持秫秸或竹竿面向西南指路,喊:“爹(或娘、老爷、奶奶)西南大路”,连喊三遍。有的地方喊有三种内容:“XX拿褡子,XX上轿,XX西南冥光大路”每句三遍,要倾尽全力,一气喊毕。指路后,孝男孝眷才真正感觉到送别亡灵后的悲痛,遂痛哭而归。送盘缠时,村人也备加关注,往往夹道随行。
  吊唁民间吊唁俗称“哭人”,是亲戚邻里对死者的悼念和对其家属的安慰。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得信后首先前往哭悼,多数一路哭着来,又一路哭着回去。除陆续有外村亲友吊唁外,还有本村的街坊四邻闻讯后前来“啊啊” 几声,而妇女则是三五成群前往哭祭。城镇居民或机关单位吊唁,多携带花圈,结伴前往,关系好的到灵前哭祭,大多数在灵前行三鞠躬礼。殡仪“开门”之后,设立外柜账桌,村人陆续前去“上素纸”,就是为亡人买冥钱的钱。
  路祭灵柩抬到大街十字路口,至摆设好的香案前停下,由大孝子一人祖道也叫“开路”。再转过来领孝眷一起行“祖饯礼”,然后跪于棺前一侧,由傧相按事先安排的路祭单依次“路祭”。如果坤丧,则先由娘家人路祭,接着姑表亲、女婿、侄女婿、仁兄弟等,如果是乾丧,则是死者外甥在前。路祭毕,由架孝子的执事人把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扬起,在大孝子头上绕一圈后摔碎,俗称“摔老盆”。扛夫起棺上路,然后乐队前导,孝子和男孝眷在棺前“领路”直奔墓地,女孝眷留在原地哭毕回家筹备圆坟事宜。
  下葬送葬队伍前往墓地,要在墓穴不远处调整方位,抬棺者要快跑至墓穴前落架(事先放好的棺架子),称之“抢穴”,说是怕风水宝地被别的仙家狐怪抢占去。这时孝男们先拜祖,凡墓地里的近支先祖都跪拜叩头,旧时还要先拜“后土神位”。然后,大孝子下到自己父(母)的墓穴扫墓,也有是闺女、儿媳扫墓。用事先带来的簸箕、扫帚在墓穴四壁象征性地扫一扫,安上长命灯罐。然后掌穴人用事先带来的公鸡扑墓,撕几把鸡毛扔在墓中。接着抬棺入穴,*风水先生用罗盘、红丝线吊准方向后,将弓箭置于棺前盖上,陪葬品放入棺两侧,祭品、墓俑,置于棺前,土公头请孝男们绕墓俯视一周,经应允后,再用锨铲开席的四角或用白毯覆以棺盖。
  祭墓礼填土或封墓盖前,由孝男们施祭墓礼,由执事人将所有的哀杖集中起来,填入墓坑。此时至亲同行一礼,哭一场作为告别仪式。喇叭声止,乐队直接打道回府。孝男们一字排列墓前,扯起孝袍前襟,那边隔墓将五谷杂粮向孝男撒过来,孝男们张兜接住,然后用青布帽罩于孝帽之上,孝袍外披上平时穿的上衣,挽起孝绳,兜着粮食,一路不回头的快步向家走去。孝男走后,安葬仪式即告结束,举重人员及族人添土筑坟。然后将纸扎狮子、花圈置于墓前,哀柳、纸幡插于坟上。
  圆坟安葬完毕,女孝眷和到家返回的男孝子们一道前来坟地圆坟。为圆坟,丧主家包好了与死者岁数相同数目的红糖水饺,煮熟后放在铁壶里,女孝眷带着。圆坟时亲属们绕坟3周之后,将水坟按坟墓的方位“前七、后八、腰里仨”依次埋下,再在坟墓的两侧各埋下3个水饺,将剩余的水饺分散给随来的小男孩吃掉。接下来,孝男们依次用头顶新坟一周后,焚香,燃烛,置供品,烧纸钱祭奠。亲属们围跪新坟往上添土,痛哭一场而回。
  烧五七原是在死者去世后第35天,即第“五个七”举行的一次祭祀。但按照民间习俗,死者本人减去1天,死者的几个儿子再减去几天。俗话说:“偏五七,满百天,不多不少整周年”。烧“五七”之日,死者的子女及较近的亲属要到场。如坤丧,丧主娘家要来祭奠。男人戴上孝帽,女眷顶上白布巾,用箢子挎上香箔纸锞,盒子抬着祭品至墓地,燃放鞭炮,摆供设祭,焚香化纸,跪行四叩大礼,为坟头添培新土,痛哭一番而归。“五七”内,孝男不准剃头、刮脸,留“百天头”,女眷不能着鲜艳衣服,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
  烧百天和烧周年也是死者亡故一百天的时间和一周年的“忌日”所举行的祭祀活动,祭祀礼仪与“烧五七”大致相同。儿子、女儿及亲属都要去墓地祭祀。去时,除带香箔纸钱、摆供设祭外,还要带上为死者用纸糊的衣服等在坟前焚烧。烧周年后,祭祀活动转入正常状态,即只是在每年的清明节(上元节)、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一日(下元节)和春节前再到坟地上坟烧纸祭奠。另外,有的人家,将亡故的父(母)遗像供奉于堂屋条几之上,平时用红布覆盖,每逢春节再摆供品祭祀,至正月十五撤供,谓之“节祭”。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