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服饰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3
页码: 625-627
摘要: 官桥镇居民穿着服饰介绍。
关键词: 服饰风俗 饰物

内容

服装上衣古代称衣服上为“衣”,下为“裳”,长衫称袍,短衫称褂。晚清后,本地区有身份的人流行“长袍马褂”,而普通民众则是大衿褂子、对衿褂子、汗衫。民间称大衣为“大氅”。夹袄为一表一里两层布做成;大襟棉袄,多在老年人中流行,老年妇女50岁以上多穿大红扶,外罩单褂称“笼扶褂子”。皮袄旧时只有富裕之家有,还有棉大氅,对襟棉袄,小孩的虎头袖棉袄。辛亥革命起,国人上流社会流行中山装制服。20世纪初,西服进入中国。进入80年代以后,西服很快成为城乡各界人士的普通装。此外还有风衣、雨天披的蓑衣,夏天穿的背心,春秋天穿的坎肩。其他还有围裙、套袖、披肩等。儿童有兜肚,也有“葛拉围嘴”。
  下衣裤子,从前农村流行一种宽裆、镶白腰的单裤或夹裤,俗称“大裆裤子”。短裤又称“裤衩子”,男子夏季穿用,或作男女常年内裤。小孩穿开裆裤,周岁里的小孩则穿不露脚的“连袜裤”。过去,老年人习惯用扎腿带子。
  裙子旧社会,富足人家女孩穿百褶裙、绣花裙。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裙有连衣裙、裤裙、长裙、短裙、超短裙。围裙多流行于工匠间,如铁匠常用帆布裙,屠户卖肉多系油布裙,厨师与饮食小贩多系下身围裙,而女子炊事时有的也系围裙。
  布料新中国建立前主要衣料多为民间纺棉花织的老粗布,通称为“土布”,而富裕之家则穿绫罗绸锻。大工厂生产的布匹,早年统称为“洋布”。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化纤布流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又倾向于穿棉料,高档的有毛料、丝绸等。
  缝纫家庭缝纫又称“针线活”,家家都有针线筐,内装针头线脑、裁尺剪子、碎布料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缝纫机的普及,家中女孩出嫁基本上都掌握缝纫技术。进入90年代,几乎都是买成品服装,缝纫机遂多被搁置。
  鞋子及饰物帽有身份的人多戴瓜皮帽,而广大劳动者多戴毡帽,还有“漫头撸”的线帽。20世纪初至50年代,乡坤和商人多戴礼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服帽一直为城乡青年所欢迎。90年代,鸭舌帽也多被中老年人接受。另外,还有夏天遮阳的草帽,雨天戴的席夹子和斗篷。过去小孩戴虎头帽,小女孩有莲花帽。50一70年代,农村妁女广泛流行方头巾;头饰华丽的有花冠,简单的有发卡、各式蝴蝶结等。
  鞋袜20世纪50年代之前,布鞋大都为家庭妇女所做。做鞋先纳鞋底,后绱鞋帮,后来被机制商品鞋取代。布鞋有圆口鞋、方口鞋。为儿童专做的鞋有猪头鞋、猫头鞋。20世纪60年代,农村盛行穿解放初期的军用球鞋。80年代后,皮鞋遍及城乡。雨天穿胶鞋或胶靴。 冬天穿棉鞋、棉軏枨和毡靴.还有一种用芦花编做的“猫窝”。至20世纪末,无论男女老少皆穿塑料凉鞋、拖鞋,出门穿皮凉鞋。抹子从前多是棉布做成,有单、夹、棉之分。20世纪70年代前后有尼龙袜,后多为混纺、丝袜、线袜等。
  发饰20世纪50年代前,乡间通常剃光头。之后,农村青年渐有莆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女子沿习清代,幼时挽双髻,长大未婚时梳一长辫垂背后。一旦结婚,挽一圆窖于脑后,叫做“窝网子”,然后插簪子绾住。20世纪60年代,农村青年妇女普遍剪短发,后又时兴起长辫、单辫、双辫,各取所好。至21世纪则流行披肩发、烫发、染发,城乡已无多少差别。
  饰物20世纪80年代后,佩带饰物者渐多,特别是女青年,饰物多为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等。小孩多带有长命锁、银项圈、手镯。青年男女多带荷包。手帕是男女老少必备物件。20世纪50年代前,老年男性有的腰别烟袋;六七十年代后,多数人抽卷烟,再没有人用烟袋抽烟。扇子有折扇、巴蕉扇、蒲扇等。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